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道证法师:拜佛分解动作


   日期:2010/12/26 18: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拜佛分解动作

道证法师讲述

(本文节录自道证法师讲述“毛毛虫变蝴蝶—癌细胞变快乐佛细胞”)

拜佛:消除业障,开发潜能

我还有一点经验也许可以提供给您们参考一下,也许在病中会有很大的突破和帮助。我生病不久,忏公师父就指示我,要我多拜佛,消除业障。‘业障’两个字,浅显一点说—‘业’就是行为,‘障’就是障碍,也就是由过去种种行为累积下来所产生的障碍,不论是身体或是心理的障碍。所谓过去的种种行为包括—我们心里想的念头,与嘴里说的语言和身体的姿势、作为。为什么说念佛、拜佛可以消业障呢?因为在拜佛时心念要调整到‘恭敬’而且‘慈悲清净’,口里念佛就没有其他的杂话,达到‘言语清净’,身体的动作是柔软又谦和恭敬,可消除平日姿势不良,所造成的压迫、障碍。这样身口意三方面都清净恭敬,就可以消除过去自己身心行为不合理所制造的障碍,(消业障),这也顺便训练在‘动中的安定’。也仿佛把水管不断的灌水、冲洗,慢慢的就可以流畅而清净,可以开发出潜能,也可以活化身体各部分的机能。

在我很衰弱的时候,因为肿瘤又很大,拜佛的动作是‘五体投地’—人要跪下来而且头要贴在地上,(因为‘两个手、两个膝盖和头部’,五部位都贴在地上所以叫作‘五体投地’。)刚开始不明白方法,作这个动作时使肿瘤和肠子挤在一起,感觉几乎喘不过气来,站起来的时候觉得天昏地暗,每拜一拜都很吃力。不过我对佛倒是有很深的尊敬和信心,所以心里觉得能拜死在佛前总是比没有拜好,总是比躺在床上病死好,就再支持拜下去。

刚开始一天拜一百拜要很努力才拜得到,感觉身体很沉重,稍微动一下就很喘,天昏地暗。后来有一天我知道有一位患了骨癌的王学长,她锯掉了一条腿,每天都用她仅剩下来的一条腿,单脚站立念佛拜佛,她天天都能拜一百零八拜,还能做很多的家事,我听了很惭愧就想:她用一条腿那么困难都能恭敬拜一百零八拜,我的两条腿还好好的,至少也要拜三百拜。其实您只要自己试试看就可以知道一条腿拜比两条腿拜是十倍困难!比我十倍困难的事她都有办法做到,所以我应该要更努力,所以就发了一个愿:要拜十万拜来感谢佛恩、感谢父母、师长、一切众生的恩惠,也回向苦难的众生和癌症的朋友们,大家都能够离苦得乐。

以为会很累,不料越舒畅轻松

世界上并没有人强迫我拜佛,相反地,大家都劝我不要太累,是我自己发的愿,发了愿就要作,再苦也要支持下去。然而很奇怪,并不像大家所认为的那么苦、那么累。相反的似乎越来越不累,包袱好像越来越轻了。本来一天三百拜要分好多次才能完成,后来不知道怎么了,越拜就越轻快,我也没有想到要赶速度,只是身体的重量好像减轻许多。有一种水管冲得比较干净,水流得比较舒畅的感觉,不像刚刚冲水的时候好像有许多泥沙黏在一起冲不动的样子。有一天忽然不觉中,一次就把三百拜拜完,而且七不累也不喘,就好像刚刚拜了第一拜那样。

杂念越少,身心越轻

以前我听说有一位法师他每天早上都拜三千拜。这是我很早以前听到的,当时我不信,人家说他很快就拜完三千拜,我实在难以相信,因为我自己拜得很迟钝又很沉重,怎么加速度也没有办法拜完三千拜,其他也有像我一样不信的人就去现场看那位法师拜佛帮他计算,真的看他拜得并不急迫,样子也很从容,没有赶速度加快的样子,只是看起来很轻飘,动作很流畅,好像没有什么重量,帮他计算真的是三千拜,一拜都不少,后来我才相信‘当人的妄念越减越少时,身体的负担就愈少、愈轻飘,活动越没有障碍,才能作得那么快。’,在佛门里默默这样用功的法师很多,算起来我是很懒隋懈怠的。

