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也谈“丧三年、常悲咽”


   日期:2010/7/6 14: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也谈“丧三年、常悲咽”

 

为何“丧三年”?父母离去,为什么要守丧三年呢?而不是一年,或者四年呢?那么作为一种丧礼,古代人是如何制定的呢,是帝王,还是百姓?是随便定为三年的,还是在客观上有所依据?是有一定依据的。古代人仔细观察,一些自然现象、一些时令的变化、都与“三”有关系。月亮变圆三天后就会有亏损,三个月就成为一季。所以三年的丧期,是人事中最完善的礼仪,所以就成为最隆重的。是百代圣王共同遵行,古今统一的标准,没有人知道这种礼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丧期三年,不因为你富贵显赫而多增加一年;也不因为你贫贱低微而减少一年。

 

为何“丧三年”?再者孔子说:“子女出生三年以后,就离开父母的怀抱。”那么子女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丧期,就是天下通行的丧礼了(《礼记·三年问》)。因为子女出生后,如果没有父母的精心照顾,恐怕连一天也活不下来,嗷嗷待哺,可怜兮兮,三岁之前,要大量消耗父母的精力,因此说父母的恩情重于泰山。父母把儿子带到人世间;儿子把父母背下土。子女当年在父母怀抱三年,父母辛苦劳累;父母走后,儿女为父母守丧三年也算是对当年父母辛劳的一种偿还、一种回报、一种感恩。

 

为何“常悲咽”?作为一种丧礼用三年时间固定下来了,古代人为什么要“常悲咽”呢?他们深深地觉得,“三年之丧,如斩。期之丧,如剡”(《礼记·杂记下》)。意思是说丧期三年的丧事,就如同刀斩一样的哀痛;丧期一年的丧事,就如同削割一样的哀痛。因此古代的人在父母失去的时候,所以痛哭流涕,捶胸顿足,极尽哀痛以后才停止。心里满怀怅惘、凄怆、恍惚和慨叹,就是心情绝望而思绪悲伤的表现。“此孝子之志也,人情实也,礼义之经也,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礼记·问丧》)。意思是说,这就是孝子的意愿;人情真实的体现,礼义的道理所在,不是从天上降下来,也不是从地下冒出来的,而是出于人情。

 

为何“常悲咽”?古代人正因为对死去的父母亲有一种极度悲哀的心情,才能搭起草屋,穿上孝服,枕着土块,追思怀念父母的恩情。

 

天地之间,难道只有人类才有这种情感吗?不然。天地间的生物,有血气的种类,没有不知道爱护自己同类的。比如大的鸟兽一旦失群,过了一个月或一季,就必定会返回巡绕,经过自己的故乡时,就来回飞翔,鸣叫呼号,徘徊不前,犹豫不定,然后才肯离去(《礼记·三年问》)。人如果做不到的话,连鸟兽都不如了。

 

古代人对逝去的父母那种情感是至真、至善、至诚、至爱、至敬、至孝,实在令人钦佩,令人敬仰。现代人这种情感越来越淡薄了。末学的奶奶去世之时,父亲三天三夜未饮一滴水、未吃一粒米,极度的哀伤,走路踉跄,迷迷蹬蹬;末学的母亲去世时,末学兄弟姊妹只能做到:第一、不准看电视(事先把闭路线头拔掉了,收藏起来,即使是父老乡亲们前来吊唁,也看不到电视了);第二、不准打扑克(事先不准备娱乐工具,前来吊唁的,也玩不起来了);第三、与守灵无关的话不说。(这是大哥提出的约法三章)这种情感与当年老父亲那种情感就淡薄得多了。末学的奶奶是1957年去世的,末学的母亲是2008年去世的,仅仅才半个多世纪,而且末学的父亲是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的,又沿袭了这种文化的熏陶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兄弟姊妹。父亲那是发自内心的;我们这是受一种外在力量的约束。真是从内心里觉得惭愧,觉得对不起父母亲!如今世风日下,人心叵测,子女对父母亲的感情日趋淡薄,这不能不令人担忧。问题的根本症结在于失教,失去了家庭教育,失去了孝道教育。也就失去了五伦十义、四维五常的教育。因此学生不听老师的话,子女不听父母的话。一些奇怪的现象屡屡发生。也许诸位朋友耳闻这样的事情,现在有的地方,父母亲去世之后,在“丧三天”之中,雇用别人哭丧的,这种哭声用大喇叭播放出来,传的很远很远。左一声爸爸呀,右一声爸爸呀,特别凄凉、特别哀伤!是发自内心的哭声,末学随口赞叹,如今竟还有这样的孝女!身边的人回答说,“哪是自己的女儿,是雇来的,一日哭两次,白天一阵,夜晚一阵。三天之后,给哭的人多少钱。”身边的人还补充说:“自己的儿女哭不出来”。由此可见,那种哭声即使是发自内心的,又是真实的,也很感人,但是哭为了赚钱。雇用你哭是给别人看的,这真是开天下之大玩笑,令人哭笑不得。着相(雇佣孝女哭丧),与心性不相干了。把哭声传递出来,是为了造一种声势。这是一种炫耀心、虚荣心、攀比心、不恭敬心的流露,并非儿女自己发自一颗至真、至善、至诚、至爱、至敬、至孝的心!既对不起死去的父母亲,也对不起我们自己。这颗纯善至善的心丝毫染污不得,时刻提起这颗发明发亮的心,它能使家道兴盛,自身和谐,事业顺利,生活幸福,国家和谐,天下太平。这也正是为外国人所赞叹,礼义之邦,和谐社会,使中国能够几千年长治久安、常盛不衰的根本原因。不知雇佣孝女哭丧之事是起于何时何地,也不知道是由谁兴起的,总之是违背自己性德的。因此人世间真情是不能用金钱代替的。我们静心的想一想,即使我们参加一个什么培训班,哪怕是仅有几天的时间,结束之前,培训班的老师对学员离开都有些舍不得,往往流泪,不忍分别。更何况是自己的老父亲或者是老母亲,含辛茹苦的走完了人生之路,静静地躺在那里,即将告别人世间,与子孙告别,子孙怎能不流泪,怎能哭不出声来,看来真应该好好的寻找一下,自己的那颗纯善至善的心到底跑到哪里去了。即使“三天”的悲咽都如此,那么“丧三年、常悲咽”就更谈不上了。这的确令李毓秀老夫子在天之灵欲哭无泪呀。

 

感恩《弟子规》的教诲!

感恩父母亲在天之灵!

感恩诸位法师、大德、居士、佛友!

感恩学佛网站给末学提供一个学习、汇报、交流的平台!

感恩学佛网站的编辑老师!

                                                                                          末学:亚洲书亭   敬呈

                                                                                             201073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感恩《弟子规》的教诲!       感恩李毓秀老夫子!)(五明学佛网:感恩《弟子规》的教诲!       感恩李毓秀老夫子!)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