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学佛答问:净土法门法师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61


   日期:2010/7/11 8: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答问  (第六十一集)  2001/2/16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21-090-61

  诸位同学,今天是星期五,明天晚上这一边讲《无量寿经》,星期天我要到香港去讲经,二十三号回来。我们这一边问题还不少,有些问题我就带到香港去,我们香港也有一个录影室,我想在那边解答,同时也在网路上都能够看得到,我们的功课都是同时上网的。今天有几个问题我把它提前来跟诸位解答。

  有一位从中国大陆来的同修,他问我一个问题:「听一位讲经的居士说:我们大陆来这里的居士是为了和老法师您照照相,或是为了某种个人的名利而来的。为什么对我们有这种看法?我们千里迢迢的来,是为了学佛。那位居士还说您讲:『让他们去表演!他们都快要下地狱了,我们就帮帮他!』我们从几千里来的,我看是那位女居士对我们讲假话吧!请问您身边的人是不是一定是大菩萨?」

  答:首先,我在没有答覆之前,我要向你道歉,我要向你忏悔。诸位同修都应当知道,现代的社会伦理、道德完全废弃了。我前几年在美国,很多同修在空闲的时间都来找我诉苦,说儿女不听话,叛逆;老师来找我诉苦,说学生不听话,在教学过程当中苦不堪言。世法如是,佛法也如是。不但我讲,过去演培法师也都常讲。

  我初到新加坡来的时候,十几年前,演培法师是我的老友,他在此地建立道场,也收了徒弟,我说:「不错!你徒弟很好。」他笑著对我说:「这个时代没有师徒,只有朋友。」这个话的意思很深,世出世间法我们都要了解现实状况。现在世间有没有父子?没有。有没有师生?没有。佛门里头也没有师徒,能够大家都当作朋友看待,那就很好很好了;时代不同了,从前有,现在没有了。我这一代还有,教导我的老师,我念念不忘。我不忘老师的教诲,念念当中依教奉行,老师怎么教我的,我应该怎样学习。学习不是一天、两天或一年、两年,是一生的事情,这才叫报佛恩,报师恩。

  我向你忏悔,我向你忏罪,这都是实在话。我很清楚、很明了,几十年来我在海外流浪,我二十岁离开中国大陆,今年七十五岁了,时时刻刻想回去,但回不去。我回不去不是政府的问题,中国政府跟我的关系非常好,回不去是别有因素。像这些造谣言生事,说是我说的,我从来没有说过这个话。「让他们去表演,他们都快要下地狱了,我们就帮帮他们的忙!」你们哪位同修在什么时候听我说过这些话?我在什么时候曾经说过这些话?

  往年黄念祖老居士在世的时候跟我说过,跟他的学生、朋友们说得就更多了。他说:「今天在全世界,真正的修行人在中国大陆」,一般看到台湾佛教很兴旺、很兴盛,黄老居士说:「那是假的,那是表面,那是形式,是个空壳子。真正修行人在中国大陆。」我听了这个话,我点头,我肯定。我走过许许多多国家地区,过去胡秋原先生也曾经说:「中国的老百姓是全世界最好的老百姓。」他讲这个话我承认,他们是最淳朴的老百姓,最忠厚的老百姓。虽然中国有灾难,灾难过去会否极泰来。中国人的灾难过去了,中国人的福报逐渐逐渐要形成了,这是全世界有识的人士都见到了。

  将来世界上哪个地区最有前途?中国。虽然伦理道德遭到严重的破坏,但是根在!伦理道德不是孔子、孟子、古圣先贤自己发明的,自己发明的、自己创造的不会长久。伦常八德是天性,天性怎么会被淘汰,怎么会被消灭?不可能的。天性,别人对我好,我一定会对人好,这是天性;别人对我不好,我一定对他远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个理是天理,所以我是深深相信中国有前途。我接触中国高阶层的领导人,我没有接触的我不知道,我所接触期间当中确实非常贤明,他不是糊涂人,他有智慧,他非常聪明。这是国家之福。

  中国人有福,我常讲,世界人就有福了。诸位翻开中国历史,五千多年来中国从来没有侵略过别的国家,从来没有占领过别的国家,这历史有证明。我们在马来西亚婆罗州看到许许多多郑和下西洋的古迹。中国那个时候很强盛,郑和带了庞大的舰队到海外去,没有占领别人地方,没有把人家变成我们殖民地,没有侵略别人的财产,这在世界史上很难见到的。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种善因得善果」,我们古老的祖先在世界上哪个地区跟人接触都是种善因,没有种恶因的。我们现在在南洋看到很多郑和的庙,郑和所居住的地方,他所用过的井,现代人还在纪念他、怀念他,怀念他就是怀念中国古圣先贤的德行。

