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仁清法师:《般若70义甘露滴》不共智相


   日期:2016/7/31 9: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不共之相智智相有39种:1、十力。2、四无畏。3、四无碍解。4、佛的十八不共法。5、真如相。6、自然相。7、唯佛之行相。”

  “十力,有:1、处非处智力2、业异熟智力3、种种胜解智力4、种种界智力5、根机胜非胜智力6、趣一切道智力7、染净智力8、宿住隋念智力9、死殁出生智力10、漏尽智力。”“此处的十力”是已将违逆品的种子、习气完全断尽者才有,唯佛。

  1、“处非处智力”,即了知的处非处之力。“处”是所知,在所知之中有。“非处”在所知中没有,不知所知。“处非处智力”就是了知所知、非所知之力。

  2、“业异熟智力”。即能了知极微细业果建立之力。布施得福报等,是极隐秘法,能如实了知者,唯有佛智,故是“业异熟智力”。

  3、“种种胜解智力”。即了知种种胜解之力。所化机各有不同的胜解、意愿,有的胜解大乘法、有的胜解小乘法等。佛对所化机的各种不同胜解,完全能如实了知,并依其不同的意愿,宣说不同的法。

  4、“种种界智力”。“界”是种姓。佛能了知其种种界(种姓),所以能依其意愿及种姓说法。

  5、“根机胜非胜智力”。即了知根机胜劣之力。所化机有利、中、钝等各类根机,佛智能如实了知所化机的根机胜劣。

  6、“趣一切道智力”。即了知趣一切道智力。“道”不是地道的道,是“因”。唯有佛智对此才能完全了知。

  7、“染净智力”。即了知染污和清净之力。“染污”是随业惑转之法。“清净”是不随业惑转之法,是由往昔愿力和大善根产生之法。

  8、“宿住随念之力”。即了知往昔宿处隋念之力,亦即宿命通。

  9、“死殁出生智力”。即了知死殁和出生之力。

  10、“漏尽智力”。即了知漏尽之力。“漏尽”是灭谛、解脱。了知断尽烦恼障和所知障之力,亦即了知断尽烦恼障和所知障获得解脱之力。

  以上“十力”,只有佛才有,因为那些是断尽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种子、习气之力故。

  “2、四无畏,有:1、宣誓自利斷德圆满无畏。2、宣誓自利证德圆满无畏。3、宣誓利他所断无畏。4、宣誓利他对治无畏。”

  1、“宣誓自利斷德圆满无畏”。自利有二类:自利斷德、自利证德。“自利斷德”即断尽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种子、习气。“宣誓”即宣称。

  2、“宣誓自利证德圆满无畏”。自利证德达究竟。

  3、“宣誓利他所应断无畏”。为利他故,宣称“贪、嗔等是所应断”时,根本不需害怕,因为这些确实是所应断。

  4、“宣誓利他对治法无畏”。宣称“基智、道智、菩提心、证空慧等一切道,是贪、嗔等的对治法”时,毫无畏惧。

  “3、无碍解,有四:1、法无碍解、2、义无碍解、3、词无碍解、4、辩才无碍解。”

  1、“法无碍解”是于诸法的体性无贪无碍(无贪的烦恼障,无碍的所知障)。

  2、于所诠意义无贪无碍。

  3、于能诠词句,无贪无碍。

  4、于自总之性相,无贪无碍。

  “四无碍解”第九、第十地的菩萨也有,八地及以下没有。

  “4、佛的十八不共法:1、六不共威仪。2、六不共证悟。3、三不共事业。4、三不共智”。

  “六不共威仪”:1、身行无错乱。佛的身躯无论在何处,不会伤害任何有情。2、语无喧哗。佛所说只有佛法和利他语。3、正念无退失。佛对自他有情的无始宿世,刹那亦无忘失。4、意无不入根本定。佛在行、住、坐、卧间,任何时候,皆安住于空性根本定中。即使在定中,佛的根识仍可现行。5、无异想。即无种种不同之想,无种种谛实成立之想。6、无不观察之等舍。佛在日夜恒时观照一切有情,下自地狱,上至有顶天之间。一切有情的苦、乐,佛在一切时中,无时无刻地观照着。

  “六不共证悟”:1、欲无退失。欲行利他之欲求,欲使有情脱离三恶趣苦,脱离轮回、安置有情于佛地的欲求,绝无退失,一切时中皆现行,不退转。2、精进无退失。佛于利他、善品的精进,绝无退失。3、正念无退失。佛对所了解之经典的甚深、微细、广大所诠义,任何时候都紧记在心,绝不忘失。4、三摩地无退失。是奢摩他(止)无退失。5、般若无退失,是毗钵舍那(观)不退失。6、解脱无退失。依于止观双运脱离烦恼障和所知障的解脱不退失。

  “三不共事业”:事业是佛示现的事迹,佛身、语、意三门的事业和有情不掺杂一起。1、身诸事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2、语诸事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3、意诸事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

  “三不共智”:1、于过去无贪、无碍智。2、于未来无贪无碍智。3、于现在无贪无碍智。

  “真如相、自然相、唯佛相”是佛的三种行相,三者名异义同,都是空性之相,是佛心续 现证的空性,这些都是“总”,无分类。

  总之,佛的不共功德有:十力、四无畏、四无碍解、十八不共法、真如相、自然相、唯佛相。其中,除四无碍解外,其它为佛才有。是佛的不共功德。

  “界限:唯佛地有”。

  《现观庄严论》的第四事是“圆满一切相加行”,共有11法,第一为“行相”,到此圆满。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仁清法师       般若70义甘露滴)(五明学佛网:仁清法师       般若70义甘露滴)  

 仁清法师:金刚经的简单开示 

 仁清法师:为什么要皈依 

 仁清法师:应当发愿求生极乐 

 仁清法师:“性空”与“相空” 

 仁清法师:防“忽悠”妙招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仁清法师:今天打死一只蚊子因为它吃了我很多的血 是不是该 

 仁清法师:鬼和神的区别 

 仁清法师:给僧人提毛病算不算过错 

 仁清法师:受戒持戒的关系 

 仁清法师:呼吸念佛的好处 

 仁清法师:看到有人杀生受不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