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五欲的过患很大,靠善法欲走出迷途


   日期:2016/10/19 22: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世间的人,大家都有种种的追求,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对五欲的放纵、追逐,能够得到短暂的快乐;对佛法的希求和实践,能够得到永久的、究竟的快乐。

  世间上的人拥有很多的财富,固然可以带来快乐,但有时候钱也会引发很多灾祸。常常听到一句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财富也常常会给人带来许多不幸和难以预料的痛苦,它不能跟佛法相比。

  美色更是我们学佛修道的障碍。世间上的人,很多的恩恩怨怨、爱恨情仇,都是因为美色引起的。美色不仅仅会给自己,也会给别人带来麻烦,甚至还会引发许多无谓的烦恼和非常深重的痛苦,使人难以自拔。这也就是说,财也好、色也好,它里面包藏的痛苦和不幸,普通不学佛的人是难以看到的。

  名誉也是如此 ——“誉之所至,谤亦随之”。常言道,爬得高,跌得重。那么这种对于世间浮名的一种贪着、追求,也是我们修道中非常大的障碍。

  五欲里面的第四个欲望 ——食。现在人们对饮食、对食品很讲究,吃的东西比过去要丰富许多倍,可惜现在人的病比过去也要多很多倍。常言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人吃了很多自己的肠胃消化不了的东西,吃了很多本来都不是我们人需要吃的东西,就会生病。

  第五种欲望 ——睡。睡眠也是一种很深重的欲望,有些人没有事情的时候,就常常想去睡觉,人常说“好吃懒做”。有人以为我们睡眠没什么过失,也不会有什么错。表面看起来,睡眠好像没有什么问题,而实际上对自己来说,损失很大。因为我们不知不觉把这些时间浪费掉,并且养成了一个懒惰的习惯。

  由此说来,世间普遍所认为的五种欲乐,他们虽然表面能带给人一点点的快乐,而实际上给人带来的痛苦更多、痛苦更大、痛苦更深。种种的勤劳、种种的追求所得到的一点点快乐,里面也包含着危害自己身心健康的因素。

  千百年来,所有的圣贤 ——世间的圣贤和佛门的圣贤、佛菩萨,都告诉我们:这五种欲乐对自己的身家性命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有危害,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好好地加以疏导。如何让自己走出欲望的沟壑?如何走出欲望的迷途、深坑?就要靠佛法,靠善法欲。

  善法欲能给人带来法乐,五欲只能带来欲乐 ——欲望的快乐,善法欲是善法的快乐。善法的快乐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快乐,是自己烦恼得到调伏的快乐,是内心得到了智慧、体悟到真理的一种快乐。比如世间的一个正人君子,他的所作所为能够体现道德风尚,能够体现仁爱精神,不仅自己身心得到愉悦,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

  又如佛法里面所谈到的正知、正见、正念、正行,同样会给很多人带来法喜,带来快乐。我们在学校读很多圣贤书,明白很多道理,在寺庙里面读了很多佛教的经论,也一样会给自己带来法喜,带来法乐。我们在经堂里边打坐、念经、念佛,内心也能够得到和谐,得到安详,得到喜悦,也会有一种在世俗社会当中各种欲乐难以达到的境界和心境。我们同行善友之间,彼此的虔诚、恭敬、接纳、礼让,互相包容,互相交流,互相劝勉,慈悲喜舍,助人为乐,这种精神、行为、感受,更是难以找到的、难能可贵的无价之宝,也是自己以及同行善友彼此之间,用自己的身心、生命来实践佛法最真实的写照、最真实的反映、最现实的结果。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