  我很遗憾,我身边的人体会不到这个意思,他们的所作所为我不知道。有很多远地来的同修想来看我,我非常感激,而有一些人在当中障碍住了。这些事情没有人告诉我,我都不知道。不知道有这种情形,为什么?我实在讲,我没有身边的人,我是孤家寡人一个,我身边一个助手都没有,照顾的人也没有。我跟大家都是朋友,我绝对不以为我自己是老师,而你们是学生,我不敢起这个心动这个念头,大家都是朋友,大家都平等。

  我常讲,我们的老师是谁?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是我们的老师,我们都是同学,都是弥陀弟子,我不过是比大家多学了几天而已。你们来找我,我有义务帮助你,我会很认真的帮助你,我绝不吝法,我也绝不吝财,我一生随顺佛陀的教诲,随顺孔孟的教诲。我每天除了读佛经之外,我还读《四书》、《圣经》及《古兰经》,这些经典都是大圣大贤他们对於宇宙人生的大道确实有体会,把他们的经验与智慧藉著文字流传下来供养后人,给我们做参考。这种厚恩大德我们时时图报,怎么报答呢?第一个依教修行,第二个劝化众生,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方式能够报答前贤,这些道理我们要懂。

  我们是凡夫,凡夫在一生当中不能成就,原因在哪里?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这个亏就吃大了。古今中外,凡是有大成就的人,决定是放弃自己的成见。我们的成见是错误的,从自私自利而生,哪里会有正确?从妄想分别执著里面而生的,不是正确的。我们有幸能够遇到佛法,能够遇到善知识,我们要想做个好学生,真正有成就,决定是放弃自己的成见,放弃自己的烦恼习气。《华严经》里面世尊教善财童子随顺善知识的教诲,这个很有道理。真正善知识,对待一切人决定是平等而无条件的,他的教学完全是看来学的人。他是不是真的想学,从哪里看?从态度上就能看出来。就是印光大师所说的,一分诚敬他就有一分成就,十分诚敬他就有十分成就,要真诚、恭敬心,要尊师重道。

  诸位要晓得,决定不是老师刻意要求你尊敬,若是,这个老师决定不是个好老师,不是真正善知识。诚敬是我们的性德流露,决定没有虚伪,没虚假,是谦虚、恭敬。你只要有这样的本质,这善友说:「这个人可教」,在佛法讲,这个人是「法器」,你不帮助他,有罪过。他能接受,你不帮助他,你有罪过;他不能接受,你可以不必帮助他,为什么?你帮助他叫白费功夫,因为他已经满了,自满了,填不进去了。所以善友选传法的人条件在此地。我们看历代,就以佛门来说,祖师大德一生得不到传人的太多太多了。所以师生这个缘可遇不可求,你到哪里去找,这也是过去生中殊胜的因缘。这一生当中遇到,学生肯学、好学,老师肯教、欢喜教,这里面有真乐,这里面有成就,但遇不到就丝毫不能勉强。

  李炳南老居士,这是印光大师的传人。他在台中弘法三十八年,听他讲经说法的有几十万人。我跟他学习的时候,当时「台中莲社」的莲友就有二十万人,我概略的估计,超过五、六十万人,而真正传他的法,三个人而已,哪有那么容易!决不是老师吝法,老师的心清净、平等、大慈大悲,问题是你肯不肯学?肯学,就是把自己的成见、烦恼、习气完全放下,「老师怎么教,我就怎么做;老师不准的,我们决定不能违犯」,这种人是法器,这种人能学到东西。

  我到台中第一次跟他老人家见面,说明自己的来意,我的目的就是跟他学讲经说法。当时老师第一句话就说:「你想到我这里来学,你得答应我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你能接受,我收你,欢迎你来;三个条件不能接受,你到别的地方去,另求高明。」我说:「哪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你既然到我这里来学,一切听我的。」只可以听他讲经说法,除他之外,任何法师、大德讲经说法都不准听。第二个条件:「从今天起,你无论看佛经或者看任何书籍,都要向我报告,要得到我的同意,我不同意都不准看。」第三个条件:「你过去所学的,我不承认,一律作废。你到我这个地方来,一切从头学起。」他提出来了,我想了两、三分钟,我答应了。

