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净土法门法师:澳洲佛七答问


   日期:2010/7/21 11: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澳洲佛七答问  (共一集)  1999/9/12  澳洲  档名:21-80-01

 

  问:如何就近方便帮助一个毁谤三宝、不信因果报应的家亲眷属?

 

  答:这要有智慧、有耐心,要自己做出修行的好榜样,让你家里人很明显的感触到,你学佛之前跟学佛之后,确确实实是不一样了,他自然就会赞叹,自然就能够感化。换句话说,家亲眷属还毁谤三宝,不相信因果,还要侮辱你,还要说你的闲话,他也是菩萨,他也是善知识,说明自己修行的功夫不够,德行不能够感化他们。

 

  过去,我们在《印光大师传记》里面看到,印光大师居住的寮房,里面有苍蝇、有蚊虫、有跳蚤。他的侍者,想方法把这些小动物清出去,他说不要,留它在此地,它是我的善知识,它们在我这个房间,证明我的德行不够,不能感化它。印祖到七十岁之后,有人发现,他所居住的地方,这些小虫、小动物,一个都没有,迁单,搬家搬走了。无论他到什么地方,别人住的时候,有苍蝇、有蚊虫,有这些东西,印光大师到那里去一住,都走了,都没有了,一个也找不到。你看看,连蚊虫、蚂蚁、苍蝇、跳蚤,都会受感动,你现在家亲眷属不能感动,要学印光法师,真修实践,这个事情就能做到。

 

  这两天,你们也看到杭州东天目山齐居士给你们做的报告。她上山的时候,住在那个破庙里头,有蛇、有蚂蟥,她都跟你们讲过。蚂蟥叮在身上吸血,她让它吸。她说我欠你的,等你吃饱了,你自然就掉了,就离开了。到以后,她就跟它协商,我到山上来护法,恢复道场,请你们也发慈悲心,也帮助我。以后这个都没有了,一个也找不到,现在在她居住的环境,一条蛇都找不到。真诚心就能感动人,决定不能够有责备的心、不满意的心,不可以的,他也是佛菩萨再来的。我们把一切人看作自己父母,看作是佛菩萨,最恭敬、最清净、最尊敬的心,久久一定能够感化。

 

  问:如何帮助有轻微精神病的眷属?

 

  答:除了劝他,他要能够接受佛法,劝他念佛。凡是有精神病,这都是业障。佛给我们讲,众生疾病三个来源。第一个,生理的疾病,是饮食不留意,造成生理的病,这个可以看医生,医生能帮得上忙。第二种,冤业病,诸位也有见到过的,说著魔了,魔鬼附身,精神不正常,有这一类的。他常常听到人讲话,听到人扰乱他、干扰他,这种病医药没办法,他不是生理上的病,这是精神上的病。在佛法里面,请法师来给他做佛事,希望调解,法师是调解的。做佛事给他回向,给他诵经,他如果接受,就走了,你的病就好了,这是调解。你们看《慈悲三昧水忏》,悟达国师得的人面疮,是他前世的冤家,那是来报仇的,迦诺迦尊者给他调解,《慈悲三昧水忏》调解,他接受了,就走了,病就好了。第三种,业障病,这个没有办法,不是冤家,又不是生理上的毛病,这种病唯一的方法是忏悔。知道自己的过失,痛改前非,断恶修善,行!他病能好。但是怎么能叫他知道自己的错,怎么能叫他自己真正发心来忏悔,这需要别人帮助他,他真正能够接受,能够依教奉行,这个病可以恢复,没有问题的。

 

  问:若自己诚心精进念佛,当前就有实际的帮助,何须待往后?

