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德育故事:《二十四义》【三集卷六】


   日期:2010/7/27 17: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三集卷六 《二十四义》 

  
  义篇
  
  一、【杵臼救孤】
  公孙杵臼。保赵良图。使婴谬首。死义全孤。
  【原文】
  周晋公孙杵臼与程婴为赵朔客。屠岸贾杀朔。复索朔之遗孤。程婴欲保之。杵臼乃取他人儿匿山中。使婴谬首曰。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贾诸将随婴攻杵臼。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也。纵不能立孤。而忍卖之乎。遂杀杵臼及孤儿。其赵氏真孤。乃在程婴处也。
  
  杵臼死后。程婴匿真孤山中十五年。韩厥言于景公。立赵氏后。是为赵武。遂攻屠岸贾。灭之。武既冠。婴曰。昔下宫之难。我非不能死。欲存赵后。今宜下报宣孟杵臼。遂自杀。武号泣。齐衰三年。奉祀不绝。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晋国的公孙杵臼和程婴。都是赵朔的门客。后来屠岸贾把赵朔杀了。又去搜寻赵朔遗下的孤儿。程婴想要把孤儿保全。于是公孙杵臼就抱了一个别人家的小孩子躲在山里。叫程婴假去告发。说、你们只要给我一千金子。我就对你们说出赵氏孤儿所在的地方。屠岸贾就派了将官带了兵、跟了程婴去攻打公孙杵臼。公孙杵臼又假装着很恨程婴的样子。说道。程婴真是个小人呵。就算你没有能力去扶养孤儿。难道还忍心去卖他得钱吗。于是屠岸贾就把公孙杵臼和孤儿杀了。可是真真赵氏的孤儿。却仍在程婴那儿。
  
  二、【干木逾垣】
  干木富义。高卧草庐。逾垣而避。文侯式闾。
  【原文】
  周魏段干木高尚不仕。师事卜子夏。文侯欲见之。造其门。干木逾垣而避。文侯过其闾。必式。御者问曰。干木、布衣也。君式其庐。不已甚乎。文侯曰。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安敢不式。尝高卧原上草庐中。秦人侵魏。闻其行谊。不入而解兵。
  
  逾垣而避。古者不为臣不见之义也。贤者以道自重。以义自处。未尝不愿见诸侯。亦未尝不欲为诸侯所见。惟于义当见即见。不当见即不见。非故意自高也。文侯式其闾。秦兵避其境。皆钦其德义尔。
  
  【白话解释】
  周朝魏国的段干木。品行很高尚。不肯做官。拜卜子夏做老师。有一次。魏文侯要去见他。已经走进门来了。段干木就跳过墙逃了去。魏文侯经过段干木的门口。一定行一个敬礼。替魏文侯驾车的人问道。段干木是个平民百姓。你做诸侯的是一国的君主。你在他家的门口行着敬礼。不太过份了么。魏文侯说。段干木的光荣是道德。我的光荣是土地。段干木所富有的是义。我所富有的是财。这样两两比较起来。那末我真及不来他多多了。怎么敢不去敬礼他呢。段干木有一回、很高傲地睡在高原上的一个茅舍里。这时候、秦国的军队来攻打魏国。晓得了段干木的品行操守。于是就退了兵。不到魏国来了。
  
  三、【王蠋自经】
  王蠋耕野。义不就燕。自经以死。齐国保全。
  【原文】
  周齐王蠋屡谏湣王不听。退而耕于野。燕破齐。乐毅闻其贤。备礼请蠋。蠋谢不往。燕人曰。不来。吾屠其邑。蠋曰。国破君亡。吾何以存。与其不义而生。不如死。遂自经。齐士闻之曰。蠋、布衣也。义不北面于燕。况在位食禄者乎。乃求湣王子法章立之。毅封表其墓而去。
  
  仲连义不帝秦而蹈海。秦军遂解赵围。王蠋义不就燕而自经。燕军难灭齐国。干木高卧。秦军闻义而解兵。鲁妇弃儿。齐军见义而返国。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民好义。敌国且服之矣。
  
  【白话解释】
  周朝齐国里有个王蠋。屡次去劝谏齐湣王。可是齐湣王老是不肯听他。于是他就隐下了。在郊野里种着田。后来燕国攻破了齐国。燕国的大将乐毅。晓得王蠋人品的贤良。就备了礼去请他出来。王蠋辞谢了不肯去。燕国的人说。若是不肯来。我们就要把他住着的地方上人民、都屠杀了。王蠋听了就说。国家已经破了。君王已经死了。我还要活着做什么呢。与其不义的活着。还不如死了的好。于是就自己吊死了。齐国做官的人。得知了王蠋吊死了这回事。都说。王蠋是个不做官、不要负责任的人。尚且不肯去侍奉燕王。何况我们是做了官吃了俸禄的人呢。于是访求了湣王的儿子名叫法章的。把他立做了国君。这时候、乐毅晓得王蠋死了。就给他封表了坟墓才去。
  