  这三个条件初听之下很苛刻,好像老师很专制、很跋扈,目中无人。所以我那时想:「既来之,则安之,一切随顺老师的教诲。」这样子大概三个多月之后,我就感觉到他这个方法有道理。为什么?烦恼轻了,智慧长了。烦恼轻的原因,他不准你看、不准你听,只跟他一个人学,走一条路,不像从前路太多了,摸不到方向;现在统统都断绝了,只跟著他走,一条路,心定下来了。三、四个月看到效果,半年之后觉得老师这个方法好。他那个时候告诉我,教导我这三个条件,决定要遵守五年。五年之后,我深受利益,我跟老师讲,我再延续五年,我遵守他的法十年,我这个根是这样扎下来的。

  大概是八八年,我第一次到新加坡。昨天晚上,我下楼碰到蓝万珠居士,我到新加坡就是她把我找来的,她是马来西亚古晋的华侨。到这边来,遇到一些老友,隆根法师、演培法师,我跟演培法师交情比较深,我们常常在一起。有一天,他请我到他的道场去讲开示,我勉励青年同学,我看到年轻人很多,劝他们要跟老法师学习:「老法师在我们这一代是唯识专家,专攻唯识经论,非常难得!」我把我跟李老师求学的经过向大家报告,我讲完下来之后,到客厅跟演培法师喝茶、闲话,演培法师告诉我,他从小的时候作小沙弥,在温州「观宗寺」谛闲老和尚会下,老和尚也是这三个条件教他。

  我一听之后,我就恍然大悟,这三条不是李炳南老居士的专利,是中国自古以来代代相传,所谓是「师承」。谛老法师也是这三条教给他,很可惜他没有能遵守,他在「观宗寺」住了一年,开小差,跑了,偷偷的跑了。他跑到哪里去?跑到「南普陀寺」亲近太虚法师,太虚法师那个时候办佛学院。我很替他惋惜,他要是继续跟谛闲老和尚,他是一代祖师,因为太虚法师的佛学院是现代化的,老和尚传的是祖传的。我的佛法是祖祖相传传下来的,不是佛学院学来的。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我没有念过佛学院,我教过不少佛学院,到最后我佛学院也不教了。为什么不教?佛学院害人,我对不起学生,因为老师太多,课目太多,不能成就。真正成就,是中国古时候师承的方法,「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还是坚持这个办法。

  这一次我到澳洲,在南昆大跟大学校长和一些教授讨论,我是想在大学里面办一个多元文化研究所。他问我用什么方法教,我就把我的方法讲出来。他说:「你跟我们学校完全不同。」「确实,跟你们学校完全不一样。我有我一套办法,我这一套办法很有效果。」这个方法几千年祖祖相传的,这几千年当中,无论哪个宗派祖师大德代代辈出,都是这个方法成就的。你现在佛学院这种方法,试试看,看能不能成就?跟古来成就的人做个比较。人必须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才能够见到真理。最怕的是严重的成见,严重的执著,执迷不悟,真的东西你看不到,你被迷惑了。必须自己一丝毫成见都没有,对人对事谦虚、恭敬,你才能见到真理,你才能认识善知识,你才会欢喜亲近,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人总要通情达理。从中国来的,从海外各个地方来的,有些过去见过面,认识的,有些从来没见过面,到这边是来参学,我们作佛弟子应当热情招待,应当全心全力的帮助他。他们到这里的时间短暂,决不能让他们空过。我跟你们学《华严经》的几位同学说过,如果你们觉得《华严经》很重要,要是帮助新的同学耽误了学习《华严经》,我跟大家说,我《华严经》可以不讲了,至少,我《华严经》停半年,等你们第五届毕业之后我再讲。我们一定要全心全力照顾大家,否则的话,怎么对得起人?你们来到这个地方只有六个月的时间,我们不能全心照顾,我们就有罪过,我们对不起佛菩萨,对不起祖师大德。在家居士到这边来参学,有些跟旅行团来的,时间只有一天、两天,更不能让他们空过。

  我们这里有一些学习资料,在过去我们没有限制的给大家带去。现在中国因为法轮功事件影响到佛教,海关检查很严,带回去的书、光碟都被没收了。同时宗教局也写信传话告诉我,希望我们对中国大陆来的这些参学的同修们,尽量让他少带东西,所以现在分量上才减少了,才有限制,从前没有限制。这个限制仅对於中国的地区,因为中国的环境不一样,其他地区依旧没有限制。什么时候宗教局这个禁令开放了,我们决定没有限制。所以这个限制,诸位同修要知道,不是我们限制,是国家在限制,是中国海关在限制,你们一定要懂得。我们总是真诚、热情、全心全力来接待。

