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菩提心并非普通的世间善心


   日期:2016/4/18 19: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息灭分别念一定要观修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这里主要讲了世俗菩提心。它的观修方法,在藏传佛教中,有阿底峡尊者的知母念恩报恩等七种教授、寂天菩萨的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换这两种修法,如此具次第性的系统修法,在汉传佛教和其他传承中,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当然,个别大德通过自己对大乘经论的领悟和觉受,利益众生的现象也非常多,但给后人留下的著作中,像藏传佛教这样的修行次第,确实寥寥无几。因此,大家能遇到如此殊胜的菩提心修法,应该说非常有福报。

  修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安住修,一是观察修。《入行论》讲的菩提心修法,主要是观察修。观察修对我们来讲很有必要,因为很多人的分别念非常重,邪知邪见也比较多,一定要凭自己的智慧进行破析,道理上想开了、明白了,心才会自然而然趋入正道。否则很多人的习气根深蒂固,一下子扭转过来,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大家一定要思维寂天菩萨讲的法义,经常忆念这些道理,这也是菩提心的一种修法。所谓的修行不一定要闭目打坐,什么都不想的话,是不是修行也不好说。麦彭仁波切在有些修法中,再三讲了观察修和安住修,刚开始的时候,与我们最相应的就是观察修,通过如理的观察,再猛厉的分别念也不堪一击。我们的心就像调皮的小孩,一下子让它安住非常困难,但如果让它自然放松、观一观,它就比较听话了。当今时代的人,乱七八糟的分别念特别多,这些分别念当中,真正有价值的很少很少,若能依靠这种观察,分别念就找到了真正的价值。

  在座的很多道友,认为自己已经生起了菩提心,因为有时候看来,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好像比较容易。现在社会上的很多人,做一点慈善事业、帮助一些众生,就认为自己是菩萨,很了不起。尤其是听了《入菩萨行论》以后,很多人都跟我反映:“我现在已经成了菩萨了,非常感谢啊!以前我没有菩提心,现在有菩提心了。”当然,心情好一点的时候,可能觉得自己的菩提心存在,但若遇到怨恨的对境,或者发生不开心的事情,菩提心在你相续中有没有,这个时候应该好好观察。

  菩提心的条件要缘一切众生,令其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果位,这两个条件不能离开,如果离开了,你光是希望这个众生快乐一点,有吃有穿,这只是世间的一种善心。现在有些慈善家和具善心的人,看见可怜的众生时,也愿意布施钱财,甚至捐献自己的器官,但这种行为属不属于菩提心的范围呢?关键要看他的发心,他有没有希望这个众生暂时离开痛苦,究竟一定要超离三界轮回,获得圆满正等觉佛果,度化无量的众生?没有这种心态的话,不能包括在菩提心当中。

  有些法师和个别居士,对菩提心的本质、分类、界限等道理一窍不通,却敢在别人面前信口开河地说“我已经成了菩萨了”。要知道,成菩萨不是很容易的,如果成了菩萨,我们当然非常随喜,世界上多一个菩萨、少一个凡夫,大家都是求之不得。但实际上,具备菩提心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空话应该少说一点,行为应该多做一点,如果真正感受到了大乘佛教的加持和温暖,度化众生和断除烦恼才不会停留在口头上。

  现在的世间中,知足少欲非常重要。如今无数的人没有满足感,为了自己的目标而不停奔波,尤其是学院里的修行人,有了一定条件的时候,不要特别地贪求,今年修一个房子,明年修一个房子,里面装修得像天堂一样,这没有多大必要。有些人在这里只是修房子,没有修菩提心,有时候看起来也是特别累。我们欲界众生,没有基本的生存条件是不行的,但现在很多世间人,稍微有条件的话,就要买房子、买轿车,买这个、买那个,分别念一直不断地增长,贪心永远也没有间断。《亲友书》里面怎么讲的,萨迦班智达怎么讲的?在有些道理上,大家应该仔细想一想。

  我们在这个世间上,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生存恐怕有一定的困难,除此之外,其余的追求都是多余的。我看到一个人的房子,几千个人住在里面都可以,但只住了他一个人。他既没有妻子,也没有儿女,可是房子特别特别大,每一间都装修得特别豪华。一层楼、二层楼、三层楼、四层楼……我每上一层,心里就有种空空的感觉,想起很多很多来,真的有各种不同的分别念。

  以前的古代人并不是这样,他们看的不多,想的也不多,大家都过得比较快乐,对智慧道德等内在功德非常重视,对外在的形象不太需求。而现在的方向完全相反,伦理道德不但没有进展,反而退化得相当严重,人们不断希求外面的物质,对内心的功德弃如敝屣,这种社会不管给它加上什么美名,可实际上人们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中,大家需要值得观察。

  作为修行人,假如有一种知足感,你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修行都会有所进步;如果你没有满足感,整天好像没有事情做,拿个锤子“砰砰砰”到处敲,那就不是修行人了,自己也应该观察自己的身心。

  ——敬录自《入行论广解》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菩提心       索达吉堪布)(五明学佛网:菩提心       索达吉堪布)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不失菩提心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菩提心的邪行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100~104)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90~9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70~7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60~6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50~5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40~4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30~3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