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今之知识各有所宗,且熟阅净土各书,以古为师,庶不致迷


   日期:2016/3/29 11: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汝年已到古稀,兼以教学为糊口,尚狂心不歇,欲研究《楞严》、禅宗,欲得有禅有净之令名,汝真可谓不到黄泉不死心者(世俗云:“不到黄河不死心”,乃巧以黄河代黄泉耳。若到黄泉,即不肯死心,也只得死心而已。)

  今之邪知谬见者遍满世界,谁能有此精神与伊辩论乎?《八识之批判》,既知是非,何得复送人乎?

  今之知识各有所宗,汝且熟阅净土各书,以古为师,庶不致迷。若亲近时髦知识,或有迷而不知其迷者。

  《要解》一书,汝尚不满意,谓其学问不及莲池。然古人所证,吾人何敢妄拟?若论《要解》之义理扼要,实为千古所未有。藏经院有《净土十要》,《宝王论》亦在内,何得又谓求之不得?

  《开蒙》之注,可有可无。通公之学,乃有通不通处。《楞严》古注,其多无数,何须看彼《开蒙》。《开蒙》亦系钞录前人之文,而彼尚安顿不次第。试看《文钞》中《与万寿寺寂山和尚书》,可以意知。欲看《楞严》大意,须推《文句》,注释详细,则唯《指掌》。

  汝年已近七十,净土法门尚未明白,痴心妄想,尚欲研究《楞严》,又欲知禅宗滋味。禅宗滋味,勿道不知,即知亦不名有禅。汝何不看光之《净土决疑论》及《宗教不宜混滥论》乎?汝欲得有禅,必须要做梦,否则,不会有禅。

  心之所在,即在求之不可得处。此于能亲见固为大幸,否则,一心念佛,念到极处,自可即知。即不知,得生西方,何愁不知?汝欲人指一定所在,则是痴人胶柱鼓瑟也。

  汝完全无有禅门气分,妄谓古人“将心与汝安”等语为笼统,不惧堕谤法之罪乎?此系古人用心参究至极,故于一言之下亲见本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汝以卜度思量之心,领会文字皮面,宜其谓笼统不亲切分明也。

  纯想即飞,谓其上升也。何得妄谓心在顶上,真是外道知见,胡说巴道。《感应汇编》所引之经,未曾校勘,然大义谓天神鉴察,不相远离,亦不必死执其分寸也。心如止水明镜,约本体而言。明镜非台,则圣凡情尽,能所两亡。汝只作恐人执著,其错奚啻万里?《金刚旁注》,乃外道所说,汝当作佛法,可叹孰甚。求的即是心,然须识得此心方好。否则,不但求的即是心,即放的又何尝不是心?即行杀、盗、YIN的,又何尝不是心?汝可谓多知多解,但于此中,不知何所归趣而得受用耳。

  印光大师:“复慧清居士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       印光大师)(五明学佛网:净土       印光大师)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弥陀净土的层次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净土思想校正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净土宗 

 郑振煌居士:净土安心法门——弥陀大愿摄众往生 

 果煜法师:从禅的观点看净土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一集 人在净土打佛七 - 沉明进 

 其它:略论善导往生净土的境界“报土论”(谢路军) 

 圣严法师:念佛生净土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