 

  答:当前就有。真诚恭敬念佛,但是你念佛要有成就,你要把你的成绩回向才行。如果你念佛没有成就,你拿什么回向?拿什么帮助人家?《地藏经》上有证明,婆罗门女念佛一天一夜念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功夫、是成绩。把一心不乱回向给她母亲,她母亲就生天了,从地狱生忉利天。如果她念佛,念七天七夜都得不到一心,都得不到功夫成片,那就没有用处。所以你念佛要有成绩拿出来,这个成绩,上等成绩是理一心不乱;中等成绩是事一心不乱;下等成绩是功夫成片。没有成绩不行。别说是你念一天,你念一年、十年都没用处,没有成绩拿出去。

 

  这个成绩是什么?因为他逼著我精进,逼著我努力,说老实话,婆罗门女要不是她母亲死了堕地狱,她不会精进,她哪里会有成就?她一天一夜在那里勇猛精进,为了什么?就为了要救母亲。一念,没有第二念。所以她得事一心,她不是得理一心。事一心,就是菩萨,不是凡人。她到地狱,无毒鬼王看到她,合掌称她菩萨,超凡入圣。一天一夜,完全转变,从凡夫转变成菩萨。她为什么转变?因为她母亲堕落,她才会转变。她母亲不堕地狱,她才不会转变。所以她的成就,她的母亲是增上缘,母亲是因为这个功德生忉利天。你在这里念佛,诚心诚意念佛,也像婆罗门女一样,念一天、七天,你就得事一心不乱了。事一心不乱,一般讲的话,小乘跟阿罗汉的境界一样;大乘,十信位的菩萨;换句话说,你已经超越六道轮回,你不是凡夫了。这个功德,你回向给别人,他得真实利益。所以自己修行,照本宣科,照著这个去念,有口无心,念一辈子都没有用处。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这是什么?超度的道理。《地藏经》上说得很清楚,是这个道理才超度的。这是现前实际的帮助,或者是往后的帮助,《地藏经》上都有很好的例子。

 

  问:「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佛弟子应如何修行,才能令妻子、眷属皈依三宝,不再谤佛?以彼名义做功德,有效吗?

 

  答:有效,用她的名义来做功德,有效果。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修行,必定得感应。只要你真修,与佛陀的教诲相应,你就得诸佛护念,你就得龙天善神保佑。所以天目山齐居士那种感应,听了之后,值得我们效法。我们有真诚心,让佛菩萨、让护法神来度他,我们度不了,求佛菩萨、求护法神。如何能够跟佛菩萨、护法神沟通?真诚。决定是为利他,不是为自利,就能感动诸佛菩萨,就能感动鬼神。

 

  问:我代表佛七同修及四众弟子,恳请师父於澳洲净宗学会开幕前,再来让各同修聆听开示及亲近。

 

  答:我想我在新加坡时间没有冲突的话,我会来参加。

 

  问:经上说:「若一日至七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则得往生。」是否表示至少须有二十四小时,持续念佛不断的功夫,才算往生有希望?因为一睡觉作梦,功夫就夹杂间断了。

 

  答:这个没错,功夫确实不能间断,而且这个心愿要恳切,深信切愿。只有这一个希望,把世间所有一切的缘,统统断掉了,统统放下了。心里只有唯一的一个愿望,求生净土,决定不能再掺杂第二个愿望,这个样子才能往生。

 

  《净土圣贤录》里头,宋朝莹珂法师,可以给我们做一个榜样。莹珂法师是出家人,这个出家人犯戒,不守清规,道场人也都瞧不起他。不过古时候的道场跟现在道场是不一样,古时候人的心能包容,只要不犯大戒,都可以原谅你,大家就是不理你就是了,默摈,不跟你讲话,并不赶你出门。有一天,他算是觉悟了,知道自己所作所为必堕地狱,想到堕地狱他就恐怖了,向同参道友请教,有没有办法救他?同参道友也不给他说话,给他一本《往生传》。他自己看看,看了之后,他有信心。他就把自己房门关起来念佛,三天三夜不睡觉、不吃饭,一句佛号念到底。念了三天三夜,居然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阿弥陀佛告诉他:只要你能够忏悔回头,改过自新,你的阳寿还有十年,十年之后,到你临命终时,我来接引你。莹珂法师听了阿弥陀佛这个话,就跟阿弥陀佛祈求,他说:我业障重,禁不起诱惑,十年我又不知道要造多少罪业,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跟你去可不可以?佛就答应了,佛说那也好,三天之后我接你往生。他三天之后念佛往生了。这是很好的例子,很好的榜样,那是真的求往生,有求必应。我们今天念佛,念得消息都没有,是不肯往生,如果说佛七天之后来就往生了,恐怕念佛堂一个人都没有,那还得了,七天就要死了,这还得了!所以我们的愿不恳切,似有似无,不是真的,佛知道不是真的,佛就不来了。真的,他真来;假的,就不来了。

