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原谅别人过失,不要去计较,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日期:2016/3/19 21: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原谅别人过失,不要去计较,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我们从第二段学习,念老的原文这是夏莲老的原文。「确认净土法门为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横出三界,迳登四土,极圆极顿,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也。化解当前劫难,唯有专弘此经,专念阿弥陀佛。」这一段里头,参考资料里头是帮助我们在文字上的理解,最重要的我们怎么学习、怎么落实。

  一乘,什么叫一乘?什么叫了义?一乘,简单的说就是成佛。这部经、这个方法教你证得菩萨,那叫大乘;如果教你证得阿罗汉、证得辟支佛,那叫小乘。这个经是教我们成佛的,所以叫一乘。一乘经,古大德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一生成佛的只有三部,第一个是《华严》,第二个是《法华》,第三个是《梵网》。《梵网经》没有完全传到中国来,只有一品,《梵网》是部大经,只有一部「菩萨心地戒品」,就这一品,两卷。

  我们看看净土是不是一乘了义?净土的一乘了义超过前面讲的三种,前面三个是没错,不容易修。《华严》上讲五十二个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好像一栋大楼,五十二层,每一层都不容易爬上去。但是净土这个门不一样,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他不靠自力,其他的大乘、小乘统统靠自己,净宗是完全靠阿弥陀佛。所以对阿弥陀佛要有决定信心,不能有丝毫怀疑。真的像世间宗教上讲的,信者有福,你不信,这个缘你就没有了,机会就错过了;你要相信,紧紧抓住,你有福报了。

  我们看到一则信息,你看看,十岁的小女孩,念佛三年,真往生了。她七岁,父亲给她讲极乐世界,她听了生欢喜心,要求她父亲带她去看看。她父亲说我没有办法带你去。那谁有办法?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哪里?你念他他就会来。她就真念,七岁开始念,念到十岁。往生的前一天告诉她爸爸,阿弥陀佛明天来接我回老家,要求她爸爸把他的亲戚朋友请来送她往生。没生病,到第二天,说走就真走了。所以,不分男女老少,这个小孩是小女孩,是少,男女老少只要碰到这个法门,你肯信,不怀疑。小孩是父亲告诉她的,她相信她父亲的话,父亲不会骗她,跟她讲都是真的,她一点怀疑也没有,她就天天念佛。也是来表法的,做样子给我们看的,真的,可不是假的。我们如果有怀疑,不相信,那就可惜了,这个法门遇到等於没有遇到。

  一乘了义,什么叫了?了是明了。但是这个不是普通的明了,彻底明了、究竟明了、真实明了,才叫了义。净土法门真的是一乘了义,这四个字当之无愧。男女老少、贤愚不肖,只要你相信它,它是真正一乘了义,成佛之道。这是成佛的一条道路,成佛的方法。它的方法完全靠阿弥陀佛,对阿弥陀佛要感恩。乃至於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想一想,阿弥陀佛知道,我这样做对不对?如果我觉得我这样做对不起阿弥陀佛,决定不要做。我们这个线跟阿弥陀佛完全连上了,点点滴滴阿弥陀佛都知道,时时刻刻想到,我没有离开阿弥陀佛,真的,不是假的。

  阿弥陀佛的法身在常寂光里头,在西方极乐世界现的现相,在实报庄严土现的是报身,但是同居土、方便土全见的是报身,这就是极乐世界一乘了义。一切诸佛刹土,四土分明、清楚,不在一起,像释迦牟尼佛,他的实报庄严土是华藏世界,我们见不到,他的方便有余土是四圣法界,十法界里头声闻、缘觉、菩萨、佛,那是方便土,下面六道是凡圣同居土,它有隔碍。极乐世界虽然有四土三辈九品,它没有障碍,那个地方是平等的法界,这是阿弥陀佛愿力建成的。我们今天学佛,要发跟阿弥陀佛同样的愿,跟阿弥陀佛同心,跟阿弥陀佛同愿,同德同行,哪有不往生道理?肯定往生。最重要的关键,真正放得下。这些话帮助我们建立信心,我们认识这是一乘了义的法门,是非常可能让我们证得的菩提大道。

