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莫犯密法修学的禁忌


   日期:2016/6/6 8: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密法之所以称为密法,因为它是佛陀的秘密法教,是佛菩萨眷属内修内证的醍醐法门。既然是秘密,便有不可公开的因由,否则何必叫做密法?而网络流传各种真言、手印,没有接受过灌顶甚至没有正式皈依的所谓学佛之人也热衷于流传、公布。这些现象是严重违反三昧耶戒的,而违越三昧耶会被“金刚碎顶”,多数人迟早会如同练气功而不得名师指点走火入魔而精神错乱或者神经失常。也许佛子认为末资危言耸听,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密法修学的禁忌在诸多密典中有非常详细论述。流传、公布的佛子或许发心是好的良善的,但是因为根本违反了三昧耶戒,故而不仅未种福田反彻地狱之途。跟随如此种种不该公开而被违禁公开的法门修学,有几个能有体证?密法的灌顶皈依是必经之途,灌顶的意义就是将自身完全放置在佛菩萨的精神信息能量场中,斯谓佛力“加持”也!

  密法非常讲究清净传承,所谓清净,严格指符合祖制、遵守三昧耶戒、择器传法。这里的择器传法非常重要,“器”必须是发大勇猛心、有大度量,而且克服了我们“小人”劣根性和心态的清净之人。如果因为贩卖风水术、追求私欲名利,就属传器非人违反三昧耶戒。如果传承有瑕疵,在以后的修证实践中必然产生许多严重后果。没有清净传承,好比大厦之根机不坚实,倾覆只是迟速问题。密法博大精深,佛法的智慧海如果是我等众生之智能可以测量,那么我们都已经觉悟了,既然觉悟了还修行什么?而借用“密法”招牌招摇撞骗释真圆

  密法之所以称为密法,因为它是佛陀的秘密法教,是佛菩萨眷属内修内证的醍醐法门。既然是秘密,便有不可公开的因由,否则何必叫做密法?而网络流传各种真言、手印,没有接受过灌顶甚至没有正式皈依的所谓学佛之人也热衷于流传、公布。这些现象是严重违反三昧耶戒的,而违越三昧耶会被“金刚碎顶”,多数人迟早会如同练气功而不得名师指点走火入魔而精神错乱或者神经失常。也许佛子认为末资危言耸听,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密法修学的禁忌在诸多密典中有非常详细论述。流传、公布的佛子或许发心是好的良善的,但是因为根本违反了三昧耶戒,故而不仅未种福田反彻地狱之途。跟随如此种种不该公开而被违禁公开的法门修学,有几个能有体证?密法的灌顶皈依是必经之途,灌顶的意义就是将自身完全放置在佛菩萨的精神信息能量场中,斯谓佛力“加持”也!

  密法非常讲究清净传承,所谓清净,严格指符合祖制、遵守三昧耶戒、择器传法。这里的择器传法非常重要,“器”必须是发大勇猛心、有大度量,而且克服了我们“小人”劣根性和心态的清净之人。如果因为贩卖风水术、追求私欲名利,就属传器非人违反三昧耶戒。如果传承有瑕疵,在以后的修证实践中必然产生许多严重后果。没有清净传承,好比大厦之根机不坚实,倾覆只是迟速问题。密法博大精深,佛法的智慧海如果是我等众生之智能可以测量,那么我们都已经觉悟了,既然觉悟了还修行什么?而借用“密法”招牌招摇撞骗之辈更如过江之鲫。有情不是无因的取款机,众生不是可以随便被愚弄的。无知无罪,但不懂装懂就罪莫大焉!

  “相由心生”这句话可以有很多解释,仅仅从字面可以理解为“相貌随心”,内心慈悲,相貌中正,内心奸诈,相貌必然欠缺中正。虚言者,眼神飘忽;骄奢者,面有横肉;贪婪者,面带饥肠;奸馋者;面有媚相;诈欺者,言辞遑遑;无知者,举动轻狂;情迷者,眼泛泪光;失意者,面现颓唐;中庸者,言语和祥;慈善者,令人温煦;德高者,平易近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佛法的如理修行的确可以改变我们的相貌和命运,这也应该算是俗世成就吧。比如面貌平庸者,爱情未必如意,设若经过人工美化,或许就因此有所改观。大约是这么个道理。故见其人,可鉴其心。

  当佛教令人尴尬地逐渐商业化职业化的过程中,学佛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时尚,“我学佛”成了一种前卫的“标识”,时尚的东西多数属于肤浅的。然而社会现实却越来越是肤浅的东西越受欢迎,或许是现代人疲劳于紧张激烈的生活节奏而不得不为之吧。我们只好无原则地随喜,虽然不赞叹。当浅薄成为主流,深沉就被看成负担。

  正本清源的力量来自于智慧,智慧蕴含于佛法,佛法必须身体力行,六度万行就是踏踏实实做人。

  之辈更如过江之鲫。有情不是无因的取款机,众生不是可以随便被愚弄的。无知无罪,但不懂装懂就罪莫大焉!

  “相由心生”这句话可以有很多解释,仅仅从字面可以理解为“相貌随心”,内心慈悲,相貌中正,内心奸诈,相貌必然欠缺中正。虚言者,眼神飘忽;骄奢者,面有横肉;贪婪者,面带饥肠;奸馋者;面有媚相;诈欺者,言辞遑遑;无知者,举动轻狂;情迷者,眼泛泪光;失意者,面现颓唐;中庸者,言语和祥;慈善者,令人温煦;德高者,平易近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佛法的如理修行的确可以改变我们的相貌和命运,这也应该算是俗世成就吧。比如面貌平庸者,爱情未必如意,设若经过人工美化,或许就因此有所改观。大约是这么个道理。故见其人,可鉴其心。

  当佛教令人尴尬地逐渐商业化职业化的过程中,学佛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时尚,“我学佛”成了一种前卫的“标识”,时尚的东西多数属于肤浅的。然而社会现实却越来越是肤浅的东西越受欢迎,或许是现代人疲劳于紧张激烈的生活节奏而不得不为之吧。我们只好无原则地随喜,虽然不赞叹。当浅薄成为主流,深沉就被看成负担。

  正本清源的力量来自于智慧,智慧蕴含于佛法,佛法必须身体力行,六度万行就是踏踏实实做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学       禁忌)(五明学佛网:修学       禁忌)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普献法师:修学方法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净界法师:修学愿力的两种毛病 

 济群法师:《菩提道次第》的修学要领 

 济群法师:修学佛法的基本认知 

 济群法师:佛法修学次第的思考 

 济群法师:《道次第》修学漫谈 

 济群法师:《道次第》修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