 

  问:法师提倡诵经,专诵一经即够,是否表示其他经亦不必求理解?例如听讲他经的录音带之类的。

 

  答:听讲经帮助你开智慧,可以听讲,不必去读诵,也不必去求深解,懂多少就算多少,全心全力在念佛就好。但是诵经,专诵一部你容易得定。如果你念太多的话,确实有障碍。开悟之后就没有关系,没有开悟的话,一定要以修定为主。开悟之后,那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一点障碍都没有;没有开悟的人,是要从一部经上得定、开悟。这是祖祖相传的老方法,这个方法很有效果。专诵一经,随便你诵哪部经都能得定,「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可是你涉猎太多,决定分心,对於修定就产生障碍。

 

  问:新加坡那位六十二岁预知时至的老菩萨,因为要迁就李木源居士而提早往生的日期。为什么他不在家往生,而要到医院?而从医院运回家,岂不是移动他的身体吗?

 

  答:这是各人缘分不一样,他预知时至,他的家人不相信。他做不了主,儿女作主,儿女把他送到医院,不是他要到医院。可是到医院,缘好,把整个医院的人都度了。他到医院,没有叫医生给他打针、给他做什么,他到医院念佛,大声念佛。医生给他治疗,他不接受,就是一句佛号,大声念,念到底,念到医生也跟他念,护士也跟他念,病人也跟他念,到五点钟,他准时走了,跟他讲的一点没错。医院是他的道场,最后他度了不少众生。这种人一往生,你把他身体抬动没有关系,他走了,他到极乐世界去了。为什么别人死的时候,八个小时、十二个小时不能动?靠不住,不晓得是不是真去。他真去,没事,立刻动他都没事情。如果不是真去,他的神识要八个小时到十二个小时才离开,你碰他,他有痛苦,他会有瞋恨心,他会堕落。他是真往生,他一断气,立刻就把他抬动,怎么样动他都没有关系,人家已经成佛去了,这个跟一般人不可以相提并论。所以我们要懂这个道理,他真的作佛去了,身体不相干,他已经丢掉了。

 

  问:弟子刘桂莲赞叹佛陀教育的伟大,更赞叹净空上人的恩惠,全世界若各个首脑都能显出佛心,来干一切事业,世界还会有战争吗?社会还会有动乱吗?人民能不安居乐业吗?

 

  答:你所提的这三个问题,就是现在讲的多元文化。很难得在澳洲这个地区很多地方的首长,宗教里面的领袖,学术界的领袖,都有这个认识,都在认真努力去做,而且这几年做得都相当有进步。我这次来,昨天去拜访昆士兰多元文化局的局长,今天你们看到,我们推选的新会长GRAMA,他是澳洲人,这么多年来,也不断的在推动多元文化的工作。我听他们两个人给我讲,都有进展,都有进步。所以我们要更努力来宣扬,尤其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能够多有一点时间,在澳洲各个地区去介绍一下,这是好事情。

 

  问:助念一位老居士,不识字,念佛一年,临终甚至昏迷,弥留时佛号仍旧字句清楚不断,最后指方立位,拜佛预知时至,当晚九点佛来接引,多次询问,回答都一样。但最后於隔早七点,眼睛张开时,劝请往生而断气,相差十个小时。他说:请问师父,此人是否有往生西方?

 

  答:如果照你这个所说的,他决定往生。

 

  问:「一饮一啄,皆是前定」,此人今生会往生西方,也早注定好的吗?

