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德光法师:称诵佛号就是念佛吗?


   日期:2016/3/2 17: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种重要修行方式,它包括口称念佛与观想念佛,或二者兼而行之。现在很多人张口闭口的就说自己每天念佛,实则只是有口无心的空诵。仅仅是嘴上念诵佛号并不是念佛,真正的念佛包含的内容很多。

  所谓念佛的这个念,不仅有称诵之意,还有忆念之义。当口诵佛号的同时应该观察自己的身心动态,有没有已经生起和将要生起的恶念,如果有,要当下警觉熄灭;有没有已经生起和将要生起的善念,如果有,也不可执着,随喜之后也要放下。念佛就是提起正念而代替妄念,时刻忆持戒行,不忘精勤。念更多的是在于心,而不在于言。因为口诵而忘失正念,就如同因筌求鱼,得鱼忘筌,借助鱼筐抓到鱼,但是抓到鱼以后反而忘记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既然称念佛之名,就不能仅仅是有其名而无其实。口称曰诵,在心为念。我们应该知道,念是从心而起,这是觉行之门。诵在口中是音声之相,执着这种相而求福求慧都不可能得到。如《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如果念佛真的能够做到念从心起,心口一致,那么获得感应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一个年轻的女居士,每天念佛,她是真的口念心想,能够念佛念到无物那种状态的,就是念起佛号,周围的一切环境都可以暂时忘却。

  有一次,她开车被一个坏人盯上了,那个坏人想要抢她的车,结果看她相貌漂亮当时就动了歪念,想要非礼她。她当时非常害怕,但是猛然间想起念佛,然后就瞬间进入了念佛的状态,紧闭双目,嘴动心想,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那个坏人脱她衣服脱到一半,就停下来,可能是觉得这个女人嘴里念念叨叨的太烦了,瞬间就没有了兴致,然后就把她给放了,自己开车走了。结果那个女居士还一直在那念佛,过了好一会儿才睁开眼睛,发现坏人走了,赶紧跪在地上给菩萨磕头。

  从现实上讲,也许是那个坏人看她念佛怕招来不吉祥而放手,但是换个角度分析,何尝不是观世音菩萨显灵,念佛救了她呢?你想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如果不是一心念佛,歹徒怎么能够放走她呢?所以这就是念佛获得的感应。

  念佛之本意在忆念、追想,由内在之思忆表现于外者即为称念,称念配合深入之观想,于醒、梦、定等之际,皆念念不离佛,这才是真正的念佛,称为念佛三昧。三界业报,唯心所生。如果能了心,则能于三界中而出三界。善恶之业都是由心而起,如能通过念佛摄心,远离诸恶邪毒,三界六道轮回之苦则能够尽皆消除,当最后达到念而无念的时候,诸苦消除,当下就是解脱了。

  转自腾讯佛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