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推着瘫痪母亲来沪求学 上海电力学院大一女生孝举感动沪晋两


   日期:2010/7/3 13: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爱心在感恩中传递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张捷在大学校运会110米跨栏项目上夺得金牌。她自豪地对妈妈说:“就是刘翔夺金牌的那个项目。” 

幼年时,她用简易木板车拉着双下肢截瘫的母亲,在好心人的关爱中顽强地生存;成年后,她以超出重点线17分的成绩考上大学,又用轮椅推着母亲走进了“象牙塔”;在沪求学期间,她做志愿者,助贫困生,在感恩中把孝爱的种子延绵传播。她就是张捷,一个感动阳泉,也感动了上海的普通女孩。 

在苦难中体味关爱 

1985年,张捷出生在阳泉市矿区段南沟社区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天津知青,母亲名叫仇江琳。一家人虽然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却很平淡幸福。然而,张捷3岁时,一场突然的变故改变了一切。1988年,张捷的母亲在一次意外中双下肢截瘫。一年后,父亲与母亲离婚,离开了阳泉。 

绝望中,仇江琳想到了死,但她放心不下年幼的女儿。为了把女儿养大,没有工作的仇江琳决定带着孩子去乞讨。有好心人找来几个滚珠和一块旧课桌面,为仇江琳做成一个简易木板车。每天早上出门时,邻居都主动把仇江琳和她的木板车搬到楼下。等到母亲在木板车上坐稳后,张捷就用纤弱的小手扯起拴在车上的绳子使劲拉。尽管母亲拄着两根小木棍在地上拼命划,但小张捷的肩上仍常常被勒出一道道血印。到达天桥后,母亲开始向路人乞讨,张捷则静静地坐在一旁。直到夜色渐浓时,母女俩才收摊到附近的菜市场捡些菜叶,然后再艰难地挪回家。 

1992年9月,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张捷进了矿区刘家垴小学。学校得知张捷的情况后,主动免除了她的学费,并发动学生成立了“助残爱心小队”。每到放学或节假日,学生们都轮流到仇江琳家里帮她洗衣打扫,十多年来从未间断。张捷穿的衣服,全部来自街坊、同学、老师和其他好心人的捐赠,学校还组织捐款为仇江琳买了轮椅。妈妈流着泪对张捷说:“你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记住长大了一定要报答社会。” 

感受着诸多好心人的关爱,张捷顺利读完了小学和初中。2001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高中,学校为她免除了学费和食宿费用。因为离家较远,张捷便在学校附近租了间小房子,和妈妈一起生活。她一边学习,一边照顾妈妈,一边打零工。洗盘子、刷碗、捡破烂……这些活儿她都干过。 

2005年7月,高考分数出来了,张捷的分数超过重点大学录取线17分。看到成绩的当天,母女俩高兴地哭了。8月,上海电力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到了张捷手中。然而,手捧通知书的张捷却一筹莫展。首先是6500元的学费和住宿费,家里是无论如何拿不出来的。就在张捷犯难时,矿区区委、区政府一次性资助了她4000元,当地一位私营企业老板也帮她解决了学费。随后,另一个问题又摆在张捷面前:自己到上海求学,妈妈怎么办?思忖良久,张捷做出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带着瘫痪妈妈一起上大学。 

为瘫痪妈妈插上翅膀 

2005年9月1日,推着坐轮椅的妈妈,张捷踏上了开往上海的火车。许多新生被父母簇拥着送到学校时,张捷却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自己和妈妈在上海的生活重担。在当地残联的帮助下,一位残疾人在家中为她们腾出一间空房。新住处离学校不远,这让张捷很高兴,可好景不长,这间房子阴冷潮湿,常年难见阳光。仇江琳截瘫后留下许多后遗症,肩膀、腰和手经常麻痹、疼痛,尤其怕阴怕湿,出现了很多不适应。张捷每天放学后,总是匆匆赶回家,帮妈妈揉肩搓背。为了避免妈妈老毛病复发,也为了尽量节省开支,她们两年搬了6次家,最后终于在离学校不远的小湖边找到一间房,11平方米的小屋冬冷夏热,四面透风,房间里除了一张单人床、一张木板拼成的小桌和一台老式缝纫机外,就什么也没有了。 

