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弥陀以称名为本愿,厌秽欣净亦在称名之中


   日期:2016/3/21 7: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法然上人《二枚起请文》:

  凡所言凭托弥陀者,非心中作观,唯称念名号,此即名为凭托本愿也。念佛之行者,不可止于观想;若一念及,即出声称名。

  称名之外无决定往生之正因,称名之外无决定往生之正行,称名之外无决定往生之正业,称名之外无决定往生之观想,称名之外无决定往生之智慧,称名之外无决定往生之三心,称名之外无决定往生之四修,称名之外无决定往生之五念。

  弥陀以称名为本愿,厌秽欣净亦在称名之中。法藏菩萨往昔发起本愿之故,应信弥陀如来之自在神力。

  这段法语法然上人,将往生极乐世界,就在称名彰显得非常直白。法然上人净土思想,继承自善导大师。善导大师主张一向专称弥陀名号,法然上人读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心中信心欢喜,所以成为纯真信仰阿弥陀佛的行者,一天念佛七万声。以一位祖师一天念佛七万声来看行持,那就是整天的时间都在念佛。诸位菩萨!我们现在是工商时代,尤其是在家居士,有家庭有事业,一天要用三小时四小时来念佛,也许就会有所困难,何况以我们凡夫的懈怠心、放逸心来说,一天要念佛三、四小时,还不多见。一天如果念佛三小时、四小时,还未必然能够念到七万声,除非你念的非常的快。所以,祖师在为我们凡夫做一个修行的模范,一心专称阿弥陀佛。

  “凡所言凭托弥陀者,非心中作观,唯称念名号,此即名为凭托本愿”,要如何凭托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称名!不是心中观想,因为阿弥陀佛的本愿,是用果地名号,令十方众生的称念。阿弥陀佛用念佛作为救度众生的本愿,不是以观想作为救度众生的本愿,也不是以持咒作为救度众生的本愿,也不是以诵经作为救度众生的本愿,也不是以朝山作为救度众生的本愿,也不是以拜忏作为救度众生的本愿。所以你要往生极乐世界清净报土,与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契相应,最主要的修行是念佛。所以,念佛才是最主要的修行。不是说心中作观,这样的修行不好,但是观想对上根器的人而言,容易做到,对下根器的人不容易做到。观想,无论观想依报或观想正报,观想的心一定要进入禅定。内心妄念纷飞,怎么可能观见所观之境?

  “念佛之行者,不可止于观想”,为什么法然上人教导我们“念佛的行者不必观想”?因为法然上人对凡夫的根性很了解。祖师大德有智慧,知道法不契机、机不契法,如何的修行都是白费心机,所以直接叫你不必这样修,你就老实念佛,就是如此。你如果下定决心:“我这一生百分之一百要往生极乐世界。”那么我就要告诉你,你非好好念佛不可。

  “若一念及,即出声称名”,法然上人没有教我们修观,只教我们称名,想到要修观就出声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因为出声念佛容易降伏妄念。过去有一位修行人,他躲在在山上念佛念的很大声,他就是要借着这样大声的念佛,让自己的妄念比较少,念到声嘶力竭,相当的有心,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得很大声。善导大师的用功,你去看《高僧传》的记载,你对善导大师就会很佩服。善导大师每天进入佛殿,一定拜佛念佛,纵然是到了冬天,也因为拜佛念佛满身是汗。法然上人说:

  “称名之外无决定往生之正因”,意思就是说,要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就是称名,因为称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说“称名”就显示在口业,如果说“念佛”有可能显示在口业,也有可能显示在意业,因为念佛可以出声念,也可以心中默念。

  “称名之外无决定往生之正行”,也就是要决定往生的正行,就是称名。“正行”就是真正的修行,对往生极乐世界这件事而言,真正的修行在称名,因为这是阿弥陀佛的本愿。

  “称名之外无决定往生之正业”,事实上正行与正业意思是相通,因为业就是造作的意思,念这句佛号就是行正定业,也就是决定往生的造作,所以正业是正定业的简称,正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的造作就是称名。所以你想要往生极乐世界,你要造作什么样的因?就是称名,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

  “称名之外无决定往生之观想”,在这里说到“观想”,是不是决定要往生极乐世界以观想?不是!以称名为主,称名之外如果你有能力修观想,那是有能力修观想的人所修持的。当然机有千差万别,譬如我们没有能力修观想,但是根性猛利的人有能力修观想,譬如东晋时代的刘遗民,他能够入定观想极乐世界八功德水。你去看《东林十八高贤传》,简称《东林传》的记载。

  “称名之外无决定往生之智慧”,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就有了智慧,不是说在称名之外还要有智慧才会往生极乐世界。过去有一位在家居士常常这样说:“念佛如果没有智慧,不能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在给阿弥陀佛的救度附带条件,可是阿弥陀佛有说,“念我的名号一定要有智慧,才能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这样发愿吗?没有!如果说念佛一定要有智慧才能往生极乐世界,惨了,我们这些智慧还没有开显的人,再如何的念佛都不会往生。这样就是在念佛以外,还附带智慧的往生条件,可是阿弥陀佛并没有这样发愿。

  “称名之外无决定往生之三心”,所以称名就是具足了三心。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一心称念,具足往生三法,那《观经》的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通通具足。

  “称名之外无决定往生之四修”,念南无阿弥陀佛四修具足,所以称名决定往生的道理就是如此。

  “称名之外无决定往生之五念”,五念就是《往生论》所说的五念门,就是礼拜门、赞叹门、观察门、作愿门、回向门。一心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要往生极乐世界,是五念门圆满具足。

  “弥陀以称名为本愿”,这才是重点。阿弥陀佛以称名作为救度众生的本愿,所以“厌秽欣净亦在称名之中”,厌秽欣净就是往生三法的愿。厌秽就是厌离秽土,欣净就是欣求净土,这就是做到愿。念南无阿弥陀佛,愿在念佛之中。

  “法藏菩萨往昔发起本愿之故,应信弥陀如来之自在神力”,阿弥陀如来的自在神力,在这句佛号对一切念佛人绝对的救度。

  法然上人这样的法语,使我们明白,要决定往生就是念佛,说的非常的详尽,也非常的直白。那要往生极乐世界,最主要的修行是什么?念佛,这就是标准答案。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净土,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本愿)(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本愿)  

 大寂尼师:地藏菩萨之地藏菩萨本愿经介绍 

 会性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录 

 净界法师:顺从本愿 

 界诠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二讲之三 

 界诠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二讲之二 

 界诠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二讲之一 

 界诠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五 

 界诠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四 

 界诠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三 

 界诠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二 

 界诠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一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