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农家女孝悌义举感动河南新疆两地人


   日期:2011/1/5 10: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河南省宁陵县阳驿乡,传诵着一位善良、能干、朴实的年近五旬的农家女,六年如一日,行程五万多公里,往返新疆乌鲁木齐市与商丘宁陵之间,不怕脏、不说累、不叫苦,无怨无悔、精心照顾异地两位生活不能自理的患病亲人的感人事迹。她就是被宁陵县妇联评为好媳妇的阳驿乡后陈新村的李爱琴。

  1982年,李爱琴和阳驿乡后陈村青年陈传海结婚后,靠着党的致富政策和外出打工、没白没黑的勤劳苦干,不仅摆脱了贫困,盖起了当时在全村都数得着的新瓦房,而且还积攒了几万元的积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成了全村有名的“富户”。“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1年5月,正在广州打工的李爱琴两口接到落户新疆的哥哥陈传修因挖下水道毒气中毒、生命垂危的电话,放下手中的活,夫妇二人就赶到了新疆。

  为了救大哥,李爱琴夫妇将积攒下来的几万元钱全部用在医院里。可由于受伤严重,经过40天抢救却依然造成脑萎缩的大哥陈传修虽然保住了命,却不会说话,全身不能动,瘫痪在床。看着再也无法站立的陈传修,大哥的妻子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带着她的大儿子和小女儿改嫁了,只将9岁的小儿子留在了陈传修的身边。看着大哥一家妻离子散的凄惨状况,善良的李爱琴再也看不下去了,她决定挑起照顾大哥及养育侄子的重担。可这时,李爱琴的丈夫陈传海偏偏又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不能干重活,一着急就容易犯病。婆哥虽然在新疆多年,可全家人至今仍住在租来的一间小屋里,现在又加上李爱琴夫妇和3个孩子,显得更加拥挤。为了支撑起两个家庭,无奈之下,李爱琴只得在大哥的小屋旁又租了一间房。除了自己的3个孩子和丈夫外,李爱琴还要照顾全身瘫痪的大哥和9岁的侄儿。每天清晨4时,李爱琴就要起床做饭,随后还给大哥洗脸、伺候大哥吃饭。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丈夫帮着照顾,可陈传海一有病,照顾大哥的重担就落在了李爱琴一个人的身上。陈传修大小便不能自理,身材瘦小、单薄的李爱琴,根本无法拉动身高体胖的大哥,每次大小便时,李爱琴总是先把盆子放在床边,再吃力地将大哥的两个腿搭到自己的肩膀上。有时候屎、尿溅到李爱琴的身上、脸上时,刚开始李爱琴没等婆哥大小便完,就呕吐起来,呕吐物、秽物弄得婆哥和李爱琴满身都是。忍着心头的难过,李爱琴还要先帮陈传修擦洗干净,自己再到外边洗涮一番。看着忙着擦屎端尿、一天天更加瘦弱的李爱琴,丈夫陈传海再也看不下去了,就劝她说咱找个保姆吧,不然咱一家人都要拖累垮了。可李爱琴说,一天光吃饭和房租、电费加上药费就要五六十块,哪有钱再请人,自己咬咬牙坚持坚持就过去了。为了照顾两个家庭,李爱琴每天还要到附近的建筑工地去干个短工,挣回一些钱维持生计。有时候找到一些轻巧、报酬高的活,因为厂家一般要求中午不能离厂,为了回家照顾大哥,李爱琴只能把这样的活让给别人,自己找些别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每天晚上回来后,李爱琴还要给大哥按摩,将近12时才能休息。每天累得她腰酸腿痛,她经常提醒自己,再苦再累,也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倒下。“如果我不中了,俺那大哥没谁侍候,只能等死了。”李爱琴经常这样安慰自己。

  据主治医生介绍说,像陈传修这种病少则六到十个月,多则一年半载,条件好的也只是活上个三四年,可六年来,在李爱琴的精心照料下,陈传修的病情一直很稳定,身上也没有褥疮,而且手、脚等部分关节还有了知觉,嘴里也能含混不清的不时说出几句只有李爱琴才能听懂的“话”。在李爱琴的爱心支撑下,大哥的生命神奇地延伸到现在,新疆当地的很多人听说后,都很佩服李爱琴。可采访时,李爱琴自己道出了隐藏在心底的苦衷。几年来,自己苦点、累点也没啥,可一些风言风语却让她难以忍受。“大哥不比我大几岁,一天到晚赤裸个身子,我一个兄弟媳妇端茶端尿侍候他,很多人不理解,说些难听话,说我犯贱,没见过男人,”忍不住又掉下泪来的李爱琴难过地说,“我把苦水偷偷地往肚里咽,为这事,不知道都哭过多少场了”。李爱琴生活俭朴、无私照顾哥哥的事迹,感动了新疆的房东,他拉着李爱琴的手说,“河南的媳妇真善良,以后您一家的房租全免了,水电费我全包了。”

