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净土法门法师答覆北大同学问题


   日期:2010/7/21 11: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九九年早餐开示—答覆北大同学问题  1999/1/6  香港  档名:20-14-0106

 

  北大有一个同学,写了一封信给我,问我修学的方法。世出世间的学问,只有一个原则,就是专精。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劝导大家,「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八个字。可是在学校里,或者是在实际生活环境当中,我们所接触的面非常之广,影响也非常之深。毕竟文化是多元的,世法如是,佛法也不例外,但是佛法跟世法性质不相同。譬如世间学术,我们念法律,目的是将来作法官、作律师,选择这个行业;你去念医科,你将来会选择作医生。学校里面科系很多,你可以自由选择,做为你一生的事业。可是佛法不一样,佛法将来我们学什么?学作佛、学作菩萨。因此佛法的教学、佛法的内容,跟世间法就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修学的原则还是一样的,那就是要专、要精。

 

  世间法里头,你一门学好了,另外一门你不知道,所谓是隔行如隔山。但是佛法不相同,佛法一门通达,一切法门都通达,不但是出世间法通达,世间法也通达。这是个什么道理?实在上讲并不难懂。世间法的修学就像一棵树一样,它是在枝叶,这个叶不是另外一个叶,这个小枝不是另外一小枝,所以是彼此不相入,学这一门不能通达那一门。佛法所修学的是根本,就像这棵大树一样,是找到它的根、找到它的本。我们知道所有一切的枝叶,都从根本生出来,你只要抓到了根本,透彻了解根本,这一棵树所有一切枝叶你都通达了、都贯通了。根本是什么?大乘法里面常讲的一念自性。这是宇宙的起源,万事万物生起的源头,也是所有一切生命的根本,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心性是根本。

 

  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自己真心本性之中,具足无量的智慧,所以他能解,能明了,能大彻大悟。又说具足万德万能,这个万德万能表现出来的,就是生起宇宙万有生命的现象,这是自性的德能,自性是根本。佛法之所求,就是求明心见性,禅宗如是,任何一个宗派,任何一个法门,无不如是。在各个宗派说的名词不相同,意思是一样的,禅宗讲明心见性,教下讲大开圆解,密宗讲三密相应,净土宗讲一心不乱,这是名词术语不相同,实际上都是说一桩事情。正因为如此,所以你必须一门才能深入。深是什么意思?深到根本。就如同我们在一个树梢,树梢诸位晓得,树梢要缘著一门,这个梢从枝上小枝长的,你寻著小枝,小枝从大枝长的,再寻大枝,你根本就找到了,这就叫一门深入。如果你在末梢,还没有找到出生你的枝叉,你又去找别的树梢,你永远就找不到根本。这些枝叶就表无量法门,诸位细细去想想这个道理。

 

  我们现在都是树梢、都是树叶,你想想用什么方法找到根本?佛说无量法门,说的是枝叶。为什么说那么多?一切众生的根性不相同,佛了解众生是多元文化的一个集合体。佛有说过,任何一法是无量因缘而生起的,哪有那么单纯?单细胞的生命,都是无量因缘而生起的。各个众生根性不相同,所以一个法门不能度无量众生,这是佛的慈悲,佛说无量法门度无量众生。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在无量法门当中,选择适合自己根性的法门,我们修学起来就格外容易,道理在此地。适合自己的兴趣,适合自己的程度,适合自己的生活环境,修学就方便了。无需要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无需要改变我们生活环境、工作环境,这个修起来多么方便。佛不会给众生添麻烦,只会给众生带来善巧方便。

 

  世尊当年在世,这些都没有问题,每个人接受世尊的教导,世尊教一切学生不是一个法门,每个人教他学一种法门,适合他的根性。世尊有能力观机,他看一个人,不仅看你现在,你的前生、再前生,无量劫以前一直到今天,你的生活、修学的历程,他全知道,所以他教给你的方法就很适合,依照佛的方法,你很快就成就。就好比大夫看病一样,他对你的病源清清楚楚,所以用的药用得非常之好,药到病除,你就开悟、就证果。佛不在世间,后来这些学生,学生没成佛,没有佛的本事,但是在正法时期、像法时期还算不错,佛的学生许多人都是有修有证,能力虽然没有佛陀那么强大、那么圆满,总算是有一点能力,为一切众生指路,大多数还算不错。

 

