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净土法门法师答中西随功教授提问(第二集)


   日期:2010/7/22 9: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仁爱和平讲堂-答中西随功教授提问  (第二集)  2004/9/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8-04-02 

  诸位同学,这次我们在日本访问,中西随功法师一直都是陪同我们。在日本我们跟华藏电视台的负责人陈彩琼居士建议,卫星电视台开一个节目「仁爱和平讲堂」,在日本我们录过几个小时,好像有六个多小时,将来制作出来之后,每个星期播两次。这个节目我们可以邀请学者、专家、各个宗教的传教师,给我们谈谈怎样化解冲突,促进社会的安定和平;同时也接受访问,用访问的方式也很受大众的欢迎。中西随功教授他也来到这个节目,提出两个问题,他的说话我们在日本都把他录下来了,当时我没有解答,因为没有时间,所以我们在此地再来解答,把他的提问跟我们的解答可以经过后续的制作连接起来,在电视台播放。 

  他说的话说得很多,说了大概有十分钟,很多都是客气话,也有不少赞叹的话,我想这些不要重复了,我们就直接提他的问题。他的问题大意是说,这些年来我们一直都在讲宗教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一切宗教都主张仁爱和平,所以关於人类追求和平,他说我想请教法师,第一个问题是生存方式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心的问题,心理问题。这两个问题实在说,就像他自己所讲的很尖锐。 

  生存方式的问题,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存几十万年了,这是从考古学家告诉我们的;从发明了文字到现在,差不多也有一万多年,在这个世界上;从文字演变成文明,至少也有五千年的历史了。中国的历史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民族,其中保存得最完整的,那就是中国人很重视历史。在古时候并没有「历史」这个名词,也没有历史这个观念。历史这个观念跟名词,如果讲到最早,那应该起源於《春秋》。现在儒家五经里面的《书经》是历史,《春秋》是历史,《春秋》是孔子做的。传《春秋》的有三家,现在诸位晓得《左传》左丘明的、《公羊传》、《谷梁传》。孔子记载只记一个纲目,详细内容没有记载,而这三家依照孔子所说的纲目,把里面内容补充进去了。所以在中国的史书,第一个是《书经》,第二个就是春秋三传,接著那真正是历史时代确定,司马迁的《史记》开端,《史记》是通史。往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这绵延下来之后,称为中国的断代史,那就有很详细的记载,这是世界其他国家地区所没有的。 

  所以,从中国史书里面记载,至少可靠的记载有四千五百年。人类经过这么长的历史,今天我们还要问生存方式的问题,这不是一桩怪事吗?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那我们就想这个原因,大概是我们现在生存方式出了问题,你才会提出这个问题。要不然,我们就以中国来说,就是走向文明的生活,至少记载也有四千五百多年历史了。这四千五百年前是怎么样活下来的,而且活得非常美好,真正是多彩多姿,跟西方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近代这二百多年来,真的出了问题了。中西随功先生是日本人,日本、韩国(南北韩)、越南这些地区是直接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家地区,到今天确实经历西方文明的冲击,出现问题了。 

  在过去,尧舜禹汤他教我们怎么生活?他教导我们不外乎伦理道德,所谓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是生存的方式。尧舜距离我们现在四千五百年了,是孔子心目当中的圣人,这个教训一直到前清的末年中国人都遵守,遵守就没有问题,我们生存方式非常美好,这个教育就是伦常道德。中西先生今天提出这个问题,我并不感觉得奇怪,为什么?现前的社会伦理道德不讲了,伦理道德已经不存在我们生活之中了,於是社会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古书里头讲得很清楚,伦理道德如果废弃了、疏忽了,这个社会必然是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整个社会动乱了。今天社会动乱到极处,天灾人祸层出不穷。所以我们要问,这生存方式在现前这个社会我们怎么活下去?用什么方式活下去?於是我们会想到这个问题提出是正常的。 

  在乱世,我们如何能够得到一个平安、幸福、美满的一生?我相信这是大多数人心目当中所希求的、所向往的,答案还是要遵守古圣先贤教诲。中国谚语说得很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谁是老人?孔子是老人,孟子是老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是老人,这些老人留给我们这些教训、这些典籍,那就是老人言。你不相信,你不去理会、不去学习,那么眼前的这些动乱、灾祸你就得承受,这就是吃亏在眼前。 

  现在问题出现了,古圣先贤的教诲有这么重要吗?现在这个世间对这个问题疑惑的人有多少?我们常常听到,这个东西是旧东西,不合时代了,你学这个干什么,学这个有什么用处?这些疑问我们听得太多太多。我走过世界许许多多国家地区,接触各个阶层的人物,十之八、九都是这样的心态,这样的看法。而对我们学习宗教,学佛,读古人的东西,研究古人东西,效法古人,他们都感觉得奇怪,好像认为我们这些人反常,真的,跟他们日用平常不一样。然而他看看我们,我们的形象摆在此地,他看到我们生活得很快乐,无忧无虑,无有牵挂,烦恼少,忧虑少,牵挂少,他很羡慕。所以他虽然排斥,虽然怀疑,他也欢喜来接近。 