  万善同归,世出世间一切善法超不出这一个名号,这名号是善中之善,干什么样的好事都没有念一句阿弥陀佛好,这一句阿弥陀佛超越了。为什么不肯念?为什么还有胡思乱想?一直念下去。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第十八愿里给我们说,临终一念、十念都能往生。这是什么?一生当中没念过佛,临命终时遇到这个善缘,劝他他就真肯念,真肯求生,具足信愿持名,持名只念一声佛号、念十声佛号,都能往生。念佛用什么方法念不重要。

  我们提倡,同学们也是做表法,看看佛讲的是真的是假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著重在自见,自见就是开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开悟之后,这个经典里面意思你完全明白了,为什么?它是自性流出来的,既然见性了,那就看透了。所以你讲这部经,深讲浅讲、长讲短讲得大自在。为什么有浅深长短?根性不一样,听众不相同,什么样的根机你用什么方法讲,让大家都能听懂、都欢喜,都能信受奉行。这就叫善知识,这就叫好老师。不是别人传你的,是阿弥陀佛直接传你的,阿弥陀佛是什么?阿弥陀佛是我的真心,我的真心就是阿弥陀佛。所以,从真心里流出来的,这就是阿弥陀佛亲传。

  三根普被,凡圣齐收,这就是讲根器,哪些人可以学这个法门;没有一个不是,人人都是,就看你有没有缘分遇到。黄念祖老居士的集注写得太好了,一开头就是给我们建立信心,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我们有分。横出三界,迳登四土,这是我们要求的,这个法门真正不可思议,微妙到极处。我们认真学习,我们自己的劫难化解了,也帮助别人化解,我们居住地方没有灾难,这个地区人就不会受灾难。看我们自己的心量,我们的心量愈大,心量愈真实,这个面就愈大。唯有,你看,专弘此经,专念阿弥陀佛,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法门,念老给我们指出来了。

  第一段,我们依据这个教诲建立信心、愿心,下面这段给我们讲方法。本经所提倡的是持名念佛,就是念这一句名号,小本《阿弥陀经》也是用这个方法,所以大本跟小本它是同步的。《十六观经》持名是放在最后,就是第十六,它里面讲到有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讲了三种。三种把持名放在最后,那就是最重要的。古时候,印度跟中国人都有这种习惯,把最好的东西放最后,我们在经教里面看到很多。《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章》,把大势至、观世音放在最后,这就是表究竟圆满、表究竟方便;也就是统统到最后都归净土,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到最后归净土。

  这段里头讲,「持名念佛法门,圆满直捷」,不需要用任何方法来帮助。圆满,它没有任何欠缺,换句话说,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在这部经中。归纳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展开就是八万四千法门、就是无量法门。不仅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它真正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确实是大圆满,最直捷的。「方便究竟,一超直入,最极圆顿,以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觉,作我众生之因心,以果为因,因果同时,从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议。」

  在注解里头他引用彭绍升居士的赞,彭居士这个赞应该是他所写的《无量寿经起信论》,这是《无量寿经》的注解。「无量寿经者,如来称性之圆教,众生本具之化仪」。这两句说得好,说明了《无量寿经》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让我们生起信心。性是自性、是法性,自性、法性里面流出来最圆满的教化。这个最圆满的圆教是众生本具的化仪,换句话说,人人有分。让我们生起坚定的信心,不会再怀疑了,是自性里头本有的,不是外头的。自性里没有的那就难了,我自性里本有的,所以不难。我自性里头本有的智慧,所以我要能够把障碍除掉,这个智慧肯定能现前。这就是说明,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我可以做得到的,是我自性里本有的;我自性里要没有,那就难了。智慧,自性是什么?自性就是清净心,就是平等心,就是经上讲的两桩事情。所以说的我们相信才行。

