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入行论讲记58[精进品]


   日期:2016/3/24 19: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入菩萨行论》。

  己二(断除其违品)分二:一、宣说所断懈怠;二、断除方法。

  庚一、宣说所断懈怠:

  下说其违品:同恶散劣事,

  自轻凌懒惰。

  前文讲了精进的本体和分类,大家应该观察一下:自己有没有精进?我们讲的不是某个人,而是这样的实相真理,每个人都应该自己对照和反省自己。若是没有风,草木不会动摇。同样,若是不精进,就无法积累资粮,也不可能达到圆满的果位。既然大家都已经皈依了佛门,甚至已经发了菩提心,已经发心发愿“我要今生解脱,我要即身成佛。”若是不精进,到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实现这样的愿望,都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目的,所以必须要精进。

  接下来我们讲精进的违品。我们没有精进或者精进不起来,都是有缘由的。我们要找到问题的所在,要明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其实,精进的违品就是懒惰懈怠,主要有三种懈怠懒惰:第一种是同恶懒惰,第二种是耽著恶事懒惰,第三种是自轻凌懒惰。自己为什么不精进,为什么不具有精进的功德?肯定是因为自己具有这几种违品。

  现在我们找到问题所在了,应该怎么办?伟大的佛陀以及寂天菩萨告诉我们,不精进是有缘由的,就是三种懈怠懒惰。我们不仅要明白这些,还要去对治这些。这些都是无始劫来的习气,是很难改的,也是很难断除的。下面讲对治的方法,大家要以这些方法去对治懈怠懒惰。

  第一,同恶懒惰,也叫做推延懒惰。

  解脱、成佛的事,行善、积德的事,都往后拖延,这就是同恶懒惰,也叫推延懒惰。在“暇满难得”的课程中讲过,虽然我们今生得到了人身,也得到了学佛修行的机会,但是这个人身和这个机会都是无常的,随时都有失去的可能,所以要分秒必争,不能一拖再拖。明日复明日地这样往后拖延,最终真的会一事无成,这种人是不会获得解脱或成就的!

  也许你心里会这样想:“没有事,明天可能有时间,明天我的身体可能好一些,明天我的心情可能会好一些”……今天拖到明天,明天又拖到后天,无限期拖延下去。若是你这样找借口或理由,肯定每天都会不断地有这样的借口或理由。打坐、观修,闻法、修法等这些学佛修行的事,就会被拖延。

  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没弄明白、搞清楚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的这些道理导致的。我们今天想:“明天肯定有时间,明天我身体肯定好一些或心情好一些,我就可以学。”明天又肯定会找到一样的理由与借口,然后拖到第二个明天;第二个明天也是一样能找到理由和借口,然后拖到第三个明天……这样明日复明日地拖下去,终将一事无成、两手空空地离开这个世界。所以,大家不能拖延,应该分秒必争,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去学修。

  我经常给大家讲,你在生活中做事与修行是不矛盾的,在做事的同时也可以学修。其实,就是一个转念嘛。若念一转,都是在消业和积福;若念不转,即使你表面上在佛堂里诵经,也不一定是学佛修行,不一定能消业积福。

  既然要利用一切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佛修行,是不是不能工作、不能生活、不能吃饭、不能做事了?不是这样!你可以工作,可以生活,可以吃饭,也可以做家务,在做这些的同时,不要放弃学修佛法,不要离开修行。也就是说,要时时观察自己的心,要转念,要时时保持正念与善念。若能这样,你的内心就不会散乱,所谓的懈怠懒惰也就不存在了。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吃喝拉撒等任何时候,若是能保持正念,令这种正念的力量得以延续而不间断,这就是修行,行住坐卧都是修行。你把正能量融入到脚步上,把正能量融入到躺卧的姿态上,都是在积累善根、消除业障。

  人身不是谁都可以得到的,学佛修行的机会也不是谁都有的,今生获得了如此难得的人身与学佛的机缘,这都是自己宿世修来的福报,也是伟大的佛陀赐予我们的加持!我们讲过,人类和地狱的众生相比,可以说人类根本不存在。佛在经中讲,地狱的众生犹如整个大地的微尘,人类仅仅是指甲上的微尘。指甲上哪有微尘啊?若是将指甲上的微尘放在整个大地的微尘里,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啊?为什么地狱的众生那么多,而人类那么少呢?因为难得!犹如普通的石头到处都是,但是真正的如意宝却非常罕见,即使遍寻整个世界也很难找到,可以说根本找不到的。因为罕见,所以难得。