  当中有些障碍的,有些排斥的,我明白,他们也是好心。什么好心?不希望我回中国去,希望我留在此地。让你们中国的对我们印象很坏,「净土法门法师不好,净土法门法师没有情、没有义,不要让他回来」,所以他也是个好心,想留我在此地,不要让我回去。都是好心!我们冷静就能观察得到,就能看得清楚,知道他说这些话用意是什么,目的何在,那我们就会一笑了之,不会放在心上,也就不会计较了。

  菩萨不是没有,有!菩萨也很多,要我们有慧眼去认识他,但魔也很多,魔比菩萨还多,都要认清楚,分辨明白。但是,无论是佛也好,魔也好,真诚恭敬,决定不分别。为什么?魔也有佛性,只是他一时迷惑颠倒变成魔,魔将来也会变成佛,所以我们应当恭敬。善人、恶人,好人、坏人,我们以平等心、真诚心、恭敬心对待。好人,善人,我们跟他学;恶人,坏人,我们观察他哪些地方有错误,回过头来想想:我有没有?我如果有,赶紧改过。你能这样学习,善人是老师,恶人也是老师。他这种言语态度我们听了很难过,我们对待别人可不可以用这种言语态度?你就学会了。我们对待一些厌恶的人、不喜欢的人,不可以用这种态度,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顺境、逆境都是菩萨学处,善人、恶人都是善知识,这样才能成就自己真实的道业。

  这是培训班一位同学,他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他说:「老法师曾经说过,希望培训班的同学有问题要善用佛学问答这个时机踊跃提出。但是有见於案头上的来件与日俱增,於是墨於成规按编号等待,恐怕等学生们毕业了也都等不到回答。更何况现逢开班不久,学生们有些问题正急待和老师沟通,师生们才能保持良好的互动品质。像这种情形,请问是否符合於开缘的条件?」

  答:符合,你来的我第一个就给你解答。有很多人看到这么厚,有很多提问题的人都已经回到自己居住的地方去了,都不在此地了。这个我们留在网路上,同时将来我们的答问都会制成光碟,以后都能提供给大家做参考。同学们有问题,我们优先答覆。你们的问题,另外挟一个夹子,我们先解答。总而言之,我们一定要帮助大家学习,在短短时间当中希望我们能够成就大家。

  有人说老法师和李木源居士的关系不好了,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答:在新加坡这个地方,现在我也听到有些谣传,说是净土法门法师跟李木源居士关系处得不好,正在闹别扭。这个谣传传得很多,这是谣言,这不是事实,我们密切合作,我们都没有私心,都没有自己。怎么才会处不好?有私心就处不好。有私心是什么?每个人有得失,每个人有利害,得失利害不同,才产生矛盾。我没有名利心,我没有得失心,李木源居士也没有名利心,也没有得失心,所以我们两个是很好的搭档。

  谣言的生起,也许是因为最近我在澳洲跟古晋建立两个道场。去年我在美国有一批图书,从那边运到新加坡来,而新加坡一直没有地方放,放在仓库里面。我看到非常难过,这些书都是我多年辛辛苦苦所搜集的,可以做一个图书馆,有一千几百箱。我唯恐这些书遗失,所以在最初的时候,我是很想把这些书籍捐送给此地的学校(大学图书馆)。正在这个时候,澳洲的因缘成熟。台湾的杨老师来帮我整理,她看到这些书非常喜欢,她说这些书我们都能用得上,叫我不要捐。我说:「好!此地没有地方放,放到澳洲。」

  我到澳洲那个地方买了一个教堂,买来干什么?主要就是放书的。把这个教堂改成一个图书馆,目的是在此地,希望这些典籍不至於毁坏,并且住在那边同学开班学习,他们都可以使用。这些书运过去,也许有人看到两个货柜运走,好像是我要搬家的样子,不是如此。我是把这些东西安顿好之后,我就没有忧虑牵挂了,没事情了,到什么地方都自在。

  古晋建一个道场,是帮助在家同修。我过去在台湾三十年,受当地信徒们的照顾,我要有回馈、有报答。所以我在那边建一个念佛堂,建五十间宿舍,跟旅馆的建筑一样,一个房间住两个人,可以招待一百个人。因为在家信徒不是长住的,他有时间、有假期到那边去念佛,我那边可以招待他,所以有五十个房间。这样我心才安,我心才定。我们受别人的恩,一定念念要图报,「知恩报恩」这四个字,在《般若经》里面是二地菩萨修学的科目。

