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性空法师:佛法学习几个关键性选则


   日期:2016/3/25 14: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题记--这是本人在甘肃通渭庆云寺佛七的一个讲稿。事后有很多道友要收留。当时答应整理后给他们。想必对学佛人能有一点启示。故转在此处。

  法无定法。说法者无法可说。因缘所生法。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烦恼,佛开设八万四千种法门。找到契合自己的法门,也就是与宿世的学法因缘对接上,就会一路涅槃门。否则将会前功尽弃,另起炉灶,事倍功半。若要避免于此,当要做好以下几个关键性选则:

  一、要选对法门。

  我们生长在末法时期,五浊恶世,靠自力很难成就。佛在《大集经》里面讲得很清楚,“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

  什么是末法时期?

  佛法共分为三个时期,即: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

  从内含上解读。所谓正法,正者证也,佛虽去世而法仪未改,有教有行,有得证果者是为正法时。二像法,像者似也,讹替也,而真正之法仪不仪不行,随而无证果者,但有教有行,而像似之佛法行,此时谓之像法时。三末法,末者微也转为微末,但有教而无行,无证果时,是为末法。(丁福保编纂 佛学大辞典)

  从外延上解读。释迦牟尼佛入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时期;此后一千年为像法时期;再后一万年就是末法时期。当下是末法千年时期。有教无行的初始期。

  从现像上解读。对佛法实际修、行、证的人非常稀有;佛教沦为“求名闻利养”、“求平安无灾无病”乃至“求升官发财”的法门;正如一副对联:“经忏可赎罪,难道阎王怕和尚?!捐财能超度,岂非菩萨是贪官?!”;最为普遍的是:“无庙不设功德箱,无寺不受香火钱”,等等。

  从弘传上来解读。佛不住世,法不说法,法赖僧传。末法时期,如《楞严经》所说:“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各种邪教打着佛法的旗帜,大行贪欲之邪法;又如《楞严经》所说:天魔及眷属常以“世界末日”“天灾人祸”等言论笼罩、迷惑信众,赖佛穿衣、混僧吃饭。菩萨财物也敢赚,甚至敢假冒出家人“剃去须发.披上袈裟.....妖言惑众”,兑现魔王波旬对佛所言:在末法时期,他要让他的魔子魔孙穿佛的袈裟、吃佛的饭、毁破佛的戒和法。

  有的打着佛法的旗帜,以不究竟的世间法混乱佛法,没有正见,误人歧途,害人慧命。往佛法中掺水。正法如醍醐,像法同牛奶,末法如白水。有的依文解义,害已害人。

  什么是五浊恶世?

  梵语。据悲华经卷五、法苑珠林卷九十八说,五浊即指:(一)劫浊(梵 kalpa-kasa^ya),减劫中,人寿减至三十岁时饥馑灾起,减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十岁时刀兵灾起,世界众生无不被害。(二)见浊(梵 drsti-kasa^ya),正法已灭,像法渐起,正见被染污,正不压邪,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使人不修善道。(三)烦恼浊(梵 kles/a-kasa^ya),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而恼乱心神。(四)众生浊(梵 sattva-kasa^ya),又作有情浊。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慧施、斋法,不持禁戒等。(五)命浊(梵 a^yu-kasa^ya),又作寿浊。往古之世,人寿八万岁,今时以恶业增加,人寿转减,故寿命短促,百岁者稀。

  这是我们减劫时期众生的业力感召的果报。也是自做自受。业力轮报。佛陀称这个时代的众生是饮苦食毒的时代。毒奶粉,毒粮食,毒水质,毒空气,毒鸭蛋,毒食油,毒游戏,毒毒品,毒文化,毒色情,毒网络,毒潜规,毒信仰。灾难频发。死亡司空见惯。你生长在毒世界中,衣食住行用以及思想意识六根所对六尘生成的六识,无处不毒、无时不毒。你想修佛法不走偏,不失误,很难。附佛外道,相似法对于初学不出偏更难。末法时期,众生追求邪魔邪说的邪力往往胜于追求正法正行的正力。世人往往是信邪法勇往直前,信正法步履蹒跚。虽然我们宿世的业力导致我们与浊世为缘,是我们自己的业力感召,不能怨天忧人。但心正不招邪师,心邪不遇正法;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宣化上人讲,仙找仙,神找神,什么人专找什么人。

  明白了我们生长的时代和法运,我们就要选则净土法门,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东林寺大安法师曾说,末法时期非净土不能成就。所以说,净土法门是我们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选则。不可乱来,不可见益思迁,异想天开,不可拿本期生命去做法的试验品。要想路不错,需问过来人。

