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净土法门法师:请问修苦行对成佛有帮助吗?


   日期:2017/1/23 9: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感谢老法师苦口婆心讲解《无量寿经》,使我学会做人。我坚定信心,走成佛之道,请问应如何提高修学?

  答:修学在总原则上是讲「相应」,也就是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经典讲的道理、方法一定要相应。譬如不杀生,我们对于一切众生,如果还有伤害的念头,我们就造杀业。菩萨戒跟比丘戒不同,比丘戒是论事不论心,我想杀牠但是没有杀,这不犯戒。菩萨戒是论心不论事,你想杀牠而没有杀,你已经破戒了。又如偷盗,如果还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这是盗心。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去用功夫,这才是真正会用功。

  我们每天念《无量寿经》,为什么要把经典念熟?因为念念当中都能想到经典中佛的教导,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有标准。遇到顺境、善缘,我们要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遇到逆境、恶缘,别人想杀害我们,我们还是对人真诚,这是真功夫。

  经典上记载,释迦牟尼佛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歌利王是个恶王,将释迦牟尼佛凌迟处死,用刀一片一片将他割死。释迦牟尼佛心地非常清净,没有一点瞋恨心,而且非常感激歌利王成就自己的忍辱波罗蜜。何以歌利王要这么做?无知,不了解事实真相。他要是了解事实真相,他会非常恭敬,不会有如此粗鲁的行为。

  所以,真正功夫要在逆缘当中修,在顺境决定没有贪爱、留恋,在恶境决定没有丝毫瞋恚,永远保持平常心。平常心是道,心地平静绝不起波浪,称作「平常心」。我们总结佛的教诲:「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不管在任何环境,不管面对任何人,这个心永远不变,你的修行境界一定会显著的提高,月月境界不同,而且法喜充满。21-090-0068

  问:请问静坐和禅坐有何不同?如果要修炼禅坐该如何入手?

  答:你要修禅坐,你去请教禅宗的大德,我不答复你。21-090-0070

  问:当发心行善时,结果众生所获的利益并非美满,自觉在其中必定有漏,请问如何做才能无漏?

  答:这种事情总在「缘」字,缘的关键是众生的善根、福德。众生有善根、有福德,菩萨、有心人来提倡善法,提倡正法,自己依教奉行为大众做榜样,对他一定有启发性。如果众生没有善根、福德,我们做再好的榜样,他看了也无动于衷,麻木不仁。这种状况,古人已经做出榜样给我们看,所谓是「进则利益天下,退则独善其身」。这是告诉我们,如果有缘,我们应当舍己为人,纯粹做利益众生的工作。如果没有缘分,应当隐居,佛家讲「住山」,就是隐居不下山,或者是闭关,完全做独善其身的工作,把自己的德行与学问向上提升,等待机缘成熟。

  如果你「厚积薄发」,你积得愈厚,你发的力量就愈强。印光大师给我们做了好榜样,他老人家七十岁之前,没有人知道,这是独善其身;七十岁之后才被人发现,但八十岁就往生了,他利益众生的时间只有末后这十年,所谓是兼善天下,那个力量太大太大了。虽然时间短,但因为积得深厚,所以发的力量强,影响力就大了。

  鸠摩罗什大师也是如此,他到中国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无法发挥,一直到姚兴作皇帝,才把他请出来。他在中国弘法利生的事业只有七年,但七年的影响太大了。所以,要影响面大,影响的时间长,积德、积学一定要深厚。21-090-0073

  问:修心时要做到忍、让、退,必能成大果,请问这是否为修心的一部分?

  答:若错会「忍、让、退」的意思,则是一无所成,不要说证大果,连小果都得不到。所以,不能曲解经典的意义,解要正解,千万不能错解,这非常重要。21-090-0076

  问:盲目受了菩萨戒后却不能受持,学蕅益大师在佛前退戒,先持五戒,等以后境界提升时再重受菩萨戒,请问这样做是否如法?

  答:如法。古来祖师大德有例子,先学五戒十善,这就好。21-090-0086

  问:听讲经带子或看讲经书籍的时间多于念佛,请问是否能帮助自己提高修行?

  答:可以的。大势至菩萨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你多看书、多看录相带,加深自己的印象,这是属于忆佛。再加上念佛,就是古人讲的「解行并重」。21-090-0088

  问:请问坐禅时如何安住其心?

  答:你先要懂得什么叫禅,你必须读《六祖坛经》,依照《坛经》的方法修学。而念这句「阿弥陀佛」也是修禅,《大集经》讲:「念佛法门是无上深妙禅」。禅的定义,就是《金刚经》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不着相,用现在话说,决定不会受外面境界影响,这是禅。「坐」,不是真的叫你坐在那里,坐是比喻不动。人坐在那个地方是很安稳的、不动的,这是讲你的心在五欲六尘里面不动了,这是「坐禅」。你读了《坛经》,读了禅宗语录就会明了,念佛人二六时中,心安住在阿弥陀佛佛号上,就是无上深妙禅。21-090-0088

  问:请问修苦行对成佛有帮助吗?

  答:修苦行对成佛有帮助,特别是在初学。释迦牟尼佛示现的就是苦行,佛教导我们「以苦为师,以戒为师」,一个学佛的人不能严持戒律,不能吃苦,就肯定不能成就。在佛法修学上,只是结个缘,种个远因。

  我们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就是以这种心态学佛,所以学了无量劫,还是这个样子。虽然善根、福德深厚,还是不能成就,也免不了六道轮回。如果你能觉悟,在这一生当中,真正相信并听从佛的教诲去真干,这一生肯定有成就。你过去生有深厚的善根,这一生中一发心,就得诸佛护念,三宝威神加持,那个力量很大。所以,苦一定要吃!

  要记住,贪图眼前的一点享受,将来要受无量的苦难;如果肯受眼前这一点苦难,将来得大乐,果报不可思议!因此,学佛的人要有智慧,要有远大的眼光,眼前这几十年算得了什么!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做出榜样,他舍弃富裕的生活去出家,他的父亲是国王可以护法,但他还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天天托钵,这是做给我们看的。这样才能成得了佛,这个用意很深!21-090-0090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修行)(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修行)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