 

  答:也可以这个说法。但是善导大师讲得好,人一生的成就,总在遇缘不同。这个人有善根有福德,如果没有闻到佛法,他就不能往生。他有机会闻到佛法,有机会听到净土法门,能信、能愿、能修,他这一生就决定得生。得生与否,关键是在你能不能放得下。果然能把世出世间法统统放下了,那就是祖师讲的「万修万人去」。凡是不能够得生的,念佛不能生净土的,都是自己放不下,这是关键,非常重要。人在世间,最麻烦的是人与人的相处,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八苦里「爱别离」、「怨憎会」。你要真正能觉悟,真正能够了解,样样都不放在心上,心地清净无有牵挂,念佛往生肯定成功。有一丝毫的牵挂,都是麻烦,都是障碍。

 

  问:人死后才帮助他助念,亡者生前不一定是念佛人,助念后,身体非常柔软,如何判断他是往生西方或生天上?

 

  答:生前不念佛的人,临命终时劝他念佛,他肯念,他有很好的瑞相,可能是往生。如果这个人生前不念佛,临终的时候也不肯念佛,不相信往生西方;但是死了之后,你给他念佛,念几个小时,身体柔软,这是消除他的业障,决定不堕恶道,这是肯定的。他能不能往生,我们不敢讲,决定不堕恶道。

 

  问:有些人瞋恨心很重,经常无来由的发火,即无明火,请老法师开示,这是什么原因?如何化解?

 

  答:瞋恨心重,说明这个人的业障习气很重,很容易生瞋恚心,看人也不顺眼,看事也不顺眼,这是他的业障。但是对真正修行人,他是我们的善知识,为什么?忍辱波罗蜜要在这里修。没有这些人天天来找麻烦,天天来恨你,天天来骂你,天天来侮辱你、欺负你,你的忍辱波罗蜜到哪里去修?所以遇到这些人,我们一切承受,合掌。他骂我,恭恭敬敬在听,接受教训,一句话也不要回。说完了,谢谢他,阿弥陀佛!每一次他骂,都是这个态度,久而久之,他会觉悟,他会感动。不可以对骂,对骂没完没了,让他一个人骂,骂累了,他就不骂了。他在那里骂,我在这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让他骂,消我的业障。他替我消业障,我念阿弥陀佛回向给他。修行,就是修这个。赞叹我们,不要生欢喜心,未必是真的。人家恭维你的,我哪有这个德行,让人家赞叹?要生惭愧心。遇到瞋恨心重的,他替我消业障,我感谢他。他造业,我消业,我应当要感激他;他不造业,我业消不掉。所以应当感激他,应当要念阿弥陀佛回向给他,感他的恩。

 

  问:人神识脱离身体后,才念佛为亡者回向,或教他念佛,这样还有机会往生西方吗?

 

  答:比较困难。所以念佛最重要的,是在他没有断气之前,这个时候最重要。他在病重的时候,七天当中,或者是三天当中,关键时候,念佛的效果比什么都殊胜。这时要开导他,要给他说明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劝他要把这个世间放下,这个世间没有什么可留恋的,提醒他,那个就有效。如果他业障习气深重,断了气之后再给他念佛,就刚才讲的,只能够消他一些业障,帮助他不堕三恶道。

 

  问:佛七期间,守六斋日,不吃,饿得发慌,这时没力气念佛,吃了是否犯戒?

 

  答:不犯戒。在必要的时候,我们暂时开缘。我在初学佛的时候,我就持午,晚上这餐饭不吃,很多年了。我去受戒的时候,我就开了,我晚上要吃。为什么?受戒很辛苦,工作量很大,晚上要拜佛,要拜忏,也是怕没有体力,所以我受戒的那一个月,我每天晚上都吃。有很多人平常他不干,他到持戒的时候装模作样,搞两、三天不行了,体力不够,那何苦?所以一定要衡量自己的体力,现前修学的时间、分量有多少,必须要有好的体力,我们才能成就。所以念佛堂、禅堂,禅堂一天有八、九顿,他不是吃三餐。我们现在在新加坡的念佛堂,因为日夜不间断,夜晚都有点心,二十四小时的供应。修行人要守这一个原则,不饥不饱。饥饿了,发慌,你念佛念不下去了;饱了就昏沈,要睡觉了,都不行。所以一定要不饥不饱,觉得自己饿了,就吃一点点心,决定不能够吃饱。所以真正用功的人,五分饱,七分都不行,五分。保持这种状况就很好,不饥不饱,这是古人几千年的经验。

 

  问:依师父的话,《无量寿经》先念三千遍再求解,这当中是否讲解也暂时不听,专诵《无量寿经》?

