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诸法之中,惟以信愿念佛一法,自利利他


   日期:2016/4/10 9: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晚上藉着大家念佛共修的殊胜法缘,信愿继续来向大家报告印光大师所开示的这篇文,“净土法门说要”。前面我们看到第五小段。第五小段是印光大师引用永明禅师所开示的“禅净四料简”,印光大师在这篇文要解释“禅净四料简”的意义,先解释什么叫做禅?什么叫做净土?什么叫做有禅?什么叫做有净土?解释完之后,就 “禅净四料简”详细的开示解释,请看讲义,第二页第二行: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者。其人彻悟禅宗,明心见性,又复深入经藏,备知如来权实法门,而于诸法之中,惟以信愿念佛一法,自利利他。其人有大智慧,有大辩才,邪魔外道,闻而丧胆,如虎之戴角。有来学者,随机说法,应以禅净双修接者,即以禅净双修接之;应以专修净土接者,即以专修净土接之。无论上中下根,无一不被其泽,岂非人天导师欤。至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上品。一弹指顷,华开见佛,证无生忍。即最下证圆初住,能现身百界作佛,故曰,来生作佛祖。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

  第一首偈颂法语,是延寿大师说明,有禅有净土,这样的人在“现世做人师,来生做佛祖”,这种通常是各宗的祖师大德,非是我们一般凡夫能做到。做到禅也做到净土,做到有禅也做到有净土,犹如猛虎还戴角。猛虎就已经非常凶猛了,还戴角,更厉害,意思就是祖师的根性。下面就是印光大师解释的意思。

  “其人彻悟禅宗,明心见性”,也就是参禅开悟了。诸位菩萨!我不知道你们参禅过吗?你们若参禅过,参禅一段时间,我相信你会问问自己:我有开悟吗?因为过去二十多年前,信愿也不是一开始就修学净土法门,一开始我也是参禅,每天诵《金刚经》,打坐。打坐参悟一段时间之后,我发觉坐在莆团上面打妄想,那个妄念一直跑出来。参禅静坐,有的人能够在莆团之上一坐就坐二、三个小时,身体不会晃动,这样就算很了不起了。有的坐了差不多半小时,脚就很麻了,就坐不住,动来动去了。可是坐在莆团之上二、三小时,身体不会随便晃动,这样就叫做有禅吗?不一定,心如果妄念纷飞又没有开悟,这样是没有禅。

  我曾经向诸位报告过,有一天我在做早课的时候,发觉佛殿旁边的这面墙有一只天牛——天牛你们听的懂,是什么动物你们知道吗?天牛,天牛你们知道吗?有角,那个角也不是很长,还有两只触须,很长。信愿是北港人,乡下孩子,我们说天牛都说“天牛”,我们竹山这里是不是这样说?不然天牛你们怎么说?不管怎么说,让我说我的体会给你们听——有一只天牛在佛殿一面墙,停在那里,我就拜我的佛、念我的佛,我看那只天牛没有动静,没有在爬来爬去。天牛会飞,你们知道吗,牠不但会走还会飞。我看牠毫无动静,我做我的早课。早课做完了,一个多小时做完了,这只天牛也是毫无动静在那里。到了那下午做晚课,我同样拜佛念佛,那只天牛同样停在那里,毫无动静,连那两只触须也不动。第二天做早课的时候,同样那只天牛还在那里,做晚课时还在那里。第三天同样在那里,毫无动静。让我体会到,若说坐两三小时在莆团之上毫无动静,那样就是有禅,那只天牛就是标准的有禅,因为牠在壁上毫无动静,也不爬走也不飞走。

  我们比不上那只天牛,你知道吗?所以不是你的身体没有晃动就是有禅,你的身体不动但是心在动,譬如你们现在坐在佛殿听信愿说法,如果你心中若在想你的乖孙: “今天我的乖孙身体不大舒服,好像天气变化有些着凉咳嗽,师父每次讲经都讲那么久,也不早一点结束。”这样我说什么你都听不进去,你心中所想的不是阿弥陀佛,你心中所想的是你家的乖孙,你人在这里但是你的心在家里,对不对?这样有用吗?没有用。同样的意思。