每天早晨6时,张捷都到井边打水、洗衣,将妈妈推出房间,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做完饭后再骑着自行车赶往学校。下午放学后,她先回家做好晚饭,照顾完妈妈再赶回学校上晚自习,直到深夜11时多才回到小屋。来回奔波虽然累一点,张捷却非常乐观。她说:“每天去菜市场捡点儿菜,回来洗干净切好,妈妈再用家里惟一的电器——电饭煲煮一煮,就像麻辣烫一样。”妈妈行动不便,张捷就是妈妈的腿和脚,拿药、倒水、倒尿盆,样样都是张捷的事。妈妈虽然长期坐在轮椅上,可总是打扮得清清爽爽。当人们称赞她家里干净时,妈妈说:“小宝说了,干净点儿,妈妈才能少得病。” 

在张捷的悉心照料下,妈妈的身体和精神好了许多,她们的故事也很快传开了。很多好心人表示要帮助这对母女,有人帮她们缴房租,有人说要现金资助。但这并没有改变张捷对待生活的态度,她依然要凭自己的汗水去养活妈妈。在校方的关照下,张捷兼了三份勤工俭学的工作。每周她要到学生活动中心值班4次,每次两个半小时;每天将90份报纸一一送到学生寝室;每天打扫图书馆的卫生。照顾妈妈和勤工俭学占去了张捷大量的时间,她只能争分夺秒地学习,晚上常常要靠洗衣服来提神。她的成绩在全年级260名同学中排前10名,还获得了第一学年的一等奖学金。张捷就这样用勤工俭学赚来的钱和奖学金,维持着她和妈妈在上海的基本生活开支。 

于点滴间回馈社会 

张捷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孩子。她经常说:“当爱的阳光照射在我们身上时,我们要毫无保留地反射给别人”。因此,她总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寻找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的机会。在自身生活依然困顿的情况下,她用助学金和省下的生活费资助了一名西部山区的孩子。2007年,张捷认识了来自青海省的回族孩子马腾,本该上中学的他因家境窘迫不得不出来打工。马腾对知识的渴望让从小饱受生活磨砺的张捷感同身受,她给马腾买了回家的火车票,并且每学期拿出300元帮助他重返课堂。 

大学期间,张捷热衷于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她为上海科技馆、野生动物园进行过志愿服务,还担任了上海市南汇区残联评残工作长期志愿者和2006年特奥会上海国际邀请赛南汇柔道比赛的志愿者。2007年世界夏季特奥会上,张捷又担任了南汇柔道比赛项目芬兰代表团的随团助手兼组长。从7月17日开始,张捷每天都要冒着酷暑赶到志愿者部,进行志愿者的信息登记注册、资料整理,并协助调配分组、通知培训等。9月,特奥会准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许多繁琐的事务需要加班加点,张捷经常晚上和星期天还把资料带到学校借同学的电脑进行操作。同时,她必须抽出时间照顾母亲的起居,周末还要打工挣生活费。特奥会期间,作为志愿者组长,她总是早上第一个到运动员住处等候,晚上最后一个就寝,组织全组志愿者为每位运动员进行了准确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在台风“罗莎”肆虐的日子里,她顶风冒雨,被连人带车掀翻在地,尽管摔肿了腿,她仍坚持奔波于学校、宾馆和赛场之间。 

张捷用自己的热情和坚韧诠释着特奥理念和志愿者精神,将孝、爱与责任汇聚一身的她也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她常说:“我还是个学生,能力有限,我只希望通过自己点点滴滴的付出尽力做到服务他人,回馈社会。尽管我所做的一切看起来是多么微不足道。”2005年张捷被评为“感动阳泉十大人物”和“三八红旗手”,2006年被评为上海市杨浦区 “杨浦好儿女”,2007年荣获上海市“特奥优秀志愿者”光荣称号,今年又获南汇区精神文明十佳称号和上海市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提名。

本报记者 邬帅莉 本报通讯员 马金良


推着瘫痪母亲来沪求学 上海电力学院大一女生孝举感动沪晋两地

来源:新闻晚报  记者李征报道 

    贫困是一种财富吗?这个话题一直使人争论不休。上海电力学院一名21岁的大一女生用行动告诉别人:即使再贫困、再磨难,只要积极努力,我们也可以活得很幸福。

    这个大一女生名叫张捷,去年9月起,她从山西老家推着坐轮椅的截瘫母亲来沪求学。今年3月28日,她的事迹获得杨浦区“定海街道2005年度精神文明十件好事”荣誉称号。而早在今年年初,她也因此曾被评为老家山西阳泉“2005年感动阳泉十大公众人物”。