 

  答:这个当中,讲解也可以听,并不妨碍。专诵是修定,听讲是帮助你开智慧,可以同时进行,没有妨碍。

 

  问:结婚有家庭的人,如何断情执?

 

  答:你这个话问得好!「情」里头,最麻烦的是「执」,只要不执著就行了。在家也是菩萨,善财五十三参,有家庭的人占大多数,五十三位善知识,出家的只有六个人,在家的占大多数,都是在家佛,都是在家菩萨。他们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所以在事上,就「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我们今天的妨碍是什么?妨碍是分别、是执著,毛病出在这个地方,这是很不容易修学的。人要真正得定开慧,他的心跟宇宙合成一体了,虚空法界就是自己,他没有执著;情变成智慧了,转情为智,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盘,他做了一个转变,这就是人家的功夫。他怎么能转?他觉悟了。我们为什么转不了?我们在迷惑,迷就不能转,悟就能转。所以佛法修学,关键在破迷开悟。

 

  问:一个平时念佛的人病危往生,是否能往生西方?

 

  答:这个问题,关键在自己的信愿。蕅益大师说得很好,「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决定在念佛功夫的深浅」。他这两句话说得好!我们有真信切愿,刚才讲了,真信,恳切的愿望,必须把世间一切都放下。如果世间还有留恋、还有牵挂,你信就不真,愿就不切。真信切愿,不但世法放下,佛法也放下。佛法无量无边的法门,我就专修这个法门,其他的统统放下。这几天,你们听讲《华严经》这个片段,你也能觉察到,每一个菩萨修行是一个法门,无量无边的法门,他只学一个,其他的统统放下。一切法门都放得下,何况世间法?所以他成功了,一门深入。开悟之后还是一门深入,这了不起!所以在理论上讲,开悟之后,一切法门都可以修学,「法门无量誓愿学」。但是我们所见到的,开悟之后,他还是一门。其他的法门,他要不要学?他不学了。为什么不学?全都通达了。一部经通了,一切经都通了,你还要去学那些经吗?不需要了。一法门通了,所有法门都通了,你还去学那个法门吗?没有必要!你真正这一部经通达,《大藏经》随便念哪个经来都一样,你都会讲得头头是道,你都讲得毫无障碍,通了,一通一切通,就是这么个道理。

 

  问:我们曾经在您讲经时听到,地狱中只有两种人能够到得了,一种是菩萨,另外一种是业力所感者。我们还曾在某本书中看到过,谛闲老法师的一个徒弟,由於舍弃不了出家前的银钱,某日在睡梦中,被抓到地府,罚从阎王殿抬银两到殿后去。他不愿抬,被两个小鬼踢了一脚,感到疼痛无比,当街大喊一声「阿弥陀佛」,很快被阎王又送回人间。请问老法师开示,这是什么原因?

 

  答:他不是到地狱,这是鬼道。见阎王的时候,是到鬼道。佛经里面说得很多,阎罗王,甚至於阎罗王底下的这些鬼王,很多都是佛菩萨化身的。我们在《地藏经》上看到,地藏法会是世尊在忉利天宫召集的,那是佛菩萨的境界,地藏菩萨参加了,地藏菩萨率领一些阎王、鬼王也参加了。阎罗王、鬼王是三恶道,他怎么有资格参加佛与大菩萨的法会?实际上那些人,就跟《华严经》上讲的众神众一样,这些都是诸佛菩萨化身的。《普门品》里面讲,应以什么身得度,佛菩萨就现什么身;所现的身相不一样,但是都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诸佛如来没有不尊重阿弥陀佛的,你是阿弥陀佛的弟子,就沾好大的光!诸佛菩萨见到你,另眼相看。地狱鬼王听说你念阿弥陀佛,赶快送你回来,你不念,他就把你抓进去了。也是诸佛菩萨教化众生的一种手段,劝人念佛,知道念佛功德不可思议,这个也是做证明。

 

  问:什么叫人间地狱?