  所以一定要做到有禅有净土,才是戴角虎,现前才能为人师,来生才能作佛祖。“其人彻悟禅宗,明心见性”,而且下面要说的,“又复深入经藏,备知如来权实法门”,深入《大藏经》探讨,了解如来一代教法,有权教、有实教。“而于诸法之中,惟以信愿念佛一法,自利利他;其人有大智慧、有大辩才”,这种有禅又有净土,是祖师根性,真正有大智慧、有大辩才。诸位菩萨,我们凡夫众生确实没大智慧、没大辩才。有大智慧、有大辩才,“邪魔外道闻而丧胆,如虎之戴角”,对佛陀的教理了解了,就不怕邪魔外道的考验了,邪魔外道听到你是一位大智慧者、大辩才者,不但做到有禅而且做到有净土,所以邪魔外道闻而丧胆,就像看到戴角的猛虎一样。如果你在荒郊野外,看见一只老虎,非常的威猛又戴角,你会赶快溜吗?你若不赶快溜,你就会变成这只戴角虎的点心。

  “有来学者,随机说法,应以禅净双修接者,即以禅净双修接之;应以专修净土接者,即以专修净土接之”,这就是戴角虎很猛利,也就是根性非常好的人,不但做到有禅也做到有净土,而且深入经藏,不但开悟,还了解一切佛法的道理。所以任何人要来向他求学,他会随机说法,有的人适合禅净双修,他就教导对方禅净双修;有的人适合专修净土,他就以专修净土教导他,就是如此。“无论上中下根,无一不被其泽,岂非人天导师也”,无论上根性的人、中根性的人、下根性的人,没有一个不被他所教化,这样就是人天导师。

  “至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上品;一弹指顷,华开见佛,证无生忍;即最下证圆初住,能现身百界作佛,故曰来生作佛祖”,这样根性的人,能够修到有禅有净土,在临命终的时候,蒙阿弥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一弹指顷,华开见佛。如果上品上生的行者,不在莲华苞里面;上品中生的行者在莲华苞,经过一夜,华开见佛。证无生忍就是证悟无生法忍大菩萨,就是《阿弥陀经》所说的,“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就是无生法忍,三不退转的大菩萨,实在非常的殊胜。

  “即最下证圆初住”,就是最下会证悟圆教初住。能够在圆教初住位,就表示很了不起神通道力,都是非常的殊胜,所以印光大师才会说,“能现身百界作佛”,因此说来生作佛祖。

  第一首偈颂法语,是下劣的凡夫做不到的,但是下面要说的第二首法语,是任何人只要有心都做得到。所以做不到的,我们不必白费心血;做得到的,你不去做,那就非常的可惜,对不对?对。来看第二首的偈颂法语: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者。其人虽未明心见性,却是决志净土,求生西方,至诚念佛,感应道交,定蒙摄受。力修者,固得往生;即五逆十恶,临终十念,亦皆蒙佛化身前来迎引,非万修万人去乎?既生西方,见佛闻法,虽有迟速,然已高预圣流,竟不退转,渐证圣果,则其开悟,可不待言,故谓 “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第二首偈讼法语,修学净业的行者,只要有心就能做到,延寿大师开示的真好。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我们来读一遍:

  无禅有净土 万修万人去

  若得见弥陀 何愁不开悟

  诸位菩萨回去,将这首偈颂法语,写在你家里的墙壁上,每天读几遍。虽然我们无法做到有禅,但是我们能做到有净土,看印光大师的解释你就知道,你若有心要往生西方,我相信你一定做得到“有净土”这三个字的意思。

  “其人虽未明心见性,却是决志净土,求生西方,至诚念佛,感应道交,定蒙摄受”,虽然念佛人并无明心见性,但是因为下定决心要往生净土,要求生西方,所以至诚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一定蒙受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受。“决志净土,求生西方”是愿,“至诚念佛”是行,所以有愿有行一定有信,不然绝对不会决志净土,绝对不会至诚念佛,若没信怎么可能至诚念佛?所以信、愿、行往生三法做到了。所以诸位菩萨,你我虽然没参禅,或者是我们过去有参禅,没有明心见性,不必担心,你只要好好念佛,决志净土:我一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至诚念佛,我就能够和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所以阿弥陀佛一定放光摄受我。

  印光大师的用字用的非常清楚,“定”这个字是非常肯定的字,定就是必定,定就是一定,定就是肯定,印光大师说的非常的肯定,不是说的模拟两可,印光大师不是这样说:“其人虽未明心见性,却是决志净土,求生西方,志诚念佛,感应道交,大概蒙佛摄受,可能蒙佛摄受,应该蒙佛摄受。”印光大师没有这样讲,印光大师说“定蒙摄受”,一定蒙受阿弥陀佛的摄受。阿弥陀佛光明摄受,就是阿弥陀佛莲台来迎,就是阿弥陀佛救度前往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诸位菩萨,你有决志净土吗?