  如此看来,我们今生得到了人身,还有这么好的学佛修行的机会,真的更是难得!在无量无边的众生里,得到人身的众生没有几个;在人道众生里,真正获得学佛修行机会的众生也没有几个。虽然这个机会很难得,人身很珍贵,但是一切都不离无常的本性,尤其生命更是无常的,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人的寿命非常脆弱,诸大德讲过:晚上我们睡觉了,早晨竟然能安然无恙地醒来,这是很大的奇迹!因为生命就在呼吸之间,随时随地都有失去的可能。

  我们为什么一开始就讲暇满难得和寿命无常?因为这些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把暇满难得和寿命无常的道理弄明白,对这些道理没有生起真实无伪的定解,你不可能精进。人为什么都这样懈怠和懒惰?就是因为没有明白这些道理,对这些道理没有生起定解。

  今生是自己解脱的唯一机会,而这个机会随时都会失去,一旦错过,就再也不会有了。如果你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学佛修行、消业积福的事还会拖到明天吗?还会拖到明年吗?还会拖到退休以后吗?还会拖到儿子结完婚以后吗?还会拖到孙子上学以后吗?你可以照顾孙子,但是在照顾孙子的同时,你也可以修行,为什么要拖到孙子上学或毕业之后再修行呢?这就说明你根本没有明白这些道理。在照顾孩子的同时可以发心,这就是在了缘了债、尽职尽责,这就是在消业积福。否则,你这样拖延下去,最后什么也做不成,不会有修行的。

  人身是我们种福德、善根的良田,是了缘了债的平台;而死魔随时都会来把这个平台收走。我们现在就要跟死魔争时间,在它没有到来之前,要利用好这个平台,要利用好这块良田和机会,把自己该种的善根和福德都种上。人生就是一场戏,在这个舞台上,我们把该演的角色都演了,把该了的缘都了了,把该还的债都还上,即使死主阎罗来收走这个舞台也没关系,既然这个平台已经利用完了,自己该种的善根和福德都种完了,想收走就收走吧。大家看看,为什么那些真正有修行、有成就的人,内心是那么安逸、稳重呢?因为该种的福田都种完了,该演的角色都已经演完了,结束了。

  在达到这样的境界之前,我们可不能安逸和松懈啊!暇满的人身是良田,该种的善根、福德要抓紧种;人身就是一个舞台,该演的角色要抓紧演。也就是说,该了的缘得了,该还的债得还。否则,若是你还没有开始种,还没有开始演,死主阎罗先到来了,你就还要继续六道轮回,还要继续冤冤相报,继续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啊!身陷六道轮回,真的是个很深的陷阱,可以说是出脱无期啊!

  大家只有真正把这些道理弄明白了,对这些道理生起真正的定解,才会不得不精进,不得不用功啊!之前,尽管你也想精进、用功,但是真的很难!你在轮回的牢狱里,被贪嗔痴等烦恼束缚,不得自由,很难自主啊!这些烦恼紧紧地束缚着你,很难解脱。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暇满难得、寿命无常呢?这些课程至关重要,必不可少。对此,大家能不能再给予些重视,再下点功夫?暂时不要谈大空性、大光明等,先把基本的道理、基础的修法修好,后面就不难啦。否则,修再高深的法也犹如空中楼阁,真的非常难啊!

  很多人有一拖再拖的习气,这很危险啊!“今年我不能共修,明年吧;今天我不能上座,明天吧……”这叫不精进,这叫懈怠懒惰,这种人是不会有成就的。若是不把这个毛病改掉,不对治这样的坏习气,最后将一事无成。这个欺惑性挺强的,很容易被大家忽略。哪怕只是到明天为止也可以,但是不可能,这是一种习气,一种难以改变的习气,也是一种烦恼。今天你想不到,明天也会这样;今天你觉察不到,明天又是这样;明天又拖到第二个明天……今年拖明年,今年你想不到,明年也会这样;明年又会有这样的事情,又不行了:“今年我不能共修,不能精进修行,但是我明年可以吧……”这样一拖再拖,永远是这样。

  佛在经中讲,懈怠懒惰是一种烦恼,有这种烦恼就不会有真正的佛法。这个世上,学佛的人这么多,而真正有修行之人少;穿袈裟的人这么多,而真正的成就之人少。为什么如此罕见、难遇?就是因为懈怠懒惰造成的。若是不懈怠,不懒惰,能不成就吗?人人都会成就的,因为懈怠懒惰而无法成就。这个习气、毛病很难改啊!

