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生从三十岁开始 参加《弟子规》培训班的一点体会


   日期:2010/7/24 18: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转自墨林0081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27b1c50100gnfm.html

 

    从培训班回来已有一天的时间,内心依旧无法平静。这四天的培训就像一次精神的洗礼,醍醐灌顶。早上6:40晨颂《弟子规》、《孝经》,上一天的课,晚上还要听到8点。虽然很累,但内心是充实的、平和的,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上课、下课、分组讨论,向同行老师请教。从小就崇洋媚外的我第一次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本来颈椎就不好,去之前还在担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让我坚持下来。培训之前的我还在痛苦中挣扎,学校里学困生无法转变,有几个孩子让我不知如何去教;家里孩子不听话,与老公的矛盾不断升级。听课中几次留下悔恨的泪、感动的泪。回来后,课堂上有孩子因小事打闹,我本想像原来一样大声吆喝,忍住了,轻轻地告诉他,咱们来背一下弟子规里的一句话:“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回家看到妈妈给女儿吃垃圾食品,本想发怒,忍住了,“亲友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弟子规》在生活中处处能用到。原来只是带着学生读读、背背,却不曾想到用,假如我能早一点听到蔡老师的讲座,早一点接触《弟子规》,我想我会少走好多弯路。现在才明白,这一切是自己出了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自己的体会。

    蔡老师讲到夫妻关系在家庭中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影响孩子的人格,维系着整个社会。结婚是人生的第一个里程碑,婚姻中最重要的是责任,男女相处要从小学起,结婚之前就要学会如何经营婚姻。是呀,开车要考驾照,当老师要考教师资格证,唯有结婚,只领个结婚证就开始胜任丈夫或妻子。夫妻反省、夫妻体谅,家里没坏事,走向婚姻就是为了成就彼此,吵架容易得心脏病,冷战容易得癌症。面对家人,敢于认错,掌握情绪。这些言语仿佛句句在对我说,之前的我最喜欢埋怨老公:“你就是个工作狂,不管家、不管孩子。”孩子也跟着说爸爸。老公努力工作是为了谁呀?他那样全力的付出不就是想早点调到区属中学,离家近点,照顾孩子吗?改变以前的态度,以一颗无求的心去做事,要求对方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母亲的一言一行影响孩子对一生的判断,多看对方的优点,夫妻关系好了,才会教育好孩子。我想到以前有一个学生对同学出手狠、不讲道德,原来他是离异家庭,母亲常对她说父亲的坏话,时间一长孩子就有了一颗怨恨心,一直对周围所有的人心存恨心。可见家庭和乐夫妻是重点,家和万事兴。听完这堂课的晚上我就给老公发了短信,“原来有很多做的不对的地方,希望你原谅。”结婚六年了,这是我第一次低头。原来的我有句口头禅,“我姓李就永远有理”。现在想想真是羞愧,玷污了自己的祖先。当我回来后,想吵架时忍住了,老公说:“你也就三分钟热度,本性难移。”就像蔡老师说的,“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坏毛病”。想改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为了能给孩子做个榜样,只能坚持,没有退路。

    蔡老师讲到孝悌为传家之本,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我们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将来孩子就怎样对我们,真正影响孩子的是不经意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听蔡老师讲座前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孝子,过年过节都会给双方父母买礼物,自己不买也要给父母买,在别人的眼里我是个好女儿、好儿媳,但看看《孝经》,才知道自己犯了多少错误。有时为了一点小事,就和父母争吵。父母的有些想法是偏颇、不正确的,如果我早学习了《弟子规》,也许就不会经常让妈妈伤心。孝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关注父母的内心感受。想想自己,有孩子之后很少去看父母,倒是父母经常来看我、照顾我,一有困难了,父母就会第一时间赶到。自己领着学生读了半个学期《弟子规》了,却做不到,甚是惭愧。平时的我忙起来就经常忘了吃饭,身体一有问题妈妈就会感受到,马上打电话来问。有孩子之后,才体会到为人母的心情。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身有伤,贻亲忧”。按时吃饭,锻炼身体,努力工作,不让父母担心,这也是孝敬父母。

    听肖陈颖老师的《爱心伴孩子成长》,才知自己的无知。肖老师从教八年,和我的年龄相仿,整个讲座过程是那样沉稳、充满智慧。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赋予她的魅力。肖陈颖老师引用了出自《荀子》“三威”的说法,即“威有三种:第一种是暴察之威,第二种是狂妄之威,第三种是道德之威。”“暴察之威呈乎微弱,狂妄之威呈乎灭亡,道德之威呈乎安强!” 荀子这些话本来是讲治理国家的,其实管理班级和治理国家有相同之处,管理班级也同样需要“道德之威”而不是“暴察之威”,更不是“狂妄之威”。在班级管理中什么是暴察之威呢?肖陈颖老师解释说,暴察之威就是脾气很大,自己不做事,每天像警察一样盯着孩子,孩子不对就发脾气,仍然不听就发更大的脾气。这样来管理班级,这个班级就会愈来愈弱,班主任就会越来越累。而道德之威则不同,树“道德之威”是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自己说话自己先做到,树立威信,这样孩子对老师才有信任,班级就会越来越强。回头看看自己的教学过程,从教八年,前七年一直在迷雾中徘徊。去年第一次教一年级,就像肖老师说的像一篓螃蟹。我开始读一本本教学理论的书。读完《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才知道只有老师、家长有静气,学生才有静气。我努力克制自己的脾气,终于一年下来,没有动教杆一次。重实质,不重形式。实质就是影响孩子的心,教育只有以心换心,才会出现奇迹。学习《弟子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长期坚持,就像田玲老师一样,上路了就只有前行。

    《弟子规》不是用来背的,是用来做的,从我做起,从我家做起,从我班做起,从我校做起。这是邹局长的话,我将铭记心间,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改变自己,再影响别人。怀着感恩的心,爱周围的每一个人。努力做一个好妈妈、好妻子、好女儿、好儿媳、好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能有资格教育自己的学生。我是幸运的,在而立之年遇到《弟子规》。感谢邹局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校领导给我这次机会。三十岁才大彻大悟,应该不晚。这几天的封闭培训,是我人生的新起点。借用汪国真的诗“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结束这篇体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教育)(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教育)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