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养生六字经让你夕阳红


   日期:2016/4/20 8: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老年人饭后散步、晨起遛弯总愿三五成群地结伴而行。因为同龄人有许多相同的感受,也就有了乐于议论的话题,比如一些健康秘诀、强身之术等。你一言,我一语,各有高招,都在以一位保健实践者的身份,贡献出自己的经验,这其中真不乏“长生缓老”之道。本文就是一个不少老同志共同实践、讨论,再实践、再完善的“科研”成果——养生“六字经,现奉献给诸位读友,供大家在实践中参考。

  所谓“六字经”,简言之就是:一争、二宽、三忘、四老、五行、六忌。

  一争 争取“健康长寿”。长寿应以健康为前提,不能以疾病为代价。一个人疾病缠身,虽然长寿,也会伤了亲人的心,害了自己的身。所以就要以预防为主,加强锻炼,实现“老当益壮”。可见,“健康长寿”这个共同愿望是争来的。要想长寿,先争健康,要实现健康长寿这个总目标,就得以“宽”、“忘”、“老”、“行”、“忌”为手段。实际上,“争”也是“六字经”中的一个中心。

  二宽 对人、对己都得心宽。首先对人要宽。有人说,现在的老年人都是从生活中受苦、工作中受累、思想中受怕的环境里熬过来的。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虽有难以忘却的朋友之情、同志之爱、彼此帮助的喜悦;也有是非颠倒、以假当真、亲人相煎、言语相悖的误会。年纪大了,思想上也已经老练成熟,更应把曾经发生过的误会和不愉快的事,都放在当时的背景下理解。这种宽容,对人,可化干戈为玉帛:对己,可解除思想包袱。君不见,渣滓洞中的“华子良”同特务头子沈醉,在新中国的阳光下促膝谈心;在朝鲜战场上被击落的美国飞行员访华时,还专程同击落他的中国飞行员叙旧,我们还有什么不能放下的“疙瘩”呢?这种宽容,同样要以自我宽容为条件,对自己也要乐观、大度。有人主张要做“三乐老人”,即以苦为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把“乐”建筑在“苦”的基础上,乐于助人,也就乐在其中了。总之,宽容可为健康长寿奠基。

  三忘 忘掉年龄,忘掉病痛,忘掉积怨。首先是忘掉年龄。人的生理年龄是客观的,但心理年龄则不同,它反映着人的精神状态。有的人刚满60岁,就“老”不离口,身体稍有不适,稍感力不从心,就归结为“老”了。人说:“人不思老,老将不至。”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不少老人就善于排除“老”的压力,保持健康之心,仍为社会做贡献,还真成就了不少事业,实践了“老有所为”的雄心。人上了年纪,不免会出现一些疾病,因此,要正确对待,从“战略上藐视”,从“战术上重视”。至于积怨更应忘掉。古人说:“有恩须当酬报,受害莫要结怨”,这对健康也是有益的。三个忘掉,就是要求老年朋友保持宽容、豁达、乐观的精神,为“健康长寿”创造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

  四老 就是“老伴”、“老窝”、“老本”、“老友”。俗话说:“年少夫妻,老来相伴。”夫妻之间经过几十年的感情磨合,相濡以沫,互为依托,老来长相厮守,互相关心,是老年生活的润滑剂。因此,夫妻间更应相互礼让,彼此关心,以爱护对方为己任,家务活多干点,气人的话少说点,从行动上珍惜恩爱之情,共同构筑家庭这个温馨的港湾。“老窝”则是安身之处,窝的含义本身就是不攀高大宽敞,只求活动方便。“老本”则是回顾此生,并无虚度,也就足矣。有些“老本”只能激励自己终生无悔,永葆青春,但不能以此为本钱,要挟别人,执意索取。至于“老友”,当然非常可贵。在交结的好友中,少不了朋友、诤友、挚友。自己的缺点、毛病,在“老友”中可以听到批评指责,自己有困难,在“老友”中可得到高策良谋,自己胸中的郁闷,在“老友”中可以倾吐,得到点拨,沟通看法,取得共识。

  五行 在健身中保持“掉”、“俏”、“笑”、“跳”、“好”五个行动。一是掉。离退休之后,难免有失落之感,这时只有自觉地、主动地“掉价”,还自己本来的面目,才会不感失落,相反会感到满足。二是俏。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老年人在穿戴上可以随意一些,如选择一些宽松的、颜色鲜艳的、款式自由的服装,用自己的穿戴“美化市容”、“装点人群”,岂不也是一乐。三是笑。人到老年,要多想乐观向上的事情,朋友聊天,“举家欢庆,和和睦睦,其乐融融。四是跳。离退休之后是时间的富有者,做了时间的主人,就要遵循“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多同街坊邻居、同辈相知聚在一起,跑步、登山、跳舞、扭秧歌等都可以量力而行地尝试一番,让所有的烦人琐事一扫而光。五是好。人到老年也要有所追求,要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开发一些新的“项目”,如集邮剪报、养鸟种花、写字绘画、练功强身、写回忆录等。还可依据自己的具体条件,干点劳心又劳力的事,不求成果,但求快活。

  六忌 就是切忌“失节”、“轻信”、“急躁”、“固执”、“多疑”、“怄气”。这些都是保健之大敌,要绝对禁忌。一是失节:有的老年人觉得已近黄昏,故放弃了一生的谨慎,以致越轨而行,到头来落得个“一世美名付于流水”的下场,这是首当禁忌的。二是轻信:老年人曾在一个单位工作多年,情况熟悉,难免有的人甚至是你的亲人,用你所长,求你凭关系、感情去干些违反原则的事。因此不能凭自己的“经验”而轻信他人。三是急躁:震怒伤身,是人所共识,要学会“制怒”,遇事“三思而行”,切不可“怒从心头起”。四是固执:老年朋友社会经验虽较丰富,但经验都是从过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现在社会在飞速发展,人类在进步,社会上不断出现许多新鲜事物。对某些新鲜事物,只要有利于社会进步,就要看得惯,不要忿忿不平,以致忧闷在心,久而久之,难免病患临头。五是多疑:上了年纪,感觉和反应都较迟钝,往往弄不清所以,容易产生疑惑,影响团结。有人主张老人在处理家庭关系上,要注意“三个字”——“聋、哑、瞎”,就是不听烦人的理,不说烦人的话,不看烦人的事。这样修身养性,不去烦人,人也就不烦你了。六是怄气:有的老年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有话心里憋着,可又想不开,不妨找知心好友谈谈心,心平气和地寻求解脱,换回精神的愉快。

  这“六字经”是许多“老有所为”的同志通过自身实践总结出来的。笔者将其整理,并加以宣传,相信定将更多的老人染成光彩照人的“夕阳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养生       六字经)(五明学佛网:养生       六字经)  

 圣轮法师:─师徒吃茶去─ 意境高妙,养生助道的「茶禅」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养生治病谈汤药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佛家养生之道 

 魏德东教授:养生贵养心,生活即养生 

 道坚法师:佛教养生学 

 耕云先生:耕云心药录——保健养生篇 

 圣辉法师:茶禅养生 社会和生 

 菩提法师:赵朴初的“养生信” 

 法清法师:四季养生 

 心律法师:素食养生有助于长寿 

 印良法师:禅道与养生 结束语 

 印良法师:禅道与养生 第三章 禅道与养生 第三节 禅的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