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所有不幸都是自己所造恶业所致,而不能怨天尤人


   日期:2016/11/28 21: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通过学习以温和的方式教诫断除我执,能了知:即生所遭受的一切痛苦和不幸,都是前世所造恶业利刃轮到自己头上所致,因此不能怨天尤人,而应勤断众恶、普敬一切,并代受所有众生的痛苦,以摧毁轮回衰败的根源——我执、我爱执和我所执。

  总之不幸临头时,如铁匠由自剑伤,

  是恶业刃轮自己,今当于罪不放逸。

  在平时生活中,遇到任何不幸的事,比如:身体多病、心不快乐、工作不顺利、人际关系不融洽、经常产生贪嗔痴烦恼等,此时应想:就像铁匠被自己所造的锋利宝剑所伤,或军人被自己所磨的宝刀砍中一样,是往昔所造的恶业利刃轮到自己头上。从现在开始,应依靠善知识的开示和殊胜的教言,用正知正念守护自己的相续,于罪业小心谨慎、不放逸。

  有些人不懂因果,认为一切事情都是偶然发生,或忽然产生的,而没有警觉罪业的心,这特别可怜!因为没有懂得,一切痛苦皆是恶业或集谛或前世今生的恶因所致的道理。若以前造了恶业,即使特别了不起的高僧大德,也会感受种种痛苦和不幸。藏地无著菩萨的传记中讲:他童年时遭遇了种种不幸,比如:三岁时母亲去世,五岁时父亲去世,后来由外祖母抚养。到九岁时外祖母也去世了,从此便无家可归。后来才慢慢遇到善知识,最终成为一位了不起的大德。

  但有人偏偏认为:我是出家人又是法师,还行持了很多善法,为什么即生还会遇到种种不幸和痛苦呢?实际上这种想法并不合理,因为善恶业的果并不相同。比如在做善事时,发生种种不愉快的事情,虽然做功德对自己非常有利,但前世的恶业仍会成熟于自身。也就是说,现在所造功德的果于将来成熟,今生所遭受的痛苦是前世所造恶业所致。

  作为佛教徒,这个道理一定要清楚,否则很难对因果生起诚信,比如:在修行过程中出现身患疾病、家人死亡等不幸时,就会觉得行持善法没有意义,上师三宝或诸佛菩萨不灵验等。

  《法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一则公案:佛陀的功德极其超胜,经常受到人们的赞叹。五百婆罗门妒火中烧,经常寻找佛陀的过失,欲诽谤之。他们想出办法,让屠夫杀生请佛及僧应供。若佛赞叹屠夫的功德,则说:你不是说杀生有很大罪过吗,为什么还要赞叹呢?若佛没有赞叹,则说:你不是说供养有很大功德吗,为什么不认可呢?商量好后,就让屠夫迎请佛陀及其眷属前来应供。

  佛陀知道度化他们的因缘成熟,于应供时示现种种神变后,对他们宣讲了有关因果的道理:“如真人教,以道活身,愚者嫉之,见而为恶。行恶得恶,如种苦种。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代。习善得善,亦如种甜。”他们心开意解,便跟随佛陀出家学道。

  所以,就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种善因就会得到善果、种恶因就会得到恶果,两者不能混淆,也不能错乱。否则,就变成了种瓜得豆、种豆得瓜,在世间这也是讲不通的。当然,通过忏悔,就像火烧坏种子一样,恶业也可以摧毁。

  若不懂得这些道理,即使学佛多年的出家人和居士,也会冒昧提出各种问题,内心也会经常萌生邪知、邪见。其实,这是没有长期闻思的原因所致。若长期闻思佛法,有时听一堂课也会遣除众多疑惑。刚开始学佛时,很多人满腹怀疑,但通过长期闻思,到最后好像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其原因就是通过长期闻思已断除了增损、增长了智慧。在前辈大德的传记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示现。

  所以,若自己过得很痛苦,则应了知是前世的恶业成熟,并励力行善断恶。就像一位犯人,干了许多杀人放火的坏事后,被关在狱中感受痛苦,此时应想:我以往太无知了,干了此等危害社会、毁坏自他的坏事,以后一定要重新做人,再也不能干这样的蠢事了。若决心很坚定,在出狱后,就会义无反顾、毫无贪恋地断绝再次进入监狱的罪业。因此,作为真正的修行人,在值遇痛苦时一定要想是恶业所致,而不应想是怨敌加害造成的。否则就会迈入愚者的行列,去找他人拼命、算帐。

  总之,通过学习这部论典,在遇到不幸的事情时,就要想到这个窍诀:所有不幸都是自己所造恶业所致,而不能怨天尤人。比如前世造了开刀的业,即生就会感受开刀的果报,等等。因此,应励力忏悔、行善断恶。当然,要全部清净罪业也不容易。因为,阿罗汉也会感受前世恶业的果报,佛陀也以身示范因果不虚的道理。

  ——恭录于索达吉堪布仁波切《修心利刃轮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