    一件外套穿了十几年

    “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不起,我凑不起学费。”上海电力学院外语系辅导员余南飞至今还清楚记得,张捷第一天推着妈妈来到校园的情景。

    张捷4岁那年,妈妈江琳在一次意外中从楼上摔下,从此双下肢截瘫,丧失生活能力。不久,父母离婚,从此张捷便和妈妈相依为命。由于没有生活来源,母女一度衣食无着落,只得每天上街乞讨,傍晚到菜市场捡菜叶吃。这么多年来,母女俩总是做一锅稀饭吃好几顿,炒一碗菜吃一个星期。在张捷的记忆中,家里从来没有买过肉,现在张捷已不习惯吃鸡蛋,吃了便会呕吐。

    张捷从小就一直是老师和同学眼里的优秀学生,从小学起,就有老师和同学为她捐衣捐物,张捷至今从未买过衣服。昨天是上海电力学院的“春假”,她和同学来到南京路步行街、城隍庙游玩,身上穿的格子花纹外套也是好心人的捐赠物,从小学时就穿在身上,前几年张捷个子小,填进棉花后就成大衣,现在小了,拆掉棉花,就成了外套。

    好心人善行鼓励孝举

    去年9月,张捷以高出山西省高考重点线17分的优秀成绩被上海电力学院录取。起初,妈妈坚持让张捷一个人来上海,但这位孝顺女怎么也不放心让妈妈孤苦伶仃地留在老家。在她的再三坚持下,张捷终于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妈妈登上列车,来到了上海。

    “我感到自己很幸福,因为我在上海遇到了太多的好心人。”辅导员余南飞和班主任姚明广多次为她争取各类助学金、申请绿色通道助学贷款,还为她争取到发送报纸的勤工助学机会;管理生活园区的潘阿姨时不时会给她带些好吃的东西;校内一个珍珠奶茶店的老板主动提出,每学期资助张捷1000元……就是这样,张捷的学费和生活费难题一一得以解决。

    从那时起,张捷的母亲也成了“新上海人”。学校和南汇区残联携手为她在学校附近找到了一处房子,给张捷母亲“落户”。房子很小,只有床和桌椅,不过这已经让母女俩很满足了,每月130元的房租也由好心人潘阿姨代缴。房子刚到手时,母女俩来到附近的一处工地,讨来一些石灰,自己动手把房子内墙刷得干干净净。虽然简陋,但这也是她们的新家。

   
 用成绩和孝心回报好心人

    “我对张捷很看好,她以后一定能在社会上有所成就。”在班主任姚明广眼里,张捷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第一学期的考试成绩揭晓,外语系2005级235名学生中,张捷的成绩排在第18名。去年11月的校运动会上,她还一举夺得女子110米栏金牌、女子4×400米的铜牌,以及女子个人1500米的第8名。

    余南飞老师同样对张捷的热心和勤奋印象深刻。班上曾开过一个题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大学生”主题班会,张捷很细心,给她和姚老师以及其他的评委同学送上了亲手做的贺卡,“我们都可以看出,她很细心,字也写得漂亮,懂得为别人考虑。”在班级里,张捷已经交了很多朋友。

    去年刚来时,张捷并未担任班级任务职务,今年改选班委,张捷的选票位列第二,被选举为学习委员。

    每个周末下午上完课,只要有时间,张捷都会赶回妈妈的住所,为她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和她聊聊学校里发生的种种有趣事。天气好的时候,她会推着妈妈到外面走走,晒晒太阳。

    由于房子背光,室内也没有空调,前几天张捷妈妈感到身体不大舒服,张捷送她上火车独自返回阳泉,预计4月中旬回沪,“刚才我收到她的短信,说医生看过后解释是因为脊椎压迫神经引起的症状。现在我的最大心愿就是希望妈妈快点康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       父母)(五明学佛网:       父母)  

 其它: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萦绕心头千年的孝思(盂兰盆经) 

 董群教授:略论禅宗对儒家伦理的会通——以礼、孝、忠为个案 

 正如法师:岭南第一大刹光孝寺 

 开愿法师:孝道的真实意义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八)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七)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六)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五)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四)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三)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