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二梯次)17


   日期:2010/8/5 8: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幸福人生讲座(第二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七集)  2005/7/28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52-136-17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看到刚刚有一位朋友来擦黑板,他是该擦的擦掉了,不该擦的没擦掉,确实很有智慧,他有智,第二个,他知道老师上课辛苦,不想再让老师多劳动,这是很有仁慈之心,他有智、有仁,别人不好意思来擦,他主动来擦,这是勇,很有当仁不让的勇气,所以这位朋友他是实践了三达德「智、仁、勇」。德行在哪里?就在生活的一言一行当中,我们也要传递这样的信念给小孩,他们才感觉学问就在生活中。因为有一个孩子主动来擦黑板,也擦得很好,老师就告诉他,你做到了智仁勇,有一天这个孩子在扫地,而且是主动去扫,因为他看到地脏了,扫完以后他就跟老师说到,他说:「老师,我扫地也是智仁勇」。因为地脏了,假如不扫干净,那我们健康会危害,所以他有仁慈之心,去扫地;如何把地扫干净,他很有方法,他是有智慧;别人都不去做,他主动勇敢去做,他也是有勇。当一个孩子觉得他时时刻刻都能把学问做出来,他会觉得很充实、很愉快。

  很多人修行没有法喜,因为他把修行跟生活脱节了,六祖惠能大师告诉我们,「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那是不可能找得到的。而孔老夫子也告诉我们,「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在生活中的点滴觉悟,觉悟了,一切事物都是大道,所有的德行都含摄在其中。我跟同事说到,我们佛家修行最高的菩萨叫普贤王菩萨,普贤菩萨有十大愿王,第一愿是「礼敬诸佛」,第二愿是「称赞如来」,总共有十愿,我对他们讲到,说你们每天教书就是普贤菩萨,他们吓了一跳,跟普贤菩萨有什么关系?第一,我们面对同事、面对学生都坚信「人之初,性本善」,坚信他具足无量智慧德能,我们做到了「礼敬诸佛」。第二个,当学生有好的表现,称性的表现,我们马上给予鼓励肯定,这叫「称赞如来」,你把他的好愈肯定他就愈彰显。除了对学生称赞如来之外,当你看到非常用心教学、用心工作的同仁,都已经下班一个小时了,他的教室还亮著灯,这时候你也还没下班,你走到他的教室里拍拍他的肩膀对他说:「我们教育界就是有你这样的老师,才能出优秀的学生,国家才有前途」,你这么一讲,他本来已经相当疲惫了,突然抬头挺胸来继续改他的作业。我们轻轻的一声鼓励、肯定,很可能让他更有动力、更有信心,我们不要吝啬肯定、称赞。不管对学生、对同事,对於所有付出的人,我们都可以做到称赞如来。

  第三「广修供养」,我们每天跟学生上课,把圣贤的教诲见缝插针教给他们,这是法供养。让学生明白道理,面对往后的人生有正确的态度、正确的知见,不用再摸索半天,不用再因为做错了决定而搞得人生非常的混乱,他能走的明白、走的踏实,心里无所畏惧,我们也达到无畏布施,这是所有的供养都做到。不只对学生你可以广修供养,当你有好的经验、好的资料毫不吝啬给予其他的老师做参考,他又可以拿著这宝贵的东西去教导他的学生,那就有更多的人受益,这是广修供养。

  第四愿「忏悔业障」,我们在教学当中,内观自己我有没有乱发脾气,瞋恨心有没有起?跟学生相处的过程当中又察觉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所谓「教然后知困」,看到学生学习的状态不好,都在打瞌睡,像现在我也要注意这一点,这时候就代表我们的课程讲得不够好,要自我反省,哪些讲法可以更设身处地让他们去领受,不断的检讨自己、修正自己,这叫忏悔业障。当我们每天都在依教奉行,每天过得法喜充满,很充实,当学生也能体会到他每天的生活就是不断在迈向一个有道德之人的路上,他的内心也会很踏实。