  这下面有个问题,可能是同学们提出来的。第一个问题:「请问如何在漫长的弘法路途上,自己保持法喜充满,自度度他,永不退转?」

  答: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释迦牟尼佛已经答覆了几万遍,可惜你没有记得。我说出来,你就会记得,「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你们想想,这句话释迦牟尼佛讲了多少遍?单单一部《金刚经》才五千字就说了十几遍!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你这问题解决了。确实在菩提道上保持法喜充满,永不退转,绝不畏惧艰难,而且还得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这几句话再要把它简化一点,就是经典最后四个字,「依教奉行」,你就会做到。

  第二个问题:「写讲稿的时候,怎么样叫做不掺杂自己的意思?是指照您以前的讲记删减之后,还是原本讲记的内容一字不差,还是说删减过后,依照讲义的内容用自己的言语来表达?请开示。」

  答:最后一句对了。我的讲记你可以参考,完全照里面的意思,用你自己的言语来表达,这就对了,初学要守这个规矩。我们过去跟李老师学经,完全是覆讲。世尊四依法里面告诉我们「依义不依语」,所以不必要照他的言语,要依他的意思,用自己的言语,这叫做不掺杂自己的意思,是用自己的言语来说。

  这个方式是阿难尊者传下来的,集结经藏不是完全采取覆讲吗?覆讲,诸位要知道,不可能把释迦牟尼佛讲的话一字不漏的记下来,不可能。要说可能,现在世间没有人相信;阿难尊者记忆力再好,也不能把释迦牟尼佛每一个字都不漏。四十九年所说的经,哪有那么容易!依义不依语,阿难所重复说出来的,决定是释迦牟尼佛的意思,不是阿难自己的意思。所以这种学习的方法,阿难是第一个,覆讲小座,我们今天说「讲小座」。

  到什么时候可以不要依我所讲的?到你自己有了悟处,就不必依了。可能你所悟的比我所悟的更深、更广,超过我了;你守著我的东西不放,你永远不能超过。但是在开始学习的时候,这个方法一定要遵守,这就是把你带上路。真正上了路之后,那你自己可以去发挥了,你发挥决定不会出差错,决定不会越轨,一定要到自己有悟处才行。

  第三个问题:「讲经要用讲稿,请问如何克服讲经时用那种念稿的味道,也就是如何让讲经口语化?」

  答:讲经的讲稿,不同於平常的文章,这种讲稿叫「口语文学」。在文学里谈论别有一个科目,「口语文学」。所以,你一定要用口语的方式来写讲稿,不能用文章的方式。所以我讲的这些东西,我讲了四十多年,我三十三岁出来讲经,我讲的这些东西,大家把它用文字写出来的,那是口语。这个口语不能出版,拿不出去,拿出去不像话,但是你们讲经的时候很合用、很实用。你们把我的口语变成你自己的口语,你就成功了。意思不能变,语言要变,变成自己的口语、自己的习惯来讲。初学第一个阶段有这个必要。

  第四个问题:「讲经的时候,请问如何让自己的音调有抑扬顿挫,不至於平声、平音?」

  答:这个在《内典讲座之研究》和《实用讲演术》里面都说到,好像这两本小册子你们现在已经学完了。这个学完了不管用,要上台练习,台上的机会不多,平常跟任何人接触谈话,都是练习的时候。跟人家交往的时候练习说话,要用讲经这些原理原则来说话,我们这样学机会就多了,你才能学得成功。你平常不讲经的时候,你说话言语也有抑扬顿挫,为什么到讲经的时候,一遇讲稿,你抑扬顿挫就没有了?你要在这里面揣摩。所以在讲台上,纵然是看著讲稿,也是活活泼泼在说话,不能像在讲台上念讲稿,那你就失败了。这个要细心长时间去揣摩、去学习,要多看别人,多听别人的。

  所以学讲经的人,不能不听经;你不听经,到哪里学?同时,还要有法缘。我们喜欢听别人讲经,将来我讲经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来听,因果报应。别人讲经我不喜欢听,我将来讲经没有人听,为什么?因果报应。所以欢喜听经,跟法师结法缘,跟道场结法缘,跟听众结法缘,三种缘都在听经当中就结了,你不结法缘,哪来的缘?这些道理都要懂,这是事实。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净土法门)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