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钟茂森:遇到一点风凉话,不愿意承担责任  


   日期:2016/11/2 10: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下面讲「处大事不辞劳怨,堪为梁栋之材;遇小故辄避嫌疑,岂是腹心之寄」。如果一个人,你交代给他大任,他能够不辞劳苦,不避讥嫌,不辞劳怨,这种人他能够堪任大事,他是国家栋梁之材,我们讲这是中流砥柱的人物。为什么?因为他能担当,他不会因为这些辛苦,或者人家讥嫌他,他就会推托,当然这种人肯定不是随便担当。就像刘备去请诸葛亮,三顾茅庐,诸葛亮不出山则已,一出山,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应该学这种人。反过来,遇小故辄避嫌疑,这是什么?遇到点小事发生了,或者人家有一点讥嫌了,说点风凉话,他这一听就坐不住,他就要避嫌疑了,不愿意承担一点责任,把自己的面子放在第一位,有什么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跟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不肯担当,那岂是腹心之寄?腹心就是你很难把他做为心腹之交,你很难寄托他大任。为什么?他不能担当。所以做大事的人是能担当的人,你看我们现在学习弘法利生的人,这是大业,如来家业,这就要学不辞劳怨,不避讥嫌,不用怕人家有嫌疑,要能够勇於承担,这种人才能够成就栋梁之材。

  选自 《文昌帝君阴骘文》研习报告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十六集)  2008/10/10  华严讲堂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责任       钟茂森)(五明学佛网:责任       钟茂森)  

 陈兵教授:佛教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赖永海教授:心灵净化与佛教的社会责任 

 在变化中承担责任(佛诞日供灯开示) 

 杨曾文教授:当代佛教的社会教化责任 

 温金玉教授:慈善:佛教承担的社会责任 

 温金玉教授:慈善是佛教承担的社会责任 

 陈星桥居士:以责任感和自信心开拓人生——读《法华经》一得 

 开愿法师:我们的愿望和责任 

 其它法师:佛教的社会责任(耀正法师) 

 能弘法师:博大精深的佛教 落后给予我们的责任 

 林国良教授:忍辱行与社会责任 

 宋立道教授:努力促进社会和谐是宗教媒体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