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为什么一定要读经?


   日期:2016/3/29 11: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什么是国学经典?

  经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世界各族文化的根本,是全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经典蕴含常理常道,“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经典本身的文字,便是“文学”的“艺术”,一定可以朗朗上口,是很有韵律的歌唱。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国学经典有:《大学》《中庸》《老子》《论语》等。

  二.何为儿童经典教育?

  经典教育即顺着儿童天性,运用潜意识教育原理对儿童进行国学经典熏陶的圣贤教育。儿童经典文化教育,(又称读经教育)是指立足于对教育的“本质性”、“全面性”、及“深远性”的思考上,在0—13岁这一人生中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里,使儿童在诵读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世界文化精华,在自主而快乐的情景中学习,达到开启智慧、陶冶情操、传承文化的目标,以期将来成为“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一流人才。并借此达成促成中华文化大复兴,重铸人类理性新文明的目的。

  三.为什么要读经?

  目前的教育模式皆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缺乏文化的熏陶与人格的培养。在孩子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诵读中西方经典,以文而化,逐渐培植其德福,开启其智慧,从而奠定他一生的高远见识和优美的人格。经典教育是根基教育,能帮助孩子奠定四大人生根基,即:语文根基、人文底蕴根基、好习惯根基和高尚道德的根基。

  四.经典教育能帮孩子什么?

  提高记忆能力:轻松背诵大量经典,并由此开发出儿童的强大记忆能力;

  提高识字能力:轻松认识数千汉字;

  增进理解能力:增加综合理解能力;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锻炼良好的口才;

  促进好的行为习惯和自信心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升道德修养:道德修养自然熏陶;

  7. 修饰外貌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

  8. 训练正音;普通话标准流利

  9.提升思维能力:大格局形成。

  五.国学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读《大学》善做事,读《论语》善经商,读《中庸》会做官,读《老子》有智谋。《大学》约2000字,可以培养孩子敦厚中正之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人生格局。《论语》约16000字,共498章,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它教会一个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中庸》约4000字,“中”是指内修不偏不倚、中正平和;“庸”就是外用恰到好处、周全到位,所以,《中庸》说的就是内圣外王的和谐之道。《老子》约5000字,是中国人的智谋奇书,《易经》——16589字,不学易,无以为将相、无以成大医。是经典的源头活水。

  六.什么年龄读经最好?

  孩子越小的时候记忆力越好,越擅于模仿,这个时候给孩子熏听诵读经典,经典就会进入孩子的潜意识,终生不忘。所以读经越早越好,建议胎教,0—13岁孩子一定要诵读经典,成人同样可以学习。0至13岁的孩子在无意识的轻松状态,具有超强潜能,可以同时接受5至10种信息,只要重复的听,就能无意识,像海绵一样全盘吸收,背大量知识。

  七.儿童的天性:

  1.记忆力旺盛,理解力不足。

  2.最擅长模仿。

  3.因为他理解力不足,所以知识对于他而言没有难易之分。因为他什么都不理解,所以你给他什么他就记忆什么,不分好坏统统记住!

  4.教就有,不教就没有,教什么就有什么,一辈子不教,一辈子都没有!

  5.对于他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重复。

  6.边玩边学,无意识的吸收,潜移默化中记忆。

  7.小时候记住了,长大后才能体会理解;小时候没有记住,长大后就比较迷茫。

  8.小时候吸收的能量,长大后会慢慢的释放出来。(不分好坏,没有难易之分的)事物——模仿——熟悉——喜欢——重复——更喜欢——重复——……——吸收

  八.人的记忆力发展:大脑生理学家们发现,儿童的智力和性格在0-3岁间就完成了60%,这三年是大脑发展的黄金时期,孩子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3-6岁间完成了80%,6-8岁间完成了90%,8岁以后的发展则渐趋缓慢,到13岁左右,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敏感期就结束了。如果我们不能把握住关键时期,那么当他们年龄越大,启发、培养他们就会越费力,效果也就越差!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此意。

  九.大人与孩子谁觉得经典更容易?

  (读经教育原理)大人是理解记忆方式,先理解后记忆。而0-6幼儿是自然右脑记忆,记经典和记电视上的广告词没有任何区别,更没有难易之分。儿童时期先记下这些经典,在以后的人生中孩子自然会理解、感悟并应用经典的内容。

  十..读经教育原则读经三原则:时机、教材、方法。时机:0--13岁;教材:中西方经典;方法:听感赏读。愿天下孩子都能读经:教育的道理就是在恰当的时机,用恰当的方法,给孩子恰当的内容,使孩子得到恰当的成长。

  十一.如何实施经典教育?