  我们自己知道,我们现在的障碍就是妄念太多,杂念太多,一些无关要紧的事太多。全都要放下,让清净心现前,让平等心现前,清净心现前就有小悟,平等心现前就大悟。一定要知道,我们的心本来是清净的,本来是平等的。什么时候出现?我常说的,小孩出生一百天,他的心是清净、是平等的。真的,那个时候充满了慈悲,充满了智慧,那个智慧是根本智。根本智,般若无知,般若无知是根本智,它起作用的时候是无所不知。我们看到小朋友的根本智。

  但是他时间很短,就被外面染污了,他认识谁是他妈妈、谁是他爸爸,他已经有分别心、有执著了,被染污了。没有分别、没有执著的时候,他没有染污。这染污之后愈来愈严重,所以中国古老的教育就是让他染污轻,不要太严重,尽量给他减轻,尽量给他淡薄。那就是小孩在三岁之前这一千天,一切负面的不能让他看到,不能让他听到,不能让他接触到。母亲就像保姆一样把他看好,让他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全是正面的,与五常五伦、四维八德相应的,他接触这个东西;与这个相违背的,决定不能让他接触到。他三岁就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他产生一种力量,邪的他会拒绝,正的他会接受,这叫扎根教育。

  没有扎根教育,难了,好老师也束手无策,没法子了。为什么?老师愿意教,学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是我从方老师那里得到的。我跟他学哲学,只希望到学校旁听他的课程,没有想到他告诉我,你要到学校里听课你会大失所望。这为什么?现在的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真正原因不是在老师这一方,学生不愿意学,不想学这真东西。学生要的是什么?文凭。他拿到学位,他可以在社会上找一个好的工作,有好的待遇,他就满足了。所以学生读书,小学读书认真读,要考中学,中学认真读,考大学,大学就不认真了,到大学就等毕业。所以老师就不真教了,真教白费力气,没有人听。

  遇到真想学的,就开特别课。我很感谢方老师,方老师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我们年轻从来没有想到出家,而且认为宗教都是迷信的,不接触宗教,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他给我讲的这个单元佛经哲学,我们认识了,佛教这么好,没人讲过。跟中国文化可以说是同一个根本,那就是自性。中国传统文化建立在人性本善,大乘佛法建立在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教学的目的,就是回归到自性,回归到成佛。这么好的东西,没有人宣扬。我们看到海贤老和尚师兄弟,两个人默默在做,做出榜样给我们看。千真万确的事实,不是舞台表演,我们得增长信心,坚固愿心。

  这一段讲了方法,六字洪名,因行果德。末后给我们提出,心作心是,这一句意味深长。遍法界虚空界怎么回事情?就是心作心是。心作佛,心是佛;心作菩萨,心就是菩萨;心造业,造地狱,心是地狱;造饿鬼,心是饿鬼,统统是心作心是。这一句话把整个宇宙现象讲尽了,看你自己怎么作。心里头包罗的是究竟圆满,如果心里头没有,它怎么会现相?这一句就是六祖惠能大师开悟第三句所讲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么?具足十法界,具足无量无边诸佛刹土。每一尊诸佛刹土里面,都有十法界,都有像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华藏世界。

  心是,但是要有心作,心是就现相,不作不现相,作就现,不作就隐,隐就是常寂光。常寂光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肉眼看不见。什么时候能看见?明心见性的时候就看见了。看见,不能契入,什么原因?有障碍,这个障碍就是无始无明烦恼的习气,习气没断,这是障碍。习气断了,障碍就没有了,就可以入常寂光。入常寂光,证得圆满法身,圆满法身就是心作心是的基础。等觉菩萨断最后一品无明习气,是无明习气,就融入常寂光了。

