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第六十七集)


   日期:2010/10/22 10: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六十七集)  2000/09/03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14-067

  诸位同学,大家好!今天居士林的佛七开始,这也是佛门中元追悼纪念先人的法会,意义非常的重大,我们一定很认真把这个法会做好。刚才我看到一位居士从马来西亚送来的这一尊佛像,造得非常庄严,令一切众生见到都能生欢喜心。这个像拥有模子,可以多铸造,是塑胶的,塑胶比瓷的好,瓷的很容易打破。

  我们自从学佛以来,早年赵默林老居士供养这一尊佛像,做为我们台北华藏图书馆成立的时候所供奉的这一尊。这一尊像原本是瓷的,大概也有两三百年了,所以保存真是小心翼翼,唯恐损坏。以后我们用照相的方法,把它印出来,印了大概有好几万张,在全世界流通,每个人见到都生欢喜心。在四、五年前,才开始在台湾用木雕,照这一尊佛像的模样,大概也雕了不少尊,雕得也很好。到此地来,李木源居士看到也欢喜,在中国也就用这一尊佛像的模子去造铜像,原本是想著将来建弥陀村,那个时候有计画,这个铜的模子也造成了。但是铜的佛像很重,我都抱不起来,所以还是塑胶的好。这个我想供到佛堂之后,今天打佛七,等一下我们把这尊佛像就供到佛七的佛堂。我想跟大家介绍,每个人我想都欢喜请到家里面去供养,这个佛像跟这尊佛像是一个模式的。

  供佛最重要的意义,是提醒自己向佛陀学习。中国古人所说的「见贤思齐」,看到贤人我们就要生起一个念头,要像他一样。佛是圣贤当中至圣至贤,确确实实是天上人间至善之人,没有丝毫的缺陷,是值得九法界众生所学习的,他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最好的示范。佛一生四十九年教学当中,虽然讲了许许多多,我们用一句话将它总结,他四十九年讲些什么?《般若经》上一句话就说明白了,「诸法实相」,他所告诉我们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明白之后,这就是佛家宗门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彻底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明了之后,他的心思、行为自然端正。端正的心就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这是端正的心,佛心。

  诸位要晓得,佛心是我们自己的真心,是我们自己的本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现在变成不真、不诚、不清、不净,这是错误的。这个错误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自性本具的,是迷惑颠倒、妄想习气所造成。我们要学佛就要知道,把自己妄想习气薰成的妄心舍掉、永远离开,恢复到我们的真心,恢复到我们的自性。真心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佛这个说法,儒、道,乃至於其他宗教的神圣,确实是异口同音,都是这个说法,我们一定要相信。

  儒家教人,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把它总结,实在就是《大学》里头所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孔孟毕生教人不离这个原则。儒家讲的「大人」,就是宗教里面讲的「圣人」,佛教里面讲的「佛菩萨」,名词不一样,义理完全相同。大人之学,第一个是「明明德」。「明明德」就是明心见性,就是彻底明了诸法实相,跟佛家讲的没有两样。明德之后要落实,落实在「亲民」,亲民就是为人民作师作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亲民。明明德,用佛家的话来说,是自度,亲民是度他,自度度他都要「止於至善」,要做到究竟圆满。佛家的至善,在佛经里面我们常常看到有个名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是佛法里面的止於至善,我们讲圆满的佛道,究竟圆满的佛果,这是至善。

  儒家讲得好,在《大学》上所说的,「知止而后有定」,你知道止於至善,你的心就定了。为什么?你不会再被烦恼所动摇,不被外面境界所诱惑。由此可知,为什么大乘佛法世尊一开头就劝人发菩提心?劝人发菩提心那个用意,就是儒家讲的「知止」,你有一个向上的方向,有一个向上的目标:我要作佛,发菩提心就是发作佛的心。在儒家讲,就是作圣之心,儒家「读书志在圣贤」。为什么求学?为什么读书?是想学圣人。由此可知,儒家作圣、佛家作佛,这是止於至善。我要作圣人、要作佛,就决定不能够随波逐流,决定不可以同流合污,所以他的心定了。「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一个永远不变的过程。

  反过来看看现代的社会。为什么社会这么动乱,人心不安?物质生活条件比过去优越太多倍了,为什么生活得这么痛苦?就是他不知止。换句话说,他没有一个正确的目标、方向,像一只船航行在大海里面,不知道方向,不晓得要到哪里去,他当然就不安。今天社会状况确实是如此。怎样帮助自己、帮助众生,来消除这一个困惑、这个迷障?现代世界上也有一些真正有学问、有见识的志士仁人,他们喊出来了:「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我们想想不错。

  孔孟的学说教我们「明明德、亲民、止於至善」,大乘佛法教导我们「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这十八个字,末后总结到念佛,这大圆满,决定不落空。所以儒佛这一个指导,确确实实使我们在苦海里面找到了方向、找到了目标,不再旁徨、不再迷惑了,这是佛家讲的离苦得乐。儒佛讲的大纲领,我们应当接受,依教奉行。这两家的典籍都非常丰富,那是细节、是细目,我们学到多少,就得多少受用。学得少,得小受用;学得多,得大受用;学得彻底,得究竟圆满的受用。儒佛如是,其他各家各派、各个不同的宗教,无一不如是,我们清楚、我们明白。

  我们今天确确实实可以肯定,所有宗教都是现代人所讲的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各教各派、各个宗教所讲的确实是一桩事情,是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不过他们所说的有半、满的差别;儒佛讲得圆满,其他各家各派宗教没有讲到圆满。这个说法我们不能执著,正是佛家教人,对於上根利智的讲究竟圆满法,对於中下根人讲接近圆满法。由此可知,所谓「圆满」,所谓「不圆满」,不是在教学宗旨上的差别,而是在接受教学的众生根性有差别,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现在由於资讯发达,交通便捷,这一个地球变成一个大家庭,这是我们必须要认知的。所以各种不同的学术、不同的宗教,逐渐逐渐决定是融合贯通,使一切众生都能够趋向究竟圆满,成就多元文化教学的终极目标。然后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祥和,社会繁荣兴旺,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犹如父子兄弟,彼此互相尊重、互助合作,这个世间的动乱不安可以消除,世间的危机、劫难也可以化解了。我们在这个地方认识教育的功能、教学的重要。宗教不可以止於仪式,止於仪式是迷信,必须要详细认真的探讨教义、解释教义、奉行教义,落实到我们实际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佛法真的是有利於众生,有无比殊胜的贡献。我们觉悟的人、明白的人,应当认真努力奉行,去推广。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现在我们去参加佛七的法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说十善业道经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佛说十善业道经       净土法门)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法门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论净土法 

 达照法师:真正大圆满——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法师:五伦传统 

 净土法门法师:尊师重道 

 净土法门法师: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七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六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