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用恶意对他,我们自己就造恶


   日期:2016/9/5 11: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所以净业三福我们要牢牢记住,认真去修学,这是德本,根本舍弃决定不会有枝叶花果。而德本里面最重要的是十善业,十善业的反面是十恶业。所以佛教导我们,我们能够看得出来佛的究竟圆满的智慧,教我们东西不多,只有十条,我们很容易记住,要牢牢记在心头,时时刻刻用佛陀这个教诲检点我们自己的心行。起心动念、言语行为与佛教导我们的相应不相应?如果与十善相应,你的行为是德行;与十恶相应,你的行为是罪行,你在造罪业。

  有人问:如果这个人是个恶人,无恶不作的恶人,我们要怎么对待他?我们是不是可以用恶意来对待他?不可以。我们用恶意对他,我们自己就造恶。他为什么会造恶?他迷惑,他可怜,他无知。佛在经上常常讲,那是「可怜悯者」;可以怜悯他的,他无知,那不是他的本性,他本性是善良的。这个道理连儒家都懂得,孔老夫子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在佛家讲,一切众生的本性完全相同的;有情众生的本性叫佛性,无情众生的本性叫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是纯善无恶。他为什么会作恶?迷失了他的本性。这个人可怜,我们怜悯都来不及了,怎么可以去怨恨他?你是一个明白人,是个觉悟的人,他怨恨你可以,情有可原,他无知。你这个明白人再要以恶意对他,你就错了,你也迷惑了,你也颠倒了。

  所以修行人从哪里修起?决定念念与十善业道相应。冤亲债主亦复如是。这个人毁谤我们,侮辱我们,陷害我们,我们知道他迷了自性,是可以原谅他的,决定不会责怪於他,这是培养自己的德行。如果说是以恩报恩、以怨报怨,这是世间人,这不是佛法。佛法是真正觉悟、彻底觉悟,佛法只有化解一切怨怼,用和平的方法、智慧的方法,佛家讲「善巧方便」来化解,这一世不能化解还有来世,於无量劫这一切恩怨才能化解完。

  释迦牟尼佛,这是大圣人,究竟圆满的佛果,今天世界上批评释迦牟尼佛的人,侮辱释迦牟尼佛的人,释迦牟尼佛虽然不在,我们造的释迦牟尼佛的形像,恶意把形像破坏的人,有!释迦牟尼佛尚且有这么多人对他产生误会,毁谤、陷害,我们算什么!想想我们这个老师都是这样的,老师能忍受,我要学老师,我要能忍受,心平气和的接受。又何况这个里面因果循环,因果相续,你造的善因一定有善的果报,你造的恶因必定有恶的果报。我们为什么会遭遇这么许多艰难困苦?过去生中造的不善行为,这一生感得的果报。真正明了了,你就很欢喜,逆来顺受,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当中,心地里面没有丝毫怨恨,口里面没有一句怨言。对冤亲债主,都是以真诚心、清净心、慈悲心,看到他们有苦有难,无条件的帮助他们,不会去计较。「他对我不好,他害我。他有难,活该!我才不帮助他」,这就错了,这个我们自己在造恶行,就不是在积植德行。

  所以积植德行无论对什么人、无论对什么物,这一些动物,乃至於毒蛇猛兽,我们都以真诚慈悲心来看待,绝不伤害。从什么地方做起?你家里面常常有些苍蝇蚊虫蚂蚁,从这里做起,绝对不伤害它。它到我家里来扰乱,我们想想,过去我们当蚂蚁的时候我们扰乱它,今天它来扰乱,我们这个帐不就结掉了吗?以清净慈悲心来对待,逐渐逐渐这些小动物就被会感动,它就会搬家,搬到你房子以外,不会到你房间里面来扰乱;不可以杀害,甚至於不可以驱逐,你的心才真正到清净平等慈悲。「我不害它,我把它赶走」,已经就对不起它了。何必赶它走?它自己走可以,我们不要赶它走,把它看作朋友,把它看作善知识。

  往年印光大师就是这样修行的。他那个房间,他住的寮房里面有跳蚤,冬天有虱子、蚊虫这些东西,他的侍者要给他清除,印光大师禁止:「不必,让它在这里面活动。」印祖说得好:「我房间里面有这些东西,说明我的德行不够。」真正有德行,这些小动物它也知恩报恩,它也尊敬有德行的人,自自然然会离开。我们在印光大师传记里面看到,印祖七十岁以后,他所住的地方,这些小动物一个都找不到。别人住的时候,这个房间里面有;他老人家一搬到里头去住,都没有了。这小动物搬家了,这个在佛教的术语叫「迁单」,它们统统都搬家、搬走。这是我们要学习的,这是印光大师教我们的。

  慈悲心能够感动这些小动物,哪有不能感动人的道理?时间要长,「於无量劫」,我们要认真去干,要懂得化敌为友。中国古德常说「仁者无敌」,仁是一个仁慈的人,仁慈的人心里决定没有冤家对头。心里面还有哪个是我的冤家、哪个是我对头,你不仁,你没有仁慈。世出世间圣贤都是教我们从这些地方积植德行,我们要认真去做,一生当中行为都能够与道德相应,纵然不学佛,不懂得西方净土,他来生必定生天,他去享天福去了,这就是种善因一定有善果。世间人都想求福求慧,福慧要凭自己平日去栽培。善是福,恶是祸,这是说学佛的人最根本的、最基础的,就是在十善业下真实功夫,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定要与十善业相应,而且要发心持之恒久,绝不违背,这是总纲领。

  大乘无量寿经  (第九十九集)  2000/9/23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099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造恶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造恶       净土法门)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