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死后有三种力量,决定他的去向


   日期:2016/7/6 17: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当在出生的时候,就已决定了死亡的命运。所以,生的情景未必可喜,死的情景也未必可哀。

  以佛法来说,若不出离生死,都是可怜悯者!

  因此,信佛学佛的人,平日所做的佛事,在临命终时最能得力。

  平日修行有素,命终之后,必可出离生死的凡界,往生佛国的净土。

  人死之后的去向,有三种力量来决定他的上升或下降:

  1、随重,随着各自所造的善恶诸业中的最重大者,先去受报。

  2、随习,随着各自平日最难革除的某种习气,先到同类相引的环境中去投生。

  3、随念,随着各自临命终时的念头所归,而去受生六道或生佛国净土。

  由于如此的原因,佛教主张人们应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应当革除不良的习气,应当着重平日的心念,乃至念念不忘佛法僧三宝,念念要将自己所作的一切功德作为往生佛国净土的资本和道粮。

  学佛的工夫,主要是靠平时的修行,归依三宝,受持五戒,供养布施,礼忏诵经,救济贫病,造福社会。

  假如平时没有进入佛法,临命终时尚有一个补救之道,那就是根据“随念往生”的道理,劝他一心念佛,劝他万念放下,切切不要怕死,切切不要贪恋家属亲友和产业财物,切切不要心慌意乱,应该一心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若已无力出声念,则在心中默念;他的亲属如果真的爱他,那就不可在他弥留之际放声大哭,那只有使他增加痛苦和下堕的可能;并且要劝大家陪伴念佛,使得临终之人的心念融洽于一片虔敬恳切的念佛声中。若能如此,死后当可往生佛国净土;若其寿数未尽,也能以此念佛功德使他早日康复、福寿增长。

  人将命终,或坐或卧,侧卧仰卧,均以他自己感到舒适为宜。若已昏迷而尚未断气时,切勿因他有便溺沾身就给他洗澡或擦拭,以免增加他的痛苦嗔恼而影响到死后的去路。命终之后,鼻息虽断,只要尚存一丝暖气,他的神识仍未脱离肉体,故须经过八小时后才可为他浴身更衣。若用火化,最好是在经过二十四小时后。人死之后,若不超凡入圣,一般说来,便成了亡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死亡       力量)(五明学佛网:死亡       力量)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确认死亡的正面意义? 

 陈兵教授:如何正确对待死亡 

 楼宇烈教授:我们应该说——智慧才是力量 

 净界法师:他对来生没有规划,所以死亡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毁灭 

 李利安教授:佛教死亡理论的建构——《佛说死亡:死亡学视野 

 文化的力量(XC法师与美国、新加坡客人对话录)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改变命运的力量 

 万行法师:先天的力量也需要后天的力量启动 

 贤崇法师:慈悲与智慧的力量 

 海空法师:愿行的力量(下) 

 海空法师:愿行的力量(上)发愿与行愿的内涵——2008年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一篇 培养健全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