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两月相照为朋 两手互助为友


   日期:2017/1/16 16: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看到「交友」,首先会想到自己的小孩,最希望他交到好朋友,甚至于能跟古人、圣贤交朋友,这是当父母的人最高兴的事情。孩子懂得交良师益友是结果,父母自己本身交良师益友,是影响孩子的塬因。

  从经典、从很多格言当中,都可以体会到朋友的重要性,朋友对自己一生的影响。曾经有位长者跟我说,他年轻时有一群玩伴,俗称「死党」。他说那一群朋友,要不已经不在世间了,要不已经在监狱裡了,只剩他没事,是因为他后来遇到老祖宗的经典,不然他的命运也很难不是这两条路。所以人受环境、受朋友的影响非常大,「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对交友、对这些德行的认知愈正确,我们就会把它们摆在重要的位置,让孩子从小就建立这些最重要的做人、做事的态度。

  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

  《群书治要.礼记》曰:「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君子之间交往,淡如清水;小人之间交往,蜜如甜酒。为什么君子之交淡如水?这个淡字很有味道,淡没有负担,因为都是尽道义,不带自私自利在裡面,没有目的、所求。淡中有真味,淡中有真情,是道义之交。小人之交为什么蜜如甜酒?因为他带着目的。他要达成这个目的,什么谄媚奉承、什么好话都给你讲。可是等目的达成了呢?见利就忘义了。所以「以利交者,利尽而交疏;以势交者,势倾而交绝;以色交者,花落而爱渝」,而「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

  所以「君子淡以成」,君子之交虽然平淡,但是念念都是成就对方的心,所以正直。「小人甘以坏」,小人之交很容易败坏,假如有利益衝突了,朋友马上变敌人。这在歷史当中很多,这些人有共同的目标了,两个人好得不得了;等到彼此衝突了,就互相攻击。而以道义互相劝勉的,自始至终都是恭敬的态度,纵使最后不往来了,「绝交不出恶言」。

  朋友相处五塬则

  君子交朋友辅助鞭策自己的修养、仁德,《论语》当中讲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善友为依,大家共同的目标是成圣成贤,互相护念。所以朋友之间有哪些应该尽的义务?

  第一,劝谏。所谓「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假如朋友有过失,我们没有去劝,这样就没有尽到朋友的职责。但是劝谏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当朋友信任我们,就会比较认真去听。那如何建立信任呢?当我们面对朋友的时候是真诚而不是客套,是常常看到他的需要,进而懂得去付出。当你对他的付出愈多,他能够去感受到你的关怀,自然对你的信任就深,一有信任,劝谏的基础就很坚固。所以我们要能处处留心去观察到别人的需要。

  第二,关怀。现在人与人相处人情比较淡薄,内心比较空虚。所以当我们主动去关怀别人,自然而然就会带动人与人当中的互爱互敬。而交朋友不只要关怀他,还要关怀他的家人、他的亲友,让他的家人安心。

  第叁,讚叹。「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孔子讚叹晏子,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晏子很会结交朋友,而且愈久愈尊重对方、恭敬对方,这个不容易。因为人与人相交往,一开始都是看对方的好,然而相处久了,他的好想不起来了,都看他不好。但未必这个朋友真比以前差。是我们对他有成见以后,看得不客观,对他排斥的心就起来了。

  第四,不言家丑。朋友跟我们是莫逆之交,什么话都跟我们讲,他家裡的这些私事,我们可不能去宣传。他讲出来他是心裡好受一点,我们再好好引导他、安慰他,我们把他的私事讲出去了,那就伤了友谊了。

  第五,通财之义。人生难免会有起起落落,所以当一个人处于低潮时,最需要的是我们及时的帮助。帮助钱财有一个塬则就是救急不救贫。什么是急?他突然间遇到一个困厄,比方父母突然出状况,需要一大笔钱,这时我们要懂得支持他。小时候看到父亲在亲友的孩子付不出学费时,父亲都是二话不说拿钱支持,因为孩子的学习不能等,而且拿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回来。所以这些紧急状况,我们要好好的支持。但假如是思想贫穷:好吃懒做、赌博,我们就要用智慧从他的思想慢慢引导,他才懂得如何改善生活。所以通财之义不只通钱财,还可以用我们的经验、智慧,去协助他,让他的能力提升。

  「人伴贤良志气高」,一个人身边都是善人,都是君子、贤人,他一定也会很有志气。所以我们为人父母长辈,每天给孩子讲《德育课本》裡面的七百六十八个故事,孩子每天听这些圣贤风範,他的志气不断提升,他觉得他的人生一定要跟大舜学习,跟这些圣贤学习。这都得要父母、长辈用心把这些风範引导给他们,乃至于我们自己对这些风範要能效法、能够去学习,那孩子的感受就更深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交友)(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交友)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经》讲记 第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