  下定决心,我这辈子一生念佛,每个地方我都不去,我就是要去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你有下定这样的决心吗?有。你这个“有”字回答出来,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有听到吗?有!阿弥陀佛知道你这么有心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怎么可能不在你的临终现前接引?无心的人,阿弥陀佛都会鼓励到他发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有心的人,阿弥陀佛当然当下接引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进入七宝讲堂,聆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这样很快就证悟无生法忍。

  “至诚念佛”,诸位你做得到吗?会,这大家都做得到,有心就做得到,无心就做不到。所以决志净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至诚念佛,这是凡夫人人有心都做得到,所以和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定蒙摄受。

  “力修者,固得往生;即五逆十恶,临终十念,亦皆蒙佛化身前来迎接,非万修万人去乎?”精进用功念佛的人,固然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造作五逆罪、十恶罪的人,在平生并无念佛,临终念十声阿弥陀佛的圣号,蒙受阿弥陀佛的化身佛前来迎接,这样岂不就是万修万人去。如果念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决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一万个念佛人,一万个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诸位菩萨!这样你要好好专心念佛吗?要。如果修其它的圣道法门,一万个才一两个能够断惑证真了办生死,这样互相比较,你难道会想要修圣道法门?我想不会。

  法门有八万四千法门,有的法门我们想要修,纵然有心都心有余而力不足。假使说在家居士每天守八关斋戒,守上十年,我看很多人根本无法做到,因为每天守八关斋戒守十年,这样这十年就要每天持午了,就有很多人没有能力做到,环境不允许。所以念佛和持戒来做一个比较,念佛容易,持戒困难。就我们凡夫要做到解脱生死来论,修行当然念佛容易,持戒困难。再说一个譬喻,就我们凡夫要了办生死而言,念佛容易,诵经困难,因为不识字的人就无法诵经,就算不识字的人,能够每天诵某一部经典诵到能背诵,但是那并不多,而且也只能诵一部、两部、三部经典而已。将《大藏经》拿出来诵,太多经典的经题,根本连听都没有听过,连看都没有看过,别说会诵或不会诵了。但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不管大人,不管小孩,人人都会念对不对?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什么人不会念。所以修行的法门,有简单、有困难。因此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言,我们若做到有净土,那就会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既生西方,见佛闻法,虽有迟速,然已高预圣流,竟不退转,渐证圣果,则其开悟,可不待言,故谓‘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也。”这段话是说明,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所得到的利益,既然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在七宝讲堂聆听阿弥陀佛说法,虽然证悟有快有慢,但是已经进入圣流了,不是凡夫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不是凡夫了,进入圣人之流了,而且最后获得不退转。不退转有三不退转,也就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在西方极乐世界,无有恶缘让你退转,在西方极乐世界,念念自然证道,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教导,有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教导。

  在我们人间修行,没有佛菩萨在我们身旁鞭策我们,我们很容易懈怠。共修也好、助念也好、听经也好、做早晚功课也好,有不少人经常会向阿弥陀佛请假。诸位菩萨!你们做早课或晚课的时候,曾经向阿弥陀佛请假吗?曾?曾还回答的那么大声。若不曾就是每天的早课晚课都没有缺席,认真用功。有的人会向我请假:“师父!我最近比较忙碌,向你请假两年,两年后我再回来共修。”早就不知道已经经过多少个两年后了,没有回来了,所以不知道到底有没有退道,又没有回来,我们怎么会知道他有没有在修行。若在家里要认真念佛,这种人是有但是比较少,通常是认真看电视,这种人是比较多。