 

  答:人间种种苦报,相当於地狱,这就称为人间地狱。好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家知道,德国纳粹的集中营,那就是真的人间地狱。你关在这个集中营里面,吃的连畜生都不如,虐待你,天天鞭打你,惩罚你,把你折磨死,跟地狱所受的那个苦报没有两样,这是人间地狱。日本人宪兵队里头,跟纳粹也没有两样。所以生活在这个环境里头,这是人间地狱,这是战争带来的灾害。另外一种,这是自然灾害,像非洲很多地方,我们没有去过,但是在电视里看到过。他们饥饿,没有东西吃,没有衣服穿,我们看到全身赤裸,人瘦得皮包骨头,那是人间地狱。

 

  在佛法里面来说,人到世间来两种业。我们投生到人道,这个业叫「引业」,引导你到这个世间来受生,我们这个业是相同的。在人间地狱那个业跟我们也是相同的,你得的人身。第二种业叫「满业」,满业各个不相同。满业是什么?你的健康、你的生活受用,这些差别每个人不一样。有人富贵,有人贫贱,有人一生生活得很幸福,有人一生生活得非常痛苦。这是什么原因?过去生中所造的善恶业的果报。所以我们晓得,明了这些事情,心就平了。他有钱,他发大财;我贫穷,三餐不济,明白了,人家过去修财布施,我过去吝啬,好事一毛不拔。

 

  怎样改善?改善就是要修因。懂得因果的道理了,我现在肯修布施,我就会把我的环境慢慢转变。这个靠别人不行,一定要自己觉悟。我这一生当中,前世是修慧不修福,佛经里面讲「罗汉托空钵」,生活非常艰苦。我学佛头一天见章嘉大师,他老人家就教我布施,所以我晚年有福报了。这个福报是这一生当中,学佛以后才修的。我在没有学佛之前,我很多毛病习气跟袁了凡一样,所以我读《了凡四训》非常受感动。了凡先生所有的毛病,我都有;他有的好处,我都没有,我比他更苦。年轻的时候,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喜欢欺负人,喜欢挖苦人,喜欢让人家下不了台,我在那里开心,所以跟很多人结了冤仇。言语当中、态度当中,确实是目中无人、狂妄自大、贡高我慢,我年轻时是这种人。学佛之后,念《了凡四训》,才知道自己的过失,才慢慢改过自新,学谦虚,学忍让。所以别人加给我的侮辱,我能够忍受,我想想,从前我也是这种态度对人。现在人家用这个方法对我,这是果报,因果报应!我承受了,欢喜接受,就报掉,报掉业障就消了。所以自己修行才有一点功夫,才有这么一点成就。

 

  《了凡四训》是朱镜宙老居士送给我的,我刚刚学佛的时候,他送我这本书。我学佛说起来,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真正的好老师,没有走冤枉路。我自己修学的态度,跟一个人学,我学得很专,不杂,这也是我自己修学得力之处。我们看看古时候,世出世间作学生的,真正有成就,实在讲,也是这么一个原则。这叫师承,学一家之言,真的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才能有成就,这些都可以提供诸位同修做参考的。

 

  问:在多年前,有过四次很清楚的声音给我听,是何原因?第一次说「佛陀传」,听到两次;第二次说「唯心论」,我没有找到此书,请师父借给我看看;第三次说「万法唯心」,是在静坐当中;第四次说「念往生咒」,那时我的头部被压得很紧,念了就没事。

 

  答:你既然是有过四次,前面三次就不要了,留后面一次就好,前面三次也过时了,只要把后面这个抓住就行了。念阿弥陀佛跟念往生咒是一个意思,你可以试试看。如果念阿弥陀佛有效果,你就念佛;念阿弥陀佛没有效果,念往生咒有效果,你就专念往生咒,也决定得生。因为往生咒第一句就是佛号,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

 

  问:我们在生活当中,如何学习破四相?