拜佛含蕴深奥医学原理

以前听忏公师父说:‘拜佛是最好的运动,比气功和太极拳更好’,我还不能体会,后来在拜佛中发现很多拜佛的好处,以及拜佛和医学的原理相应的关系才渐渐了解师父的话:拜佛是使我们身、口、意清净的运动,可以和佛相应当然也可以治病。拜佛和医学的关系,我们有一个另外专门的专题来讨论,在这里只简单地说几句话。

拜佛具‘脊椎医学’的疗效,(整脊医学)
强化内脏、增加细胞带氧量

现代人精神很紧张、压力大,全身的肌肉不自觉的都是很紧绷,而且因为缺乏运动,整条脊椎都很硬很难弯曲。由医学上来讲,脊椎一节和一节中间的缝隙是神经和血管通过的地方,由脊髓出来的神经是负责管理各个内脏的,如果脊椎骨一节一节挤得太近就会压迫血管和神经,哪一节的血管神经受压迫,那一节就会出问题,它所支持的内脏功能就会渐渐坏掉。因为姿势不良,肌肉紧张迫使脊椎骨太挤了,血流不通、神经不畅所以不能送充分的营养和氧气给内脏的细胞,细胞若是缺氧就容易变成癌细胞,所以和癌症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平时行、住、坐、卧的姿势、动作和呼吸对整个病情有很大的影响。

拜佛动作正确可帮助治疗,消除生理、心理障碍(业障)

拜佛的动作如果正确就可以帮助治疗,因为拜佛的时候要把头很柔软的低下来,低垂到下巴可以贴到胸骨,这个动作可以把脖子的七节颈椎骨一节一节拉开,所以有以下各种利益:

(一)脑部‘血流量’充足:因供应脑部唯有两对血管,前是‘颈动脉’,后是‘椎动脉’。此动作使‘椎动脉’不受挤压、供血流畅、供‘氧’丰富,改善脑功能。

(二)‘脑脊髓液’流畅:‘脑脊髓液’是循环在脑、脊髓外围,及内部脑室的液体层,它有(1)调节脑压,(2)保护脑,(3)供应营养,(4)运送废物之功能。若头、颈姿势不良、角度不对,其流动受阻,则脑脊髓如泡于不新鲜的水中,脑压也不正常,易头痛头晕。拜佛之动作可助脑脊髓液流畅,使脑功能良好,能妥善指挥全身细胞。

(三)使由颈椎出来的‘神经’不受压迫,功能良好:颈椎各节的神经,和心脏、血压调节及气管,和眼、唾液等五官功能有密切关系。手臂的神经也来自颈椎,若有压迫,则产生种种症状酸、痛、麻。若常拜佛、柔软垂头,拉开颈椎各节,则可治疗上述部位之病症。

拜佛—矫正脊椎,消除腰酸背痛

拜佛拜下去(俯首、弯腰、曲膝)的时候是用‘脚跟’作为支持点,以脚跟支持是‘自然物理重心’,肌肉才不必紧张吃力。胸腹部先尽量后退,(至能见后脚跟),才把腰弯下去,最好弯到小腹也可以贴到大腿,这个动作可以把脊椎两旁的肌肉都拉长放松,使得脊椎的隙缝可以拉开,这样对整个内脏和血流神经有很大的改善作用。整个拜下—跪的动作中,身虽动,而重心保持不动(一心),(动中定)。

又拜佛中〈可参考附图(一)〉眼睛勿闭上,宜收摄眼神,观照自己。若闭眼则姿势不稳,血压调节功能也会受影响。而且开眼与闭眼‘脑波’不同,我们拜佛是开发‘觉性’功能,开发脑部高级统理功能,并非盲目崇拜。

拜佛时双手本来是合掌,但是跪下去之前把双手先放开放松,按在地上作支持,然后膝盖才跪下去。跪下去之后脚底要翻向上,人就坐在后脚跟内侧的中间(拉开足踝关节,同时刺激活化淋巴反射点),然后上身俯下来把眉心印堂的部位贴在地上,要注意始终眼睛要打开。这个动作可以矫正我们的脊椎,因为人类为了要维持站立的姿势所付出的代价就是腰酸背痛,一般人站立的时候,腰的部位比较紧张,所以腰椎都会向腹部的方向塌进去,这样会使腰部的脊椎一节一节挤得太紧造成压迫的障碍(而影响腹腔中器官如:肝、胃、胰脏、大小肠、肾、膀胱......等功能。)。拜佛可以清除这个障碍,也就是‘消业障’—矫正塌进去的腰椎,使再度向背部的方向移出来,也就是把挤得太紧的脊椎都推开,清除压迫。

