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空白也是一种色彩


   日期:2016/3/27 4: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空白也是一种色彩

  佛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我在灶台旁茅塞顿开,世界上并非所有的事情都值得全心全意去做,适当的空白也是一种色彩。

  我花很长时间吃一枚很小的水果,我用一上午读一本很久没有读完的闲书,我整整一天都穿着睡衣在房间里游来荡去。有时,我就这样悠闲地度日,因为我发现事业固然是我必须营造的圣殿,但在这个圣殿的后面还应该有一个花园。

  男人们忙忙碌碌,争取金钱和地位,沉溺于琐事和俗务,让头衔、身份,财产充满生命的每一个角落,这种没有空白的生命,最终有几个不是赢了别人,输了自己。

  空白是不着一字的风流,是无为而至的悠然,是一种闲适而富有的自然存在,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和哲学。君不见,一辈子勤勤恳恳的公务员、退休不久就弃世而去,实在是因为他们终其一生都没有领略到这种智慧,至死都没学会这门哲学。空白能解开功名的绳索,能卸下利禄的重负,它是享受生活的营地,是生命大吐芬芳的良宵。

  没有空白的人生是一个充满欲望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永远都不会有心灵的宁静,不会有恬静的陶醉,不会有精神的愉悦,更不会有人与自然的交融。

  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艺术,有时就是一门留白的艺术。

  二、活法不止一种

  生命有无数种形式,活法不止一种。别人看着自然,自己活的别扭是一种;自己活的自然,别人看着别扭又是一种。在这个世界上,过自己喜欢过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活自己喜欢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

  我曾羡慕过仕途上的某个位置,后来我发现,在这个位置上得到的尊敬大多是虚假的尊敬,我放弃了这种羡慕。我曾仰视过很大的人物,后来我发现他们离开权柄之后,剩下的仅是委琐,我不再有这种仰视。我曾崇拜过有钱人的优越,后来我发现他们也在暗慕我的悠闲,我不再有这种崇拜。不羡慕别人,不卑贱自己,按自己的天性渡完自己的时日,就是天堂的日子。

  在人生的道路上,学会享受生命,避免拖着生命往前走,是人生最好的选择;习惯于无人欣赏,不把自己活给别人看,是人生的智慧;本性中存点不可理喻之处,心中不过份在意时代的脸色,会使生命更有趣味。

  世界上,人生没有固定的模式,谁如果为了某种目的用某种模式来框定自己,他迟早要留下笑柄。永不卸装的演员,始终端着架子的领导,转身之后,人们多蚩之以鼻。

  在活法上,我坚持寻找心中最感舒适的一种。我深信,这样做的人就是得到上帝优厚天赋的人。

  三、 幸福是灵魂的香味

  幸福如磁石,人生如铁。哲学家与诗人探求人生的真谛,说白了就是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幸福。芸芸众生,执着地活着,追求爱情的甜蜜、婚姻的圆满、事业的成功,莫不是其间蕴含着人类的幸福。

  幸福是灵魂的香味,没有物化形式,没有量化标准。卑鄙者可以有快感,无道的人可以有满足,然而,他们都不会拥有真正的幸福。

  幸福与生命的形式无关。在病人眼里,健康是福,在受难者眼里,平安是福,在万事顺心者眼里,没有幸福。

  幸福是一件伴生物。没有在冰天雪地里踟躅过的人,不会感到暧室轻衾的舒坦;没经历过饥饿煎熬的人,不知道温饱的含义;没有过殚精竭虑的人,不会有大彻大悟的淡然。

  幸福的故事还都没有答案。富翁在席梦思床上辗转难眠,流浪汉在街头睡的十分香甜。

  幸福在回望时又不断变幻,一个当初的忧伤可能是今天的幸福,今天的幸福也可能正是明天的惆怅。

  幸福还不能言传。快乐时,我们可以欢呼,幸福降降临时,我们迎接它的通常是含泪的双眼。在这个世界上,快乐可以表达,幸福总是默然。

  幸福是上帝掷到人间的一块最费思量的诱饵,没有得到的时候,它让你魂牵梦萦,一旦得到,又让你感到味道索然。智慧的人发现这个道理之后,把幸福定义为不断追求,把不幸定义为享受和占有。

  四、回归到零

  一切从零开始,最终还要回归到零。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一夜之后它又回归到东方。

  巍峨的高山,顶着千年的积雪;沧桑的大地上奔流着古老的江河,回归到它原来的地方去,沉睡着的冰雪,也是如此思索。

  狡辩者无论多么喧嚣,强词夺理的人无论说的多么圆滑和机巧,平静之后,都会落入真实给他们设下的圈套。同样,谬误无论跳得多么高,都要回到真理在大地上给它挖好的那个槽。

  天真烂漫的儿童,经过世事的风霜,变得稳重而刚强,更甚者成为风云人物,成了国家的栋梁。可是,有一天他们的孙子发现坐在花园躺椅上的爷爷正用礼帽捕捉着阳光,那笑容和神情和三岁时的照片上一样。

