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三梯次)23


   日期:2010/8/11 8: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幸福人生讲座(第三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十三集)  2005/8/5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52-137-23

  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提起对中国文化的信心、愿心,抱持著「士有百折不挠之真心,方有万变不穷之妙用」,往后我们教学相长。「学所以治己」,学习的时候提升自己,改掉自己的习气,而在教别人的过程当中也了解到他人的需要在哪里,有了信心、有了愿力去实践,我们的能力就会不断的提升、增长。又有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必然在学习的路上能够事半功倍,不要再走很多的冤枉路。我们现在翻开课本第一页,态度决定成功,你们态度都正了,很多四千五百年前的教诲,以至於《弟子规》当中的教诲,在我们这几天的课程当中都已经点到重点了,我们先把第一段念一遍,来了解一下我们的老祖宗是怎么教导我们的。预备起:

  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能维系几千年,而未被世界淘汰,无疑是其传统文化教育产生的巨大力量。古人早在《礼记》中就有精辟的见解:「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这一段我们就了解到中国能维系几千年,甚至於是维系几千年大一统的局面,这在世界的历史是绝无仅有。罗马时代欧洲也曾经出现大一统,但是罗马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了。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中国炎黄子孙都有同一个命脉,同样接受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才能绵延几千年大一统而不被淘汰、不被毁灭。而《礼记》当中这一句最重要的教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不只是对国家最重要,对家庭、对企业团体都是决定性的因素,只要没有回到这个教育的重要性,纵使你的企业做得很大,你的家族发展得很快,总有一天会败丧下来的。

  我们接著看第二段:

  可惜的是,近百年来,由於种种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极需靠我们在中华大地上恢复挽救。因为经过几千年的社会实践,证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确实是维系社会安定和平的强大力量,是国家繁荣兴盛的基础。】

  在这一段当中我们体会到文化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印证,我们冷静来观照现在的家庭社会,很多的乱象根源於不懂道德。道是伦常大道,德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我们观照一下,现在所有的问题是不是只要这八德兴盛就能完全解决?您注意去看看,注意去观察,只要这八德兴盛就能解决,而这八德的兴盛有赖於我们炎黄子孙带头来做。因为在这个时代有一些误解,很多人断章取义,「你看清朝末年这么腐败,都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关系,所以中国要强,一定要把中国文化舍掉」,这种推论都很偏颇,而且对这个时代产生了致命的伤害。

  我们自己要会判断,清朝也是在世界当中崭露头角,也是盛极一时的强国,在康熙、雍正、干隆年间维系了一百多年的治世。我们看到清朝的起跟落我们要有所体会,有盛有衰,不只一个朝代有盛衰,一个家族有盛衰,一个企业有盛衰。诸位朋友,你有没有看过一个家族是这样长盛不衰,有没有?有,哪一个家族?孔夫子的家族、范仲淹的家族、曾国藩的家族、林则徐的家族,目前都长盛未衰,已经有的几百、几千年。你要学这个还是要学这个?定位要清楚,学哪个?你们还怀疑?当然要学长盛不衰。而一个朝代也好,一个人的盛衰也好,都是可以让我们学习,让我们引以为戒。

  来,你要学盛还是要学衰?盛。衰要不要学?见不贤,内自省,「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那也是学习。清朝的盛,康熙、雍正、干隆年间宫廷每天都讲经典,文武百官见和同解,思想一致,非常团结,国家兴盛。到了中叶以后,因为出现了一个很致命的女人,叫慈禧太后。当这些讲经的老师在上面讲学,她在底下很有可能听了以后很不舒服,怎么都在骂我的缺点,所以她就告诉这些老师你明天不用来讲了;经典教育不讲,文武百官开始思想不一致。再加上只要有人弄权,一定会形成一股拍马屁的风气,很多真正的良臣开始被劣币驱逐了,朝政就开始整个衰败下来,这衰。盛在重视中国文化,衰在不重视中国文化,这叫正确的判断。