  所以凡夫在娑婆修行的障缘太多了,感情的考验、金钱的考验、名利的考验,还有是非的考验。有的信众很执着师父的夸赞,我才从香港弘法回来,这次在香港举办佛七,同样第一天举办八关斋戒,最后圆满日举办三时系念。七天下来,很多的义工非常的辛苦,所以通常法会结束的时候,我主法和尚会赞叹出钱出力的发心义工,然后会感恩所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信众回来参加信愿所举办的佛七。香港因为在十年前回归中国,所以很多大陆人民,尤其是在广东、福建或是广西,要去香港很方便,所以在参加佛七的信众之中,有台湾人、有香港人、有福建人、有广东人。我在向大众一一感恩赞叹的时候,赞叹有台湾人来参加,有香港人来参加,有福建人来参加,有广东人来参加,有的是来自别的地方,不是刚才所说的这四个地方,没有赞叹到他,他就会生烦恼:“师父都有夸赞别人,都没有夸赞我们,师父对别人比较好,对我们都不好。”会这样分别计较,所以生烦恼,我知道了,所以我就再去夸奖赞叹他。

  要向人夸奖赞叹,这是我最行的。你们这些是从那里来的?有的从澳洲来的,有的从其它的地方来的,我就一一的夸奖赞叹他们,他们就很欢喜。如果我没有夸奖赞叹他们,他们就不欢喜,他们这种得失之心,是不是很重,对不对?那很容易内心的知见观念不是很正确,就生烦恼。在西方极乐世界,就不会产生这些是非人我的烦恼。所以在人间要修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这条菩提道路,也许会充满荆棘,让你走的坎坎坷坷。但是有阻碍、有打击、有考验,不就是在磨练你一份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真心,对不对?有人叫你不要念佛,你要念佛吗?要不要?要。有人说念佛不会往生,你要念佛吗?要。有人说不可能有西方极乐世界,这样你要念佛吗?你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我这次在香港的时候,就是有一位老菩萨写一张纸条,问我一个问题。“请问信愿师父!有人说没有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阿弥陀佛,你不必念佛了,你念了也没有用……”他听了就很烦恼,所以写字条问我,是不是真的有阿弥陀佛?是不是真的有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有西方极乐世界,是谁说的?释迦牟尼佛说的,对。是在哪一部经说的?《阿弥陀经》,对。《阿弥陀经》都已经说的很详细了: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有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有”字,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说的;有阿弥陀佛这个“有”字,是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说的,所以一定要依法不依人,听佛祖的话一定没有错。别人怎么说,正是在考验你对阿弥陀佛的信心有没有坚定?正是在考验你有没有老实念佛?正是在考验你有没有一份真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人家说一句话,“不可能有阿弥陀佛,不可能有西方极乐世界”,你就担心不敢念佛了,那你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份心有真吗?不真。你对阿弥陀佛的信心不够。所以考验、挫折、打击不一定不好,能够让你自我反省,看看自己的心,到底真心要追求的,是不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佛闻法,虽然有迟有速,然已高预圣流,最后证悟不退转,然后渐渐证悟圣果,这里所说的圣果,就是指成就佛道。“则其开悟,可不待言”,当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在娑婆因地,纵然没参禅没开悟也不必担心,你回到西方极乐世界,聆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你还会不开悟吗?所以延寿大师说: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下面看第三首偈颂法语: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者。其人虽略识心性,而见思未尽;直须磨厉净尽,至于无余,则生死方可出离。若一毫未断,六道轮回,依然难逃。生死海深,菩提路远,即便命终,归途莫测。十人之中,九人如是,故曰十人九蹉路。蹉者,蹉跎,即俗所谓担阁也。阴境者,中阴身境,即临命终时,现生及历劫善恶业力所现之境。眨眼之间,随其业力,便尔受生,一毫不能自作主宰。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故曰,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第三首偈颂法语就是在说明,有参禅的人没念佛,所以没做到有净土,当然就是无净土。虽然有参禅,但是十个人九个人担阁,也就是继续生死轮回。“阴境若现前,随着业力牵引而去”,印光大师解释说,“其人虽略识心性”,虽然对自性有大概的认识了知,但是“见思未尽”,也就是参禅的人纵然开悟,没有断见思二惑,还没了办生死。不是开悟了之后就解脱生死,所以要再“磨厉净尽,至于无余,则生死方可出离”,还要将三界八十八品的见惑断尽,将三界八十一品的思惑断尽,这样才能出离生死。所以参禅的人,若没念南无阿弥陀佛,兼修净土,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参悟到明心见性就已经很难。明心见性之后,还要修断烦恼证悟真如,至少要将见思二惑断尽,才能出三界,这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难做到。