  大多数人接近,大概头一个问题要问我的:法师,你是怎样保养身体?都问这个话。由此可知,他对於健康长寿之道,他很关心,他看到我这个样子他很想学。他们知道我年岁很大了,再过两年八十岁了,许多人比我年轻很多,小我十几岁,站在我旁边看起来都比我衰老,无论在形象、在体力、在各个方面,他不如我。从形象上他们自自然然就提出来不少问题,来问我怎样能够得到健康长寿?我的回答:心地清净慈悲,回归自然,古人所讲的返璞归真,那你就得到了。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要怎么落实?还是落实到古人的教诲,父子有亲,君臣有义,这个伦常就是自然,这个伦常就是璞、就是真。返璞归真,那你就晓得五伦、五常是璞是真,我们今天违背了。 

  今天的社会,父子有亲成了问题,报章、媒体常常报导家庭的变故,儿女杀父母,父母杀儿女,兄弟相杀,夫妻相杀,这个事情现在不是新闻了,是很平常的事情。这个事情这就是反常。这个常就是伦常,跟伦常完全相反,伦常是一家人相亲相爱,这是正常的,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君臣有义,这个君臣就是今天讲的领导与被领导,被领导对领导不忠,领导对被领导不仁,这个事也很平常,所以叛逆的事情现在也是司空见惯。这都是眼前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要肯定古人的教诲,不是他的发明,不是他的创见,是什么?是自然。 

  古人懂得大自然的法则,懂得自然的运行,所谓是随顺自然。诸位想想,夫妻结合自自然然就生子,就会产生父子关系,这是谁发明的?不但从自有人类就有这个,那个时候人类没有文明,还没有文字;我们再仔细观察所有一切动物不都是这样的吗?看现前的动物你仔细观察,跟太初有什么两样?在这个地方我们体现到自然的大道,自然的法则,自然的运作。所以,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自然之道;亲、义、别、序、信,这是随顺自然之德,这就是东方人所讲的道德。所以你要晓得什么是道,什么是德。你能够明了大自然这是道,明道,随顺大自然这是德,行德。明道行德,宇宙是和谐的,地球是和谐的。 

  中国《易经》里面讲的「太和」,太和就是宇宙和谐,没有冲突,没有矛盾,没有对立;地球是和睦的,本来和睦。地球上所生的一切生物,这个生物有动物、有植物,实在讲矿物还是生物,只要生在这个地球上,在地球上出现,都有它的道与德,或者我们讲道理,大家好懂,讲道德深一层了。都有道,都有德。它是自然生态里面一个环节,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这个生态不平衡,少了也不平衡,这个道理能体会的人不多。 

  所以,我常常跟一些朋友们讨论这个问题,我用这个身体做比喻大家容易明了,父母生了我们这个身体,这身体外面看,眼耳鼻舌身五官,里面五脏六腑,从外表一般人所忽略的毛发,这是我们身体的生态,它都是均衡的,它都是和睦的,决定不会有冲突,决定不会有对立,我们这个身体才健康、才快乐。如果我们这个生态失掉平衡,问题就来了。五官,眼、耳、鼻、舌、身,这是道,我这样的说法诸位容易懂,这自然的,自然生态。眼能见,耳能听,鼻能嗅,舌能尝,身能触,这是什么?这是德。我从这上讲什么叫道、什么叫德,大家就容易懂。然后你再把它扩大,地球就像一个人身,宇宙就像一个人身,你就容易体会到什么叫道,什么叫德。 

  所以道德不是哪个人发明的,不是哪个人创造的,自然而然。佛家有一句术语叫「法尔如是」,就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没有理由的,天然的。你能随顺,眼能见,你随顺它你就得受用,你要想改变它,那麻烦就来了。眼它能见,耳能听,现在我要改变,我要眼能听,耳能见,你麻烦就来了。你怎么改变?用外科手术把视神经移到耳朵上去,把听的神经移到眼睛里面去,动外科手术,那你什么?你违背了自然,你破坏了自然,到最后怎么样?眼也瞎了,耳也聋了,这就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以为你很聪明,你能够所谓是人定胜天,天就是自然,你能够胜过自然,你可以改造自然。 