  中国人在这个世界可说是遍布各地,诸位朋友,你在哪里还找得到一个民族可以遍地生长,有没有?很少吧,炎黄子孙到哪都可以生存,而且都生存的很好,关键在哪?都是人,为什么我们的生命力这么强,什么力量?文化的力量。这文化的人生态度深植在中国人的心中,勤俭治家,中国人很勤奋,走到哪里不怕没饭吃,走到哪里都能掌握当地的经济命脉。这个勤劳的特质绵延了数千年没改过,他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影响了,在家庭当中、在整个华人的环境当中就养成这样的特质。但是诸位朋友,这个勤俭的态度在我们的下一代有吗?现在可是断根的危机,要谨慎!要创下一个中华民族的盛世,唯有再重视中国文化。诸位朋友,下一波中华民族的兴盛我们后会有期。

  我们接著看下一段,预备起:

  在物质文明的今天,古老的东西并不意味著过时。因为智慧、真理是永恒的,历久弥新的。就像太阳,虽是古老,但每天常新,它不仅赋予人类生命、又带来光明和希望。古圣先贤的教育,就像和煦的阳光,普照寰宇,带给人类幸福、美满。】

  这个比喻很好,就像太阳一样,历久弥新,也像一棵顶立天地五千年的参天大树,这棵树干不曾动摇过,而它每年都会发新枝、新芽,这棵树干就好像亘古不变的做人做事道理,文化的精髓所在,而每一年发新芽都是顺应了那一年的气侯、温度、环境。相同的,我们掌握了中国文化的纲领所在,也要与时俱进,顺应现在的社会环境来运用,这样才能活学活用。这其间的分寸也有赖我们自己去掌控,比方以前看到国家领导人要三跪九叩,现在遇到领导人要不要三跪九叩?跪下来的话待会领导人过来问「你是哪一班的?哪个学校?你们老师叫什么名字?」「我们老师叫蔡礼旭」,那我就完蛋了。因为那是一百多年前的礼仪,礼的本质是恭敬,我们要抓到,但是礼的外在要随时代去调整。现在最敬礼是三鞠躬;当然到佛门不一样,佛门的最敬礼依然是三跪九叩。

  我们接著看下一段内容,预备起:

  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育,可以追溯到四千五百年前,代代相传。在汉武帝时代,正式将儒家学说确立为教育政策。这个教学政策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均未改变。直到七十年前,才逐渐把它废除。这一直占主导地位、美好的传统教育,究竟教我们什么?】

  你看几千年都没变是有它的原因。诸位朋友,你觉得我们比古人聪明吗?我们的烦恼多古人太多了,他们比我们冷静,他们比我们能洞彻机先,他们洞察事情非常的细微,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只要我们肯珍惜这些千年的智慧,我们一生的成就也不会输给古人,所谓不让古人是谓有志气。我们来看看到底教我们什么?我们念一下,预备起:

  教我们的是:认识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此之谓道。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逾越的做人,此之谓德。】

  「道德」二字含摄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大自然的法则叫「道」,万物生长,像气候有春夏秋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循环不已。一个人身体要强壮,最好是在春夏秋冬分明的地区,你看在热带地方的人民长得高不高大?很少很高大,为什么?因为天气都很热,人体都一直在出汗、在发散;应该是有散也有藏,这才是自然规律。我到北京去住了一阵子,本来我是很怕冷的人,住了一阵子,回到台湾刚好遇到寒流。我上一次回来是什么时候?那时候真遇到寒流,好冷,好几天都是十度以下,每个人遇到我都说好冷!但是我都没感觉,因为我已经经过零下五度、八度的考验,身体有一些调整,就比较不怕冷。

  大自然都是有它的规律的。像星球的运行也都有它的轨迹,假如星球运行不依照轨迹,那就大乱了。你看九大行星有轨迹,今天假如其中一颗行星,海王星说「我不想这么走,我想要转九十度」,这样转好不好?它又不听人家的劝告就去转了,可能会发生什么事?跟其他星球的轨迹重叠碰撞、摩擦,甚至於会毁灭掉。万物都有它正常的轨迹,而人又处在万物之中,当然也不例外。人有他依循的正道,假如不愿意依循这个正道,将会发生人与人的摩擦、冲突,甚至於是毁灭都有。