  回归,温柔而有力;回归,仁慈而冷峻;回归,不知不觉又韧性十足。然而,回归的真正面目是圆满。

  竞技场上,无论你跑五千还是一万,若不回到起点,你的成绩永远以零计算。

  发往其他星球的飞船,若不能返回地面,就被称为是一次失败的实验。

  一切从零开始,还要回归到零。这是世界上最简洁、朴素、浅显的哲学。它是思想的根、艺术的根。所不同的是,芸芸众生之中,有的把这个零画的较大,有的把它画的较小。

  五、天生其人必是才

  天生其人必是才,天生其才必有用。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造物主让我们出生,必赋其使命。为了让我们有能力完成这种使命,它没有忘记在我们身上注入为完成这种使命所必须具备的潜能,这种潜能就是我们的长处,就是我们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可惜的是,它没有把这个立世的长处明确地写在我们的掌心或额头,而是把它注入到我们的自信和汗水里,注入到我们的思考和精神里。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人都曾迷惑和彷徨,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不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然而,我们也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只要我们静心思考,充满自信,不断摸索,不惜汗水。我们就会在不经意中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使命,有时甚至会一举成功。

  造物主之所以不直接告诉我们拥有哪些潜能,它是想让我们在完成使命之前锻炼锻炼心力,磨炼磨炼意志,好让我们在成功面前不自傲,在掌声之中不迷向,在鲜花面前不陶醉。因此,它有意将我们的潜能,放入挫折和坎坷里,放入曲折和泥泞中。让你流着泪去摸,让你挥着汗去找。

  然而,有些人终其一生都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肤浅地理解天意,盲目地听从命运。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潜能就在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的磨炼之中。他们拒绝尝试,害怕嘲讽,畏惧失败。他们不知道才干和能力、知识和智慧以及那把成功的钥匙就在这些所谓的灾难和不幸中。这些人庸碌一生,你能说是造物主的错吗?

  造物主赋予每个人一把成功的钥匙,有人找到了,有人没找到。因此,人世间存在着两种生命形式:一种是腐烂,一种是燃烧。腐烂是才能的埋没,燃烧是潜力的闪耀。

  六、人无可比性

  树上每一片叶子都是相似的,每一片叶子又都是不同的。芸芸众生也是各有特色,各有所长。他有统帅三军之才,你有诗文辞赋之长;他善歌,你善舞;他能力拔大山,你能泅渡大河。没有一个人是为了和别人相同而出生。人各有天赋,各有使命。

  米兰花虽小却清香扑鼻,罂栗花虽艳却淡而无味。鄙浅有鄙浅的妙处,华贵有华贵的悲哀。高官厚禄者与庸常贫贱者,一个在山顶一个在山脚,所处的位置是那么地悬殊,然而,两者所看到的对方却是同样的大小。

  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人拿自己与别人比较,他们把自己和别人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比前后的差距,比薪水的多少,比职务的高低,甚至比房子的大小,比儿女的异同。这种看似人有三六九等的比法,其实是人性之外的一种社会比较,这种比较最易使人用别人的模式来框定自己的人生,让本是活鲜而独特的生命失去自己应有的张力。

  作为人,最智慧的处世方式是珍爱自己的风格,守住自己的精神园地,保持自己的个性尊严,使自己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

  七、痛苦是智慧的第一抹曙光

  痛苦是智慧的第一抹曙光,造物主只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人生的道理,不是靠聪明能够理解的,要靠痛苦后的彻悟。

  痛苦是造物主对人类最隐匿的一种恩赐。它的到来,有时是对幸福的提醒,有时是对天才的暗示。被用作提醒的时候,是让你不要偏离幸福的法则;被用作暗示的时候,是告诉你,你正担当着横空出世的重任。

  痛苦是一座熔炉,它能熔化掉人身上的杂质。当你痛苦的时候,你的心可能因痛苦而善良,你的谈吐可能因痛苦而深髓。痛苦还是一块生命的试金石。你有痛苦,意味着你在生存着,你有痛苦,意味着你在探索着,你有痛苦,意味着有一粒希望的种子在萌动。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痛苦,人只能有卑微的幸福。君不见,琐屑的烦恼总是与渺小的欢乐结伴而行,不幸和灾难总是与成功患难与共。没有痛苦,人的心灵永远都无法成熟。君不见,哲人在痛苦中孕育,诗人在痛苦里诞生,豪杰在痛苦中崛起。在这个世俗的社会,哪一个人不是在经历了痛苦之后,才找到自身的价值,才看清生命的本来面目。

  痛苦提升人的灵魂,痛苦又折磨人的肉体,因此智者只善待痛苦,不拥有痛苦。他们把痛苦视做人生不可缺少的一个季节,在它到来时,播撒成功种子,在它离去时,报以幸福的微笑。

