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阿秋仁波切:正信甘露


   日期:2010/12/17 12: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阿秋法王由于此生四十三年山洞中的闭关苦修,现世已证得了阿弥陀佛的法身,观世音菩萨的报身,莲华生大师的化身的功德。依照《大邬金授记》,喇嘛仁波切将在现世使数十万众生获得往生净土的因缘。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院长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炯列,将大密心髓全部教法付嘱于至尊上师(喇嘛阿秋仁波切),此成为宁玛教法之庄严。法王如意宝与还魂女曲泥嗡姆、还魂女智慧曲杰志玛等授记(阿秋法王)云:一茶之久能在十八地狱之中,引导俱亿众生超脱得到解脱和遍知境界。法王如意宝并授记尊者已证得与莲师、布玛木札无二无别功德之光身。昌根阿瑞仁波切观诸缘起而授记曰:儿啊!汝总依于光明心髓之教法,特依于堪布阿格旺波(堪布阿琼仁波切)此耳传甚深口诀,将有广大宏法利生的事业。亚青寺授记中,未来将有众多弟子虹化而去。喇嘛阿秋仁波切之诸劣根弟子于临命终时,亦有与众不同之特色(获解脱之征兆)。愿与一切众生同获此幸!
  

     二○○一年某吉日,至尊上师龙多加参仁波切(阿秋喇嘛),不忍拒绝汉地具信弟子再三之零涕祈请,借往北京查病之便,顺道莅临河北省石家庄市谛音寺,这亦是仁波切首次离川往汉。抵达石市后,上师大宝不顾高龄和长途劳顿,未事休息即为闻讯来自全国各地的弟子作了精彩的开示和加持,历时三个多小时。
  首先,当仁波切宣说了此行的缘起,并非到汉地灌顶传法,而是将往北京看病之时,有汉地弟子祈请,更因其上首心弟益西加措上师反复赞叹汉地众生对正法之渴求向往,及对三宝之信心,并再三敦请,才有机会来看看大家,与大家结缘。
  其后,上师指出,目前在汉地有人未经许可,即以他或亚青寺的名义传法(其中有的是他的弟子,有的不是),这是不对的。经他授权作为代表的只有益西加措和尼科两位弟子,其余的只能代表他们自己,不能代表上师本人和亚青寺,望汉地弟子谨慎抉择。(亚青寺管家益呷活佛临离开石市前,曾就此事再三重申上师的观点。)
  随后,上师以三主要道为线索,就佛法修学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作了开示,振耳发聩,前所未闻。以下为据开示整理的文字。

 

 

  一个真正追求解脱的人,若欲不忘失动机而又能精进修行,并从现世中获取利益,则顷刻不要忘失出离心的要义:轮回的苦、空、无常。
  人总是在为追求快乐而努力生存,而你可否认真思惟过自己所追求的任何一件大或小的事物能否恒久不变,永远把握?所以痛苦多来自于自己不曾仔细观察并思惟一切事物的无常本性。由于无常的诸多变化,苦便产生,更产生了由苦所生的更多痛苦。
  须弥山与铁围山等所构成的外器世界,在形成与坚固后,势必也会销毁与灭亡,它们虽谓是世间最为牢固的东西,却仍然不能避免无常的规律。而当你看到宇宙万物也会毁灭的事实与本性后,要放下对世法的追逐与执著,它对我们毫无意义啊!
  由六道所构成的芸芸众生,有谁能够避免生、老、病、死的规律?有谁可以远离求而不得,怨憎相会,与爱别离的痛苦?又有谁可以遭受到这一切后,仍然觉得生命不是危脆和难以决定的?故当你观察到一切众生的寿命无常后,要放下对世法的追逐与执著,它对我们毫无意义啊!
  众生的生命如此无常,贤圣的存在与消失亦同样无常。曾经有多少师佛和不可思议的智者已获四大自在,神通变异的能力。在天空如同鸟儿一般自由飞翔,在水中犹如鱼儿往来悠游。即便当初他们曾将世界自在地尽握掌中,现在能留给世人的,仍然不过是一个名字而已。因此当你体会到上师在轮回中所显现的无常本性后,要放下对世法的追逐与执著,并以实修实证的行为好好珍惜与明师相遇的每个刹那啊!
  曾经有多少世间的国王与伟人,在活着时建立了自以为不朽的功勋与声名,现如今他们与他们的受用权势却逝如尘埃了,了无痕迹。苦心建设于今生的种种世间追求后,可想而知短短几十年后,你能得到什么,又能留下什么,并且失去了什么。所以当你看到世间尊主们虚掷人生于滚滚红尘的前车之履后,要放下对世间的追逐与执著,以为后鉴啊!
  死亡并非象你臆想的那样缓慢而充满规律,它所出现的方式,因缘及时间永远是无法确定的。由于死期的不定,你又怎能保证明年、明天或下一时刻自己不是在恶道中辗转呻吟?所以死亡不会等待谁浪费了大量时间,还能轻松充分地做好迎接它的准备后,姗姗来迟,故当你看到死亡的迅猛与怖畏后,要放下对世间的追逐与执著,努力修行以图改变命运啊!
  万物有出现必有毁败,有积聚必有失尽,一切诸法没有恒常而又坚固的,所以你在活着时要时常思惟三恶道的痛苦。地狱刑具的种种历猛,缘乎于嗔怒的火焰;饿鬼的种种饥渴,缘乎于吝啬不肯布施;畜牲道的辛苦与劳役,缘乎于没有善恶因果的正确信念。此世间最大的生命如围绕须弥山的一条大鱼,由于恒时的饥饿而不得不吞噬自己的尾巴。然后再从须弥山、妙高峰,推及七大海等,又有多少多如尘埃般的众生相互伤害,吞噬及恒时受苦。而我们一旦失去今生,就马上要为活着时的贪嗔痴付出代价,想想再次获得人身的艰难,又何必追逐于世间的种种执著,要在还能改变下堕命运时把握机会啊!努力修行,不被轮回所选择。
  总之,追求现世的安乐,忘记此后的道路,则乐一时而苦永世。追求出离轮回,现世辛苦无比,则苦一时而乐永世,这样的苦乐,望谛听者闻而思维,摈弃今生!
  其实外在的轮回是内在烦恼的显现。故而出离轮回的意思是说,出离于我们对于妄想的执着。执着产生了无常和苦,这就是你需要去得见清净本性的原因!而摈弃今生的实际做为,就是建立一个明智正确的缘起。那么就从破除修行者最大的妄念执着--区分宗派、师门、党类的概念开始,创立自己粉碎一切分别执着,具足大出离的因缘。
  