  若经常说“明天”“明年”“一会儿”“晚上”,这都是懈怠懒惰。“上午这座我上不了,晚上吧;现在我没有时间念,一会儿吧……”这都是很大的障碍,也是一种很严重的习气,但是我们很难觉察到,很难明白啊!“没事儿,一会儿念呗;没事儿,下午或晚上上座吧;没事儿,明天再修吧;没事儿,后天再开始吧;没事儿,明年吧;没事儿,后年我退休的时候……”我们这样想、这样说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觉察到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也根本没有想到这是成就最大的障碍。大家是否想解脱、成就?若是想的话,你得想到这个危害,你得想到这些问题啊。

  懈怠懒惰是精进的违品,二者如同火与水一样不相融。若是精进,就不可能懈怠懒惰;若是懈怠懒惰,就不可能精进。昨天我们讲了三种精进和三种信心,二者可以统一理解,可以说都是一个意思。这三种懒惰也分别成为三种精进和三种信心的违品。

  同恶懒惰是清净信心或擐甲精进的违品。为什么我们会找一切的理由和借口一拖再拖,不去行持善法,不去修行呢?还是对善法,对这些无漏的功德没有生起信心,就是没有强烈的喜爱之心。若是你真有清净信心,对这些善法、对这些功德真正有强烈的喜爱之心,你能拖延,找借口吗?不可能的,你会立即去做,立即去享受其中的快乐。

  之所以拖延、找借口,就是对善法、对无漏的功德没有喜爱心。之所以没有喜爱之心,就是因为没有明白它们真正的重要性和价值。你没有明白它们对我们的利益有多大、有多重要,所以你就去做别的事情了,去搞世间福报、世间八法去了。若是你有清净信心或者有擐甲精进的话,不会这样散漫,对学佛修行的事也不会一拖再拖。

  第二,耽著恶事懒惰。

  为什么贪执世间的福报,喜欢世间的琐事?若是以智慧去观察,这些都是无意义的,都是虚假的。你之所以还对此恋恋不舍,就是因为没有明白轮回过患、因果不虚这些道理。若是你真正明白了,还能对所谓的世间福报恋恋不舍吗?还能对这些世间的琐事有兴趣吗?不可能的。

  什么叫琐事?以贪嗔痴去承办一些事情,就叫琐事。“吃饭是不是琐事?上班是不是琐事?”这要看你的内心。若是你以贪嗔痴或者以自私自利去做这些,就叫琐事。“那我办企业、照顾员工,也是对社会尽了一份力量啊,也是对社会尽了一份责任啊!我办企业,保障了很多员工的生活啊,这不是在搞世间法吧?”不一定,要看你的心态。若是以贪嗔痴去做,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你并不伟大,这就是搞世间法!若不是以贪嗔痴去做,而是真正为了社会、为了众生去做,那你太伟大了,这不叫搞世间法。

  大家要明白,什么叫琐事、世间法?这不取决于你的行为,而是取决于你的心态、动机。若是你以贪嗔痴或者自私自利去做这些,你所做的都是世间的琐事,都是在搞世间法,这是在造业,你还要在六道中轮回,你将来就要遭受痛苦。若是你弄明白了轮回过患,就知道轮回是苦海,苦不堪言啊!如果你真正能深信因果不虚,对世间就不会有欲望,也不可能搞这些世间的琐事,不可能造恶业,否则就要遭受恶果啊!

  若是你发心不正确,心地不清净的话,都是琐事;若是你心地清净、发心正确的话,都不是琐事。若是你心地不清净,发心不正确的话,那叫贪恋、欲望;若是你内心清净,发心正确,以悲心和愿力带动的话,那叫利益众生、救度众生。主要取决于你的心态、发心。

