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明如居士:你就是你的思想


   日期:2016/12/4 17: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个人生命的状态其实就是这个人的所思所想,这是古今中外的圣哲们所一致认同的真理。当我们观察自己的心时就会发现,这个道理是如此显而易见。然而,由于大多数人都养成了“只观察外境,不观察内心”的习惯,所以他们对这个道理视而不见。正是由于人们对这个道理的无知,以致很多人将自己的一生都花在了外在的枝末事情上,从而空过一生,犹如一个流浪汉一样,在外境的荒野中漂泊,无法回归心灵的家园。所以,我们要一遍又一遍地对这个道理进行观察和体悟,一直到心里获得确信为止。

  例如,儒家的经典《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思是说,一个人应当歇下奔腾不息的心,使之心无旁骛、逐渐稳定;心稳定了就会渐渐趋于少欲寡求的宁静状态;心宁静了,杂念少了,人就会感到安乐;心在宁静和安乐的状态下,就能对自心和外境进行正确的观察和体悟;有了正确的观察和体悟之后,才能对心灵的运动规律以及外境的真相达到正确的认知和掌握。世间万物都有本末,万事都有终始,知道了万事万物的“本末”和“终始”,就接近真理了。

  请歇下散漫的心!摒除所有杂念观察和体悟一下:如果此时我们心里的所思所想是痛苦和悲观,则无疑痛苦和悲观将浸满我们生命的整个虚空;如果此时我们心里的所思所想是快乐与幸福,则显然快乐和幸福也将弥漫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所能触及的一切;如果我们心里怨恨,则我们所感受到的整个世界都将染上怨恨的“色彩”;如果我们心里慈悲,则慈悲的阳光将洒满大地;如果我们的心歌唱,则整个虚空似乎都在伴随着我们一起歌唱;如果我们的心哭泣,则连地上的每棵小草似乎也在随同我们一起哭泣……。

  所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心中所产生的任何一种情绪、任何一种思想似乎都有无与伦比的“穿透力”,刹那间就会毫无困难地浸满自己的整个身心、整个世界,给自己的身心和世界染上相应的“色彩”。

  我们肉眼观察不到的电磁波,在滴答一秒的时间之内,可以传播到三十万公里的虚空外,并可以使得三十万公里以内的虚空中充满这些电磁波;我们的情绪和思想似乎也和电磁波差不多,在产生的那一刹那就会充满周围的虚空。

  心就像一个魔术师,挥洒什么色彩,则自己的身心和整个世界立即就会浸透什么色彩。挥洒快乐,自己的身心和世界就会立即浸透快乐的色彩;挥洒痛苦,自己的身心和世界就立即会浸透痛苦的色彩;挥洒慈悲,自己的身心和世界就立即会浸透安详的色彩;挥洒怨恨,自己的身心和世界就立即会浸透不安和恐惧……。

  不仅如此,心所产生的任何一种情绪和思想,还会驱动自己的身体去造作和这种情绪和思想相应的种种行为和语言。快乐的情绪和思想就会发动快乐的行为和语言,痛苦的情绪和思想就会发动痛苦的行为和语言。总之,情绪和思想的色彩是怎样的,行为和语言的色彩也将与之相应。这些与情绪、思想相应的行为和语言,反过来会更加强化我们心中所产生的情绪和思想。

  这就是思想的力量!犹如魔术师的魔棒,具有无穷无尽的翻云覆雨的神奇能量,它可以使地狱成为天堂,亦可使天堂成为地狱;可以使山河大地四季如春,亦可以使万里晴空乌云密布。

  如果我们的心持续不断地处在某种情绪和所思所想之中,这其实就是禅定。借助禅定的力量,情绪和思想所定义的色彩就会被迅速强化、乃至遍满虚空,最后成为真实。当我们持续不断地处在嗔恨的情绪和思想中,则嗔恨的色彩就会浸满在虚空中,并渐渐得到强化,乃至最后发展成地狱的猛火;如果我们持续不断地处在贪婪的情绪和思想中,则无有厌足的色彩就会浸满虚空,并渐渐得到强化,乃至最后发展成饿鬼道种种受用的匮乏和内在身心的饥渴;当我们持续不断地处在善良的情绪和思想中,则安详和快乐就会浸满虚空,并渐渐得到强化,最后会发展成天道的美好和圣洁。所以,天堂和地狱都是心不断创造的,我们此时此刻的生命,乃至今后的状况和去处等都是心自己不断创造的!

  正如《入菩萨行论》中说:“实语者佛言:一切诸畏惧、及无量痛苦,皆从心所生。有情狱兵器,何人故意造?谁造烧铁地?女众从何出?佛说彼一切,皆由恶心造。是故三界中,恐怖莫甚心。”说真实语的佛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畏惧以及无量的痛苦,都是从人们自己的心中所生。地狱的有情、兵器和热铁地面是不是什么人故意造的呢?地狱具有铁牙的食人女狱卒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佛说地狱的这一切都是由地狱众生的恶心所造。所以,三界中,最可怕就是我们自己的恶心。

  所以,人们啊!世界上有什么事情比观察自心和调整自心更重要呢?愚昧的人认为此时此刻自己拥有金钱和地位等身外之物是最重要的,可是如果我们没有调伏内心的能力,任凭贪嗔痴等烦恼在内心生起,则内心所产生的痛苦、悲伤和怨恨照样可以毫无困难地浸透自己的身心和外境的金钱和地位、乃至外境的一切,使自己所处的世界充满痛苦和悲伤。忙碌琐事有何用?耽着枝末有何益?暂且停下手头的一切,歇下所有的妄念,仔细观察这个最最重要的道理:“你就是你的心!世界就是你的所思所想!”只有领悟了这个道理,才真正睁开了智慧的取舍之眼!

  摘自《放生心语》(明如居士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明如居士       慈悲)(五明学佛网:明如居士       慈悲)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其它:慈悲与爱的比较研究(陈星桥)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王雷泉教授:观音信仰与佛教慈悲精神——在普陀山观音文化论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二、忍辱慈悲菩萨心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慈悲心喜舍行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四、戒杀素食慈悲根 

 净因法师:尊重生命 慈悲不杀 

 济群法师:造就慈悲品质 

 楼宇烈教授: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遍于一切有情 

 杨曾文教授:以慈悲护生精神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董群教授:佛教伦理的慈悲精神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