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不要让你的爱扭曲成伤害


   日期:2016/7/3 8: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内心的分别识中,对外在有二元对立的分别,认知的好与坏会导致自己快乐或不快乐,于是自然会喜欢能为自己带来好情绪的作为。

  就个人而言,关爱自己是正常的。但若是将我们自认为的快乐或幸福强加在别人身上,也许这不是有意识的期待,潜意识里却希望借此达到自己认定的理想境界,因而引起别人痛苦的感受,那么我们的作为就是错误的。因为,对自己真实的关怀,应该是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形之下,将快乐、幸福、平安等愿望实现在自己身上。

  但是,爱与嗔恨,这两者的分别却很难拿捏。

  为了表示爱,有时我们会产生强烈的嗔恨;有时我们自认为处处替他人着想,可实际上却以肢体动作或语言责骂的方式伤害了他人。尤其是我们常常以语言伤人,却无所警觉与节制,甚至不承认自己有所缺失。伤害他人的事,身体动作能做的有限,语言却可无限延伸。只要不满意,我们就会用恶毒的言语去攻击、挑拨、或说绮语,让别人从快乐落入无明之中,而渐渐远离幸福。

  由于我们很少正确地反观自己,让所谓的“爱”或“关怀”掩饰了自己的私欲,无法优先考量他人的利益,而让自己所付出的“爱”或“关怀”扭曲变形。常有父母说打骂孩子是为了孩子着想,希望他的学习更上一层楼,最好是每次考试都能拿第一名,被最优秀的学校录取。但事实是一个学校或一个班级的第一名只能有一个,大家都想得第一,是不太可能实现的。适度关心子女是必须而且正确的,可过于执着,其实所爱的并不是孩子,而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只是希望孩子达到自己预设的目标,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傲慢心。

  同样在一个家庭中,夫妻彼此的关爱,有时候是一种过度占有欲的表现。不给对方留空间,常常让自己的伴侣感觉到压力和喘不过气来,因为给了对方太多定义和要求。其实这种约束都是从自私爱欲的角度出发,不能很好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和理解。很多家庭中夫妻吵架,都会觉得自己付出比得到的少,而内心失衡。其实这样计算时,爱本身的定义就已经被扭曲了。我们对于周围人有所要求时,以为是关爱和关心,其实本质是为了满足对自我的观点和行为的肯定,这本身不是爱,而是自私。

  我们常常自认为“我是为别人好”,但当对方的表现如自己的意,才会对他好。如果对方的作为不如我们的意,就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反感或怨气。这种关怀方式,似乎不是在关怀别人,而是在关怀自己。

  因此,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就会使得我们的关怀达不到预期,反而带来伤害。所以,真的打算付出爱,就不要让它扭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伤害)(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伤害)  

 道坚法师:电脑中保存的致身心遭受严重伤害的女孩的最后一封 

 其它法师:打着佛教旗号搞旅游伤害的是佛教(戒毓法师) 

 伤害姻缘的行为 

 嘎玛仁波切:淡化自我的宠爱,化私利为慈悲,才不会恐惧无常 

 有伤害众生的业报,现在冤亲债主在讨,所以要多忏 

 嘎玛仁波切:有多少疾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祸从口入” 

 嘎玛仁波切:管好心念和嘴巴,任何时候都不要传播道听途说的 

 嘎玛仁波切:网上卖的犯太岁的挂牌,真的能化解太岁吗? 

 嘎玛仁波切:心存善念,最后受益的反而是自己啊! 

 嘎玛仁波切:修财神法的“密意” 

 嘎玛仁波切:累积福报最刻不容缓的观念 尊重生命 

 学佛,就算别人伤害你、 欺负你,都不会成为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