 

  答:这一句很重要。学习破四相,就是学习不分别、不执著。从哪里学起?先学不执著;对什么事情,都不要去执著它。知道什么?知道一切相是假的,你何必去执著?常常念《金刚经》上四句偈,可以帮助你,「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常念这个偈子,能帮助你破四相。

 

  问:如有学佛者,有意、无意障碍或断送孩童念佛和学佛者,是有罪过否?请问老法师,如念佛时,是否孩童之心比成年人之心清净得多,和佛菩萨能感应道交?

 

  答:儿童当中也有佛菩萨再来的,我们凡夫不认识。《华严经》五十三参就有两个小朋友:德生童子、有德童女,这是小朋友;《法华经》上龙女八岁成佛,诸佛菩萨示现的。真正讲修学,当然最好从小就开始,那个根扎得坚固。我这次听到GRAMA跟尤里跟我说,澳洲政府现在已经制定法律,从幼稚园、小学,就要读这些宗教课程,从小培养。所以他这次来,问我们搜集小朋友的学佛的教材。我们没有想到这个事情在外国下手,我们中国没想到。澳洲这个作法,我想他们从英国学来的。前年英国已经开始,小学、中学、大学里面都有佛经的课程。给学生们读,一定要给他们编一套教材,这个经典不适合他们,要把经典里头这些义理,重新编。我听到这个讯息,我回到新加坡,就会找人来搜集资料,来编教材。这个难得,一定要从小培养起。

 

  道场里面有道场的规矩。小朋友能够守规矩,这我们应当欢迎的。小朋友不守规矩,扰乱道场,这个不可以的,这就不能来。所以订的规矩,规矩也不离人情,情、理、法三方面都要顾到。真念佛,真欢喜念佛,他能让我们大人受感动。小朋友都念佛,我不念佛,我还比不上他,我要跟他学,他是我的好榜样。所以道场有规矩,但是也有情理,只要他是真的来念佛的,我们就不能把他看成儿童,不能把他看作小孩。他如果很顽皮,到这儿来玩的,念几声佛号,在扰乱别人,这个请他出去,这要严厉的执法。这要看当时环境,我们来用智慧判断,要怎样来处理。实在讲,我们道场太小了,场所不够,人手也不够。现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我们每个星期六晚上讲经,听众大概有一、两千人。也有很多人把家里小孩带来,专门有一个教室,有几位老师教小朋友,小朋友也上课。听说现在小朋友有四百多人,有十几个老师来辅导他们,小朋友也非常欢喜。所以人手够、场地大,事情就好办了。我们还是人手不够,场地不够。场地,问题不大,我多盖几间就行了;人手太难了,现在人是第一个问题。

 

  所以我们四众同修,如何和睦相处、互助合作,这里头一定要有规过劝善,要劝导。人都有过失,自己不知道自己有过失,别人看到了,规劝的时候,是在没有第三个人听到,劝他;有人看到,你劝导他,说他怎么不好,他难为情,不但不能接受,他还怀恨,变成冤家对头。在没有人见到的地方,好心劝导他,希望一切以道场为重,以佛法为重。能够牺牲自己一点的成见,牺牲自己一点的执著、一切分别,就能够和睦相处了。跟人不能相处,没有别的原因,坚固自己的执著,不肯忍让,才发生冲突,才发生不愉快。每一个人退一步,每一个人让一步,海阔天空。

 

  我曾经有一次,好像早餐讲话的时候,讲了一次「礼让」、「忍让」、「谦让」。世出世间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之所以能有成就,没有别的,就是懂得让。让,决定不吃亏,决定占大便宜;不肯忍让的人,最后吃亏;真正得大利益的人,忍让。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我们都看到,看得很清楚、很明白。过去有成就的人,现前有成就的人,你仔细观察,真正成就,没有一个不是谦让的,谦虚忍让。凡是不肯忍让的人,成就很有限,纵有福报,成就也不大。好,今天我们就到这个地方圆满,谢谢诸位同修,希望大家认真努力的念佛。四众同修和睦相处,才能得到诸佛的感应,龙天善神护持道场,诸位在这次佛七期间,个个都有成就,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学佛       净土法门)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