  这一段,这里头最重要的一句话,日本道隐法师说的,这部经是「如来兴世」,兴世就是出现在世间,这如来是释迦牟尼佛,出世在世间「正说」。正说就是主要要讲的,其他经是附带讲的,这个经是主要讲的。「奇特最胜之妙典;一乘究竟之极说,速疾圆融之金言;十方称赞之诚言,时机纯熟之真教。」末后这句重要。现代这个时代的时机,一切众生遇到这个法门个个都能成就。释迦牟尼佛末法一万年,第一个一千年过去了,往后还有九千年,我们今年是第二个一千年的第四十一年。世尊在往后这个九千年,真正能成就,让你一生证得大圆满,就这部经。夏莲居老居士的功德大了,这个经一直没有一个好版本,这个会集变成最好的版本,我们有缘遇到了。一乘了义,万善总门,大藏的指归。末后给我们说,六字洪名是究竟果觉,持名念佛是以果为因,因果同时,从果起修,即修即果。我们如果把这个意思真正参透,真正明白了,真正没有怀疑了,自然能够一门深入。

  第四段,蕅益大师《弥陀经要解》里头说的,这一段非常重要。释迦牟尼佛他修什么成佛的?就是念阿弥陀佛。这个话自古以来祖师大德没说过,就他说出来。印光大师看到这个《要解》,赞叹说,是古佛再来,为《弥陀经》做个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这是赞叹到极处,我们要相信。「一声阿弥陀佛,即是释迦本师於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国意思是无上菩提,什么人证的?妙觉如来,等觉还没有,没证得,妙觉证得的。释迦牟尼佛证得靠什么?一声阿弥陀佛。海贤老和尚这一句阿弥陀佛念了九十二年,你说他是什么地位?用这部经这个标准来看,他是上品上生。不要瞧不起他不认识字,没念过书,天天在田地里头工作,上上品往生。那种生活方式是教我们,生在这个时代,这样修行最安全,没有人来找麻烦,没有人来障碍你。你的功夫可以绵绵不断,你决定有成就,给我们做榜样的,做模范的。

  「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释迦牟尼佛凭这个成就的,把这个法门传授给五浊恶世的众生,这是诸佛所行的境界。所以我教大家,多看海贤法师这片光碟,你能把这个光碟看一千遍,你回来看这部经全懂了,原来他点点滴滴跟这个经上相应,真了不起。一般人看不出来,我们要把这个念一千遍才能看出来,光碟看一千遍,每天有空就念佛,不要打妄想。「唯佛与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九界包括菩萨,菩萨、缘觉、声闻,下面是六道,这九界。九法界众生对这个法门都不能够完全理解,只有佛明白。佛证得究竟圆满,连无始无明烦恼的习气都断干净了,这个管用。

  下面给我们证明佛号功德不可思议,这里又说「举此体」,这法界体,「作弥陀身土」,法界就是常寂光,「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这个话讲得好。弥陀名号不是别的,是我们的本性,是我们的本觉理体。「可见此经正是如来称性极谈」,真正讲到究竟圆满了。注解里头说,引用的《阿弥陀经要解》,「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於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要相信,我们要能够体会得到。

  下面这一段引用的是《观经》,《观经》里头对於净宗所依据的理论,就在这一段里头。「观经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就是净土宗理论的依据。「吾人能念之心,即是如来果觉,即是本来成佛」,用这个心持名,这叫「是心作佛」。「本来是佛,现又作佛,是故当下即佛,直捷了当,方便究竟,奇特殊胜,不可思议。」佛是什么?本经经题上五个字,清净平等觉,这就是自性佛。清净平等觉每个人都有,现在怎么样?清净被染污了,不清净了;平等动摇了,不平等了;觉变成迷惑,变成不觉。恢复清净平等觉在前面四个字,如果是染污、如果是不平,那个觉就叫做迷,那就是迷,染污、不平,迷;清净平等就觉,觉就是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统统现前。

