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佛塔有什么意义?中国汉地佛塔有什么特点?


   日期:2016/12/9 8: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塔原来是指为了安置佛陀舍利等物,而以砖等构造的建筑物,但是到了后代,多于“支提”混同,而泛指于佛陀生处、成道处、转法轮处、般涅槃处、过去佛陀经行处、有关佛陀本身谭的圣地、辟支佛窟、乃至为了安置诸佛菩萨像、佛陀足迹、祖师高僧遗骨等,而以堆土、石、砖、木等筑成,作为供养礼拜的建筑物.

  根据《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三,《法华义髓》卷十一等的记载,则应以舍利之有无,来作为“塔”与“支提”的区别.凡有佛陀舍利者,称为塔,无佛陀舍利者,称为支提.

  佛塔也称作“浮图”,又作“佛图”、“浮屠”,是佛陀的两一个音译,另也指佛寺、佛塔.在《佛说十二游经》中说:“为佛作精舍,作十二佛图寺、七十二讲堂、三千六百间屋、五百楼阁.”《大智度论》卷十一也说:“阿瑜伽王一日作八万佛图.”卷十六则说:“或焚烧山野及诸聚落佛图、精舍.”等说即指寺塔.而俗话所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句中的“浮屠”即是指佛塔.

  塔也称为“帕高达”,特指印度及印度文化系统国家的高塔状建筑物,公元十六世纪由葡萄牙人传入西欧,原语不详,意指窣堵婆,原意系指佛教特有的半球状、中间实心的建筑物.

  此外,堆积成高塔状的,印度人称为西卡拉的建筑,也称做帕高达,例如马曼拉普拉姆的七岩石寺院,就称为七帕高达,科那拉库的印度教寺院则称为黑帕高达.

  佛塔的种类极多,如果以样式来区别,则有覆钵式塔、龛塔、柱塔、雁塔、露塔、屋塔、无壁塔、喇嘛塔等.

  如果以塔的层级来分,则有三十七重塔、十七重塔、十五重塔、十三重塔、九重塔、七重塔、五重塔、三重塔.

  塔身的层数绝大多数都是阳性数目的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等,而以二、四、六、八等阴性数为层数的极其少见。

  以塔的形状来分,则有方塔、圆塔、六角形塔、八角形塔等.

  另有大塔、多宝塔、瑜祇塔、宝箧印塔、五轮塔、卵塔、无缝塔、楼阁式塔、密檐塔、金刚宝座塔、墓塔、板塔婆、角塔婆.

  如果以所纳藏之物来区别,则有舍利塔、发塔、爪塔、牙塔、衣塔、钵塔、真身塔、灰身塔、碎身塔、瓶塔、海会塔、三界万灵塔、一字一石塔、籾塔.

  如果以建筑材料而别,则有砖塔、石塔、玉塔、沙塔、泥塔、粪塔、铁塔、铜塔、金塔、银塔、水晶塔、玻璃塔、琉璃塔、宝塔、香塔.

  如果以性质意义而别,则有祈福塔、报恩塔、法身塔、寿塔;就塔排列位置之样态而别,有孤立塔、对立式塔、排立式塔、方立式塔、拱立式塔、分立式塔等.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寺、佛塔等建筑也落地生根,甚至融合了中国缘由的建筑艺术,更加发扬光大,除了宗教上的意义之外,也为建筑艺术史写下璀璨的一页.

  中国建塔,始于何时?何人所建?有多种说法.根据《佛祖统纪》卷五十四记载,则以汉明帝建白马寺塔为信.而时人丁仲祜居士,则依《唐高僧传》指吴国孙权所建立的建初塔为最古,此建初塔塔基,在今南京报恩寺.可惜此寺经战乱之后,已形衰落,塔亦无存.

  中国的佛塔种类非常多,在材质方面有石塔、木塔、砖塔、琉璃塔等,佛它的高度从数寸之小到数十丈都有,如吴越王所制之宝箧印塔高不过数寸,而魏献文帝时所造之永宁寺则号称百丈,为中国第一高之塔.到了元代以后,中国佛塔受到喇嘛教的影响,而有喇嘛塔的形态出现,最著名的为北海的白塔.

  佛塔传入中国以后,结合中国的建筑艺术,出现了极具特色的佛塔样式.最明显的就是从实心的佛塔,发展出楼阁式,可供攀登,远眺的佛塔,塔寺林立已成为中国特殊的景观.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塔       意义)(五明学佛网:佛塔       意义)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五、爱国爱教与人间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四、住持三宝的重大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三、皈依三宝的建立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二、别观佛法僧三宝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一、观三宝出现世间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戒有世间戒与出世间戒之分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菩萨优婆塞戒(在家菩萨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5、不饮酒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4、不妄语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3、不邪YIN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