    佛陀以其遍知的智慧而向我们证明并指出──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可悲的是众生们出于对儿女(即我们)的疼爱而造下种种恶业而辗转于轮回之中;更可悲的是我们竟然对于众生由我们而生的痛苦视而不见;最可悲的是,甚至在成佛这件事情上,修行者还要在自己与众生之间,分一个孰先孰后!所以具备大慈大悲,拔除一切众生轮回烦恼及给予他们以解脱成佛的目的与动机,是你自己拔除轮回烦恼并且解脱成佛的关键要诀。因为在所有修持所获得的功德之中,身、语的功德并非最大,且由于分别妄念的作用,由之产生的功德也是无常的。所以真正的善良绝不能掺杂世法八风的目的,不能为了世法八风的利益而去建立功德,这样的功德也是不足以令人解脱的。想要建立不是无常并且清净恒久地为自己所把握的功德,除非是内心深处生起了真正的慈悲心与菩提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无一不是由菩提心的摄持而获成就的。以此发心的殊胜,努力兑现让众生成佛的誓言并实践上师恩赐的教授,以维护菩提心的善根。在相续中不间断的行持,以至于逐渐破除了修行与不修行时的界限,于日常生活,任何功用中不断修行,形成三昧的力量。然后终有一日,得见并安住于本性之中,这便是正行的殊胜。就所建立的功德而言,无论做任何大或小的好事,若心中只有自己,仅能获得相应的一份功德;若心中有十个人,则所获功德会自然增长至十倍;若心中有百千万亿人,所获功德则是百千万亿倍。可想而知,当把功德发心回向于无量众生时,内在产生的功德,即便是佛菩萨也难以描述和称量了的。故而修行者在回向时,要观想十方诸佛菩萨在自己的面前,将自己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身语意的功德,以及一切修法中安住而生胜义菩提心的无漏功德,回向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宗派之师尊三宝,祈其长久住世、永转法轮;回向一切众生解脱成佛。发心正行与回向时,都应有世俗菩提心摄持的部分及胜义菩提心摄持的部分。由前者而引发自己与一切众生成就化身与报身的功德,由后者成就证悟法身的境界。故胜义菩提心的回向(即安住于清净本性之中)是最殊胜的回向。这样的话,由于从始至终都有菩提心所摄持故,建立了修道的发心殊胜,正行殊胜与回向殊胜。这三种殊胜的直接利益便是将自己所做的一切功德最大程度地利益了师佛众生及自身的解脱成佛,否则,它们会成为有漏的人天福报,沦为无常的牺牲品。
  在远离慈悲心的修持中,修行者会逐渐生起三种障碍解脱的过失:首先,会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当做自己谴责他人的资本,反而将信仰用来增加了自己伺察他人过失的习气;其次,由于经常观照到他人的不好而滋养对于自我的骄傲我慢;然后,又由于修行者内心充满对于自我的执着而越修行越难以与法相应,并滋生许多烦恼与贪嗔痴了。修行的目的,即修好自己的内心并引发正确的行为以致于解脱。而当你流于越修越烦恼的弊端时,就要切切警醒自己是否远离或尚未生起真正的慈悲心,并且要清楚地明白自己又为何不能解脱了。
  假如你是一个充满慈悲的人,势必会破除自己对一切好与坏,是与非的概念心的执著。因为当你遭遇到逆境与不幸时,出于慈悲你会欣然利用这种痛苦而发愿说"我今受此苦,众生不复受",并以代受众生的痛苦而为美事。一个真正的修行者绝不会只追求生命中好的层面而拒绝不好的层面。当你在相续中不断修习"自己的一切好供养众生,众生的一切坏愿自己代受"的自他相换时,将会净除自己无始劫来无量的业力障碍。这样做的话,即便此生不能究竟解脱,来生也会成为一个有智慧并具备救度众生能力的人。一切好与不好都将成为自己对众生产生更大更强烈的慈悲的泉源,而慈悲心会自然消除你对于自我的执著,这样,你距离得见清净本性的机会,还会远吗?
  发心和证果的刹那,可以获得相同的功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就是因为生起了清净的菩提心,并由这种让一切众生成佛的愿力使得自己生起广大精进的勇猛之心。以观见无常而无畏于修行的劳顿辛苦,以相续的悲心而断除我执与法执,终于以圆满证悟本性而救度了无量众生。故而你们要爱护一切父母众生胜过于爱护自己,千万不要做任何伤害众生利益的事情。我们藏族可能是祖先有罗刹血统的缘故,有吃肉的习惯。而实际上在你未能有使这个动物趋往解脱的能力前,出于口腹之欲而不惜杀生,啖食,乃至取其皮毛,这种贪心的果报会使你至少在五百世中做这样的动物而被人宰割、屠戮。汉族佛教徒在饮食上多数食素,这是非常具备慈悲心的。一切众生都曾经是我们的父母,你又如何忍心去吞咽因为疼爱我们而造业受苦的父母的肉呢?
  