  比方引导他要把孝落实在生活中,有一个孩子才六岁,老师教导他要行孝道,他从此以后每天必定要帮母亲做家事。刚好有一天他到外婆家去了一趟,回来已经十点多了,在回家的路上他已经睡著了,回到家里父母怕把他吵醒,轻轻的要把他放在床上,这个孩子醒了过来,在有点模糊当中他突然爬了起来,他说我今天还没帮妈妈做家事,马上看了看周围的状况,桌子还有点脏,他又跑去拿了个抹布把桌子擦好,擦完之后他脸上很喜悦,觉得今天有做到孝,又很安心去睡觉了。当孩子从小就有这种立身行道的态度,那他这一辈子的德行必然会有很高的成就。

  我们刚刚提到教育,「教者,上所施下所效」,而这个身教不只在孩子小时候很重要,纵使我们小时候对孩子的教育有所缺乏,他现在已经十多岁了,这时候用身教依然有很大的效果,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一位妈妈她孩子也比较大了,她要孩子学《弟子规》,她并没有把孩拉过来硬叫他读,她自己每天早晚读诵,在读的当下她的孩子常常会走过来看看她,然后就离开了。看了几次以后,她觉得孩子看她的眼神不一样了,对母亲愈来愈佩服,看到母亲好学的态度。我记得我的父亲在五十岁左右他的公司刚好要成立一个附属的证券交易所,要开证券交易所必须有执照,公司派了好几个人去考试,我父亲是其中一个,其他去考的都比我父亲年轻不少,都三十来岁四十岁左右,我父亲年纪最大,我看著父亲这么大把年纪,每天还在那里看书。后来考试结果出来,所有公司的成员只有一个人考上,诸位朋友,谁考上了?我那时候在念大学,看到父亲考上了,虽然我没有当面赞叹他,可是我的内心很佩服。看父亲都这么用功、这么有志气,我这个当儿子的怎么可以输给他?那不是太丢脸了吗?所以身教,不管孩子多大了都有相当的效果。

  回想小时候的记忆,父亲拿出冰箱里的东西首先都是给爷爷、奶奶吃,母亲常常两三个礼拜就回外婆家一趟,都是大包小包的带,有吃的,有水果、有蔬菜,有很多的东西,这些记忆在我的心中长养。虽然父母没有直接教我们孝道,但是这一分孝的表现我们都学到了,当自己有资格把冰箱打开来把水果拿出来,会先给谁吃?当然是先给爷爷、奶奶吃。确实,三代同堂是最好的教育环境,每天都可以把孝道演给孩子看。当我们把水果拿给爷爷、拿给奶奶,爷爷很高兴,奶奶也很高兴,这个孙子真孝顺,他很高兴我也很满意,因为施比受更有福,看到爷爷、奶奶欢喜的表情,我们也非常喜悦,而这一分喜悦不是外来的刺激,而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感受。

  我记得在读小学、读初中有机会到其他地方去旅游、郊游,当看到奶奶喜欢吃的东西,比方豆腐乳、一些小吃,我会很兴奋的把它买下来,然后抱在我的怀里,在旅途归来的后半路途中,我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当我的外婆接到了这罐豆腐乳她那种喜悦的表情,我已经先看到了。你看,施比受更有福,这是教,上行下效。「育者,养子使作善也」,从这一句解释当中可以了解到,育的核心在哪个字?「善」,教导孩子成为善人、成为好人,才是育的真正目的所在,而不是只有把孩子的身体养高养壮而已。当然,我们要教孩子成为善人,首先自己要明白何为善,而且明白了善还要做出来当榜样才行,假如上一代都不清不楚,那下一代怎么可能学得好?

