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妙祥法师:境界问题的处理


   日期:2016/7/25 16: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不分别为殊胜境界  

  问:在坐着念佛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出现那种幻觉,那什么时候是佛境,什么时候是魔境啊?

  答:就是说不管是出现境界还是不出现境界,只要是你动念了,那就称为魔境,你不动念就是佛境,就在这上区别。并不是说这个境界好和坏,不管你是阿弥陀佛来了,还是那个魔来了,谁来我都不管,只要你起心动念,有追求和有希望心,那就是魔念。如果你没有希望心,就是佛来了,我该念佛念佛、我该睡觉睡觉,我不理你,那就是佛念。

  问:那境界什么样的是最殊胜的呢?

  答:哪个境界都不算殊胜,都是灰尘。什么叫境界呢?境界是不是好事?是好事,但是我们有的时候不认识境界。比如说这地上有灰尘,我们打扫灰尘的时候,或要端出去的时候,它必然要起灰。什么叫灰呢?灰就是我们看到的境界。只不过是在打扫过程中起的灰尘而已,所以说它就叫境界。你把境界当成一个根本的东西来修,最后你就失掉根本的东西了,你的灰尘就端不出去了。你只有不怕灰尘扬起来,这灰才能打扫出去,就这么个道理。

  所以对于境界呢,我们既要肯定它,这是在修行的一个过程中——你要没有修行呢,还没有境界。但有境界绝不能执着,因为它是灰尘,它是虚妄的。如果你认贼为子,那就完了,马上我们的心念就错了。所以说对境界呢,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也不可以否认这个正确、好的一方面。如果你给境界都说成坏,同样也是一种排斥境界的行为,这种心理也是分别心,也是错误的。明白这个道理吗?说境界是不对的,也是错误的。有人说“不允许有神通,不允许有境界”,这个说法都是不正确的。而且必须通过境界知道自己有修持,但是我不住在这里,所以说不偏不倚地去解决一切问题,它符合真理,符合实修。如果否定的话,一味地否认说“你有境界不好,有神通是不是外道”,这都是不允许的。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注意这方面。

  另一个注意的,就是在境界现前的时候,比如说魔境现前的时候——所谓的魔境,并不是外面来的,也是我们自己的心境。但是这个魔境应该怎么看?有那么一句话,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句话,什么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是说,当你修道修到一尺高的时候,也就是说,从你心里拿出一尺的灰的时候,必然要掀起一丈高的灰尘。就拿出一尺的灰,就要掀起一丈高的灰尘飞扬的这个高度,不是说魔比道高,而是在这里必然有一些境界要出现的,这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应该这么理解。你要那么说,“我们修道,修那么一点还不如魔修得好呢”,那不坏了吗,是不是?这是不正确的。就是说大家在境界中一定要克服什么呢?恐惧心,不要恐惧。比如说,我们念佛时候,特别绕着念佛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有人说话,甚至有人打仗、有人吵架,我们出去一看,什么也没有。最后以为是来了魔了,实际上不是那个事儿。

  因为我们种子识留下了一个种子印象,再经过一个外缘,什么是外缘呢?就是我们走道脚步和地面的摩擦,摩擦的声音就会产生了一种——由于我们识的分别心,它产生了一个外面说话的声音,实际上和外面没关系。有的认为什么鬼魂来了,谁到我道场来了,在外面说话,我出去了还没看着,又是房梁响了,这都是我们这个脚步摩擦所产生的声尘的一种变化。

  问:那么师父,在念佛的时候,能感觉到这手上有一股凉气,这是什么个意思?

  答:感觉身上有一种凉气,甚至感觉头部有一股凉气,这不是有什么凉气,是你心地清净的一种表现。就是过去你可能对你这个胳膊呀,或哪个地方有所执着。比如说爱护啊,或是干吗,有所执着,等到念佛念得清净的时候,心里清净,它自然这边就感觉到一股凉气。实际上不是凉气,就像气功里说的什么任脉呀、督脉通了,所谓的通,是心里清净就叫通。他们认为是有一股气在通,实际上他说错了,这其实是清净心的一种表现。比如说道教的一种——还有一些灌顶啊,说从头顶上灌顶,灌凉气进去了,实际上不是凉气,是心里清净,那是清净的一种现象。他认为是有气进去了,是错误的理解。在我们凡夫的一种感觉,就像一股气流进去了。它不会有气流进去的。也就是说,这种现象叫什么呢?叫空,一种空的现象。