  四、【栾布就烹】
  梁臣栾布。痛哭彭王。舍生取义。就烹何妨。
  【原文】
  汉高祖诛彭越。枭首洛阳。令曰。敢有收祀者捕之。栾布使齐还。收越头。哭之。被捕。上欲烹之。曰。愿一言而死。方上之困于彭城。败于荥阳。越与楚则汉破。与汉则楚破。今因征兵。王病未至而诛之。臣恐功臣皆自危矣。彭王已诛。生不如死。请就烹。上壮其义。授都尉。
  
  栾鄃侯少穷困。卖佣于齐。为酒家保奴。于燕为其主家报仇。其义已足多矣。燕王荼反。布为将。被虏。梁王彭越赎为梁大夫。越死。布独慷慨言之。其义又何壮也。燕齐之间。皆为立栾公社。义声昭著矣。
  
  【白话解释】
  汉高祖杀了彭越。把他的头挂在洛阳地方示众。并且下了一个命令。说、敢有来收领彭越头的人。就把他捉了起来。有个栾布正差到齐国去。回来的时候。就收了彭越的头哭着。于是就给他们捉了去。皇帝就要把他放在铁镬里煮了。栾布说。在未死以前。请求让我讲一句话。当皇上受困在彭城。和在荥阳地方打了败仗的时候。彭越倘若投降了楚国。那末汉朝就破了。投降了汉朝。那末楚国就破了。这样说来。他的功劳是很大的呵。可是现在为了去征召他的兵。他因为生着病。没有来。你为了这个缘故。就把他杀死了。我恐怕一班有功劳的臣子。大家都觉得很危险了。现在彭王已经杀了。我活着还不如死了的好。就请你把我煮了吧。皇上很佩服他的义气。叫他做了都尉官。
  
  五、【魏谭请食】
  魏谭被获。以次当烹。义不独免。得保群生。
  【原文】
  汉魏谭。少时逃乱。为饥寇所获。同被擒者数十人。皆索缚。以次当烹。贼见谭似谨厚。独令主爨。暮辄就缚。贼有夷长公者。特哀念谭。密解其缚。语曰。汝曹皆应就食。急从此去。对曰。谭为诸君爨。恒得遗其余。余人皆如草莱。不如食我。长公义之。相晓赦遣。并得俱免。
  
  义不独生。一言而保全城。于章练夫人见之。然练夫人之于建封。以旧恩激其义也。魏谭之于长公。无恩可言。殆以义激义乎。非也。谭未有意激之也。第以惟义所在。不忍独免耳。而饥寇且因此化矣。
  
  【白话解释】
  汉朝有个姓魏名谭的人。幼小时候逃难。给一班饥饿的强盗捉去了。一同捉了的有几十个人。强盗就把他们用绳子缚住了。预备一个个挨次烹了充饥。强盗看了魏谭像很忠厚老实的样子。就叫他管着烧火的事。到了晚上再把他缚了起来。这时候强盗里面有一个叫夷长公的。特别的可怜魏谭。暗地里给他解除了束缚。对他说。你们将来是都要煮了吃的。还是在这个时候快点逃吧。魏谭回对道。我替诸位烧着火。常常吃着诸位吃剩了的东西。同我一同捉来的。都饿得很瘦了。差不多像荒草一样了。要吃他们。还不如吃我。夷长公听了。很佩服他的义气。就对强盗同伴劝解明白了。把他们放了。于是一班被捉去的人。都得免了性命。
  
  六、【郑弘上章】
  郑弘诣阙。为师诉冤。护其家属。得返故园。
  【原文】
  汉郑弘师同郡焦贶。楚王英案引贶。被捕。于道病亡。妻子系诏狱。诸生故人。皆变姓名以逃祸。弘独髡头负鈇锧。诣阙上章。为贶讼罪。显宗即赦其家属。弘躬送贶丧。及其妻子还乡里。由是显名。拜为驺令。政有仁惠。民称苏息。迁淮阴太守。后拜尚书令。为太尉。
  
  弘之于师也。不独白其罪。雪其冤。且救其家属。不特救其家属。且躬送其丧。并躬送其家属还乡里。可谓仁至义尽矣。宜其随车致雨。白鹿夹毂而行。黄国贺之曰。三公车轓画鹿。明府必为宰相。信然。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郑弘拜同县人焦贶做老师。在他那儿读书的。楚王英的案件发作了。牵累了焦贶。就把焦贶捉了去。在半路上死了。于是焦贶妻子们。也下在牢狱里了。凡是他以前的朋友学生等。恐怕连累了自己。都改换了姓名去避祸。只有郑弘剃去了头发。背了斩腰的刑具。到了皇帝的宫殿里。上奏章去给他的老师焦贶伸冤。于是显宗皇帝就饶了焦贶的家属。郑弘亲自去送焦贶的丧。又送了老师的家小回到家里。郑弘做过了这件事以后。由此就出了名。做了驺地方的县官。他的政治很仁慈惠爱。人民疲倦的精神也得苏息了。升做淮阴的太守官。后来做了尚书令。又做了太尉官。
  