拜佛—增加肺活量,打开心量,并开发自觉之力

拜佛,跪着头将贴地的时候,同时两只手很柔软轻松的向前伸出去准备来接佛(双足),手大概伸到离头顶一个拳头的距离。同时两边的腋下要尽量的张开,它的意思是打开我们的心量,也增加肺活量,也就是增加肺部交换空气的量(增加带氧量)。在手伸向头部前面以后就把手心翻向上面,这个动作表示‘我决定要转变自己的心境,来迎接佛的光明’,也是‘我要掏尽我的心来供养佛,一点都没有保留’,这个时候要观照我们的手指头,像莲花的花瓣那么柔软轻松,不要用力。以双手的莲花来接佛(双足),这个动作是提醒我们莲花的开放并不是靠外面的力量,而是靠内部自觉的力量,我们的心花开放也是一样。这时候要观想大慈大悲的佛站在我们的双手莲花上接受礼拜。我们可以和佛面对面,这是多么欣喜的事啊!这时候自然由内心微笑出来。我们再观想佛放清净慈悲的光明由我们的头顶照进来,使全身全心都清净光明。一切的病痛就好像黑暗,有了光明就没有黑暗。我们再观想所有的众生都和我们一起拜佛沐浴在佛的光明中。

拜佛引发彻底呼吸,横膈膜强力收缩、放松,
诱导丹田呼吸;吐尽陈积废气,吸入清净佛气

我们一般人好像一直都在呼吸,但是事实上很少人知道怎么呼吸,很少人能有完整而彻底的呼吸,为什么呢?你可以观察只要人在忙碌的状态,或者心在注意外面的事情,呼吸就会受影响—变成很浅、很短的呼吸,甚至有时候会在半停顿的状态,尤其心情不好,生气的时候,这种呼吸会使体内肮脏的空气没有办法吐出来,换新鲜的空气,所以久了以后就会累积污浊的空气在体内,而缺乏氧气,细胞缺乏氧气就容易发生癌病变,所以容易得癌症,我们拜佛可以调整呼吸,使呼吸更彻底又完全,所以拜佛也是很好的‘气功’。我们拜佛拜下去的动作会使得我们彻底‘吐气’,使全身及肺部污浊的空气都吐得干净,而五体投地的时候,因为全身放松,肌肉放松就没有阻力,在没有阻力的状况下自然就会有很深很完全的‘吸气’。根据‘血液动力学’原理,血流也因为深吸气的吸引作用,很顺利地流回心脏再打出去。我们每一个细胞都能在拜佛中得到丰富的滋养和氧气,以及极乐世界快乐欢喜的气氛。当拜好要站起来的时候,必须趁着吸气的时候运用吸气的力量站起来,就会很轻不必费力。

礼佛连续动作

 

合掌→俯首→松肩→退腹→曲线→躬身

摄心→返观→放下→谦退→柔软→恭敬

注意观照,动中重心不动,保持于‘二足跟之中点’。

 

 

保持腑首·跪坐迎佛  五体投地·翻掌接佛

谦恭到底·背尘合觉  深投觉地·转凡成圣

跪坐于二足跟内侧

 

跪坐于足跟内侧

 

背尘合觉接佛足,生佛交彻本一如

会面一笑众苦除,心开尽纳如来福

翻掌接佛、观想佛光照摄

 

 

翻足起身

 

 

礼佛起身连续动作

 

恢复跪坐→按地翻足→起立

吸满腔极乐芬芳,呼遍野弥陀心香

趁吸气之势、起立、合掌

 

所谓永远快乐无忧,就是每个现在快乐无忧

现在不开心造福大家,长命也没用

 

慢慢地,我感觉到原来一千拜、一万拜都不过是眼前一拜而已,根本不需要去挂碍,更不必费心去想下一拜,享受眼前这一刹那和佛面对面的时光就好,古人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万古以来广阔的天空,就是眼前你,看到这一时的风月,每一个一朝风月都是万古长空。所谓‘永远快乐无忧’就是每一个‘现在’都快乐无忧。假如现在不能够开心欢喜地发挥生命造福大家,那么说实在,争取明天也没有用,争取更长的生命也没有用。我还是喜欢一句老话—‘即使明天是世界末日,今夜我仍要在园中种满莲花,以清风明月的胸怀,歌咏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