    一个人决定生起摈弃今生的出离心,和令一切众生成佛的菩提心后,将面临如何正确利用今生,如何尽可能快的让众生成佛的问题。那么,首先你要明了自己的皈依处――上师三宝。对于上师三宝的皈依,由于区别于外道仅皈于气脉明点的妄想执著故,是最究竟的皈依。之所以要皈依于佛,缘乎佛菩萨们已彻底净除了自己的贪嗔痴,并安住于清净本性之中,当你依止他们之时,就是全然依止于自己的本性之时,所以对佛产生信心是一个人成佛的关键;皈依于法,即是皈于如何修行成道的方法。那么你该先悉数听闻与思惟怎样断除贪嗔痴的方法,然后致力于不间断的实践。实践过程中必然会因为净除业力而三毒减少,因而感知了佛菩萨的无量恩德,由知恩之心的生起,又会生起更加广大深邃的信心,再由信心的加持,最终导致修行者的成就;皈依于僧,此处特指贤圣僧,即上师。这种上师现世已自在地将贪嗔烦恼转化为五种智慧,安住于清净本性并具备调伏一切众生的能力。他本身就拥有了佛菩萨的德行,他的身、口、意就是佛法自然显现的代表,故一个真正的上师本身就是佛、法、僧三者的总集。譬如我所派遣至汉地的益西加措与尼科,在亚青二十多年的闭关苦修中、早已证得了佛菩萨一般的功德与利益,故你们应当生起清净的欢喜之心而依止。在僧众中,还有一种虽已去除五毒烦恼,但还未能得见本性的人,由于不具备究竟的智慧,是不能做为依止以求解脱的对象的;又有一种虽现出家僧相,但外无悲心戒律,内无内证功德,仅仅是穿了一件僧宝的外衣而已,更加不能依止以免生出以盲导盲的悲剧。不过就佛菩萨的显现而言,是没有固定的形式的,他们会随众生入生死而于六道中现种种善恶的形象来教化不同因缘的众生。故判断贤圣不能仅从外表的声名与行为入手,而是要看他是不是一个安住于清净本性及具备使你得见本性并安住本性能力的人。
  一个人能够在现世中遇到一位证得究竟智慧的上师,依止他,经由他的指导而生起强烈的出离心与菩提心,并通过亲近上师身语意而涌现对实修实证的渴慕,进而全身心的摈弃今生,把自己投入到实证的行为中去,才是真正的暇满难得之人生。你们观察一下苦难的六道,相对于多如尘埃般的堕落恶道的众生,能够再次做人的有多少?做人后能够学习佛法的有多少?学佛的人中能获得上师教授修行的有多少?修行的人中切切实实实修实证的有多少?通过实修实证获得解脱的又有多少?
  所以你应从上师那里获得的第一个正知见便是——实修实证。只有实修实证,才可能从教法中获取利益,解脱并成佛。不实修实证的下场是什么?——唯有下堕。
  弟子与上师的缘份,分为外、内、密的因缘。当你遇到一位与自己有缘的上师,对他的功德与外在生起了强烈信心,并诚信依止的话,这是与上师建立了一个外在的因缘;然后你可以实修实证,便与上师建立了内在的缘份;由于弟子不顾艰难困苦地依教奉行,实证的力量净除了无始劫的业障而产生证悟的能力,安住于清净自性之中,届时,你便与上师建立了最密不可分的因缘。由于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你将永远和上师在一起!
  所以,毕生应当追求的,是与自己上师内在的相应。因为他已自在地安住于清净的本性之中,通过你生起的无限信心及感知恩德,相续的证悟便会生起。而弟子的根器,实际上是无所谓上下的。所谓善根者,无外乎指那些具足信心,并精进实修的人。故而你们一定要放下对于今生的贪著与眷恋。因为无法弃舍世法的话,就不能精进安住,修行及解脱了。
  