  所以参禅的人,若了解这样的道理,他若不是上等根性,我相信他到最后一定进入净土门,老实念佛。中国有不少的净宗祖师是如此,早年并不是专念佛,到了中年、晚年,来一心念佛,为什么?因为这些祖师教理都非常的通达,知道要开悟之后的断惑证真是非常的困难,为了要稳当能了办生死,所以老实念佛,就是如此。

  “若一毫未断,六道轮回,依然难逃”,这几句话就在说,见思二惑若有任何一品没断,继续在六道里轮回,无法逃离三界六道。“生死海深,菩提路远,即便命终,归途莫测,十人之中,九人如是,故曰十人九蹉路”,确实印光大师解释的真好,延寿大师也说的没错,要专一参禅到了办生死,十个人九个人再耽误生命,再继续轮回,还在生死海中。诸位菩萨!这样你能够保证参禅你是那十个人其中能参禅开悟之后了办生死的那一个吗?我相信,你若认为自己是下根性的人,你一定认为那个人不可能是我。所以念佛万修万人去,只要做到有净土,就决定万修万人去。

  下面解释阴境。“阴境者,中阴身境,即临命终时,现生及历劫善恶业力所现之境,眨眼之间,随其业力,便尔受生,一毫不能自作主宰。”这段话太重要了,诸位菩萨!参禅的人也好、念佛的人也好,在临命终都是如此。在临命终,我们生生世世和此生此世所造作的善与恶,一切的业力,不管是善业、恶业,都会显现,所以在临终,如果自己有意识可以念佛,或者是有他人,不管是亲人或莲友,在身边念佛,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当然比较稳当。所以诸位参加我们竹山普愿助念会,大家互相一起念佛修行,发心为人助念,什么人先临终,我们就先为他助念,好不好?好。这样一百个人要助一个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很容易,何况这位临终者若亲见阿弥陀佛现前接引,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千稳万当,是百分之一百。

  阿弥陀佛的救度绝对没有问题,但是怕众生这边有问题,怕众生这边还没到临终,突然一场意外——碰!车祸了,就变成植物人了。我们本愿山弥陀讲堂上个月发生车祸那位老菩萨,就变成植物人了,无法说话了、无法念佛了。下午师父和我们廖居士还有很多莲友,去关怀一位病人,这位病人是个年轻人,三十六岁,也无法说话了。所以平时好好认真念佛,将自己的法身慧命的解脱,寄托在临终不可知的未来,是很危险的一件事。为了要千稳万当在临终也能够让人家助念,我们加入助念团好好来发心,而且自动自发若有任何人舍报,我们都去为他助念。今天你助人,明天人家就助你,这是善因善报,一定的道理,对不对?

  所以临命终,业力是眨眼之间就会显现,所以很多临命终者无法自己做主宰,这段话印光大师说的真好,我绝对百分之一百肯定印光大师所说的,因为我做临终关怀,看过太多人在临终自己做不了主。不要说临终,在平时在加护病房,就被人把手脚绑住,自己的身体做不了主,就像五花大绑。所以好好念佛、好好修福修慧,将来若能够念到预知时至,一个礼拜前,阿弥陀佛就现前来为你授记,一个礼拜后的今天早上八点,要来迎接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我相信你在临终,一定是很自在,这礼拜的念佛,你绝对念的法喜充满,对不对?如果下礼拜的今天早上八点,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剩下一个礼拜的生命,你会欢喜还是会伤心?欢喜。欢喜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不对?你在这一个礼拜还想要去上班赚钱吗?不要了。还想要好好带孙子吗?不要了。那你这一个礼拜要做什么?念佛,对,这一个礼拜就认真念佛。而且一个礼拜后今天的早上八点之前,我一定会去为你助念,也要看你是不是一定会死,如果你确实是时间到了,真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将你一生的修行点滴写起来,能够度千千万万个人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不对?对。所以平时要认真好好念佛。