  今天很多人对於自己的生理真的用外科手术来改造,最明显的、最普遍的,整容,那是破坏你身体的自然生态平衡。你今天用机械移山倒海,改变自然环境,虽然得一时之利,招来怎么样?招来的是灾难!我们身体不遵守父母生下来这个身体,要想任意改变自己,你得来的是灾难、是人祸。我把天灾人祸这样子来说,你不难懂。任意破坏身体,不知道保养身体,你得来的祸害;任意破坏我们居住的环境,那你得到的是灾害,灾害是什么?所谓是地震、水灾、风灾、火灾,自古以来还加上个战争,天灾人祸。怎么发生的?都是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而发生的,因此,纵然许许多多人说古时候这种生活方式不适合时宜了,那我自从读书明理之后,我觉得古人的生活方式很好,我很喜欢,所以我依然健朗。 

  我们穿的这个衣服,这个衣服是明朝的服装,中国出家人没有改变服装,穿的是古装。这个衣服穿得很舒服,宽袍大领,给一般人一个感触是没有压迫感。你看现在人穿的衣服紧身,把一身包得紧紧的,一看好大的压力,不自在!礼服,古人的礼服是海青,古时候这个衣服上都绣花纹,纹章,纹是绣刺,章是花纹表示他的身分地位,现在所讲的阶级。我们这次在日本曾经到过一家中国的餐馆,进到他那个小客室里面,家俱大概还是清朝可能是宫廷里面这些古老的家俱,太师椅一套,我坐上去,都是雕的是龙,扶手是龙,后面撑的也是龙。我就叫人看一看,你看看这个龙有几个爪?这个大家都没有注意到,我提醒大家细细去观察,每个龙都是四个爪,四个,四个爪表示他的身分地位,亲王,这套家俱从前是亲王府的。如果是皇宫里面,这个帝王是五个爪,这龙是五个爪,在满清时候三个爪是贝勒。 

  所以这就是,他们穿的衣服也是一样,都是龙袍,但是那个龙的爪多少不一样,皇帝是五个爪,亲王是四个爪,贝勒是三个爪,你在这里就区别了。文武百官他的章服都表示他的身分地位,便於行礼。长幼有序延伸就是尊卑有序,地位有尊卑,地位卑的向地位高的要尊敬,便於行礼。现在除了军队军官还有这个阶级,文官就没有了,在一起也不知道谁大谁小,没有法子分别,古时候清清楚楚。民间士农工商衣著都不一样,一看你这个社会上是从事於哪个行业的、哪个身分,这叫文化。所以,古人这个生活方式好,我们很羡慕,我这一生还是过古人的生活,很自在。你说我落伍,我想想我没落伍,为什么没落伍?我没有参加你的队伍,我怎么会落伍?我入了伍我才会落伍,我没有入伍。 

  所以这个生存的方式也就是生活的方式,我觉得还是要依靠古圣先贤的教诲,基本的教诲《弟子规》,非常简单,非常扼要,生活的标准,我们依照这个过生活,你一生幸福美满。在佛法里面讲持戒,持戒就是儒家讲的守礼。圣贤人教导我们不能做的,我们决定不要违犯,教我们可以做的,我们要认真努力去做。所以戒律有止持、有作持,作是你应当要做,对自对他有利益的,於人於己没有利益的应当禁止,你从这里下手,《弟子规》是基本的戒律。出家基本的戒律是《沙弥律仪》,你不能不做到,你不做到你就不行,这是生活方式。在家人依三皈五戒十善非常圆满,中国的东西好,《弟子规》比三皈五戒十善讲得还要明白、还要清楚。 

  第二个问题,我就想中西先生问的是心理问题,大概就是存心,我们今天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要用什么心?这个问得好。儒家这是伦常道德心,你这生就很圆满了,在大乘教里面叫菩提心。菩提心也很难懂,我最近这十几年讲经把菩提心讲成五条,大家好懂。真诚心,这是菩提心之体,在经里面讲是至诚心,在论里面讲的是直心,《起信论》讲直心,经论合起来就是真诚。一定要记住,别人对我不真诚,我对人要真诚。为什么?因为他要随顺烦恼过日子,我要随顺圣贤教诲过日子,那我们两个不一样。不能说他对我不诚实,我对他何必要诚实,那你就跟他走了,错了,他跟我走是对的,我们跟他走,错了。 

  我们用一味真诚心生活、处事待人接物,用清净心,清净心不染污,平等心没有贡高我慢,决定没有歧视,用正觉心决定不迷,觉而不迷,用慈悲心,大慈大悲,决定没有自私自利。心的问题你掌握到这个,你就把自己本性、把自己的真心找回来了。我们如是存心,如是生活,决定不会错,决定是幸福的、是美满的,前途呈现是一片金色光明。所以,他提出这个关於人类追求和平安定,离不开圣贤教诲,离不开伦理道德。由此可知,伦理道德是永恒的、是超越时空的,我们应当要遵守,应当要学习。现在时间到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答香港参学同修       净土法门答中西随功教授提问)(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答香港参学同修       净土法门答中西随功教授提问)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