  【2】念佛身体动的原因  

  问:弟子在上次静修念佛时,念念忽然手指一动、全身动,就吓一跳,弟子不知?请师父开示。

  答:“静修念佛时,念念……”就是说你手指一动,全身就动一下,问的是这个意思吧?那你怎么不说你全身动一下,手指头就动一下?(众人笑)这都是虚妄的事情。就是说我们以知见认识问题的时候,就有了我们的主意,就是有主见在这里边。就像有一个人似的,说:“师父,我一动念,天就下雨。”这个居士告诉我,“这怎么回事,我一动念就下雨呢?”我说:“你不知道,一下雨你就动念。”(众人笑)他听完愣了,说:“对呀,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怎么没往这儿想呢?哦!”他以后再不来找我问问题了。

  就是说我们人很容易执着这一块儿,都认为“我能如何如何”,而不知道自己和宇宙、和万事万物是一体的。它们没有个先后的问题,你硬给分出个先后来,你不是没事找事吗?所以说没有意义。

  【3】念佛时出现“阿弥陀佛”字  

  问:弟子在佛前念佛时,有时佛像上方有“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的字出现,是好事吗?

  答:这个问题啊,既是好事,又得注意。因为我们不念佛,它不会出现“阿弥陀佛”的字样。在智慧里大约有五种智慧,有的具体分了三种智慧。从这里讲,就有文字般若、境界般若和实相般若。文字般若就显现了文字,同样它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还有一个是出现的境界,但终非真的,它只是修行的一种过程,一种表现。只有实相般若才是我们自己的家,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所以说我们不能因为出现字,就追求或生欢喜心。我们稍稍一生欢喜心,它就变成魔事;如果你不生欢喜心,就成为你的功德。

  就像一把菜刀,你切菜,就可以帮助你去做饭吃饭。如果你拿这把菜刀去砍自己,就会把自己砍伤的。所以说境界出现,应该两面去对待,你说它都好,不对;说它都坏,否定也不对。应该正确地理解,我们才能正确地把握,得到它的中道义,这样应该是正确的,不能偏离。

  【4】念佛时出现莲花台  

  问:我母亲在念佛时,看见佛坐莲花台在空中,几乎天天如此,这种现象表示什么意思?

  答:如果是天天都看到莲花台在空中,这个现象,应该多念一下《金刚经》和《心经》。不要老观想,老观想以后,它不是真实的。虽然是有一定定力,但是怕产生幻境。真实的境界不是我们天天观就现前的。因为它是自然的,不打妄想就现前,并不是说我们观就能观出来,观出来的东西往往都是虚假的。所以说什么叫观呢?也就是不观是观。如果天天如此,应该让她多念念《心经》,要离相,这样的话对她更有益处。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想求也求不到,不要怕。说:“一旦我不这么做了,这个莲花也没有了,那希望也没有了。”那希望心是什么?希望心不还是妄想吗?

  【5】念佛时经常哭 

  问:师父,学佛几年,做功课、念佛哭得非常多,为什么?

  答:这个问题就得加小心。有时候有的人一念佛,或一见到佛菩萨形像他就哭,因为什么呢?一个是自己好像流浪的孩子回到父母跟前,他有一种悲伤或是一种喜悦,就会产生流泪的现象。但为什么还要注意一点儿?就是说有一种悲魔,如果哭常了,把心哭酸了,这悲魔就入了心腑了,只要想起来就哭,这个很可怕的!所以说一定要警惕这个。如果你每次做功课都要哭,非常多,在做功课哭的时候应该念一念:“是不是悲魔入窍?是不是悲魔入窍?”自己反复念。反复念以后,这个悲魔马上就消失了。这个哭也是一种假脸。

  恭录于上妙下祥法师讲述《念佛》书籍完整版--第五部分 境界与实相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妙祥法师       境界)(五明学佛网:妙祥法师       境界)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二十一、三个禅的境界——完结篇 

 其它:略论善导往生净土的境界“报土论”(谢路军) 

 王雷泉教授: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用功的境界与心态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开悟的境界与悟后保任 

 黄夏年教授:宝峰禅师的境界 

 楼宇烈教授: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修道必然会有境界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走出闭关中的境界 

 张秉全居士:依一实境界起修,速得疾入菩萨种性 

 明一法师:永嘉大师说境界 

 蔡日新居士:学理思考与人生境界——蔡日新先生访谈录(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