  七、【廉范狱卒】
  功曹廉范。侍奉邓融。变为狱卒。养病送终。
  【原文】
  汉廉范受业于薛汉。为邓融功曹。融为州所举案。范知事谴难解。托病去。融恨之。范至洛阳。变姓名。为狱卒。融下狱。范侍左右。尽心勤劳。融怪其貌类范。曰、卿何似我故功曹耶。范呵之曰。君瞀乱耶。融系出困病。范随养之。及死。竟不言。身自送丧。致南阳。葬毕。乃去。
  
  范之于邓融。义矣。而其于薛汉。亦足述焉。汉坐楚王事诛。故人门生莫敢视。范收敛之。后为蜀郡太守。民歌曰。廉叔度。来何暮。许止净谓其笃于师资之情。深于知己之感。故能上不负国。下不负民也。
  
  【白话解释】
  汉朝有个廉范。从前在薛汉那儿读书。后来做了邓融的功曹官。邓融被州里告发了。廉范晓得这件事很难解决。就推托着有病去了。邓融以为他看见人家有了急难就去了。心里非常的恨他。那里晓得廉范先到了洛阳地方。改换了姓名。做了一个牢狱里面的小卒。等到邓融下了狱以后。廉范服侍他非常尽心。非常勤劳。邓融非常奇怪。看狱卒的相貌好像廉范一般。就说。你的相貌。怎么这般的像我以前部下的廉功曹呢。廉范就喝着他说。你难道精神错乱了么。后来邓融出了牢狱。可是病已经很重了。廉范就跟着去侍养他。等到邓融死了。廉范终于不对他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亲自送了他的灵柩到了南阳地方。安葬完毕。才去的。
  
  八、【臧洪死友】
  臧洪救友。跣泣请兵。被执不屈。重义轻生。
  【原文】
  汉臧洪、字子源。为东郡守。曹操攻张超急。超曰。唯臧洪当来救我。众曰。袁曹方睦。洪为袁所表用。必不败好以招祸。超曰。子源天下义士。终不背本。洪果徒跣号泣。从绍请兵赴难。绍不从。超遂自杀。洪由是怨绍。不与通。绍举兵攻之。城陷。执洪。欲服之。不屈。遂被杀。
  
  当袁绍杀洪时。陈容谓绍曰。将军为天下除暴。而先诛忠义。岂合天意乎。绍惭。谓曰。汝非臧洪俦。何言为。容曰。仁义岂有常。蹈之则君子。背之则小人。今日宁与臧洪同死。不与将军同生也。遂亦被杀。
  
  【白话解释】
  东汉末年的时候。有个臧洪。表字子源。在东郡地方做了太守。这时候。曹操攻打张超非常危急。张超说。只有臧洪一定是来救我的。一班人说。袁氏和曹氏现在非常和睦。臧洪又是为袁氏所提拔的人。一定不肯伤了那边的情面、来救你的呵。张超说。子源是天下有义气的人。终是不肯忘记了根本的。果然臧洪得知了曹操攻打张超的事。他就赤了脚步行号哭到袁绍那儿。要请求带了兵来救张超的难。袁绍不听。后来张超自杀了。从此以后。臧洪很怨恨袁绍了。不和他往来。袁绍就派了兵去攻打他。城头破了。把臧洪捉住。要叫他投降。可是臧洪不肯屈服。于是被袁绍杀死的。
  
  九、【王修哭谭】
  王修高义。痛哭袁谭。若得收葬。全戮亦甘。
  【原文】
  汉王修为袁谭别驾。劝谭兄弟相睦。谭不从。及曹操杀谭。号其首于北门。令曰。有敢哭者灭三族。修布冠衰服。哭于头下。左右拥修至。操曰。汝不顾三族耶。修曰。生受恩命。死而不哭。非义士。吾受袁氏厚恩。若得收尸殡葬。虽全家受戮。亦无恨矣。操叹其义而礼之。
  
  王修之哭谭。出于至情。其哭母则出于至性。故乡里为之罢社。孔融以修为胶东令。融在北海。修闻北海有反者。星夜往视。融初谓左右曰。能冒难而来者。唯王修耳。言未卒而修至。其孝义有如此者。
  
