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之所以伟大的原因?


   日期:2016/11/15 9: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人问我:「人生在世,为今之道,难道只有佛法才能真正的利世济人吗?」这个问题范围牵涉很广,我只能说,学说是千古之事,但信仰却牵扯到智慧和福德资粮的问题。

  东汉以前,印度的佛教还没有任何的翻译着作进入中国,在中原可以说是百家竞鸣,千家齐放,各抒己长,各拥其祖,谁也不能信服谁。老子所强调玄之又玄,无为而治的道理,辞高而境远。老庄崇尚自然,高谈阔论,但有时又不切实际。于是后来的韩非子,针对时事虽然做了各式各样对当时社会结构和政治立场所阐述的唯物思想和务实的王道主义,但并非是人民所热爱的。在中国道统至今不灭,只有老子一脉,原因之一是《道德经》虽言简意赅,但却于野于朝都有助于世人。更重要的是他的儿子李宗虽然曾当过大将军,但对老子的学说传承不殆。他的孙子李注和曾孙李宫一脉相传都是以老子所阐扬的《道德经》为一脉,所以中国的道统不坠,李氏一族居功至伟。所以上下只有接近六千个字,却能引导世人如此之深,这就是所谓的圣人处世。况且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有哪一位圣人可以和老子媲美?活在世上,接近两百春秋。

  而佛家思想,融合了释迦牟尼佛所有一切智慧应运而生,横亘千百亿万劫,诸佛一切解脱妙宝和窍诀是他宗所缺乏的。特别是佛教中所主张的基本理念,菩提心和慈悲喜捨,虽然简短几个字,但却阐述了世间法和解脱法一切的要义,这却又是其他宗派诸多繁文缛节中所难看到的。佛教中所有一切的六度细行也都兼容并蓄地融合了各宗派所有一切积善累德的行持,因此在佛教浩瀚超越八大海域的思想中,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宗教可以凌驾其上。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在天主教某位长老的访谈交流中,我简单地描述其中之片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佛教)(五明学佛网: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佛教)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五、爱国爱教与人间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戒有世间戒与出世间戒之分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菩萨优婆塞戒(在家菩萨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5、不饮酒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4、不妄语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3、不邪YIN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2、不偷盗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1、不杀生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受持菩萨优婆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不持五戒的果 

 大寂尼师:佛教「学忍辱」的意义 

 其它:从「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看中、印佛教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