  有一个初中生,他跟我们一位老师在交谈,因为他住在香港,暑假期间母亲把他送到深圳跟著我们一些课程学习,这位初中生就跟我们的老师提到,他说我去帮同学买便当。我们的老师听了说很好,「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接著这位初中生说了,他说我很喜欢去帮我同学买便当,因为我用五块钱买回来,可以用七块钱卖给他,我就赚了两块。我们老师一听,初中生就功利主义这么重,接著就跟他讲,同学之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不应该还多拿钱。这位初中生就说了,我有去问过我们老师,说我买便当五块,卖给同学七块,这样对不对?而且这些同学为什么没有自己去买便当?因为他们考试考的不理想,被老师额外留下来,他们就不能自己去买。同学已经在危难当中了,怎么还可以落井下石?他的老师一听,回答他说你这样做好像有点不妥,不过你又已经付出劳力了,赚两块钱也没有什么错。诸位朋友,当为人父母、为人老师对於处事的态度、分寸都已经拿捏不准,上梁都不正下梁就必歪了,所以教儿教女先教自己。相同的,要教学生,为人师者首先要「学为人师」,首先要明白做人的分寸所在,这才叫教育。

  而在中国教育理论当中有一篇重要的教诲,《礼记・学记篇》告诉我们一句很重要的话,「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诸位朋友,假如这个同学去买便当都跟人家收钱,他往后对人任何的付出他头一个念头想到什么?钱,到时候他又到美国留学,他的母亲去美国看他,住了十天,十天要走了他儿子会拿什么给她?这十天你给我吃了多少东西,一天的床位要多少钱,那就统统是利字当头了,他的人格就扭曲掉了。

  所以教,长善、救失,把两个最主要的主轴点出来。诸位朋友,长哪些善?很多时候我们缺乏思考的时间,为什么会缺乏思考的时间?因为心没静下来,每天都被生活推著止不下脚步来。我常说现在的人生是忙、茫、盲,我们先看第一个「忙」,现在人的口头禅,「我最近忙死了!」什么叫忙?左边一个心,右边一个什么?心死了叫忙。心已经不再敏锐,已经感受不到别人的需要、别人的付出,这是忙。忙碌的生活,你忽然回头看看,我今年已经四十岁了,突然会不大敢相信,你们有没有这种经验?突然已经四十来岁了,好像什么重要的事都还没干到。忙了之后人的敏锐度会下降,智慧也会下降,很多事看不清楚。很多人在中年的时候夫妻相处出现危机,孩子教育出现危机,他都搞不清楚问题在哪,我这么努力赚钱,为什么儿子跟我没有办法沟通?因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你并没有陪伴他,他跟你之间没有深厚的信任,没有深厚的信任就很难沟通,慢慢的你的言语都无法跟他的生活密切的结合,他就不愿意跟你多说。很多的家长甚至於不知道他的儿子念几年级,在读哪一班不知道。香港很有名的影星成龙他就有一次讲到,他好不容易有一天有空,就跑到学校去接他儿子,等了半天都接不到,突然看到他儿子的老师,他儿子的老师就对他讲,他说你儿子都念初中了,你怎么还来小学接?没有参与孩子的成长,我们要尽这个本分。

  很多父亲又讲了,我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诸位朋友,这句话有没有理智?这句话一定不会在经典里面出现。最重要是有没有心,不在时间长短,我们常想没时间,都没做了。陪孩子不是要长长的时间,你当父亲的,只要持续每天陪孩子十分钟、二十分钟就够了,因为你工作很忙,他看在眼里,他知道你是为了家庭。然后在这么忙的状况,你又坚持,「来,爸爸每天讲《德育故事》给你听」,每天讲两则,你成长了,他也进步了。当然,在讲故事、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请你要把手机关掉,不要讲了一半手机又响又跑去接手机,跑来跑去,后来你孩子就说了,「爸,你还是先去接你的手机吧」。跟一个人相处就要让他感觉你的心是与他在一起,手机都关掉,所有的外务都停了,全心全意把故事讲好,从故事的情节引导孩子做人处事。你这样能坚持个三个月以后,你会感觉你的亲子关系绝对不一样,你的孩子走路会雄纠纠气昂昂,因为他内心充满爱,我爸爸很爱护我。然后走到学校他会跟同学讲,我的爸爸每天给我讲两个《德育故事》,你要不要听?同学都围过来,来来来,讲给我们听。你看他每天去讲两个《德育故事》,讲三年以后那还得了,他以后一定是弘扬中国文化的人才。要用心,在於那颗真诚的心,不在於时间的长短。