  【白话解释】
  东汉末年有个姓王名修的。在袁谭那儿做了别驾官。劝袁谭兄弟们大家要互相和睦。袁谭不肯听从他。等到后来曹操把袁谭杀死了。拿他的头挂在北城门上示众。并且下个命令说。有敢来哭的人。就要杀了他的三族。王修戴了布帽。穿了麻衣。在头下哭着。曹操的手下人。就把王修捉到曹操那儿。曹操对他说。你难道不顾全你三族人的性命么。王修说。活着受了人家的恩义。人家死了。不去哭他。这不是有义气的人所做的。我受了袁氏的厚恩。若能够收了他的尸首去安葬。就是一家老小都杀死了。我也没有什么遗恨的。曹操很叹息他的义气。就用礼对待他。
  
  十、【张飞断桥】
  桓侯护主。瞋目横矛。义声昭著。长阪桥头。
  【原文】
  汉张飞、字翼德。涿郡人。少与关羽同事先主。羽年长。飞兄事之。曹操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操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之长阪。先主弃妻子而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立长阪桥头。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决死。敌无敢近者。先主以是得脱。
  
  桓侯雄壮威猛。亚于关公。魏谋臣程昱等。咸称为万人敌。至其精忠大义。妇孺皆知。其破巴郡。获守将严颜。欲降之。颜曰。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侯义而释之。且引为上客焉。
  
  【白话解释】
  三国时候。蜀汉的张飞。表字翼德。是涿郡地方的人。少年时候。就同关公一同事奉刘先主。关公的年纪比较大一点。所以张飞用对哥哥的礼节待他。曹操的军队到了荆州。刘先主就逃到江南去。曹操就派了精兵去追他。追了一日一夜。就在当阳的长阪地方追着了。刘先主就抛弃了妻子逃走。叫张飞带领了二十个骑兵。在后面抵抗追兵。张飞立在长阪桥头。占据了水势。把桥弄断了。怒目横矛。说道。我就是张翼德。那一个敢来和我拚个死活。敌人没有一个敢走近去的。因此刘先主能够逃脱了。
  
  十一、【敏元奋剑】
  敏元仗义。愿代管平。奋剑告盗。吾岂望生。
  【原文】
  晋刘敏元、字道光。励己修学。好星历阴阳术数。永嘉之乱。同郡管平。以年老从敏元西奔。为盗所劫。敏元谓贼曰。此公余年无几。愿以身代。盗长欲舍之。内有一盗不听。敏元奋剑前曰。吾岂望生耶。愿与诸君除此人。盗长遽止之。曰、义士也。俱免之。后为太尉长史。
  
  荀巨伯遇寇。愿代友死。以其病也。刘敏元遇盗。愿代管平死。以其老也。巨伯尚为其友。而敏元仅为其同郡。盗长且欲舍之。而一盗弗听。此不义孰甚。敏元竟奋剑欲为盗长除此盗。其义尤不可及。
  
  【白话解释】
  晋朝的刘敏元。表字道光。修身好学。喜欢研究星历阴阳术数。在永嘉年间天下大乱的时候。同县人管平、因为年纪老了。就跟了刘敏元一同朝西方逃难。可是在路上给强盗抢了去。刘敏元对强盗说。这位先生年纪很大了。所活的年代也有限了。我情愿自己代了他。强盗的头儿倒也肯了。就想放他。可是内中有一个强盗不肯。刘敏元就奋力拿起了宝剑赶上前去。对他们说。我并不是希望生存的人。请替诸位把这个人除掉了。强盗的头儿就劝住了。说这个是有义气的人。就把他们两个人都释放了。后来刘敏元做了太尉长史。
  
  十二、【温峤求粮】
  温峤讨贼。向侃求粮。义旗所指。决胜疆场。
  【原文】
  晋温峤、与陶侃共起兵讨苏峻。求粮于侃。侃不与。峤曰。师克在和。古之善教也。峤与公俱受国恩。若济、则主臣同祚。如不捷。当灰身以谢先帝。今事势又无旋踵。譬如骑虎。安可下哉。公若沮众败事。义旗将回指于公矣。侃悟。分米饷峤。遂水陆并进。斩苏峻于白石。
  
  温太真聪明有识。博学能文。丰仪秀整。其力护太子。版击钱凤。疏奏王敦。皆忠义之气为之。陶侃虽为盟主。规略一出于峤。卒斩苏峻。惟绝裾一事。不无短处。然既受使命。殆亦忠义之气激之使然尔。
  
  【白话解释】
  晋朝时候。温峤和陶侃一同起兵去讨伐苏峻。温峤就向陶侃那儿去借粮草。陶侃不肯给他。温峤说。军队的所以能够打胜仗。就是在和气上。这是古人的好教训。我和你大家受了国家的恩典。若是事情成功了。那末君臣都可享着太平。如若大事不成。那末只有大家杀了身子去谢先皇。现在的事情。并没有可以转方向的余地了。譬如一个人骑在老虎的背上。那里可以跳下来呢。你若沮了众人。败了事。那末我们起义的军队。就要转了方向。向着你这里来了。陶侃听了这番话。就觉悟了。于是分了米粮去给温峤的军队。水军陆军一同进去。把苏峻杀死在白石地方。
  
