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观机的重要


   日期:2010/7/27 9: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990307早餐开示)

【观机的重要】

观机是一门大学问,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与大众接触时,细心观察其程度、爱好、现前生活所需,以及他能接受什么,这些都要透彻了解。经论有其原理原则,只要不违背中心原则,可以长说、短说、深说、浅说,用种种不同的方式说,这是佛法殊胜之处,当然这也要靠自己的修学功夫。换言之,佛经的字字句句,犹如文章的题目,题目虽然相同,可是所写的内容各不相同,但都不离题。经是活的,佛不仅对佛弟子的说法是活泼的,而且对一切不同的族类、宗教,也有不同的说法。说法虽然不同,但是总方向、总目标决定是相同,那就是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我听说有几位同修在外面说法,他的讲演大纲、内容都很好,可是听众听了之后迷迷糊糊,几乎连信心都丧失了。这就是契理不契机。如同烧饭做菜,菜烧得很好,但是不合吃饭人的口味。讲经说法能尽合一切听众的口味,是观机的功夫。譬如我们访问印度教时,他们也对我们做了深入的了解,知道我们吃素,特别找了两家素菜馆的厨师,为我们准备午餐,让我们访问时能欢欢喜喜。这就是懂得观机。

年轻法师到外面习讲,要记住我们是去讲经,不是去讲开示;讲经固然不容易,讲开示更难。开示是自己修学的心得报告,是真实的东西。若自己没有深厚的修学基础,及相当的理论,则很难收到效果,而且听众也得不到任何利益。经典是老师所说的,我听老师所讲的,再介绍给别人,就容易得多。所以,讲开示不如讲一段经文,经文是佛说的,纵然我们讲的,他不能理解,多念几遍也能种善根,这个利益就不可思议,这是真正将佛法介绍给大众。

佛教初传入中国时,由西域来的摩腾、竺法兰,他们为中国人介绍佛法,不是讲开示,而是讲经。讲经也不是全讲,而是在众经中选择最适合中国人的来讲。《佛说四十二章经》是翻译出的第一部经典,这是从众多经典中,摘录出四十二段,成为四十二章,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也为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因此,我们到任何地方介绍佛法,要根据当地的情形,观察众生的根机,选择一、两段经文来讲,就比较容易收到效果。

尤其学习讲经的同学,将来要面向全世界,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所谓是多元化的弘法。我们要将佛法落实在这个社会,落实在所有的人群,理固然不能违背,更要切实掌握机缘,方能行之有效,努力才不至于唐捐。

【习讲的方法】

同学们在此地练习讲经,每位同学都有责任要认真听讲,仔细观察,互助合作,帮助同学改过、进步。其标准就是《实用讲演术》与《内典讲座之研究》,不仅要熟悉,还要在生活中纯熟运用。也就是说,讲台艺术不仅在讲台上学习,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我们每天接触大众,与人讲话,就要学习运用讲演术。这样,使我们的讲台艺术与日常生活融成一体,才能真正成就。将生活纳入学习范围,每天二十四小时学习,利根的人,两、三个月就能成就;钝根的人,一、两年也会纯熟。事在人为,自己一定要认真学习,精进努力。

学习的关键在于用心,所以佛在一切经里,时时刻刻劝大众发菩提心。「发」就是用,「菩提心」是真心、觉悟心。若用此心,即使智慧能力差一点,也能成就;反之,能力再强,方法再善巧,成就还是很有限;若还有自私自利、贪瞋痴慢,最后还是不免堕落。这样的例子,不仅古书有记载,我们冷静观察现前弘法利生的四众同修,也能明白一二。他死的时候是否很自在、很潇洒?一生用种种方式可以欺骗众生,最后怎么走欺骗不了人,我们不能不警觉。知道自己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修学佛法才算有成就。

【往生实例】

近十几年来,新加坡、马来西亚,我亲眼所见的,念佛往生的人不少。譬如「观音救苦会」的林医生,他得的是癌症,虽然自己得病,还替别人看病,这种精神毅力令人敬佩。病重的时候,李木源居士去看他,他说:「我最后一个愿望是希望能见到净土法门法师,但是我现在不能走路。」我说:「好!我去看他。」我送他一串念珠,送他一张阿弥陀佛像,挂在床前让他能见到,并劝他好好念佛,一切放下。他非常欢喜,大概过了三、四天就走了。

李木源居士去送他,他临终最后一句话,告诉大家:「我看不到你们,我看到一片金光。」他见到了金色光明的世界,念阿弥陀佛走了,走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知道,阿弥陀佛接引是先放光注照,往生者先见到佛光,然后再看到佛来接引。他能走得那样潇洒、自在,那样清楚、明白,就是万缘放下,对世出世间法无丝毫留恋牵挂。这个身体在世间,念念为众生服务,念念为续佛慧命、弘法利生,没有一念为自己,所以能得大自在。

【随缘自在】

我也常跟身边的同修们闲谈:「我这一生很幸运遇到佛法,为佛法工作了四十年,有这么一点小成绩,我很满足了,我的事可以说做完了。」往昔黄念祖老居士劝我多次,他说:「法师,你不要到处走了,也不要讲经说法,这个事情你做得够了,现在你最重要的是培养人才和写书。」培养人才是续佛慧命,佛法不至于到我这里终止了。但是这两件事都要有缘分,缘不成熟,想做也没有办法。我一无所有,想培养人才,办培训班要有场所,还需要有人协助。我一生所以能过得自在,就是随缘不攀缘,遵守佛的教诲,「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因缘不具足,绝不勉强,自找麻烦。

到新加坡之后,缘成熟了,得到李木源居士的协助,才开始了培训弘法人才的工作。李居士发心纯真,领导有方,居士林、净宗学会道场,人人赞叹,大家异口同音赞叹「这是世界第一道场」。

李居士很了解我,他要不是如理如法的做,想留我在新加坡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做得非常积极、认真。这是我们的好榜样,这个道场足以为现代道场的楷模,希望每个道场都认真学习。我们特别欢迎所有道场的负责人到此地来访问,我们会提供管理道场、修学弘法的经验,帮助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讲经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讲经       净土法门)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