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念佛往生之要件为何


   日期:2016/5/7 8: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信愿持名,即是信、愿、行往生三法。信者信弥陀本愿,愿者愿往生净土,行者行称念佛名。信愿持名之宗旨,究其根源,源于弥陀“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之本愿。三经宗旨皆不离此,《无量寿经》言:“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即是彰显念佛往生之本愿。《观经》言:“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此经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同彰此义。故此经亦可说以“一向专念”为宗。

  持名一法,是如来自选的最胜最易之行,善导大师《法事赞》云:“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弥陀五劫思惟,选择持名之要法,为往生之净业,确定了净土宗旨。信者即是信此,深信者必然切愿,切愿者必然力行,一向专念,称佛名号,乘佛愿力,往生净土,满其所愿,证其所信。

  修学净土教法,信贵于深,愿贵于切,行贵于力。以信深故,一切邪说莫能摇惑;以愿切故,一切境缘莫能引转;以行力故,一切障难莫能阻碍。欲学此经,念佛生西,非致力于信、愿、行三法不可。略述如下:

  一、言信者,净土法门,唯信为本。此经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此即诸佛劝信处。凡夫疑心深重,是故诸佛苦心劝信。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云:“深心即是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

  《彻悟禅师语录》云:“若正修净业时,倘达摩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汝但舍置念佛,吾即以此禅授汝。’但当向祖师作礼,谓:‘我先已受释迦如来念佛法门,发愿受持,终身不易;祖师虽有深妙禅道,吾则不敢自违本誓也。’纵或释迦如来忽尔现身,谓曰:‘吾先说念佛法门,特一时方便耳,今更有殊胜法门,超于彼者,汝当且置念佛,吾即为说胜法。’亦只可向佛稽首陈白:‘我先禀受世尊净业法门,发愿一息尚存,决不更张,如来虽有胜法,吾则不敢自违本愿也。’虽佛祖现身,尚不改其所信,况魔王外道虚妄邪说,岂足以摇惑之耶?能如是信,其信可谓深矣。”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云:“信者,当笃信佛力。弥陀如来在因地中,发四十八愿,愿愿度生,中有‘念我名号,不生我国,誓不成佛。’今者因圆果满,故我今念佛,必得往生。次信佛力慈悲摄受众生,如母忆子,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定蒙接引。次信净土法门,如永明禅师四料简所言。较诸余法,其间大小、难易、得失,迥然不同。虽有余师称赞余法,不为所动,乃至诸佛现前劝慰,令修余法,亦不退转,此乃真所谓信也。”

  二、言愿者,即愿往生心,此即信受之相。但有真实愿生心,即顺释迦之劝化,顺诸佛之证诚,顺弥陀之誓愿,决定往生。愿有欣厌二义,厌即厌离娑婆,欣即欣求极乐。此经言:“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又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又言:“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此即释迦本师再三劝愿处。

  善导大师《般舟赞》云:“凡夫生死,不可贪而不厌;弥陀净土,不可轻而不欣。厌则娑婆永隔,欣则极乐常居。”

  《印光大师文钞正编》云:“既生信已,必须发愿。愿离娑婆,如狱囚之冀出牢狱;愿生极乐,如穷子之思归故乡。若其未生净土以前,纵令授以人天王位,亦当视作堕落因缘,了无一念冀慕之想。即来生转女为男,童真出家,一闻千悟,得大总持,亦当视作纡曲修途,了无一念希望之心。唯欲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则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位居不退,忍证无生。回视人天王等,及出家为僧,不知净土,修余法门,历劫辛勤,莫由解脱者,如萤火之与杲日,蚁垤之与泰山矣,可胜悲哉!可胜悼哉!以故修净土人,断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及来生出家为僧等。若有丝毫求来生心,便非真信切愿,便与弥陀誓愿间隔,不能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矣。以此不可思议殊胜妙行,竟作人天有漏福因。而况享福之时,必造恶业,既造恶业,难逃恶报。如置毒于醍醐之中,便能杀人,不善用心者,其过如是。必须彻底斩断此等念头,庶净土全益,通身受用矣。”

  三、言行者,即执持名号,不论行住坐卧,时处因缘,一心专念弥陀名号。此经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即听闻名号功德,领受于心,一向专念。能一向专念,自然佛力摄取,住不退转,不受他法所惑,毕此一生,执持名号。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云:“又十方佛等,恐畏众生,不信释迦一佛所说,即共同心同时,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皆应信是释迦所说、所赞、所证。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云:“无论在家在庵,必须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它消灭。常生惭愧心,及生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汝果能依我所说而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观信、愿、行三法大义,可谓三者一体不二,而其归宿则在称名,以称名方能满愿故。信愿为导归净土,称名则为净土正行。若信而不愿生,则非真信;愿生而不称名,则成虚愿。信愿若具,必称佛名;若称佛名,则信愿自彰。此往生三法,一一相依,如蕅益大师《灵峰宗论》云:“净土之诀,在信、愿、行。此三非三,三只是一;此一非一,一必具三。”故知,信、愿、行三,三而非三,一而非一,不离一心;无先后,无次第。印光大师言:“真念佛人,当念佛时,信、愿、行三,全体具足。”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净土宗)(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净土宗)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净土宗 

 净界法师:圆修和专修--净土宗两大传承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行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谈谈净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一卷 净土白毫观修法 第二章 

 温金玉教授:玄中寺在中国净土宗史上地位的再检讨 

 蔡惠明居士:明代的净土宗 

 黄忏华居士:佛教各宗大意—净土宗大意 

 贾题韬居士:密宗与净土宗——学佛的思悟 

 贾题韬居士:修净土宗渐次触及实质 

 明奘法师:禅宗、净土宗、律宗……宗派各不相同,我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