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民无信不立


   日期:2016/12/13 7: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信”字,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一个“言”,意味着是人说出的话就应当有“信”。

  如果一个人说的话没有信誉,就相当于自己取消了自己做人的资格。

  中国的儒家文化当中,对于“信”高度推崇,认为“信”的内在价值是超越了生命的。

  儒家典籍中谈到,有一天,子贡问治国之道,该怎么治理一个国家。孔子说治国之道有三要素,即“足食、足兵、民信”。

  足食就是让大家能够吃上饭,属于经济实力;足兵,是具有国防力量;民信,即民众的信誉。

  那子贡进一步又问:如果这三者一定要去掉一个,先去掉什么?孔子回答:那就去掉足兵。先把国防力量去掉,吃饭还是很重要的,所以留下足食和民信。

  然后子贡再进一步问:如果剩下这两者还要去掉一个,去掉什么,留什么?孔子给出了一个决定的回答:足食。把食去掉。

  那这个是不得了的,吃饭是大事,没有饭吃那怎么行呢?但孔子说了句话:“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自古以来谁不会死啊?但是没有信誉的话,这个人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这就告诉我们,“信”的人格、道德的力量超越了肉体的生命!此语可谓是掷地有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安法师       )(五明学佛网:大安法师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复巢海容居士书信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复元音老人书信 

 其它:大乘起信论新释(日本 汤次了荣著)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信徒在那 

 其它:在正信的基础上 发菩提心 学三大尊(吴信如) 

 其它:增上信学(杨郁文)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王雷泉教授:观音信仰与佛教慈悲精神——在普陀山观音文化论 

 惟觉法师:智慧的信仰─正信 

 惟觉法师:正信的佛法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八、信实不妄修善口 

 净界法师:信愿是智慧的观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