  下面是譬喻的话。“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这是在说,临终善的业力还是恶的业力,哪一种力量较强,先起现行。念佛的力量较强,念佛的净业先起现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一天若能用很多时间念佛,将来你在临终正念分明就比较容易,而且你这句念佛的力量,比其它善恶业力的力量还大,念佛的力量先起现行,就是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临终若有莲友在旁助念,阿弥陀佛要现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千稳万当。

  无禅无净土,没个人依怙

  最后一首偈颂法语,这是最可怜的,没学佛、没念佛、没修行,不但没禅而且是没净土: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者。其人既未彻悟,又不求生净土,悠悠泛泛,修诸法门,既不能定慧均等,断惑证真,又不能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以毕生修持功德,感来生人天福报,现生既无正智,来生即随福转,享福愈大,恶业愈多。既造恶业,难逃果报,一息不来,即堕地狱,偿其夙债,所谓铁床并铜柱是也。如是造业之人,譬如慧日,盲者不见,虽有诸佛菩萨垂以慈悲,以彼恶业障故,不能获益,永劫受苦,故曰没个人依怙。

  最后第四首偈颂法语就是在说,没有参禅明心见性的人,再不修净土法门求生西方,悠悠散散修其它的法门,既然无法修到定慧均等,没有能力修到断惑证真,又不靠阿弥陀佛的慈力,带业往生,所以以一生的修持功德,感召来生得到人天的福报。现生既然无正智,来生即随福而转,所以会享福,但是享福愈大,造作恶业就愈多。确实人性原本就是这么下劣,诸位菩萨,我们看看周遭的人,有权有势的人,学佛的多或少?少啊。很富有又很有权势的人,一般都不会想要学佛。所以世尊才会在《四十二章经》说,“豪贵学道难”,“豪”就是富豪,有钱的人;“贵”就是权贵,有势的人。有钱有势的人学道难,你看很多大官,不但有钱又有势,他们会想要认真念佛吗?不可能。这些大官若到三宝门中,来向大家说几句话,他们是为了要得到大家的选票,他们不是要来修行解脱生死的,诸位你说是不是?当然有的人是会很用功修行,但是这种有钱有势的人,会用功修行的很少。

  以凡夫下劣的心性,有钱有势的人,大部分都会沉沦,花天酒地当然就会堕落,到第三世就堕落了,叫做三世怨。所以享福越大,恶业越多,越有钱的人,越想吃奇巧的山珍海味。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中游的,全部抓来吃,这张嘴就是三军总司令,打尽陆海空,想想不就是这样吗?所以印光大师实在说的很好。

  “既造恶业,难逃果报,一息不来,即堕地狱,偿其夙债,所谓铁床并铜柱是也”,堕落地狱受苦受难。在此说出“铁床”并“铜柱”这两种地狱来代表一切地狱。铁床地狱就是受刑的罪人,在铁床地狱里面,睡在铁床上面,铁床一支支很利的铁钉,插入受刑人的肉体之内,这种的痛苦实在难以忍受。所以千万不要堕落地狱,一生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如是造业之人,譬如慧日,盲者不见,虽有诸佛菩萨垂以慈悲,以彼恶业障故,不能获益,永劫受苦,故曰没个人依怙”,造业的人就像出生就眼盲的人,没有看见太阳的光明,纵然诸佛菩萨很慈悲要救度,但是恶业深重,所以不能得到利益,永劫受苦。每一位诸佛菩萨都是非常的慈悲,但是你造业造罪也不能与佛菩萨相应,念佛菩萨的圣号才能与佛菩萨相应,这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稳当;如果佛菩萨很慈悲,但是不肯念佛菩萨的圣号,是造业造罪,当然要堕落地狱,永劫受苦。

  “禅净四料简”,印光大师可以说解释的非常详尽,希望大家好好体悟,一心念佛,我们至少能做到无禅有净土,念佛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时间到了,向诸位报告到这里。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净土。南无阿弥陀佛。(选自《净土法门说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自利利他)(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自利利他)  

 吕有祥教授:自利利他精神的现代价值 

 宽运法师:修学大乘 自利利他 

 法闻法师:读诵经典是自利利他的重要修行方式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后记:敬请深思 本愿名号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结语:闻佛誓愿 深思起行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十、恶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九、悲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八、念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七、弃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六、本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五、病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