  十三、【世期义行】
  世期义行。饥岁解推。露骸悉殡。复育其孩。
  【原文】
  南宋严世期好施慕善。同里张迈等三人。各产子。岁饥。欲弃不举。世期往救之。分食解衣。以赡其乏。三子并得长成。宗亲严宏、乡人潘伯等十五人。荒年饿死。露骸不收。世期买棺以殡埋之。复存育其孩幼。事闻。诏榜其门。曰义行严氏之闾。复其徭役。蠲租税十年。
  
  严氏之义行多矣。时逢饥馑。张迈等三人。产子欲弃。即往救之。一也。推食解衣。以赡其乏。二也。严宏等十五人。饿死露骸。悉买棺以殡埋之。三也。复存育其孩幼。四也。恩逮冥阳。存没均感矣。
  
  【白话解释】
  南宋时候。有个严世期。喜欢布施。好行善事。他的同村居住的人张迈等三个人。都生了儿子。可是因为年成很荒。就要丢弃了孩子不养。严世期把三个孩子救了。分了自己的吃食。解下了自己穿着的衣服。去救济他们的缺乏。于是这三个孩子才得长成。他族里的人严宏、同乡人潘伯等十五个人。在荒年饿死了。尸首抛露着、没有人收敛。严世期就买了棺木。给他们安葬好了。又抚养他们遗下的小孩子。这种事情。给朝廷里得知了。就在他的门口表了六个字。说、义行严氏之闾。免了他的工役。又免了十年的租税。
  
  十四、【禹钧义方】
  禹钧设塾。教子义方。众善毕举。五桂联芳。
  【原文】
  后周窦禹钧三十无子。梦祖父告曰。汝命无子。且寿促。速行善事。乃置义塾。延名儒。给衣食。以教四方游学之士。凡宗戚有丧不能举者。葬之。孤贫不能嫁者。嫁之。后连生五子。皆显。寿至八十二岁。冯道赠诗曰。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仙桂五枝芳。
  
  许止净谓窦公感祖父梦示。众善并举。遂反夭为寿。转无子为多男。不惟寿考。且登仙箓。不惟多男。且皆荣显。古训云。命由己造。不诚然乎。若知而不行。如入宝山空手归。其亡祖父。亦末如之何矣。
  
  【白话解释】
  后周有个窦禹钧。三十岁的时候。还没有儿子。有一回做梦。看见他的祖父对他说。你命里注定没有儿子。并且寿算也很短促。要快点行善事才好。于是窦禹钧就办了一个义塾。请了有名的先生。供给他的衣食。叫他教导一班四方来游学的读书人。凡是宗族亲戚人家有丧事。没有钱举办。他就替他们安葬。孤苦贫穷无力嫁人的。他就替他们出嫁。后来一连生了五个儿子。个个都很显贵。他自己一直活到八十二岁。冯道送他一首诗。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仙桂五枝芳。
  
  十五、【龚颖端公】
  端公龚颖。为叔报仇。廷击卢绛。直奏缘由。
  【原文】
  南唐龚颖随主归宋。其叔为同朝卢绛所害。颖曰。古之杀人以义者。令弗仇。今绛不义杀无辜。若不以为仇。非所以尽忠孝之义也。乃袖铁简入朝。会绛陛见。颖遽前击之。太祖惊问故。颖以状对。上叹曰。江南小国。有义士若是耶。遂诛绛。世以忠义称之。号曰端公。
  
  龚颖归宋后。被擢为御史大夫。廷击同朝卢绛。其言曰。一为国家除害。二为叔父报仇。且极言绛之狼子野心。不可畜于朝中。其义也。即其忠也。亦即其孝弟之道也。故虽自请待罪。而太祖释之耳。
  
  【白话解释】
  南唐的龚颖。跟了李后主投降宋朝。他的叔父是给同在一个朝廷做官的人、姓卢名绛的所弄死的。龚颖说。古时候的定律。杀人是因为义的。那就不能报仇。现在卢绛用不义的手段杀了无罪的人。若是我还不去报仇。那就不是尽忠孝的意义了。于是暗地里在袖子带了一块铁的简版。到朝堂里。刚巧卢绛也来上朝。龚颖就赶上去打他。宋太祖皇帝见了他这样的举动很惊奇。就问他是什么缘故。龚颖就把这件事的原委都说了。皇上叹着说。江南小小的国家里。竟有这样的义士吗。于是就把卢绛办了罪。当时的人。以忠义称呼他。另外给他取了一个号名。叫做端公。
  
  十六、【苏轼还屋】
  苏轼夜行。闻妪悲声。焚券还屋。义重缗轻。
  【原文】
  宋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尝居阳羡。以五百缗买一宅。将入居。偶夜行。闻老妇人哭极哀。公问妪何为哀伤如是。妪言旧居相传百年。一旦诀别。所以泣也。问其旧居所在。即己五百缗所买之屋也。乃取券焚之。不索其值而还其屋。遂归毗陵。不复买地。
  
