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真正的平等是无条件的慈悲


   日期:2016/8/31 9: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教里谈到的“觉悟”,我们可以理解为开发潜能。针对这个“潜能”,佛陀讲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善巧,一个是智慧,其中善巧又叫慈悲。

  愿一切众生具足乐及乐因,愿一切众生永离苦及苦因,愿一切众生不离无苦之乐,愿一切众生远离爱憎住平等舍”。这是四无量心,希望每个众生都能远离痛苦,还能懂得并找到痛苦的来源;希望每个众生都能获得快乐,还能懂得并找到快乐之源;希望众生都能得到解脱大乐,并且永恒地快乐下去;希望我们对一切众生都能平等地付出与对待。

  什么是“平等舍”?希望“我”不要有分别心,无论是“我”喜欢的,还是“我”不喜欢的,都能一视同仁地面对他们,并且希望他们平等地获得永恒的快乐。“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处在红尘浊世的我们,经常被什么所困呢?要么为亲人所困,要么为仇人所困,你这辈子累死累活,要么为自己喜欢的,要么为自己不喜欢的,困住我们的,正是无处不在的分别心。想要完全放下,平等看待,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平等舍,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区别之一,其他宗教也会讲爱,也会劝人向善,只有佛教的劝人向善,能够做到真正的平等:不要有分别心,不要分是仇人还是亲朋好友,无论是天道、阿修罗道、人道还是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一切众生我们都要平等视之。爱自己的父母,和爱一只蚊子一样,这就是佛菩萨的境界。

  为什么要平等爱护尊重一切众生?佛陀告诉我们,生命是循环的,是轮回的,无始以来,一切众生都曾作过我们的父母,和我们今生的父母一样爱护我们,我们理应同体大悲,去平等看待。

  有些人这世是人,前世不一定是,前世搞不好是一只狗、一只猫。有些人尽管投胎做了人,但是他做人的方式方法,却跟狗差不多,遇到比他厉害的,就点头哈腰,奴颜媚骨;遇到比他软弱的,就大吼大叫,欺凌弱小。而现在的很多宠物,前世说不定就是人,虽然这世是狗,但是依然穿着衣服,睡在主人的床上,去宠物美容院让人按摩,给皮毛做造型,每天外出溜达,走在前面,后面还牵着一个人……

  有些人特别懒惰,喜欢吃了睡,睡了吃,缺乏智慧,这既是延续了前世的业力,又会对来世造成影响。因为相信因果轮回,我们就要“较之因果如粉细”,害怕造业而不去造业,进而忏悔过去、现在已经造作的恶业,以及未来可能会造作的恶业,这对解脱有巨大帮助。

  一切都是业力的轮转,因果不可思议,生命是轮回的。前世与今生并不遥远,其实就是昨天跟今天,今天与明天的关系。你如果相信昨天曾在这个世界上活过;你如果相信,明天依然会到来;那就表示你承认今生与来世,相信生命的轮回。生命最后一天的明天,就是来世。无需等待,不用感怀,只要认真过好自己的今天,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努力发出善心,努力去行善,那么明天肯定有好事相随。你今天对别人不好,就不要指望明天别人对你好,你播种了什么,就会收获什么。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世事本来无常,亲仇业缘不定,修习慈悲的平等舍,并非是让你离弃亲朋,也并非让你亲近怨仇。舍,是放下,是让你从心中放下对他们爱恨的执着,这样才能谈得上平等对待,才谈得上无条件的慈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慈悲       嘎玛仁波切)(五明学佛网:慈悲       嘎玛仁波切)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其它:慈悲与爱的比较研究(陈星桥)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王雷泉教授:观音信仰与佛教慈悲精神——在普陀山观音文化论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二、忍辱慈悲菩萨心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慈悲心喜舍行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四、戒杀素食慈悲根 

 净因法师:尊重生命 慈悲不杀 

 济群法师:造就慈悲品质 

 楼宇烈教授: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遍于一切有情 

 杨曾文教授:以慈悲护生精神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董群教授:佛教伦理的慈悲精神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