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专修无常法最为重要


   日期:2010/8/13 19: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位居士曾问博朵瓦格西:“如果想专门修行一法,修什么法最为重要?”

 

现在也有很多人提倡专修一法,其他什么都不用修,那最好是修什么法呢?有人可能回答念阿弥陀佛,有人说要修禅宗以明心见性,有人觉得修光明大圆满最好,有人坚持钻研因明极有必要……世间上有许许多多说法,每个人也喜欢不同的窍诀,但博朵瓦格西是如何回答的呢?

 

格西答道:“如果想专修一法,无常最为重要。为什么这样讲呢?倘若修行死亡无常,首先可作为进入佛法之因,中间可作为勤修善法之缘,最后作为证悟诸法等性之助伴。”

 

(一)最初:一个人若无常修得好,首先可以趋入佛法。现在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学习、修行,就是无常没有修好,总以为还有大把的光阴可以挥霍,根本没有丝毫紧迫感。倘若明白死亡无常之理,就会觉得来不及了,很快的时间便会去修行。

 

记得《释尊广传》中讲过: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转生为一名叫牛圈生的婆罗门,智慧超群、能力出众,国王大大小小的事都仰赖他。后来,他厌倦红尘准备出家,就跟七位国王说:“我打算出家修行,你们日后有何打算?”国王们异口同声答道:“如果上师能等七年,待我们儿子长大后,将王位交予他们,那时我们定随上师一同出家。”

 

牛圈生感慨地说:“七年时间太漫长,贪欲很容易就能生起,受用也轻易能令人陶醉,而寿命却朝不保夕。所以,我七年后能否出家很难断言,故一定要先行出家。”

 

众人一看上师不答应,于是就开始从六年讲起,五年、四年……七个月、七天,如此一路缩减下来,但牛圈生始终不同意。(就像我们这里的好多人,刚来学院便急着出家,但我一直强调必须要等四个月。不过他们今天学了无常之后,是不是可以用这个理由来反驳我?到时候我该怎么回答呢?得再好好想一想。)到了最后,这些国王当天也随他一起出家了。

 

因此,行持善法一决定下来,最好不要再拖,否则很可能出现违缘。常听有些道友说:“我先要回去处理一些事,挣一点钱,跟单位安排一下,两年后再到这里出家。”结果他回去之后,出离心慢慢就没有了,周围的人劝他不要学佛、不要出家,他也开始随顺他们,原来的壮志豪情逐渐荡然无存了。所以,要造恶业的话,我们应该尽量拖延,明日复明日地一直拖下去;但若是行持善法,则应以最快的速度去行持。

 

(二)中间:倘若无常修得好,这会成为勤修善法的助缘,不管是想修慈悲心、菩提心、皈依、禅宗境界,马上就会修,不会拖拖拉拉。有些人对无常观得不错,每年都会抽出时间闭关,每天功课也安排得很满,从不轻易浪费时间。其实一个人修行好不好,关键在于相续中有没有无常观。如果有的话,早上肯定会起得早,晚上也不会天没黑就倒下去,在中间的修行过程中必定很精进。

 

(三)最后:修了无常之后,最初入佛门很恳切,中间修行特别精勤,最终证悟法性也不会有困难。所以,看看历史上的高僧大德,他们并不是无缘无故就开悟了,还是有一定的因缘和精进。

 

博朵瓦格西又云:“倘若修行无常,最初可作为断除此生绳索之因,中间可作为舍弃贪诸轮回之缘,最后可作为趣入涅圣道的助伴。

 

(一)最初:修了无常,首先会断除对今生的贪执。如果没有观无常,不要说长期,就算短短几天,也会对亲友家眷放不下,地位财产、名闻利养舍不掉,认为这些至关重要。

 

(二)中间:修了无常,就不会希求轮回的安乐,不愿转生到天界去,只会一心一意地希求解脱。

 

(三)最后:修了无常,趣入解脱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你懂得一切皆是无常,无常皆是痛苦,而解决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依止菩提妙道,获得无上涅,故必定会为此而努力。《中阿含经》也说:“如是诸行不当乐著,当患厌之,当求舍离,当求解脱。”意思是,对世间一切无常诸法,不应该去希求耽著,我们要了知它的本质,对其产生厌恶心而舍弃,唯一追求解脱之道。

 

不管是过去的高僧大德,还是现在有些老修行人,正因为心里有无常观,觉得人生很短暂,为了积累更多的善法资粮,他们每天都起得特别早,一生中不断地修行,从不放逸。在座很多道友,平时修行非常不错,不像有些人那样懒惰懈怠。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不仅与自己前世的善根习气有关,与今生观修无常也有密切联系。如果你无常观得好,不可能随便浪费时间,当天的事定会当天完成,该修的法绝不会一拖再拖。反之,假如你没修过死亡无常,一辈子懵懵懂懂地过日子,很可能会造下许多恶业。

 

前段时间,有些老年人感慨万分地说:“我们学佛太晚了,什么道理都记不住。如果年轻时就觉悟过来,那该多好啊!”确实,他们说得很有道理,故我们应劝年轻人尽量学佛,他们若能早点醒悟,知道轮回的真相,肯定会认真修行,这样到了老年时,心里也有一定把握。否则,等人生都过一半了,才开始接触佛法,想想以前所造下的无数恶业,势必会后悔莫及。诚如《入行论》所云:“放逸我未知,死亡如是怖,故为无常身,亲造诸多罪。”

 