  如果你对世间有贪恋,喜欢去做这些琐事,这就是贪执恶事(劣事)。若是你喜欢搞这些世间的琐事,就不要修行了,你也不是修行人,就不要说“我要修行,我在修行……”这些话。若想搞世间琐事,就不要修行;若是想修行,就不要搞世间琐事。如果你还贪恋世间,还想搞轮回,就别想解脱,别想成就。这二者是不能圆融的,脚踏两只船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修行不能总是不死不活、不明不白的,否则真的很难啊!你是搞世间的琐事,还是要修行?现在可以重新做一个选择,重新做一个决定。如果你决定了要修行,就必须放弃世间的琐事。如果你决心一定要达到解脱的彼岸,就再也不能贪恋世间、留恋轮回。说求解脱,还在搞轮回;说是修行,还在搞世间的琐事。如果二者都想要,都想做,自己也会很痛苦啊。对自己来说,这也是一种压力啊!我们修行为什么没有进步,没有成就?就是因为这个。自己彻底做一个决定,干脆一点儿,好吧?你要勇敢一点儿,要拿得起、放得下。你自己可以选择,可以做决定,没有人逼你,没有人强迫你。若是要搞世间法,就不要修行了;若是想搞轮回,就不要想解脱的事了。最起码能令自己的内心轻松一些,不要整天愁眉苦脸的。

  耽执劣事懒惰也是欲乐信心和加行精进的违品。什么是欲乐信心?“我已经明确决定了,我不要别的,就要这些善根和功德,我也要具备这些善根和功德。”这种心态就是欲乐信心。“我一定要达到解脱的彼岸,我一定要消业积福,具足这些善根、功德。”这种决心就是加行精进。但是,耽执恶事(劣事)懒惰这种习气、心态,还是在追求世间八法,还是在搞轮回。也可以说,它是没有欲求这些功德,没有想获得这些功德和果位的决心,所以它是欲乐信心或加行精进的违品。

  第三,自轻凌懒惰。

  自轻凌懒惰是无明、愚痴导致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具有佛性,都可以积累善根,都可以功德圆满,但是有这种心态的人没有明白这个道理,也没有对这个道理生起信心,因此就对自己没有信心。

  一说解脱成佛,有的人就觉得:“我连今生都没搞明白,就别说来世、后世了……”如果你真想把今生搞明白,就必须要想来世的事。你只有真正明白了来世,才会明白今生,今生才可以圆满,之前是不可能的。佛让我们思维临终、来世,这是圆满今生、让我们今生快乐的一种方法。所谓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难道这个道理你不明白吗?如果你将心量放大,目光放远,内心的快乐自然就有了,今生所谓的福报自然就来了;如果你心胸狭隘,目光短浅,今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安乐。这种人还是没有明白这些道理,愚痴到极点了!

  有的人觉得:“我连人都没有做好,更别说成佛了。”自己好像很有主见似的。你做人的同时做佛呗,你把人做好了,也就差不多成佛了。若真正把仁义道德搞清楚、做到位了,以此为基础,离成佛也就不远了,成就就在当下了。

  有的人虽然想解脱、想成佛,但是不敢想今生解脱、即身成佛的事。一说要解脱成佛,尤其是说要今生解脱、即身成佛,就害怕了:“哎呦,我哪有这个根基啊?我哪有这个福报啊?”你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对大乘法生起了信心,怎么没有这个根基和福报呢?若是不相信,这就是一种懈怠、一种懒惰。每个人的根基不,福报不同,我们只能成全他,别的没有办法了。

  其实,今生解脱、即身成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若是你真的有善根和福德,这都是很容易的事,解脱很容易,成佛很容易。若是你自己没有自信,有自轻凌懒惰的心态,那就难了,因为你没有精进。如果不精进,就不能成就。若是你能克服这个习气,能断除这个毛病,能自信起来,能真正精进起来,解脱就在眼前,成佛就在当下。就是一个念,念一转就行了。

  大家不能这样自卑,否则就是懈怠、懒惰,这才是真正的障碍——自己障碍自己。我们千万不能有这个毛病。我们遇到了大乘妙法,尤其遇到大圆满法了,这是我们宿世修来的福报。历代祖师们讲过,大圆满法是随时修随时成佛,白天修白天成佛,夜间修夜间成佛,甚至对于真正具有信心、福报之人,不修也可以成佛。我们得到了人身,遇到了大圆满法,这说明我们已经修到这个程度了,多快啊!大家要有信心,应该非常自信,时时刻刻都等着成佛,等着发光:“我什么时候成佛啊?什么时候发光啊?”真的,以这样的心态,成就就快了,这才是大圆满法真正合格的法器。也许有人说你是傻子,有人说你是疯子,没有事,自己内心不疯就行了,自己内心不傻就行了。若别人要说,就让他说去吧!

