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健康是一种责任


   日期:2016/9/2 11: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你的健康不只是你自己的,还是你的爱人、子女、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是你的家人和家庭的。健康,是一种责任!

  传说活了257岁的清末民初名医李庆远在《养生自述》中说:“夫人寿之短长,元气之所禀也。元气有厚薄,不善育生者,虽禀气厚,滥用而戕贼之,亦足以促寿。”意思是人的寿命长短决定于元气的厚薄,但就算元气厚,如果滥用无度,也会折寿。

  怎样才叫不滥用和用之有度?他又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神相俱,泰然百岁以上。”饮食规律合理,按时规律作息,不过度劳累,就能形神都健康充沛,长命百岁不是难事。反之,就叫滥用无度。

  这正击中了当今社会太多人的要害。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健康问题也日益突显。市场不断地刺激,高消费,巨大的生活压力,让很多人长期处于紧张忙碌状态,无心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太多人身体都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

  近年来,因过度劳累而猝死的新闻时常出现,“过劳死”甚至成为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足见问题已经多么严重。

  很多人认为年轻时就是要多付出、多挣钱,这就是给家庭多负一些责任,却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才华、事业、金钱、健康……健康才是基础和第一位的。

  健康是一种责任,因为健康不是一个人的,它是爱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这个大家庭的。很少人会想到这一点,于是才有了那么多悲剧。纵然有压力和不得已的因素,但假如自己有重视和自我调节,就绝不会这么严重。

  保持身体健康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要承担起这个责任,就要充分认识健康的重要性。当你拥有健康时,你感觉是那么平常;只有当你失去它时,你才会知道它是多么珍贵。

  许多人只顾拼命工作,累倒在岗位上。拼命干的精神是令人敬佩的,可是为了工作透支身体、牺牲健康的做法不但不可取,还是一种愚蠢。

  一个人失去了健康,疾病缠身,不仅自己难受痛苦,还会给家庭带来很大负担。养育子女、赡养老人、工作事业等重大责任,也都成为空话。

  说起健康的重要性,大家都滔滔不绝,可是在生活中,除了因工作劳累牺牲健康的人外,许多的人还沉迷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熬夜、暴饮暴食……旁人好心规劝,他却振振有词,我自己的身体健康,我自己的事。结果身体健康出了问题,耽误了自己,也拖垮了家庭。

  在工作生活中珍惜身体健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人对家庭真正负责任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世界上最贵的床,就是病床。

  可以有人替你开车,替你赚钱,替你花钱,但没人替你生病。

  什么东西丢了都可以找回来,但是有一件东西丢了永远找不回来,那就是命。

  很多人在生命的最后一两年,花光一生的所有积蓄,吃遍大量副作用的西药,再多开几次刀,留下一大笔债务给家人儿女,然后死去。

  预防大于治疗,今天不舍得花钱预防,以后会花更多的钱去治病。最可怕的是你有钱但不见得能治愈,到那时再多的钱也已经没有意义。

  所以,我们要用合理的时间精力去挣钱,把心思用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方法上,而不是拼命上。你挣的钱,其中的一半也要去买健康,去享受生活。

  世事没有绝对,趁着年轻一定要未雨绸缪,不要最后把钱统统留给了医院,害人(最亲的家人)害己!

  从现在开始,如果爱自己、爱家人,就改变自己固有的不良习惯,在年轻和身强力壮时就必须关心自己的健康,多保养、多调理、多运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状态。

  你自己和你的家庭的命运,都握在你的手里!健康,是一种责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健康       责任)(五明学佛网:健康       责任)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四、住持三宝的重大 

 普献法师:心念影响健康 

 普献法师:健康生活过一天 

 圣轮法师:有机农业保健康 有机佛法清心丹─ 佛教的「有机 

 果煜法师:禅法─从健康到觉悟之路 

 陈兵教授:佛教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赖永海教授:心灵净化与佛教的社会责任 

 在变化中承担责任(佛诞日供灯开示) 

 杨曾文教授:当代佛教的社会教化责任 

 温金玉教授:慈善:佛教承担的社会责任 

 温金玉教授:慈善是佛教承担的社会责任 

 陈星桥居士:以责任感和自信心开拓人生——读《法华经》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