  有些朋友就说了,有很多的应酬推不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句话也不会在经典里面出现,这句话刚刚说过了吗?我好像觉得满熟悉的,幸好从这点可以看出来我没有老年痴呆症。人生有一个课题一定要学会,学会拒绝,假如这个课题你没有学会,你人生会有相当多的宝贵时间耗在没有价值的事务当中。当不必要的应酬到面前来怎么拒绝?有两个法宝可以用,第一个法宝是你的父母,你就对这个朋友讲,真对不起,我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跟我妈妈一起吃晚饭了,我已经答应我妈妈今天要回去陪她吃晚饭,很抱歉,不能跟你一道去吃饭。你这么一讲,很有可能对方突然想到,我都两三个月没回去看我妈了,把他的善心都提醒了。其实人都有善念,需要被提醒,朋友之间有道义要互相提醒。父母就是一个很好的挡箭牌,可以挡掉很多无谓的应酬。第二个是你的妻儿,你可以对朋友讲到,说我最近每天晚上都给我儿子讲《德育故事》,然后一起跟他学《弟子规》,《弟子规》里面有一句话,你看你顺便跟他介绍《弟子规》,「凡出言,信为先」,已经答应孩子的事不能够不做,而且教育是上所施下所效,上行下效,我这个动作没有做好,以后我就没有办法教我儿子。你的同事会突然觉得你怎么这么有学问。当朋友这么一听到,大半都不会再勉强你。假如这两个挡箭牌拿出来这个朋友还是要强迫你去跟他喝酒,那怎么办?人生总要懂得取舍,像这样的朋友我看就算了,就不要了。

  当我们忙碌而看不到他人的需要,慢慢的该做的没做,人生到头来一场空,会觉得很茫然,因为亲人跟你都不亲,你所有的努力都落到名利上去了,走下来晚年很有可能众叛亲离,因为你只有利益的时候,你的身旁不可能有知心的人,不可能有很长久在内心交会的一些善友。这个「忙、盲、茫」的人生不值得去走,我们要冷静来思考。当要长孩子的善,我们可以回想到在几十年的人生过程当中,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成功的人?而这些成功的人有哪些人格特质?有哪些能力?诸位朋友,在你人生当中你觉得非常佩服、很成功的人他具备了什么人格特质?你的人生经验都可以成就你的孩子,我们要多思考,不可以忙碌到都没有想一些重要的事情。

  来,您觉得什么是成功的特质?尽职,尽职的态度、守本分的态度。再来?助人,那就是仁爱之心。还有没有?负责的态度,这跟尽职有关系。再来?诚信、诚实。还有没有?热忱、很热心,其实很热心跟仁爱有关,帮助他人。还有没有?有恒心。诸位朋友,这些特质什么时候开始学?他要出社会了,赶快去学一个「人际关系学」,有没有效果?上了几千块的课出来,课程里面告诉他,今天你要把事业经营好,首先要对人微笑、对人友善,二十多年都不常笑,几天课下来很会笑,突然跟客户一笑,客户全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因为那叫皮笑肉不笑,对!那不自然。任何事要做的自然才能让人家觉得很舒服,这些特质都必须要从小扎好。

  你看,我们真正要找人才都会找这些特质的人才。诸位朋友,在功利主义之下你能找到这样的人才吗?要冷静!现在的家长拼命把孩子往升学主义这条路上推,而真正拿了大学以上文凭的人,出来他的人生就一帆风顺了吗?不然,我们遇到很多的企业家他们都说找不到人才,每年毕业的大专生这么多,结果企业家说找不到人才,这两件事有没有矛盾?代表学校训练出来的人才是不是企业需要的?并不是,所以我们要有远见判断孩子应该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在往后的社会当中才有好的发展、表现。