  我们看现在人与人的冲突多不多?不胜枚举,因为人不再遵循正道了。中国的道叫伦常大道,遵循这个伦常大道,顺从自己的本善去做人,流露出来的行为叫德。伦常大道这不是谁发明的,这是很自然形成的关系,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这是兄弟关系,延伸到一切堂兄弟、表兄弟都可以,再延伸,同事之间也可以长幼有序。

  诸位朋友,五伦哪一伦最重要?五伦是正常关系,自然发展出来人与人的人伦。你们都知道是「夫妇」,因为你们都很有智慧,懂得判断。夫妇同室,再延伸,父子、兄弟是同一个家,而一个人所有行为的模式,还没出家门以前大多已经养成了。一个家的家教对一个人的人格影响甚深,天下的安危取决於夫妇关系。当夫妇关系融洽,子女在这个环境生长,父母跟子女会感情很好,因为在一个和谐的气氛成长,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爱,充满关怀,兄弟姐妹也很和蔼,懂得互相照顾,互相帮忙。这些经验我都有,因为小时候作业写不出来,我就会说「姐」,姐就过来了。因为从小到大我的父母没有在我们面前吵过架,或讲一句很情绪化的话,一句都没有,你看那个家庭气氛很祥和。

  假如父母常常吵架?孩子的人格就会发生不好的影响,夫妇要明白到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一言一行都对孩子的人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有这样认知的父母太少了。有一个女性三十来岁在戒毒所里面,她被人家访问,问她的一生遭遇,她说她十三、四岁就离开家了,为什么离开家?因为从小看父母常常打架、吵架,她恨不得离开这个家。你看这个女孩心理能健康吗?不可能。后来她接触很多社会的人群相当复杂,她说她做一件事从来没有失败过,就是打架,她每次都打赢。访问的人很惊讶,一个女孩子打架可以打赢。她说我每次打架的时候都恨不得他把我杀了,把我打死,我根本不想活了。你看那内心的痛苦,内心那分怨恨有多深,对人生绝望。你跟一个人打架,他不要命了,你能不能打赢他?赶快溜。

  她说到后来遇到一个男士,这个男士跟她交往,不希望她离开他,所以就拿毒品给她吃,控制她的行为。那个男人说因为我很爱你,所以你不要离开我,你看这种话是真的吗?那不叫爱,那叫控制、叫占有。但是现在又有几个女人能分辨清楚?开智慧重要!不然人生有很多陷阱就扑通掉下去了。这个女士提到她现在最大的一个心愿,希望她还很小的女儿的人生不要再像她一样这么凄惨。虽然她的人生已经到了不好的境地,但是她还是有一份母亲的爱,一份善念,希望女儿能更好。

  夫妇的相处影响著下一代的幸福,真的。我们家三个孩子跟朋友交往从来没吵过架,因为吵架都吵不赢,骂人都骂不出来,小时候没有环境练习,所以现在就很生疏,也不想骂。父母又很好客,三个姐弟人际关系都很好,我记得我姐姐、二姐、还有我的同学,同学会、生日会很多都在我们家过,这都是父母的态度影响小孩。要让家庭和乐有一个功夫是必修课程,夫妻那么近,难免会有摩擦,这是要「忍一时风平浪静」。

  有一个朋友说「蔡老师,你说那个忍,到底要忍到什么时候?」我跟他讲「我保证你会忍到火山爆发」。忍不是压下来,忍是功夫,我们看这个字,一把刀架在你的心头上,你都可以如如不动,这叫忍功。当然不是真的拿一把剑架在你的心头上,是当对方用非常无礼的言语在批评你,在跟你挑衅,你都不为所动,能够包容,能够宽恕,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你假如对应过来,那就打得火热了。只要夫妻一方真正有忍的功夫,这个家庭一定会有良性的循环,因为发脾气的人当他冷静下来以后,他会觉得理亏,他的惭愧心会慢慢唤醒,这良性循环才能转动。假如大家都逞意气之争,无有宁日。