  世之卖屋者多矣。然非至必不得已之时。孰肯将其百年祖产。委之他人乎。而买屋者不计也。苏公固尝闻其母读范滂传。而欲效滂之忠义也。一旦闻妪哀哭。毅然焚券归屋。盖亦义之所至尔。
  
  【白话解释】
  宋朝有个大文学家。姓苏名轼。表字子瞻。自己取了一个别号。叫做东坡居士。他曾经住在阳羡地方。用钱五百千文买了一座房子。快要搬进去了。偶然在晚上走路的时候。听见有一个老太婆哭得非常悲哀。苏东坡就问他。你为什么悲伤到这般田地呢。老太婆说。我的老房子自从祖上传下来。已经有一百年了。现在要离开了这座房子。所以悲伤的呵。苏东坡又问他老房子所在的地方。原来就是自己用了五百千钱、买来的那一所房子呵。于是就把契纸烧了。不向他追还契价。把房子还了他。自己回到毗陵去了。不再买地了。
  
  十七、【文之不屈】
  文之抗敌。孤守兼旬。乏援被虏。义不屈身。
  【原文】
  宋张文之通判濠州。金兵至。守孔福谋夜逸。文之曰。果尔轻动。奈城何。因提兵。与敌持十余日。经二十余战。卒以无援被虏。执送燕山。欲授以官。义不屈。将囚之土窟。曰。吾世受宋恩。岂忍负国。虏重之。稍宽桎梏。后王忭申和议。见状还奏。上为叹惜。给其家。官其子。
  
  食其禄。守其土。闻寇自逸而弃其民。则不义孰甚。文之有鉴于此。故明知事不可为。而提兵抗敌。义也。被虏不屈。义也。授官不受。亦义也。金虏重之。王忭奏之。宋主叹美之。彼孔福辈。当愧死无地矣。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张文之在濠州地方做通判官。金国的军队打进来了。濠州的太守孔福就预备在晚上逃了。张文之说。倘若这样的轻举妄动。那末把城池放弃了怎么样呢。就带了兵和敌人抵抗了十多天。经过了二十多次的战争。终于因为没有救兵。就给金人虏了去。把他送到燕山。要给他做官。张文之不肯屈服。要把他关在地穴里。张文之说。我世世代代受了宋朝的恩典。那里肯负了国家呢。金人也很敬重他的义气。给他脚缭手械稍稍地宽松了一点。后来王忭到那儿去议和。看见了这般情形。回去就奏明皇上。皇上听了。也非常叹惜。就接济他的家里。并且给他的儿子做了官。
  
  十八、【蔡伸发廪】
  蔡伸义赈。辟宇发仓。守者不可。得咎独当。
  【原文】
  宋蔡伸、字申道。政和进士。历太学博士。迁通判真饶徐楚四州。在真州日。火延烧千余家。州民露处雪中。老幼号呼盈道。伸辟寺宇官廨分处之。且发常平廪以赈给。守者不可。伸曰。此国家所以备非常也。如得咎。请独当之。事闻。朝廷释不问。改知滁和等州。
  
  天下亲民之官惟守令。故一邑有循吏。则一邑受泽。一郡有循吏。则一郡受泽。虽圣明在上。而距离较远。设当危急非常之际。见义而不行权。则民不得其所者多矣。得咎即独当之。有何不可乎。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有个蔡伸。表字申道。是政和年间中的进士。做过太学博士。后来又升做真州饶州徐州楚州四处的通判官。在真州的时候。大火延烧了一千多人家。那地方的百姓。没有房子住了。只得露居在雪地里。老老小小的人。都很悲惨的哭着。道路上充满了这种声音。蔡伸就命开放了庵庙寺院。和衙门的房子。分着给他们住了。并且一方面又发了仓谷去赈救他们。管仓的人不肯。蔡伸说。这个是国家预备了、在有重大事故发生的时候用的。现在正是用的时候呵。倘若有罪。那末由我一个人担当吧了。这件事奏了上去。朝廷里饶了他不问。把他改到滁州和州等地方做州官去。
  
  十九、【南疆伸冤】
  南疆救亮。怒发冲冠。义责同学。不避艰难。
  【原文】
  宋喻南疆。少负气节。从陈亮游时。当路欲排善类。指亮为叛首。锻炼刺骨。门人噤不敢言。南疆义责同门。谓吾师无辜蒙罪。吾曹为弟子。当怒发冲冠。乃影响昧昧。是为人类乎。亟走见叶适。适曰。子真义也。即秉烛作数字。南疆持之去。伸讼诸公卿间。亮冤遂白。
  
