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诵经的六个诀窍,会念很快就会获得加持


   日期:2017/1/24 8: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可是没有几个佛教徒懂诵经的诀窍,他们认为诵经就是照本宣科就可以了。其实诵经并非如此简单,若是懂得诵经诀窍的人,他在一次诵经中就可以获得一座殊胜修法圆满的功德。要是一个知道诵经诀窍的人若如法地按诀窍诵经,就会很快受到法义的加持而开启智慧。

  诵经的诀窍有六个步骤:一、观想法会圣众;二、修供养;三、修皈依;四、发菩提心;五、安住;六、回向。

  一、观想法会圣众:我们不管诵哪一部经典,首先要把我们诵经的处所观想为讲这部经典的法会场所。然后明了的将伟大导师释迦牟尼佛和法会圣贤等众清清楚楚地观想出来。再观想自己身在法会之中。这样观想就会使得诵经者如同身临其境一样,这样就会很容易理解经义。

  二、修供养:如前所说把一切诸佛圣贤等众都观想出来后,我们就要开始修供养。这时我们要观想自己的意念中以种种七宝供养佛陀及诸大菩萨和阿罗汉等。经云:行者无物供养三宝,于意幻观想供养亦可得如实供养的功德。意幻供养和真实供养的功德是一样的,所以在诵经时亦可以修供养。

  三、修皈依:我们在诵经时若不能生起究竟地归投三宝的心,就不能于三宝所弘之法相应。所以在诵经前必需要修皈依。我们供养完法会圣众后,就要紧接着观想自己与一切众生恭敬对三宝前顶礼皈依,心中念诵皈依偈颂。

  四、发菩提心: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佛法都是大乘教法,我们修学者一般学的经典都是大乘经典。学大乘法就要有大乘的心态,什么是大乘的心态呢?那就是菩提心。所以我们读诵大乘经典时就要有相应的发心。当我们修完皈依后就要观想自己在诸佛面前发起大愿来。心中这样想:慈悲伟大的导师佛陀啊!愿您加持愚痴的我,令我开启无上的智慧,成就圆满正等觉,圆满度化一切众生。这样发愿后,再观想自己发完愿后,佛陀很是欢喜地从五体中同放清净宝光灌入我们的头顶来加持自己。由于佛陀地加持从而清净了自己的闻法业障,我们在往昔时曾经造过好多对佛法的诽谤等障因。所以此生要想很快的领悟佛法,就要清净往昔所造闻法违缘的障碍。若不观想净除业障就不可以很快的了解法义。必需发起菩提心来。这是很重要的。

  五、安住:前面的前行具足了以后就要趋入正行而来诵经。在诵经时我们要把心安住在经书的字里行间中。一边诵一边观想这些经文化成光明融入自己的心中。诵经不要追求速度和数量,要注重诵经的质量。字句分明的来诵经是最好的。

  六、回向:当我们诵完经后观想这部经典化成光明融入自心。然后就恭对佛陀之前发愿回向。把诵经的功德回向于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皆能成就无上智慧,究竟地出离生死轮回诸苦。

  我们圆满了这六个诀窍来诵经典,这样就会获得诵经的觉受,这样才可以很好的理解经义法理。同修们啊!!!要知道,欲想出离轮回诸苦,就要在闻思经书教理时注重诀窍而实实在在的行持。小事可以累积大功德,即使像扫地、洗碗、洗菜这样的小事,也可以累积大功德。常听佛子们有这样的抱怨:我时间紧,工作忙,没有时间修行,没有时间做功德,没有时间护持常住,没有时间参加法会,没有时间……总之,没有时间积累功德,修善积福慧。

  其实,学佛本不同于世间学习某类知识,学佛本是学会生活,佛法不离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佛事。如果在做生活中的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本着一片佛心,利乐有情,那么生活就是我们做功德的道场,每一个我们身边的人就是常住僧,就是诸佛菩萨。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就是供养十方佛、十方法、十方僧,若以清净心,把我们的真诚投注于每件事中,以待奉三宝的心来做,这个功德是做在遍人间的大道场的,这个功德力,自然很大。

  若是能在做每件事情的时候,更发广大心,做如是想:“让我的工作,带给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生灵安康、祥和,让每一个享受我工作成果的生灵与佛法结缘,都能够种下一颗菩提种子,因果成熟见佛闻法,毕竟成佛。”那么,你做的再普通的工作,它的功德也是尽虚空遍法界的。我们的工作也许是忙碌的,但我们的心是清净的、自由的,如果我们只是为了自己的衣食或妻儿而工作,那么这个心量不大,所得的利益也是宿命中应得的。如果我们一念清净,心中怀着为大众,为尽虚空遍法界生灵的心去做,那么这一念的功德力便是尽虚空遍法界,是不可估量的。

  比如一位清洁工,他的任务只是把他所分管的那段道路打扫干净。如果他只是为了自己的家庭而做清洁工作,做的再好所得的也只是人间的福报。如果做清扫的时候,这样想:“我每扫一下,都在清洁所有生灵万物有情的心地,清扫出一片佛国净土,让每一个行走其上的生灵,皆得种下一颗成佛的种子,使他们悉皆成佛。”这个发心所得功德就很大。

  因此说:功德的大小,功德的做法,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至真、至纯的一念之间。只要心到了,那么再小的事情,也有无量的功德,因为你的心量有无限大。可见,只为一日三餐而工作,那只得到三餐的好处,若为尽虚空遍法界的有情、无情众生而工作,那就得到尽虚空遍法界的功德。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诵经       加持)(五明学佛网:诵经       加持)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开悟机缘和佛力加持 

 净界法师:佛陀的愿力对每一个人的加持,肯定是完全不一样 

 佛菩萨加持进入目标重点高中 

 法界法师:诵经 

 梦参法师:佛菩萨加持灵不灵?死刑犯念观音获救 

 明一法师:什么是加持力 

 仁焕法师:交命与加持的不同 

 雪漠:在诵经声中升华人格 

 雪漠:加持力:传承内的智慧电流 

 仁达法师:诵经与功课 

 仁达法师:在家诵经和参加共修有何不同 

 仁达法师:如果诵经的时候妄念很多,会不会影响诵经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