那天我看了一下菩提学会的学员年龄,百分之七八十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几乎没有。年轻人总是忙于工作、家庭、名声、感情,认为这些是最重要的,根本不明白人活着是为什么。直到自己学佛或出家后,回顾以往的经历,才会突然如梦初醒,知道那个时候特别迷茫,所追求的无有任何意义。因此,大家一定要找准人生目标,在学佛的过程中,务必要好好观无常。

 

 

博朵瓦格西还说:“观修无常,最初可作为生起信心之因,中间可作为精进之缘,最后可作为生起智慧的助伴。”

 

(一)最初:刚开始因为修无常,了知一切皆无实义,临死时唯有上师三宝能救护自己,因而对其产生无比的信心。

 

(二)中间:为了获得解脱,特别精进地修持正法。

 

(三)最后:通过这样的努力,在相续中定可生起无我的智慧,或是禅宗明心见性的境界。

 

博朵瓦格西还说:“如果观修无常,并且能在相续中真正生起的人,起初可成为求法之因,中间可作为修法之缘,最后作为证悟法性的助伴。”

 

(一)最初:如果生起无常观,不可能天天耽执世间琐事,必定会抛弃一切,前往寂静地方依止善知识,认真求法。

 

(二)中间:不断精进修行。

 

(三)最后:必定获得证悟。

 

就像现在城市里的居士学佛,有些完全是一种表面形象,只是报个名、领个法本而已;有些则学得特别好,最初闻思的意乐很强烈,中间每个步骤、每个要求都认认真真去执行,最终虽不敢说大彻大悟,但对佛法还是有一定认识——原来对无常一点都不了解,而现在彻底明白万法是刹那变化的,没有什么实质可言。能了知这一点,也是一种开悟。有些人总以为,所谓开悟必须要超凡入圣,但这对一般人来讲,有点不太现实。实际上,只要你明白以前不明白的道理、知道以前不知道的功德,也算是一种“开悟”,只不过是个小开悟罢了。

 

博朵瓦格西还说:“倘若修行无常,并且能在相续中生起无常观,则初始可作为擐甲精进之因,中间可作为加行精进之缘,最终可成为无退精进的助伴。”

 

(一)最初:懂得诸法皆为无常之后,就像战士入沙场前先要披上盔甲一样,自己定会披上精进的盔甲,发誓从今以后一定要好好修行。

 

(二)中间:在实际行动中,必定会真正去行持,而不只是口头上说说。

 

(三)最后:这种精进永不退转,不像有些人那样,开心就去做做,不开心就完全放弃,因自己的心情、忙碌而改变。

 

因此,这三种精进都依靠修无常而得到。

 

综上所述,博朵瓦格西简明扼要地宣说了观修无常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真的生起无常观,许多修行境界自然而然会获得。

 

帕单巴尊者也曾说:“如果相续中生起了无常观,最开始可作为步入正法的因,中间可作为精进的鞭子,最终也能获得光明法身。”

 

(一)最初:如果自己生起了无常观,最开始可以步入佛门。有些道友也经常说:“我如今之所以能在学院出家,是因为当初发生了一些无常……”

 

有些人喜欢口口声声说无常,开始时是觉得比较好玩,但慢慢思维之后,发现事实的确如此,里里外外的事无一不是无常。于是产生了一种紧迫感,觉得人生不能白白浪费,为选择今后的道路,自己通过不同的因缘来到学院,在这里长期闻思修行,一呆就是十几年——学院很多道友出家学佛,都有这个缘起。所以,无常最初是趋入正法之因。

 

(二)中间:一个人没有无常观的话,天天都会懈怠散乱,而一旦观修过无常,就像有条鞭子在抽打自己一样,修行始终不敢放松下来。

 

(三)最后:通过修持无常,很快就能获得光明法身。记得以前有个国王,他最宠爱的王妃被判定只有7天寿命,无奈之下,国王只好将其交给一位女阿罗汉。女阿罗汉让王妃剃发出家,并嘱咐其观修无常。7天之后,王妃果然离开了人间,但因无常法的加持力,她转生于天界。后以天人的身份,来到释迦牟尼佛面前聆听正法,最终现见了真谛。可见,无常法只要在耳边听到,然后对其进行思维,就可以断除轮回的根本,获得真正的解脱。

 

反之,倘若你没生起不加改造的无常观,仅仅在表面上求求法、修修法,则只能成为佛教油子(原注:佛教油子:入佛门闻法修法越多,其相续越难调化,终成与佛法背道而驰之人。)的因。何为“不加改造”呢?法师给你讲无常的时候,你觉得对对对,下课后看器世界、有情世界也都是无常的,这是一种勤作观修的无常观。而你什么时候自然觉得一切都是无常,地位也好、财富也好、别人的评论也好,均无实在意义,对这个虚幻的世界不会贪执,就像大圆满的修行人一样,境界中是愣然、明然、恍恍惚惚的感觉,这才对无常之理有了一定体悟,生起了“不加改造”的无常观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索达吉堪布       无常法)(五明学佛网:索达吉堪布       无常法)  

 黄威南居士: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八章 「看见」无常—开启智 

 索达吉堪布:济公的另二句话: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B 第260经(灭经) 

 索达吉堪布:临终注意事项与丧事办理之细节 

 索达吉堪布:爱箭的痛苦 

 索达吉堪布:对学密女众​的忠告 

 索达吉堪布:邪YIN的可怕果报 

 索达吉堪布:所有不幸都是自己所致,而不能怨天尤人 

 索达吉堪布:如何善巧地跟人谈话? 

 索达吉堪布:当观少女身背后,臭气显露九孔门 

 索达吉堪布:什么样的人加持力特别大? 

 索达吉堪布:吸烟饮酒的可怕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