  诸位朋友,你小时候爸爸情绪好不好你知不知道?都很清楚。假如父母常常在那里闹情绪,整个家庭气氛哪可能会好!每天都觉得愁云惨雾,赶快嫁人。结果这样的女孩出去嫁人都是凶多吉少,为什么?她不会判断,她觉得很匮乏,都没有人爱,所以她对爱有误解,她觉得只要有人对我好就好,所以一遇到很会讲好听话的,一遇到很会献殷勤的,她就麻烦了。这个忍要忍得明白,知道夫妻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很多生活习惯有赖彼此的宽恕,彼此互相的引导,这样你就不会计较。

  再来,要为大局著想,大局是家庭的和乐,大局是孩子一生人格的养成;其实当一个人能忍下来,你就突破你的瞋恚心,你会很有成就感。而夫妇关系正了,父子自正,兄弟姐妹自正,当他对父母懂得感恩,这份念恩的心深植在心中,等到他出社会遇到真正爱护、提携他的上司,他也会尽忠,也会报恩,这是很自然的心性,因为「忠臣出於孝子之门」,这是真理。再来,兄弟之间都懂得肝胆相照,懂得要有情义,自自然然他出来跟同学相处,跟朋友、同事相处,就有那种态度,所以朋友也会处得好。夫妇一正,五伦自正,不是很复杂!

  常常有人会问我的父母,问到一些教育孩子的事情,我爸爸常说:也没有被孩子烦恼到。为什么没有被孩子烦恼到?因为夫妻关系好,就觉得很省力,好像很多事都很顺,又没教过孩子要孝顺,孩子也还可以,就是这种心性的自然发展,省力不费时。我们现在要把夫妇关系抓到,夫妇关系要慎於始,首先要找好对象,怎么找对象?中国文化教你找对象,孝是一个人德行的根本,你要建立家庭一定要找有德行的人,德才是家之本、事业之本,而「夫孝,德之本也」,孝是德之本。

  还没有结婚的朋友举手?来,这位朋友请教你一个问题,你不要太紧张,人生随时会有变化球,你要处变不惊去接受。现在有一个男士,他追求你三年,在这三年来他力行了观世音菩萨的精神,叫有求必应,你要什么给什么,半夜肚子饿了,「我好饿!」他马上电话挂掉,骑摩托车,纵使在这么大的风雨之下他都咻、咻,把热腾腾的芝麻糊端到你的面前。(因为我喜欢吃芝麻糊,我也不知道人家喜欢吃什么。你们不要买芝麻糊给我!)这是半夜打电话给他,他马上就出来。然后礼拜六、礼拜天他就去打听哪一座山比较美丽,哪一间咖啡比较好喝。这样三年如一日,对你处处献殷勤,你还没生日,前一个月他已经去订玫瑰花,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三年之后他跟你求婚,因为你祖宗有德,刚好你一个长辈住在他们家旁边,就跟你讲他对他父母不孝敬,你自己考虑考虑要不要嫁?

  要不要嫁?不嫁。你要不要考虑一下?好,不嫁,为什么不嫁?对父母不孝,对身旁的人就不仁慈。这样的判断非常正确,因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没有孝心,对人的关怀是假的。所以女人要冷静,不然「女怕嫁错郎」,不小心嫁错了就麻烦。但是听说很理智的女人都嫁不出去。不会的,很理智、有智慧的人一定是待价而沽,这个股票一定会每年都涨停板。