  二、要选准师父

  无论世出世间法,师父对于学佛是十分必要的。藏传佛教,讲佛门四宝,师父放在第一位,要视师如佛。没有师父,其他三宝的利益不可得。显教也是讲法脉与传承的。

  1、师父的选则。善知识的历史清楚。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过一句很出名的话:“我爱我的老师,但是我更爱真理!”师父是跟谁落发的,什么时候出家的,是否受大戒,门第法脉如何,修学状态,道心僧格,心量视野,等等。都要了然。藏传佛教讲选则师父要观察其十年以上。

  作为善知识要德学厚重、德高道隆、生死已办。修学佛法不能没有师长,《宗镜录》云:“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圆满的善知识,必须具足八种功德。《瑜伽师地论》云:“何等为八?谓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按《大乘庄严经论》所说,学人必须依止成就十法之善知识,十法分别是:1、调伏;2、静;3、近静;4、德增;5、具勤;6、教富;7、善达实性;8、具巧说;9、悲体;10、离厌。

  2、师父的相处

  现下几种不正常的状态:岁数大的弟子,将师父当儿女用,作发泄对象,谈话劳叨的工具,全世界人都不对、都不好、都伤他的心;岁数小的弟子将师父当爹用,什么事都找,什么事都问,成了他生活保母和问题秘书;岁数相当的弟子将师父当朋友用,平起平坐。在师父面前不要找平等,只有规矩。僧有僧格。正确的相处是,视师如佛。

  一是要以恭敬心去处。如果有失恭敬,作为师父出于对法的尊重和修行的对境,他不会怪你,但你得不到法益。

  二是要以求法心去处。佛法僧三宝。佛不在世法赖僧传。僧宝是最可贵的。而且传法,是每个出家人的家务。而且法布施,双向获益,相互增上,无污染。如果你不谈法,不求法,他还理你,就涉及戒律问题了。真正的出家人,视戒如命,舍命护戒。戒高于一切,睡梦犯戒都不饶恕自己的。所以法外之事免谈。而且要听师父说,你少说。师父是不会听你说那些乱事的。如果听是为了解决你乱事背后的乱心是怎么造成的。

  有居士讲,如是假师父怎么办?有法师讲,供养假和尚有罪,他下地狱,你也有份,是你送进去的。你们同意这种说法吗,这个道理如果是真的,你能接受吗?这个说法是错的,是不懂因果的表现。因果法则是因果自负,如是因如是果,没有连带责任。这是用株连九族的封建礼教逻辑,套用解读佛法,错解如来义。关键看发心。你认为是真的,做福田想,你就有善的果报。如果是假的你做真的想,那你也得善报;如果是真的你做假的想,那你就得恶报。一切唯心造。已造不失,未做不遇。这是因果法则。

  三要以师父永远是对的心去处。佛门不说是非、不言对错,只有规矩。师父永远是对的。“我”永远是错的。这是很关键的。那为什么呢?转不过这个弯子来。佛门是修心的,我们心里有是非,外境就产生是非。孩子心理无是非,眼里也无是非。是非是错乱,是烦恼的根,消除是非就消除了烦恼。是非是“我”、我执的产物。佛门是要消除我执甚至是法执。那么你有是非,还凡事必问是非,不是在培养我执吗,不是在培养烦恼吗,不是与道相背吗,能有法喜吗。有我”就是错。心里有我就是我执。即是错。谁对,都对;谁错,我错,有我必错。无我无错,无是非。我是没有的。无我相。把我修没了,就开悟了。为什么说没有“我”呢?假如真的有“我”,那它应具有三个特性,独立性、决定性、永恒性。对于任何一个“我”都不可能具有这三个特性。所以,“我”是假的、自欺欺人的。事实上无“我”,你却执着有个“我”。事实与执着,真与假必定是矛盾的,所以这就是烦恼、苦恼的根,或说缘起。

  四是要正确对待师父。师父是人天师,法身慧命的传递者;三宝的代表,佛不住世,法赖僧传,是住持三宝;福田僧,种福田。禅宗告诉弟子说,土豆是树上结的。弟子不懂禅机,硬要跟师父辩论,说不。其不知这是除去你的俱生我执和固执的豆教。你的我执打死了自己一次开悟的机会。与师父,要谈法事,不谈俗事;讲恭敬,不讲平等;看长处,不看不足;当法子,不当凡夫。苏轼看佛印禅师,象牛粪。是因为自心有粪。看他人是佛,自心有佛。看所有人都是佛,自己才是佛;看所有人都是魔,自己先着魔。你不要去改造师父,师父由法与戒,由自己改造。会修行的人看有情无情都是师父,事事有法性,处处都表法。

