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古人修行和今人学佛有何不同


   日期:2016/5/30 12: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修行是要改变整个身心。我也对比一下古人修行的方法和现在人学佛的方法。因为现在知识膨胀,现在人一般都喜欢学佛学知识,或者道次第,或者拿些佛门理论来研究。偏向于大脑思维的范畴。那古人则不一样。

  古人学佛,第一个,在丛林环境中。先学习禅门日诵,这里头就很多,包括唱诵,法器,规矩等。尤其是丛林早晚课的唱赞。我建议很多年轻人学佛,一定要学这些音声明,把唱赞学会,法器学会,我想你不开智慧都很难。这些唱诵很有利于转化我们的身心。你不要只以为懂得知识是学佛,懂得这些唱诵,也是很好的修行方式。

  现在人对音声的研究太少了,确实能转化身体的四大。还有钟鼓声。一个傻瓜,只要进寺院半年,听钟鼓声,学佛门唱诵,傻人都能变聪明。我们现在很忽略这一块。这属于古代丛林教育的密法的部分。真正的密法,就是很普通,然后公布给你修,但你认为太普通却不修,没有信心修。

  你不要以为,那些是出家人学的,不是我学的。修道的诀窍不分出家在家。不然你在家怎么学,难道看书就能成佛。这里头有生命体验的方法的嘛。

  丛林中除了这个教育方法,还有第二种,就是行苦形了,扫地,煮饭。以前丛林很苦,自己种田,砍柴,什么都要自己做。既是和尚,又是农民,又是清洁工,又是煮饭的。法轮未转食轮先转。自己种田自己吃,不吃老百姓的血汗钱。所以他们成就的很多。现在不一样了,人人不用种田,都不知道老百姓辛苦,那很糟糕了。餐餐常念农夫苦,粒粒当思三宝恩。

  诸位,这也是教育方法。受苦教育。现在很多学院,条件太好了,什么都不愁。太好了反而损福报。

  第三个教育方法,就是参禅打坐。白天干活累了,晚上坐养息香。禅堂里头的气场,就是挑起山河大地一担装。现在高旻寺,云居山,这些老禅堂,都是锤炼人格的地方。打坐能锤炼一个人很好的素质出来。

  禅堂里头的运动就是跑香。顺时针跑,现在社会上上班族,去爬山,我看跑香是最好的。顺着针绕,和地球自转一样,可以让浊气下沉,清气上升。跑香时跑起来,心胸都能打开。这对转化身心也有很大作用。

  所以刚出家进寺院,是没有资格学佛法的。因为你不是法器。不能受法。先把禅门日诵、法器学会,然后在学规矩,就是戒律,同时做苦力活,这就是规矩嘛。先把人锻炼成一块法器,你才能受法。行住坐卧都要有修行人的相出来,然后在学佛法。

  在学佛法前,还有很多要求,最基本的就是背诵经典。看每个老和尚怎么要求了。本焕老和尚以前教育印顺法师,每个月要背一部经,最后拿一部《法华经》让他背诵。宣化上人也是让弟子背《法华经》。你不要小聪明,说我都不懂经的意思,背诵有什么用。经的意思不是靠你的大脑就能思维出来的,他要有一股生命的体验才可以。这里头包括如何忏悔业障等。

  很多人要学佛,我都建议先背诵经,《金刚经》、《弥陀经》、《普门品》、《地藏经》、《普贤行愿品》、《药师经》,甚至《法华经》,还有早晚课唱诵,炉香赞,三宝赞,都要会唱。这个是修行的基本功吗。古人讲,练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你要讲法,懂一些佛法知识理论,都是武的部分。扯嘴皮功夫的部分。功底就是你要背经。

  现在宣传背经的实在少,哪怕很多书院,都是灌输知识,或者学藏地的祖师大德的论,却很少提背经。背经是基本功,童子功,这都没有。扯嘴皮不起用。没有基本功,你虽然懂了佛法,你就做不到。因为身体没有转化过来。

  所以你会发现,修行是个苦差事。不要想着,我懂了一个道理,我就开悟了。没有那么便宜的事情。而且佛法是智慧的法,智慧来自悟入,不是大脑的懂的多。大脑懂了,做不到,都不叫智慧。真能做到了,你就悟入了,就是智慧。佛经圣典就显得很重要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       学佛)(五明学佛网:修行       学佛)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