  人世间,每一颗心灵的深处,都有独有的痛苦,每颗心灵的深处,都又有一扇面向幸福的窗户。你一旦在痛苦中发现意义,痛苦就不再成其为痛苦。

  八、成功是贵族化的天使

  成功是一位最具贵族化色彩的天使,它总是与自信者同步,并且成功一旦在自信者身旁降临,就会再度光顾。

  成功的门大都是虚掩着的,只要你勇敢地去叩,成功就会热情地来迎接你;不过和成功一起迎接你的,通常还有一个伙伴,它的名字叫嫉妒。

  成功的秘诀就是抓住目标不放。失败者只所以失败,就在于毫无目标或对目标的遗忘;成功者只所以成功,就在于从不因别人说他的愿望不能实现而彷徨。

  成功的大小,都是用你渴望的程度来衡量的。确立目标之后,只要你有这样的决心:不在追求中成功,就在追求中死亡。那么成功的天使,就挑出把最大的一枚果实丢在你奋斗的路旁。

  成功是无数次失败的结晶。成功的人都是跌倒后,比别人多爬起来一次的人。要想成功,你必须有这样的胆量:孤独中,能克服失败的恐惧,人群里,能无视鄙夷的目光。

  成功是对成功者的肯定,成功是对成功者的奖赏;成功可以成为成功者的墓志铭,然而,成功绝不是成功者唯我独尊的通行证。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所谓的成功都是某一方面的成功,都是某一领域内的成功。

  懂得这个道理,你我都没有必要把头昂得太高。

  九、悠闲是真正的生活必需品

  悠闲才是真正的生活必需品,挣钱、从政、置办产业只不过是生活的点缀。在这里,我敢坦率地承认,我今天的忙碌,是为了日后成为一个悠闲的人。

  悠闲是我最本质的需求,因为在天性中,我有这样的感觉,忙碌中的自我,不是真正的自我;悠闲中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如今没有谁能让我在衣食之外追求更多的东西,因为我已发现,按照自己的天性悠然地度日,才真正符合生命的韵律。

  享受生活,只有在悠闲的状态下才能完成。在拥挤的仕途道路上,我还没有见过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我见到的都是得意者和失落者;在潮起潮落的商海里,我也没有见过一个真正幸福的人,我见到的都是赚了钱的富人和赔了钱的穷人。我深知富翁和权贵们不会拥有真正的悠闲,他们最多只能拥有悠闲的形式;真正的悠闲属于那些把人格看得比事业更重大,把灵魂看得比名利更紧要的人。

  悠闲是一种恪守我心的生活,一个人是否能真正享受悠闲的时光,关键看他的内心是否宁静,如果他有一颗淡泊宁静的心,住在哪儿他都可以享受悠闲的时光;如果他的内心充满世俗的焦躁,无论是大海边的别墅,还是森林中的小木屋,都无济于事。

  现在许多人想通过获得金钱和权力的方式来获得悠闲,然而实践的结果,却出乎他们的预料,过量的财富带来的是紧张,过重的权力送来的是恐惧,到头来得到的是更多的限制。不让悠闲与富贵共生,不让安逸与权力同在,自古及今都是上帝表达公正的一种方式。

  在这个必然要产生贫富差异的社会,似乎没有一个人能活得轻松。可是在南山下,在瓦尔登湖畔,在塔西提岛,我却见到许多悠闲者不朽的身影。

  十、金钱是流动的财富

  金钱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取之有道时,落入你口袋里的金钱是天使;取之无道时,落入你口袋里的金钱是魔鬼。

  金钱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满足你正常需要的金钱是天使;满足你欲念膨胀的金钱是魔鬼。

  金钱有时是天使,有时是魔鬼。当你靠勤劳聚起金钱时,金钱是天使;当这些金钱成为明日培养庸人的的温床时,它便成了魔鬼。

  金钱适度时是天使,失度时是魔鬼。金钱正好够用,使你心满意足时,金钱是天使;金钱让你感到是一堆麻烦时,便成了魔鬼。

  金钱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当金钱能够拯救人的生命时,金钱站在那儿成了天使;当金钱葬送了人的灵魂和生命时,金钱就化作了魔鬼。

  金钱此时是天使,彼时是魔鬼。金钱使你的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时,金钱便是天使;当金钱给你消除一项贫困又给你带来另一项贫困时,金钱便成了魔鬼。

  金钱是偶尔落入我们手中的一件暂时的礼物。有人挣了它不舍的花,有人弄了它不敢花;有人赚了它不会花,有人一有它就乱花,这里面应有魔鬼的成份。

  金钱是流动着的财富。有的人挣了钱对朋友不吝啬,有的人钱多了对自己不慷慨,这里面都有天使的点化。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领悟       人生)(五明学佛网:领悟       人生)  

 普献法师:佛教与人生哲学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的人生与禅乐(虚空观 禅定学修前的开示 

 圣轮法师:看透人世间 欢喜生活禅─谈「随缘自在」的欢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