  我们来分析一下,一个人没有孝心他人生的一个重要态度无法形成,道义、恩义,好的不长,长什么?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很多家长说我儿子最近没学好也没学坏。没这种事情,不往上铁定往下,你没看他双眼睁开都在看、都在学、都在听,那电脑教什么,电视教什么,你们夫妻两个又演什么给他看,哪有可能不进步不退步之理?好的不长会长一个态度—利害。诸位朋友,我们的下一代用什么在对人?利害,有没有安全感?利害是变化多端,今天是利,改天对他来讲可能变害,只要你挡住了他要的东西,你就从利变害了,他会翻脸不认人,因为他自私。

  当三年以后你帮他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因为怀胎辛苦,养育三年那是最累的时候,很有可能小姐都变欧巴桑了,长了几条皱纹,突然他在外面工作遇到一个更年轻貌美的,你会从利变什么?因为当初追你的时候你年轻貌美,又有好的工作,他当然全力以赴,你要了解他全力以赴背后的动力在哪?是利!等三年之后,他看到想要追求的女孩子,你会从利变什么?变害,害要怎么样?除之,你们说的,我没讲。你看,这个动作做下去不得了,离婚率上升了,现在的离婚率直逼三分之一,真是阿弥陀佛!离婚率马上带动另外一个攸关社会动荡的因素,犯罪率提升了。

  我曾经在海口问过一个监狱长,关进去监狱里面的,不健全的家庭占了多少?他说有六、七成以上。因为孩子在家没有好的家庭教育,他的根基不牢,外面的社会又非常多的诱惑,很快就误入歧途,犯罪率就上升。犯罪率不断上升,我们处在这样的社会之中有没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诸位朋友,你现在背背包都怎么背?都这样跨过来对不对?路要怎样走?路要这样走,我到海口去还有人示范给我看,「蔡老师,你要小心一点,不然会被抢」。后来这次到大庆去演讲,大庆那边的朋友说现在背这样没有用,因为他会拿刀子把你的皮包背带切断。结果我们中心有一个老师说,我们去生产一个背包,用铁炼做的,可能会赚大钱。满有生意头脑。社会沦落到这般田地,该回头!

  很多的国家政府花大把大把的钞票把要结婚的人叫过来,「夫妻之间要有道义、恩义,夫妻之间要和睦相处,要同心同德」,给他上课上三天,有没有用?可能坐在底下「真无聊,我都这么大了,我不知道吗?」花了一大堆建监狱的钱,但是监狱能不能把犯人教好?不太容易,小偷关进去五年出来变什么?不要从结果解决问题,要从什么?根本解决问题,根本在人没有情义、恩义、道义,根本在没教孝。教孝至关重要,维系著社会、家庭的安定与否,也维系著一个人人格是否健全。

  五伦关系,父子有亲,父慈子孝,父要能慈,子才能孝,你要把他教对了他才懂。教育的「教」,教育真正的意义在哪?「教也者」,这是《礼记.学记》的话,「长善而救其失」,这一段话把教育的两大主轴点出来。诸位朋友,一个人的人生、人格要健全,家庭、事业要发展美满,应该具备哪些好的特质?要长善,哪些特质?孝,「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孝为百善之首,再来,孝开了百善自开,你不从这个源头,百善开不了,非常微妙!所以儒道释说穿了,都在教孝道。你看一个人有孝心,兄弟姐妹友爱,不让父母操心,一个人有孝心,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懂得分寸,「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教孝就显得刻不容缓。

  除了教孝以外还有什么善必须长?诸位朋友,你们上了五天的课,虽然我是容易知足的,还有教什么刻不容缓?尊师、恭敬、礼貌,恭敬心很重要。还有没有?温良恭俭让,夫子的五个德。温是温和,脾气要很好,对人要恭谦;良是善良;恭也是恭敬。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这些特质都很重要,而当一个人真正有孝心,这些德行也会自然的发展,孝是源头。

  所以我们在教孩子,孝道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如何教孝?其实教孝的方法也是延伸到教所有的德行都应该是用这些重点,第一要「知恩报恩」,我们告诉孩子,父母到底有什么恩德,因为他不知道他就不懂得念,这一点要冷静。很多人说他应该懂,「人不学,不知道」,有一个七岁的小孩上《弟子规》上了一个多月,之后老师请他们上台发表心得,那孩子第一句话说「我学了《弟子规》才知道做人原来要孝顺」,这句话很有味道!我们都觉得他应该知道,你没教孩子不知道。

