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德光法师:作父亲难作我们出家人的父亲更难


   日期:2016/6/19 9: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德光法师

  相比于母亲节,父亲节好像冷淡了许多,子女也不太重视,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有父亲节这么一回事。

  并非是父爱不够伟大,而是与母爱相比,父爱显得过于深沉了。如果说母亲的爱如同涓涓的细流般温柔而又绵延,那么父亲的爱就如那伟岸的高山般宽广而又深远。

  转眼,出家已经六年了,作为一个已经割爱辞亲的出家人,我想在父亲节来临之时,感念一下自己的父亲。也向天下所有出家人的父亲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父爱并不比母爱少,但是作为男人的父亲通常不善于表达爱。《大明三藏法数》云:

  “父亲者,谓资形之始,有生成之德。自孩提以至长成,教诫抚字,其恩罔极也。”

  父亲对于子女有生成之德,没有父亲,就不可能有我们色身的生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通常扮演的是一个文化威严的角色,教读书识字,教做人做事,乃至于做错事之后进行教诫等等。《心地观经》曰:

  “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

  父亲的恩德如同山王般的巍峨,子女遇到任何困难,父亲都是最值得依赖的靠山。大多数时候,在家庭中父亲总像个旁观者一样,看着孩子和母亲交流,想关心孩子,却又不知道说些什么,就这么默默的关注着,内心却是幸福的。这就是深沉的父爱。

  作一个父亲很难,作一个出家人的父亲更难。

  我能顺利出家,与父亲的理解和支持分不开。父亲是家族中的长子,我是家族中的长孙。对一个宗族观念非常厚重的地方来说,长子长孙自然承载了太多家族的期望。我是我们家族第一个大学生,唯一的研究生,是学历最高的一个,亲戚教育孩子通常都是拿我当例子。

  后来我出家,不知道父亲背负了多大的精神压力。父亲一生老实本分,平凡普通,所以他总想希望我能够出人头地,为他争气。然而最后我选择了出家,父亲开始多少还是有些失望的,但是后来我跟他彻谈之后,父亲最终明理支持。

  记得那一晚,父亲一夜未眠,第二天在送我出门的时候跟我说:

  “既然你已经选择出家,就不要挂念家里的事情了。希望你在修行的道路上能够有所成就,我不懂更多的大道理,但是我知道你出家是能够利益他人的,这就够了。”

  父亲的爱就是如此的博大宽广。

  出家是一条区别世俗的道路,虽然不能博取钱财名利,但是却可以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帮助众生脱离轮回苦海。出家这条出世间的道路,是舍弃小我、小家、小爱,成就无我、众生、大爱的。

  《心地观经》曰:

  “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

  无数次的轮回转世中,所有众生都曾互为父母眷属,因此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去度化。出家行的就是这样一条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提之路。

  有个偈子说的好:“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之所以在三界中流转生死,就是因为看不破世间恩情爱义的执着,其实只有真正舍弃这种恩爱进入无为境界,才是真正的报恩啊。

  剃度的时候,仪轨中有“辞亲脱俗”一项:

  “出家之人,虽高超俗表,为世福田,礼越常情,不拜君主,不拜父母,然父母生汝,养育恩深,汝当起立,专精拜辞,此之一拜,谓最后拜也。”

  一旦出家,便走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超越世俗,成为了众生供养的福田,从此以后不拜君主,不拜父母。出家不仅是外在形象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是内在精神境界的升华。出家是出烦恼家,出三界家,从此放弃世俗情爱,辞别亲人,脱俗净修。

  我的最后一拜,冲着父母的方向,头重重得叩在地上,耳边浮现出父亲最后的期望叮嘱。虽然不舍,也并不能完全理解出家的意义,但是仍然愿意成全儿子的选择,这就是伟大的父爱。

  值此父亲节之际,祈愿天下所有的父亲都能够身心康泰,诸事吉祥。南无阿弥陀佛

 转自腾讯佛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