  企业已经从几十年前只重视产品的品质,所谓全面,T是全面,Q是Quality,品质管理,在最近这十来年,管理界了解到有一个比产品品质更重要的东西,是员工的素质,全面Ethics,全面伦理道德的管理。诸位朋友,你要了解一个事实,不是新出来的东西就代表它很进步,很多新出来的东西就代表它出状况了才出来。很多的法律,在中国还没出现,西方社会出现了,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社会出现了这个问题。在这个管理当中,伦理道德素质的重视在中国几千年历史就是这么讲,不是新的东西就比较好,你要冷静去观察。而因为这段时间之内,西方非常多大的企业,因为某一个人员操守有问题,把公司都搞垮了。

  一九九五年英国霸菱银行,这家银行已经两百多年历史了,因为一个新加坡期货员挪用公款,两百多年跨国企业宣布倒闭,一个员工。二00一年美国的安隆集团,它每年的营业额是数千亿美金,因为两个高级主管在会计当中做手脚,这么大的企业,全球第七大企业,也破产了。就是因为这些情况发生了,企业界、管理界开始重视伦理道德的管理。假如你的孩子从小就重视这个,你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做好准备了,请问你孩子毕业了会不会找不到工作?保证早就有人在外面等了,要用你的小孩了。

  有一个朋友他到一家超级市场去,这家超级市场还挺大的,他进去以后碰到了两个同事,以前的同事,这两个同事当初一起进入这个超级市场当销售员,隔了一段时间以后,一个同事升到销售经理,另外一个同事被降职,变成售货员。当然,因为都是同事,大家就一起坐下来聊天,聊完以后要离开这个超级市场,在走路的过程当中看到墙壁上有一张纸,那张纸是说到员工的守则,刚好已经松掉了,这张纸摇摇欲坠,只剩一个角还黏住,这位朋友就说了,「那个纸怎么这样?」那位被降职的员工就说了,「那不关我们的事,别管它」,另外那个升级的销售经理就主动走过去,然后把这张纸拿下来,接著走过来说:「没事,待会我再把它黏好。」这位朋友说,从看到这个动作明白了为什么他会升级,为什么另外一个人会降级,为什么?负责,他把公司当自己的家,而另外一个人,公司是公司,他是他。

  一个负责任的态度已经决定了孩子有没有前途。诸位朋友,我们的孩子有没有负责任的态度?有一个父亲回去就做实验,他有三个女儿,他在他的房间门口故意把一枝扫帚倒在地上,女儿一走进房间门一定会看到这枝扫把,看看女儿有什么反应。结果他把大女儿叫来了,他大女儿走进门一看,看到了这枝扫把,马上就走过去了:「爸爸,有事吗?」这位父亲觉得有点失望,不过后面还有两个,又把二女儿叫过来,二女儿同样跨过去:「爸,有事吗?」,三女儿也是一样,这位父亲有点沮丧。不过这是结果,因在哪?「养不教,父之过」。接著他突然想到一个人,想到他老婆,「老婆!」把他老婆叫过来,他老婆一看,马上就弯下腰去把扫把捡起来。为什么太太会把扫把捡起来?因为家里的每个事都是她的事,而什么事才是女儿的事?很可能是读书才是她的事,其他的一概不管,这样的态度不可能有责任心。

  诸位朋友,你今天回去以后可以做实验,故意把厨房里的酱油把它弄倒,然后当你的孩子走过去,看有什么反应?假如都没有反应你也不要太伤心。假如你的儿子看到了还会喊你一声:「倒了,赶快去把它拿起来」,那已经不错了。假如你孩子马上就去把它拿起来,你会很安心。这些特质都能成就孩子的一生。那我们来看看救失,哪些坏的习惯、习性要赶快导正,哪些习惯?自私。再来?傲慢。救失是刻不容缓的事,不进则退,学习是不进则退。再来?懒惰。我们为人处事如何建立理智,就要把原因找出来,这些都是结果,因在哪,值得我们思考。再来,还有哪些?说谎,说谎容不容易察觉?第一次说谎特别容易察觉,一百次以后就不容易察觉,所以你没有跟孩子好好相处你就不容易察觉他错误的一开始,一开始没有导正,后来养成习惯就积重难返,说谎。