  正当一家人为大哥一天天好起来的情况而高兴时,2002年春,住在宁陵县阳驿乡的李爱琴的80多岁的公爹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这真是雪上加霜。将哥哥托付给邻居后,李爱琴只身从一千多公里外的新疆赶回了老家。看到意识模糊、思维不清、大小便失禁、饮食不知饥饱的公公和不成样的家,李爱琴不禁跪到公公面前哭着说,“我们的命好苦啊,儿媳再苦再难也要侍候好你”。

  为照顾好公公,从此,李爱琴干脆将公爹的床搬到自己住的堂屋里。她每天骑着三轮车,往返20余里到县城医院里给公公打针治病。一次,她骑着车走在刚下过雨的乡间小路上,由于过度疲劳,一不小心从车上栽倒在路边的小沟里,浑身都是泥,爬起来后,她咬着牙,继续一瘸一拐地推着公爹往医院赶去。由于患病,老人经常不让穿衣服,有时还乱发脾气,“呜呜”地哭,不吃饭、不喝药,故意与李爱琴作对。她让公爹小便,公爹故意不尿,她像哄小孩那样劝上一会,老人才听她的话。然而,许多情况下,公爹大小便控制不了,有时还弄到李爱琴手上身上,但她从不因此斥责老人。老汉不仅有个怪脾气,还会时不时像小孩一样缠着李爱琴。可李爱琴从不厌烦公公,反而耐心地呵护老人。虽然家里经济条件差,但李爱琴总是给公公买牛奶喝,做鸡蛋吃,变着花样让公公吃些有营养和易消化的食物。自己平常只吃馒头就大蒜,偶尔才炒点菜。虽然娘家就在不远的前边村,可她每次到娘家,与80多岁的老母亲谈不了几句,就要赶回家里,因为她心里总惦记着年迈而体衰的公公,怕他磕着碰着。母亲心疼地说,“孩子,让你受苦了”,可李爱琴总是说,“老人能健健康康的多活一天,就是我们做儿女的福”。

  两个月后,在李爱琴的细心照料下,公爹病情好转,生活能够自理了,挂念着婆哥的李爱琴把公公托付给婆妹一家人,自己又匆匆赶往新疆照料因无人照顾而病重的大哥。三四个月后,大哥病情稳定,家中的公爹病情又加重了,李爱琴只得再次返回老家,照顾公爹。就这样,李爱琴一年要往返新疆、商丘三四次,6年来,在新疆和老家之间来回奔波,行程5万余公里。2000多个日日夜夜,李爱琴没吃过一顿应时饭、睡过一个安稳觉,如今已83岁的公爹曾几次病危,在紧急抢救和李爱琴的用心服侍下,老人一次次与死神擦身而过。李爱琴用爱心和毅力使婆哥、公爹的生命得以延伸。“李爱琴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她的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果不是李爱琴两边跑着照顾两个病人,恐怕陈传修和陈玉贵早就不在人世了。”后陈新村村干部于腾云感动地告诉笔者。

  李爱琴坚强地说,现在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再出去打工挣钱,能把公爹和大哥一家人接到一起,这样自己就不用新疆、河南两地跑了,不仅能省出路费,而且也方便照料。“只要我活着一天,俺爹和俺哥我就要照顾好一天”。

  采访结束回来的路上,笔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大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用一颗金子般的爱心撑起了三个破碎家庭,用大孝使两个亲人的生命继续延伸,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赞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       父母)(五明学佛网:       父母)  

 其它: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萦绕心头千年的孝思(盂兰盆经) 

 董群教授:略论禅宗对儒家伦理的会通——以礼、孝、忠为个案 

 正如法师:岭南第一大刹光孝寺 

 开愿法师:孝道的真实意义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八)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七)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六)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五)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四)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三)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