  云敞之于吴章。郑弘之于焦贶。廉范之于薛汉。汉代之尊师重义者多矣。然皆于师死后。门人不敢葬。而独冒死葬之。乃喻南疆之于陈亮。竟义责同门。怒发冲冠。救师于生前。尤足为事师者法。
  
  【白话解释】
  宋朝有个喻南疆。幼小就很有气节。跟了老师陈亮求学的时候。当朝做官的人。要排斥一班贤良的人。说陈亮是叛逆的首领。非常痛恨他。就把他陷害在罪人的里面了。陈亮的许多门人。都怕得不敢说话了。喻南疆仗了义对同学们说。我们的先生无缘无故的办了罪。我们做了他的学生。应当怒气冲天的去替他辩白。现在大家却糊糊涂涂。一声不敢响的。这样难道还是人吗。于是他立刻去见叶适。叶适说。你真真有义气呵。就点了烛。写了几行字。喻南疆拿了去。到朝中公卿里去辩白。于是陈亮的冤枉才得明白了。
  
  二十、【有俊赎女】
  宋丰有俊。偶登青楼。故人之女。贷嫁弥周。
  【原文】
  宋丰有俊登青楼。见幼妓疑为故人女。屡目之。女亦悟。酒罢。羞涩留宿。丰诘之。果故人女。丰曰。某所以留者。以席间不得问也。宜各寝。必有以处汝。丰与京尹有旧。翌日。以白尹曰。某仅有钱八千。从公更贷二百千。嫁之。尹嘉其义。即载入府。厚具奁。为择良士嫁之。
  
  堕落青楼。至可哀也。况故人之女乎。赎之不容缓矣。乃仅有钱八千。竟向王佐贷二百千。以赎而嫁之。其义诚可嘉焉。而佐亦唯命是听。一以有旧而赎其女。一以有旧而贷其赀。佐之义亦未可没也。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有个丰有俊。有一次、到妓院里去。看见有一个年纪很青的妓女。很像他老朋友的女儿。他心里觉得很疑惑。屡次去看他。那个妓女也有点觉得了。席散以后。就很羞涩地留他过夜。丰有俊也就答应了。就盘问他。果然就是朋友的女儿。丰有俊说。我所以留着过夜的缘故。就是因为在席上不好问你。我们现在应当大家各自睡了。将来我必定有个办法给你的。丰有俊和京城里的地方官是有交情的。到了第二天。就去对官说。我只有八千个大钱。向你这里再借二百千给他嫁了。地方官很称美他的义气。就把那个女儿接进到衙门里。办了一副很好的妆奁。再给她选择了一个品行良好的读书人。嫁给他了。
  
  二十一、【留台拾金】
  留台贫困。浴室拾金。见得思义。不肯欺心。
  【原文】
  宋刘留台家贫。在浴堂中拾一金袋。托疾不去。翌晨。有商人号泣寻至。刘悉付还。不受酬。人责之。答曰。掩他人物以为己有。是欺心矣。况商人辛勤所积。失之必痛。苟或不得。必死于非命矣。人皆服其义。后一举登第。官至留守。五十年间。子孙在仕途者。二十三人。
  
  刘留台自少极贫。专事趋谒。乡人且无不厌之。乃至贫不能自存之际。骤得八十五片之金。悉数还之。盖其不忍人之心。与罗伦之命仆还钏无异。彼好取不义之财者。读此传能无愧也否耶。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有个刘留台。家里非常贫苦。有一天、在浴堂里面拾到了一只金袋。他就推托有病不去。到了第二天的早晨。有个商人哭着寻来了。刘留台就全数还给了他。不肯受他的酬谢。人家责问他。他回答说。拿了别人的东西。当作自己的。这就是欺骗了自己的良心了。况且生意经人辛辛苦苦、勤勤俭俭、积蓄下来的钱。失去了一定是很悲痛的。假使寻不到。一定要寻短见了。人家都佩服他的义气。后来刘留台一次就考取了进士。官做到了留守。五十年里头。子孙做官的有二十三个人。
  
  二十二、【道明危坐】
  羽士道明。不拜元兵。读书危坐。死义殉城。
  【原文】
  宋徐道明、常州人。为天庆观道士。德祐初。元兵围城。道明晋谒郡守姚訔。请曰。君侯计将安出。訔曰。死守而已。道明亟还。告其徒曰。姚公誓与城俱亡。吾属亦不失为义士。城破。元兵屠城。道明危坐。焚香读老子书。兵使之下拜。不顾。以刀胁之。亦不为动。遂死焉。
  
  守土之士。与城俱亡。义也。若方外之士。到处为家。似无庸死义矣。然其时、元恶大狾。至一州则一州破。至一县则一县残。国之将亡者几希矣。与其不义而降元。孰若死义以殉国。录道明以概其余耳。
  