  师父的选则,可以选在世的,也可选不在世的,如祖师。虽然身不在世,但法运长存,感应道交,护佑依然。选师父要讲缘份、讲法益。切忌好高骛远、攀高结贵、沽名钓誉。害已害师。梦参老和尚讲:不为名、不为利,真修实干的高僧,你也亲近不上,人家也不让你亲近,怕你干扰。再者说,那些大德的行持你也学不来、不受益;也要看看自己是什么根性,是不是那快料。这番中肯的、难得的、可贵的、掏心的教言,对我们学人不仅今生受益,而且是我们永世的求法指南。

  三、要选好道场

  亲近正法道场。特别是净土道场。能让你增上,让你法喜充满,让你入佛知见,让你法体安康、慧命增长。打佛七啊,二十四小时经行啊,闭关啊。一切如理如法,庄重谨严。这都是好的道场。

  对于任何道场和道场的师父,我们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和理由说三道四,这也是戒律所规定的。道场没有对错,只有你适应还是不适应。正如自己曾给一位佛友写过的:众生无错/我有错/以错就错/错错错;佛陀无心/人有心/以心换心/心心心;菩提无路/空有路/以空为路/路路路。

  对于任何道场,包括居士林、念佛堂,我们都要多支持少瓦解、多学法少俱乐、多增上少烦恼、多返观少外求(宣化上人,给自己洗衣裳)多成全少拆台(多安心求道,少节外生枝。谈玄说妙,装神弄鬼)

  要懂得从我们学习佛法那天开始,我们的法身慧命,要么增上、要么污染;要么善缘、要么恶缘。而且一言一行,关系尽未来际的法身慧命的质量与皈依处。当下结束过去,当下了然现在,当下决定未来。

  四、要选精日课

  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一遍)

  往生咒(三遍)

  赞佛偈(一遍)

  南无阿弥陀佛(百声、千声、三千声越多越好,随各人的闲忙定数。无论念多少声,只可由少加多,不可由多退少。)佛号念至将毕,归位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称。

  回向偈:

  1、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萨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2、我今称念阿弥陀。真实功德佛名号。惟愿慈悲哀摄受。证知忏悔及所愿。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上面的回向偈,任选一种即可,念时要依文义而发心。若心不依文而发,则成徒设虚文,不得实益矣。回向文念毕,念三归依,礼拜而退。此为朝时功课,暮亦如之。)

  念佛,拜佛,诵经,回向。要专一,持久,锲而不舍

  往生净土圣贤录,往生者,都是专一的,不杂、不乱。

  要选自己钦佩的、敬仰的、增上的往生圣贤作为自己的学修益友,见闲思齐、给力增上。用以检验自己的修为、增上自己的行持、坚定自己的信心。

  五、要选正佛事(活动)

  学佛切忌成为学佛的好事者。一会东跑,一会西颠。益西彭措上师称之为跑跑居士。如果你参与了不增上、不清净、不吉祥的“佛事”活动,便会与之产生共业。会产生很多麻烦。所以,要选好佛事活动。多观察少盲目。但愿一失足千古恨的教训,不要成为自己的现实。正确的、有益的、增上的佛事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也是被古德所赞叹的。

  一是用佛七,纠错乱(克期取证、纠正散乱)

  二是用闭关,找恶念(以净出恶、净中制动)

  三是用经行,逼魔业(24小时经行,发现魔心、魔业跳出来)

  四是用助念,结善缘(送10个往生的,自己不出不行的。)

  五是用参学,寻精进(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向精进者学道,向正心者问道)

  六是用“死”亡,训心安(死亡训练,一是心不颠倒,二是配合助念,三是求佛引,心不颠倒。)

  ——释性空仅以此文供养和感恩有缘人

  2015年12月讲于甘肃通渭庆云寺

  2016年3月2日整理于山东东营天宁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性空法师       佛法)(五明学佛网:性空法师       佛法)  

 普献法师:佛法是唯心论吗? 

 傅味琴居士:佛法给了我们殊胜的缘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七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六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五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四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三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二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一 

 圣轮法师:无上甚深微妙法 息诸生死门─ 当下解脱说「佛法 

 圣轮法师:有机农业保健康 有机佛法清心丹─ 佛教的「有机 

 圣轮法师:山光水色尽演清净禅 溪河大地阐示微妙谛─「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