  可是到今天就不一样了,《楞严经》上说得很好,「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什么叫邪师?冒牌。你看看,现在商品都有假冒的,假冒的太多了,你买真的东西,实在讲很困难,很不容易买到,真的它里头也掺假。这是什么原因?伦理道德丧失,众生只看在利上,没有看在道义上。从前人讲道义,把利看得轻,所以你去买东西货真价实。世法如是,佛法也如是,佛法在现在这个时代假冒的太多了,不是真佛法,假的。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怎么办?释迦牟尼佛有先见之明,为我们指出一条生路,那就是《大集经》里面佛所说的,佛说了个原则: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这是佛为我们指出一个大原则、大方向。

 

  我们生在末法时期,我们遵守释迦牟尼佛的教诲,选择净土这条道路,这是佛为我们这个时代指出来的。虽然修学净土,净土里头是不是纯真?大致上还不错。净土现在也有冒充的,为什么?大家看到这么多人热心修净土,魔王外道也假借净土的名义来欺骗众生、来误导众生,虽然也念阿弥陀佛,他别有用意在里头,这是在最近一、二十年当中我们看到了,我们应该有所警惕。怎样才不会走错路?第一,决定要依净土五经一论来修学;第二,决定要遵守祖师大德的引导。跟我们距离最近的,净宗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我们遵守印光大师的指示,依照净土经论的修学,就不会出差错。所以古今中外的修学第一个条件,佛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所说的亲近明师,《华严经》上讲的亲近善友,善友就是老师、善知识。什么是善知识?必定有师承,他是跟哪个老师学的?他的老师又是跟哪个人学的?我们要搞清楚。他这个承传靠得住、靠不住?这个对於我们选择老师、亲近善知识非常重要,影响到我们一生的修学,将来的成就。

 

  我早年在台湾,朱镜宙老居士给我介绍李炳南老师,我向他请教:李老师是跟谁学的?他是跟印光大师学的,我们知道师承没问题,我们跟印祖一脉相承。可是在这个社会上,也有不少人说他是印光法师的学生,是印光法师的传人,我们再仔细观察观察,他的生活、他的为人、他的修学,像不像印光法师?如果不像,恐怕是仿冒的。仔细观察像不像,印光大师有《文钞》留给我们,我们拿这个去比对比对,果然相像,那靠得住。如果他起心动念、所作所为,跟印光大师讲的不一样,虽然他说是印光大师的学生,印光法师现在也不在了,我们也无法去对证,只有拿印光法师的教训来做标准。你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果然跟经典、跟祖师所说的相应,而没有违背,我可以跟你学。如果你的心行,跟经上讲的、祖师教训不一样,我们应当对你是敬而远之;敬是尊重你、尊敬你,远是不跟你学,远是这个意思;不是说跟你距离远远的,不是的,是不跟你学。所以亲近善知识是第一个条件,然后你有好的同参道友,平常在一起切磋琢磨,有好的修学环境,这一生当中你决定成就,你的缘具足了。

 

  佛家讲缘,现在人讲条件,你修学的条件具足了,条件太好了。这种缘、这种条件是非常希有难逢的,决不是每个人一生当中都遇得到的,佛经上常讲「百千万劫难遭遇」,彭际清所谓「无量劫来,希有难逢」,这个话都是真实话,一点都不假。我们现在很难得因缘具足,条件都不缺,现在的关键就是自己要懂得抓住这个机会,认真努力修学,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其他的法门我们可以听,也可以看,净宗是我们的主科,是我们的主修,其他法门知不知道没有关系;如果你发心讲经说法,其他法门的常识要懂得,应该要涉猎,但是以净宗为主。

 

  在学校读书也是这样的,你发心学佛,将来从事弘法利生的工作,佛法是你主要课程,你也要一门深入;学校课程不能够废弃,学校里面老师所教的课程样样都要学,最低限度功课都要及格,要拿到六、七十分,不必跟人家比赛第一名、第二名,那个没有意义,我们只要分数及格,年年升级,四年你拿到毕业文凭。你在这四年当中读一部经,佛法里面选一种,儒家选一种。儒家我劝你念《四书》,佛法劝你念《无量寿经》,你是学生在学校里头,你只要把这两种书念熟了,不必求深解,先把它念熟,熟透了自然就了解。古人说得好,「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个道理你慢慢会觉悟。所以不废弃学校的功课,多余的时间把《四书》念熟,能够背诵最好。《无量寿经》要熟,最好是要背诵,《无量寿经》我要求要背诵,背得很熟。《四书》如果不能背诵,要读得很熟。不要再求多了,多对你会产生障碍,记住「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的学业一定能够圆满成功。今天讲到此地,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答香港参学同修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答香港参学同修       净土法门)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法门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论净土法 

 达照法师:真正大圆满——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法师:五伦传统 

 净土法门法师:尊师重道 

 净土法门法师: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七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六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