  再来,没有同理心,太自私了、易怒,脾气大。我跟朋友讲,现在的孩子七、八岁脾气都很大,他说哪要七、八岁,现在三、四岁就很凶了。不是三、四岁就很凶了,我的外甥他不会走路就很凶了。我记得有一次吃饭很没规矩,在那里胡闹,我姐姐不理他,把他抱到婴儿车上,他还不认错,哭得更大声,不只哭,拳打脚踢在那里耍,结果这么一耍,力气太大了婴儿车翻掉了,一翻掉,头栽下去牙齿压到嘴唇,这里整个裂开,血都喷出来。我姐姐也满冷静的,赶快拿个东西把它压住,三个大人也都满冷静,稍微观察一下,血没有继续流,还好,就不用去缝。

  我们要了解一个真相,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业不重不生娑婆,现在来这个世间报到的孩子都不是等闲之辈,我们要有觉悟,知不知道?我这个外甥生了第二天就到我家了,我把他抱起来,一般的长者都会笑、逗他,我没有,一抱起来我跟他的眼神交会了一下,先过过招,他的眼神一点都不像小孩的眼神,我就对他不苟言笑,你没有威严没有办法教他,因为他的名字拿去给人家算,都说这个孩子以后父母都管不了他。我跟我姐姐讲这种话不能全听,你只要从小把他的根基扎好了,不可能有这种情况。我就特别严肃对这个孩子,我这个外甥小时候常常很多长辈来逗他玩,逗了差不多三分钟不逗了,他说到底是我玩他还是他玩我?所以脾气大。

  再来,还有没有?你们的孩子都满优秀的,情况不严重。很多家长到我们中心来,一看到我就开始讲,我儿子脾气不好,又很懒惰,然后又很自私,就讲很多。讲完以后,到了办公室坐下来,我会跟他讲,你讲了这么多话嘴巴一定很渴,我去帮你倒杯水,把水倒给他放著,然后就问他,你的孩子自私是结果,原因在哪里?你的孩子懒惰是结果,原因在哪里?把原因找到,才能对症下药,家长被这么一问表情都很惊讶,从他的表情当中我们要视思明,了解到他的意思说怎么没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很多为人父母在交谈当中都在那里,我儿子脾气不好、我儿子很傲慢,讲一讲,对方又说我的儿子跟你的儿子一样,大家都在那里埋怨,都不理智,没把原因找出来。

  原因在第一个,善没有教,恶没有制止,百善哪个为先?你看你们刚刚没有说孝,仁爱之本也在孝道,所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诸位朋友,有孝心的孩子会不会不尽责任?不会,「德有伤,贻亲羞」,他会让父母放心。有孝心的孩子会不会不诚实?不会,那他就让父母蒙羞了,孝开了百善皆开。我们看孝开了以后他会不会自私?不会,他会想到父母,他会推己及人,他对别人的父母也会尊敬,所谓「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他看到别人的父母一样会有恭敬的态度,他会了解为人父母都不容易,同理心就出来了。孝的人会不会傲慢?「教以悌」,教以恭敬的态度,「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他也会尊敬别人的长辈,因为恭敬心会内化,内化以后就不只是对他的兄弟长辈恭敬,会对一切人皆恭敬。有孝心的孩子会不会很懒惰?不会,「亲所好,力为具」、「冬则温,夏则凊」,他会帮忙、会付出,所以他不会懒惰。再来,不会说谎,他要诚信。脾气很大,脾气很大就会伤身体,「身有伤,贻亲忧」。这个孝心真正发出来了,很多坏的习性自然就不会产生,所以教孝刻不容缓,很重要。

  那我们冷静下来,家庭教育把孝道摆在重要的位置了吗?学校教育把孝摆在重要的位置了吗?假如我们没有把孝扎扎实实落在孩子心中,那孩子行为偏颇不能怪他。好,如何教孝?我们下一节课来探讨一下,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幸福人生讲座(第二梯次)       幸福人生讲座)(五明学佛网:幸福人生讲座(第二梯次)       幸福人生讲座)  

 幸福人生讲座 夫妻和睦相处之道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四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三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二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一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九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八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七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六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