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神相说这兄弟二人的相已经改变,差别很大了


   日期:2016/8/12 22: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相随心转是佛教中常说的一句术语,意思是说人所表现的外在相貌是随着人的心态的变化而变化的。

  具有忍辱慈悲心的人,心地必然善良,就会显现出慈爱温和之相;而那些巧言令色之人,常会给人一种阴险狡诈的印象。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这就是相随心转。

  有一个雕塑家突然发现自己的面貌越来越丑了。“丑”并非指肤色、五官(他原来长得挺不错的),而是指神情神态,怎么就那样的“狡诈”、“凶恶”、“古怪”,以至于使面相本身也让人可恶可怕。

  他访遍名医,均无办法。因为,吃药也好,整容也好,都无法医治五官之间的“关系”无法医治“满脸横肉、凶神恶煞”。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游历一座庙宇时,把自己苦衷向长老说了。长老说,我可以治你的“病”,但不能白治疗,你必须为我先做一点工作,雕塑几尊神态各异的观音像。

  雕塑家接受了这个条件。

  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观音是慈祥、善良、圣洁、宽仁、正义的化身,她的面相神情,自然就是人民群众心中这些概念的形象化、典型化。

  雕塑家在塑造过程中不断研究、琢磨观音的德行、言表、不断模拟她的心态和神情,达到了忘我的程度。他相信自己就是观音。

  半年后,工作完成了,同时,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相貌已经变得神清气朗,端正庄严。他感谢长老治好了他的病。“不”,长老说,“是你自己治好的。”

  此时,雕塑家已经找到了原来“变丑”的病根一过去两年,他一直在雕塑夜叉。

  人所显现的相貌好恶与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和心绪有直接的关系。不同的心绪不仅表现在面相上,而且还直接与一个人的前途命运相关联。

  宋朝时,有高孝标和高孝积两个双胞胎兄弟,举止言谈和才思颖悟都象同一人。十六岁时,他们一齐考上秀才。婚后,父母为使媳妇能辨认丈夫,命令他们穿着不同衣裳和鞋子,以便辨认。

  有一天,他们遇到陈希夷先生,陈希夷看了他们的面相以后,说:“你们两人眉清目秀,鼻梁挺直,嘴上有红色的痣,耳白而轮廓鲜红,气清神澈,都是科第中人。况你们现在眼耀彩色,必主同科高中!”

  到了秋试时期,他两兄弟便同时赴京,寄住在亲戚家里。邻居住了一位年轻妖艳的寡妇。孝标一心向学不为所动,孝积把持不住,竟然跟那少妇私通。后来被人发觉,告诉寡妇族人。寡妇畏罪,竟然投河自尽。

  秋考完毕,他们兄弟又去拜见陈希夷先生。

  陈希夷看了大吃一惊,说:“你们兄弟二人的相已经改变很大了,一位变得更好,另一位变得很坏。孝标眉现紫彩,眼耀文星,必定高中。孝积翠眉有变,双目浮睛,朱唇色翦,耸直的鼻梁赤而黑,白色的耳朵干而焦,神色颓然枯槁,气冷而散,这一定是损坏道德而使面相改变。这场考试不但考不取,反而有夭亡的预兆。”

  发榜后,孝积落第,抑郁而死。

  后来,孝标当了大官,声名显赫,子孙众多而且贤能。他七十大寿时,陈希夷先生也来祝贺,并且即席发表感想:“看出一般人的面相是容易的!但是人的命运却不容易说得丝毫不差,因为命在天,相在人为。如果能顺应天理,合和人事,则世世必昌。人的精神忽聚忽散,人的志气忽松忽弛,有诸内必形诸外,上苍大公无私,福可以因为罪恶而消减,罪也可以善功相赎,生于心而发于面,逃不过他人的一双眼睛,这叫做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父母生就的自然相貌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所表现出来的外相却随着人心态的变化而变化。只要心态平和,心情快乐,即使并不漂亮,你给人的印象也似年轻和美丽的:反之,如果心怀阴险狡诈,即使你原本花容月貌,也是令人不敢恭维的。

  摘自《清云法雨》2007年冬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慈悲心       相随心转)(五明学佛网:慈悲心       相随心转)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慈悲心喜舍行 

 仁焕法师: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 

 仁焕法师:为什么要有慈悲心 

 仁焕法师:有慈悲心才能度众生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真实无伪的慈悲心如何生起? 

 药师山·紫虚居士:谈慈悲心与公平正义 

 药师山·紫虚居士:行菩萨道的人,开始要以慈悲心为主,一切 

 药师山·紫虚居士:关于慈悲心 

 慧光法师:修善益增慈悲心 

 清远法师:放生以及佛教慈悲心的培养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四 2 培养慈悲心 

 传喜法师:放生是弘扬观音菩萨的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