    以上所有的开示只是言语简单的开示,若你们仅作一般谈话而听则永远无法明了更深的含义。自己回去仔细观照,慢慢修证,才可能获得真正的受益。希望大家能思维出离心,菩提心和上师介绍之正知见,尔后实践这些教言,达到安住自性的目的。
    我来到这里后,看到几乎所有的弟子都希望我为你们传一些特殊的法或灌希有的顶。在场的有缘弟子有相当一部分见到了我为你们显现的头顶虹光中的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这是由于过去世我一直身为阿弥陀佛化身的缘故,及我与你们之间往世的因缘。其实这是对你们真正意义上的智慧灌顶,比在形式上建立一个热闹的灌顶法会更加具备实际的意义。当然在场没有看见我头上的光或佛像的人也不必悲伤恐慌,看不见的原因或因业力不够清净,或是因缘暂不具足,不必执著它,因为我给予你们每个人的加持是一样多的。其实见到一位真正的持明者的身体,本身就是见解脱的因缘。我现在与你们共同发愿:只要你们现世不弃舍对上师三宝的信心,生起出离心和广大的菩提心,每天把上师观想为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并念诵阿弥陀佛心咒和观音心咒各10万遍,尽此生后,我将令你们与我一起在清净刹土中相会!(终)

 

 

    2004416,阿秋尊者于成都期间,曾语重心长的开示宁玛资讯的弟子们:我已经没有了任何痛苦,你们要记住一切显现本来都是清净的,六道的垢染是由于有情的业力习气增上而显的幻相,我们有情由于对本来面目的不认识,故对六道的幻相妄加执著分别,沉迷于轮回痛苦中。
    虽然现在物质生活非常奢华,但所谓的科学和技术只会更增加我们的执著分别,我们汉地的弟子很少有实修的习惯,很难安住在觉性中。尘世的快乐必竟有染和短暂的,纷乱的外境会让我们更加迷失了本性,只有涅槃才有永恒的安乐。
    虽然你们在外面听很多上师讲了很多的法,但未必是最究竟的,最究竟的法就是禅修,安住在本来觉性中。一切法的根本是修心,你们要经常的禅修。
    能安住在觉性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生起无比的信心,恭敬祈祷上师,这是最殊胜的法义。
    上师的法性与弟子的心相续,如虚空般无可分隔。安住在上师的法性中,地道功德就会迅速生起。没有比这更深奥的妙法了。这是诸供养中最殊胜的法供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阿秋法王       正信)(五明学佛网:阿秋法王       正信)  

 其它:在正信的基础上 发菩提心 学三大尊(吴信如) 

 惟觉法师:智慧的信仰─正信 

 惟觉法师:正信的佛法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正信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正信与皈依篇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仁焕法师:正信和邪信 

 道坚法师:正信学佛 

 王孺童居士:以正信之心供养佛舍利 

 越尘居士:迷信·正信与实信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一了百了当念佛,识前非,崇正信 

 定居新西兰正信佛弟子诚征女孩组建佛化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