  如果大家真想修习大圆满法,取得成就,就要有这样的自信,否则是不可能的。我们修往生四因,今生就可以解脱;我们修持大圆满法,即身就可以成佛,当下就可以成佛。这不是我编的,也不是我在这儿说的,这都是佛说的真言。

  有的人说:“我年纪大了,没有文化……”修行若要取得成就,不是靠年龄。即使年纪再小,再朝气蓬勃,若是没有信心,不精进,有什么用?成就和年龄是没有关系的。你们可以看看佛经里的很多公案,也可以看看我们很多历代祖师们的传记,有很多人都是年老的时候才出家修行,有很多人都是年老的时候才真正遇到大圆满法,修持大圆满法,但是他们都获得了成就,获得了圆满。大家对自己一定要有信心。

  有的人说:“我现在年纪大了,学这么多,行吗?修这么多,行吗?”不要问,就学呗、修呗,学到哪儿算哪儿,修到哪儿算哪儿。就这样学修,不能想“我不行”,不能想“我能学好么?”否则,就说明你信心不足,就是懈怠懒惰。你应该这样想:“这些法我学到老,学到死;这些法我修到老,修到死!”这样的精神和毅力才是成就的根本。虽然年纪大了,离死亡已经很近了,但是你们完全可以获得成就,我为什么这样确定?因为成就是靠这样的毅力和信心的。大家在学修的过程中不要有压力,学到哪儿算哪儿,主要是需要这种毅力和决心。我们就是要跟普贤菩萨学,普贤菩萨发愿“众生无尽,烦恼无尽,修行无尽。”成就就需要这样的信心、这样的心态、这样的精神。

  有人说:“我没有文化,不认识几个字,不会念几个字……”没有事。能认得一个字就念一个字,能认得十个字就念十个字。“若是这样,这个仪轨是不是就不圆满了?”没有事,只要你心到位,一切就都到位了;嘴上也许没有念什么,但是心里已经念完了。不要考虑那么多。

  修行的成就不是靠文化、知识,而是靠信心。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也许更难成就,因为他的所知障特别强。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人才容易成就,因为他们思想不复杂,心地单纯。所谓傻人有傻福,思想越单纯,越容易成就。真的,我就怕你思想没那么简单,心地也没有么单纯。如果你思想简单,没有那么多知识,这是好事。“那我不懂这些佛理,能行吗?”没有事。所谓“迷时千句少,悟时一字多。”你只要懂一句,只要明白一句,就行了,足够让你成就了。

  “若是这样,为什么佛还讲那么多法门,讲那么多道理?”这是佛针对不同根基、不同意乐的众生而讲的。有的众生思想复杂,内心复杂,佛就跟他玩游戏了:“你思想复杂,我也讲复杂一点,看看你到底能明白什么啊?”而对一个思想单纯、内心清净的人来说,根本用不着。

  若说自己没有文化,这就是不自信,就是懈怠懒惰。所以,大家要有自信:“我解脱是当然的,我成佛是意料之中的。若不解脱成佛,誓不罢休!”要有这样的信心才行。

  自轻凌懒惰是不退转信心或不满精进的违品。什么是不退转信心?“我绝对能成佛,我完全可以圆满,因为我有佛性。”这个信念绝对不退转,这叫不退转信心。什么是不满精进?稍微有一点点善根与功德的时候,内心不能满足:“我还没有解脱呢,我还没有成佛呢。我还要学,还要修,直到解脱,直到成佛,之前决不罢休。”这叫不满精进。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即使稍微有一点点功德或境界了,也不能满足。不能认为自己已经很有功德了,其实自己离解脱还远着呢,离成佛还远着呢,一定要继续学修,直至解脱成佛。如果有自轻凌懒惰的话,说明你没有不退转信心,没有不满精进。

  三种懒惰就是三种精进的违品,正因为我们有这三种懒惰的毛病、习气,所以精进不起来。大家现在已经知道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接下来就要就要对症下药了,明天我们讲对治的方法。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入行论       达真堪布)(五明学佛网:入行论       达真堪布)  

 隆莲法师:入行论智慧品略释(隆莲法师 译颂) 

 达真堪布:末法时期的众生有两个特点 

 达真堪布:六度新解(二)疫情期间如何修持安忍、静虑、智慧 

 达真堪布:若是你有智慧到处都是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 

 达真堪布:疫情期间如何修持佛法? 

 达真堪布:让隐身的化身佛切换到在线状态 

 达真堪布:拜财神灵验的关键是什么? 

 达真堪布:透过无常找到永恒 

 达真堪布:认真不是执着,放下不是放弃 

 达真堪布:为了平安幸福,不要吝惜你的祈祷 

 达真堪布:今年,你要集的福都在这儿 

 达真堪布:相爱何必要相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