  我们告诉孩子父母有怀胎、生育、养育、教育的辛劳,从怀胎十月跟孩子谈起,你看母亲怀孕以后有些人会生理反应会呕吐,呕吐是什么感觉?诸位男士我告诉你们,虽然我没经验,呕吐的感觉就好像晕车,很不舒服。诸位朋友,你晕车的时候吃不吃得下东西?吃不下。我们跟孩子讲,那么难受的感觉你都吃不下东西,可是为什么妈妈还是把东西吃下去,为什么?为了给胎儿营养,纵使她很难受她也会忍。我们跟孩子讲,妈妈为了成就你的健康,那么大的难受都忍了,而你们却偏食,糟蹋了母亲那一个好意。偏食身体就不好,母亲从怀胎就念念要成就你的健康,到你生出来,也都是极尽全力用营养、健康的东西给你吃,你要对得起母亲的付出。那么难受妈妈都吃了,你们现在有难受吗?这样去跟孩子引导他们很容易接受,也慢慢能体谅父母辛劳。

  再来,因为营养的来源来自於母体,不只在怀孕的时候来自母体,连生完哺乳的过程都是透过母亲的营养给予小孩,这些乳汁都是母亲的血变成的。而在营养素当中钙质很重要,不能缺乏,人体最大的钙质是骨头,假如胎儿的钙质不够了,就从母体的骨头抽出来。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妇女怀孕、生产过后,身体都有明显的下降,就是这个怀胎过程的透支。再来,怀胎十月,尤其到最后几个月,那个重量很重,而且要坐也不是,要躺也不是,睡觉很不好睡,怕会压到胎儿,确确实实是念念都系著我们的感受。有时候睡到半夜,孩子动了他的手、动了他的脚,往妈妈的身上踢了一下,都会痛到惊醒睡不著。诸位朋友,这样的事我们都做过,我们都忘了。

  当母亲把我们生下来,那个生产的痛比癌症还要痛,我们看很多癌症的病患痛到受不了都结束生命,而母亲那份痛却为了孩子而承受。诸位朋友,有哪个妈妈你长大的时候跟你讲「儿子,我生你好痛!」有没有?没有。生产的痛我们跟孩子讲,就好像拿著一把刀每过十五分钟在你的手臂上划一横,再十五分钟再划一横,阵痛就是这样,很多肌肉都要撕裂才能把孩子顺利生下来。孩子听到这里眉头都皱起来,这么大的痛苦。那个产房上有两条钢柱很粗,结果都拉弯了,我们问孩子什么力量拉弯了?痛!钢柱见证了母亲生产的辛苦。而当母亲生完产第一个念头是什么?第一句话问什么?「孩子健不健康」,当场把这么大的痛苦完全放下,诸位朋友,你做得到吗?这样为了关怀孩子把最大的痛苦都能舍掉,这一念心,这样的恩德,我们这一辈子都报不完。这是生产的辛劳。

  接著还有养育、教育,那都是几年、几十年的过程工夫。我们要冷静想想,俗话说「养子方知亲恩」,闽南话又说「手抱孩儿,才知父母时」,诸位朋友,不要等到那个时候,因为报恩的机会、行孝的机会不会等人,等你明白到父母的恩很可能父母都垂垂老矣,要能当下了解这个真相,当下用心去做一个孝子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今天回去想想父母的养育、教育有哪些辛劳之处,而我们在这几十年的过程又拿什么回报我们的父母。这是今天的作业,我们明天再一起来好好感受感受父母的恩德。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幸福人生讲座(第三梯次)       幸福人生讲座)(五明学佛网:幸福人生讲座(第三梯次)       幸福人生讲座)  

 幸福人生讲座 夫妻和睦相处之道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四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三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二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一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九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八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七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六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