  一切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多跟读多应用,而文化教养最直截的方法也是多「熏习」而已。每个婴儿有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你只要有心以恰当的方法去把它发掘和开发出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地熏陶,让孩子持续学习一直到长大成人。

  十二.读经典需不需要孩子理解它的意思?

  不主张去理解,孩子最大的才能是记忆的才能,先熟记在心。我们不要相信自己的解释比孩子高明,要知道用白话文去解释文言文是多么苍白的一件事情。孩子三岁有三岁的理解,十岁,二十岁,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读经像存钱,存钱难,理解像取钱,取钱易。 经典是道,大道。所谓大道无形,道是靠悟的。厚积薄发,自然有开悟的时候,至于是哪一天开悟,我们不必太早强求。注释都是后人的理解,未必正确。我们先熟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之后,你会发现很多内容自己就可以理解了,用文言文理解文言文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很多时候,白话文去解释文言文反而是苍白无力的。如果碰到个别难的地方,无法理解,再查资料或请教老师。

  十三.一种说法:我的孩子,只要开心快乐就好,不要成为什么天才、伟人对吗?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由他决定,不是我们。不要让孩子成为完成我们梦想的傀儡。那么孩子自己呢,他自己要成为天才、伟人,我们没有必要阻止他,因为一个坚持诵读经典的孩子是有能量,有大智慧的,我们让其自然发展。

  十四.父母在读经典路上的效能在哪里?

  人生路上一路风景,我们父母是导游,要指引孩子们欣赏风景,到哪里去,从哪个角度。美在哪里?细节的高贵。父母是一个人生方向的指引师,孩子的未来兴趣是走的一条游戏之路,还是电视之路,或是走上阅读的旅程?感受各种深刻的心灵,欣赏到奇异美妙不平凡的风景,孩子的大方向在我们父母的手中,责任重大!我们所看到的那些问题孩子,这颗问题的种子是在三岁、四岁,小的时候已经种下的,只是在这一天发芽了。种下经典的种子,终有一天,这些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我们老的时候,只需安心地在树下乘凉就好了。

  十五.读经典为什么要慢慢来,要坚持做?

  举个例子:西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效果立竿见影,但不解决根本问题。而中医是察其根本,去其源头,虽见效慢,但可以根治。我们现在的某些培训班,就像西医。那么经典教育更像中医,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是潜移默化,赞天地之化育,润物细无声。是一种“慢”的艺术,三分教,七分等。种子发芽需要等待,幼苗出土需要等待,花蕾绽放需要等待,果实成熟需要等待。孩子的成长,也需要等待!

  十六.为什么说读经典能很大程度增加识字量?

  小学的教学大纲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认字量是2500字。《千字文》有1000个字,《论语》是16000字,《道德经》是5000字,一旦孩子背完了数万字,认字已经不是问题。我们要尊重学校的教育,但是我们绝对不能迷信学校的教育。再好的老师,也没有几十颗心,去面对每一个孩子。有一天,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别人从来也不会说这个孩子没有学校教,只会说什么啊?对了,没家教。

  十七.为什么读经典的孩子会爱上阅读?

  因为读经典习惯以后,产生对文字的喜悦心,对文言文产生亲切感,会让孩子强烈爱上阅读。湖南吃辣椒长大的孩子,长大喜欢吃辣椒,北方吃面长大的孩子,长大的主食还是面。人生最初进入习惯的吃的,学的,文字,都会成为一生的习惯。

  十八.为什么读经能让孩子的阅读速度飞速提升?

  “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经典的孩子,读书的起点比别人高,是一开始就站在高岗上看世界。背下了十几本经典,来读白话文,自然轻松自如。不但一目十行,还能即时记忆,过目不忘。阅读能力上去了,语文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写作文时也就思如泉涌,下笔千言了。

  十九.为什么读经会帮孩子减负?

  1.读经的孩子由于很深的理解力,对语文,数学,各科的理解力更强,学得更加轻松。 2.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50%的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有了超强的记忆力,学校学习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二十.为什么读经的孩子身心更健康? 古圣先贤的学问是综合的学问,是道,非学校专业的学术。经典中包含哲学、科学、文学等广阔知识,蕴含立身做人处事的道理和方法,教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熏听诵读经典就是相当于以圣人为师,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得圣人之万分之一足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读经       身心健康)(五明学佛网:读经       身心健康)  

 洪启嵩居士:读经的心要与常见问题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3.习 

 戒法法师:读经有感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从现代医学看禅与身心健康 

 温金柯博士:读经随笔四则 

 能利法师:文明敬香 身心健康 

 陈星桥居士:身心健康之道就在您的足下——关于空腹禅的体察 

 读经怕造业 

 净土法门法师:读经、听经、看经都是念佛 

 净土法门法师:读经要读到什么程度 

 净土法门法师:佛号伏不住烦恼,要读经 

 净土法门法师:读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