  【白话解释】
  宋朝末年间时候。有个徐道明。常州地方人。是天庆观里的道士。在德祐初年的时候。元兵围了常州城。徐道明去见太守姚訔。并且问道。你预备怎样的计划呢。姚訔说。死守吧了。另外还有什么法子呢。徐道明听了就立刻回去。对他的徒弟说。姚公发了咒。和城池一同亡的。我们应当也不失做一个义士才好。后来城头攻破了。元朝军队就屠杀城内的百姓。这时候、徐道明很恭恭谨谨地坐着。烧了香。读着老子的书。元朝兵要他下拜。徐道明不去理他。兵又用刀去吓他威迫他。徐道明仍然一点也不动。于是元朝兵才把他杀死了。
  
  二十三、【世杰拒招】
  宋张世杰。元将招之。三使三拒。义不可移。
  【原文】
  宋末。张世杰奉帝昺驻厓山。元将张宏范袭之。世杰力战。弘范无如之何。世杰有甥韩某在元军中。弘范三使韩招之。世杰不从。曰、吾知降且富贵。但义不可移耳。厓山破。陆秀夫负帝投水死。世杰以小舟奉杨太后脱去。太后闻帝昺死。亦赴海死。世杰葬之海滨。
  
  世杰之为宋室也至矣。恭帝被执。即立端宗。端宗崩。又立帝昺。昺死。又拟别立赵氏以存祀。至海陵山下。飓风大作。乃登舵楼。露香祝告。仰天呼曰。天不欲存赵氏。则风覆吾舟。舟遂覆。世杰死而宋亡。
  
  【白话解释】
  宋朝末年的时候。张世杰侍奉了帝昺。驻扎在厓山地方。元朝的将军张宏范来攻打厓山。张世杰尽力对他战争。张弘范也没有法子可想。张世杰有个外甥姓韩的。在元朝的军队里面。张弘范差了姓韩的去招张世杰来投降。这样的有三次。可是张世杰终于不肯。他说。我晓得投降了以后。可以富贵。不过从义气上说。是不可以的呵。后来厓山攻破了。陆秀夫背了皇帝投在海里死了。张世杰用了一只小船。救了杨太后逃去。杨太后得知帝昺死了。于是自己也投在海里死了。张世杰就把他葬在海岸里。
  
  二十四、【敬益归田】
  元魏敬益。好义怜贫。买田十顷。复归庄民。
  【原文】
  元魏敬益。好义博施。有田十六顷。一日、语其子曰。吾买四庄村之田十顷。环村之民。不能自给。吾深悯焉。今将以田归其人。汝等谨守余田。可无馁也。乃呼四庄民谕之曰。吾买若等田。使若贫不聊生。吾不仁甚矣。请以田仍归若等。众皆愕眙不敢受。强与之。乃受。
  
  先是有王荐者好义。遇岁旱。尽出储粟赈之。粟竭。即以己田易谷百石。分给之。而敬益、则凡男女失时者。出资嫁娶之。老弱之饥者。为糜以食之。甚至尽归所买之田。丞相贺太平叹曰。世乃有斯人哉。
  
  【白话解释】
  元朝时候。有个魏敬益。做人很有义气。喜欢施舍。家里有一千六百亩田。有一天、对他的儿子说。我前次买进了四庄村的田一千亩。可是四庄村四周围住着的百姓。就不能给养他们的口粮了。我非常地可怜他们。现在要把那些田归还给他们了。你们只要很谨慎的、保守着余下的田。那末也不致于冻饿的呵。于是就叫了四庄村的人来。对他们说。我买了你们的田。以致你们穷得不能生活。我这种行为。真是不仁极了。现在仍旧把田还归了你们吧。这一班人听他这一番突如其然的话。很惊奇的大家互相看着。不敢收受。魏敬益一定要还给他们。他们才受了。
  
  【绪余】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见义不为。无勇也。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吕蒙正曰。五伦八德。非义莫能成。父子无义。则渎伦之事兴。君臣无义。则僭窃之乱作。兄弟无义。则萧墙之祸起。夫妇无义。则离异之端兆。朋友无义。则倾陷之机伏。故义者。至刚至正。有严有法。无偏无党。义之所在。懔若春雷。肃若秋霜。而不可犯。其规矩至严。准绳至正。无物不可。无时不然。义固不止于一二端见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德育故事       )(五明学佛网:德育故事       )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禅定营--了解缘起性空,才能了解如来真 

 圣轮法师:直心是道场 当下即是禅─ 浅释「禅」的真义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禅修对现代的意义 

 其它:浅论出家的真实意义(源军) 

 唐思鹏居士:阿赖耶识的伟大意义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确认死亡的正面意义?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19.爱心的真义 

 果煜法师:佛法原典 教理精义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修行的意义与层次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简介缘起性空义 

 其它:判定佛法真实义的准绳——三法印与一实相印(吕胜强) 

 其它:奥义书与大乘佛教中相关思想比较(姚卫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