  在什么地方看觉?在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你所看到的是清净平等觉,无论是报土、是方便土、是同居土,统统都是清净平等觉。反面看我们娑婆世界,看我们现在的地球,你看地球上所有的人染污、不平,迷。这两个一对看,完全明白了。我们修什么?修清净心、修平等心,只要清净、平等了,迷自然就转变成觉。所以觉是果上转,清净平等是因上转。我们念阿弥陀佛为什么?把清净心念出来,不是为别的。

  所以念佛,认真老实去念,不著念佛的相,心才能清净;如果著念佛的相,心就不清净了。但是这个法门有特殊,著念佛的相,不著一切相,眼见色不执著色相,耳闻声不执著声相,乃至意闻法不执著法相,能往生,生实报土。著相?著相也能往生,生凡圣同居土。这个法门妙!太好了!我们努力学不著相,把我们的品位提升。为什么不著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你们看看,看光碟要细心观察,要多看,愈看慢慢这些门道都会被你看出来。海贤老和尚著不著相?他不著相,他要著相就不能忍受。你看他说,劝人念佛,阿弥陀佛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这就明白了,他说出来了。假的要放下,真的要提起,只有一句名号是真的,那就是只有极乐世界是真的,决定念佛求生净土,不再搞别的了。来得及吗?来得及,时间足够用。《弥陀经》上说的,若一日,若二日,怎么会来不及?天天都有一个今天,不要等明天,过去的不要追悔,未来的不要希求,掌握著现在,当下即是,当下一念清净就一念佛。六根对一切境界,这六尘境界,随缘就好,不要计较,善与不善都不计较。只是把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放在心上,其他的全不想了,万缘放下。往生净土,一生圆满的秘诀,你就得到了,好用,人人都会用。

  向下面这个几段,大概我们今天下午会讲到,会学习到,同学们多看看,参考资料也可以多看看。希望我们的学习,往后你们大家讲的比我多,就有进步了。你们讲给我听,我也会把我看到的讲给你们听。如果都来听我讲,进步很缓慢。你们自己要想办法,能把这个里头字字句句都是无量义看出来。如何把无量义应用在生活,应用在生活就是生活在极乐世界,快乐无比,烦恼习气都没有了。无始无明习气我们没办法,断不掉,那到极乐世界的事情。但是,见思烦恼的习气、尘沙烦恼的习气,也就是分别、执著的习气,我们可以淡化,愈淡薄愈好;换句话说,一切人事物不要太计较,不要太认真。能吃亏,能上当,为什么?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决定不要放在心上。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原谅别人过失,不要去计较,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我们的方向、我们的目标,所走的路跟他们不一样,他们还是搞六道轮回,我们现在超越了,不搞了。轮回路你们去走,於我不相干,所以你每天会生活得很快乐。

  深入经藏,就是这一部经,不再搞第二部。这部经反覆去读,参考资料很丰富,这个里头佛学的理论与知识,我们这一生都受用不尽。所以,不需要再分心搞别的,学莲池大师,「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我就专搞一门。专搞一门能开智慧,能自在往生,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决定没有任何留恋。

摘自: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第一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计较       原谅)(五明学佛网:计较       原谅)  

 仁焕法师:孝是原谅父母的过 

 卢志丹居士:多一点包容,少一点计较 

 找自己的问题——爱和原谅是最伟大的力量 

 白云禅师:原谅就是爱 

 法藏法师:原谅别人,就是释放自己 

 法藏法师:错不是绝路,原谅能给人出路 

 印良法师:少计较•多快乐 

 人类,放过野味吧!附:亲爱的身体,对不起,请原谅, 

 忏悔,愿菩萨原谅! 

 净土法门法师:什么都计较的人最可怜 

 凡事不让人之人,是薄福之相,不必与之计较 

 人生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烦恼,生病​和破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