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未来的三十年,属于有智慧的人


   日期:2017/2/4 5: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新年快来时,我们要好好清点一下。知道历史,就能知道未来。在过去三十年来,全国上下都把风水转向经济,大家的能量都为了搞经济,经济上就腾飞了。中国人是很艰苦奋斗的民族,其他民族很清闲,但中国人不是,从小就要上进,甚至经常加班加点。古人读书也是刻苦,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是很吃苦的民族。所以中国人到哪里都是一条龙。

这三十年来,我们也要反省,因为生命能量都变成金钱、物质。风水轮流转,在未来的三十年内,最吃香的,应该就是智慧。这三十年来,我们学的都是偏向于技能知识,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学技术,为了经济建设。但我想,未来就要偏向于智慧了。因为比拼知识的年代已经过去,而且技术知识是一条不归路。技术越来越高,人也失去了技术带来的幸福感。就好比现在交通一样,我们对越快的速度都失去了幸福感。

中国自古称为神州,是神仙眷恋的地方,又成为中土,这不是中国人很自恋。而是中国的山水地理,就是以出修道人为闻名的。中国的神仙,是非常积极的普度世人,同时又是清心寡欲。印度的修道方式,是消极的,舍弃今生的。生长在中国,确实是要有很大的福报,因为中国自古有修仙、修佛的传统。这和印度的解脱道是完全不同的。现在在印度,或者南传佛教的地方,就和中国不一样。因为中国的风水环境实在太好了。

未来三十年,一定是人类开始追求智慧的时候。目前经济的发展,物质的满足,让我们六根越来越粗糙,而且人们都在觉醒,明显感觉到物质带来的痛苦。比如舌根,人的口味越来越重,身体越来越不好,鼻根闻的也是越来越浓,刺激。意根中,人们越来越追求眼睛、耳朵带来的刺激。这几十年来,我们享受的同时,付出很大的代价,就是六根越来越粗糙了。

道德经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口味败坏),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现在近视的人,耳朵不好,口味差,睡眠差的人太多了。这就是我们严重污染六根带来的痛苦。所以物质发展过度的结局,就是人越来越痛苦,因为六根被严重污染。

现在人眼睛近视特别严重,电脑电视,各种新闻,都在刺激人的原始的性的欲望。就导致人欲望重,六根就跟着浑浊。其实我们需要的不多,但浪费太多了。所以新年来,要惜福。珍惜福报,不浪费吃的用的,尽量过朴素的生活。

培福莫过于惜福。我们应该珍惜福报,好比珍惜精气神,把精气神用来开发智慧。世俗人的可怜,就是用宝贵的精气神,然后去培福,再浪费。比如你去看,一个人二十岁到四十岁,只剩下一身病,也没有积阴德,那是很可惜的。人珍惜福报,是有福报来修行的。

佛弟子更应该宣传惜福,而胜过培福。大家都在努力做事,可是都变成钱财,是很可惜的。包括修道人,有些人一辈子都在搞庙,智慧也没有开发,那是很可惜的。尤其现在不缺庙,也不缺住的地方,缺的是智慧,是道心。佛教也不缺钱了,而是缺智慧了。

藏地的佛教,一辈子投入佛法的修学,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弘法应该改变方式,不要慈善,建庙,这都是钱财来去的东西,世俗人就可以做。现在穷人也不缺钱,社会就缺乏真正的智慧。所以更应该回归到诵经,禅坐的根本来。

坚持诵大乘经典,有很多好处。比如你欲望会减少,尤其是法华经讲的,不乐世乐。欲望一减少,你对世间物质就放下,精气神就可以留下来开发智慧了。世间人很拼命,拼命的精神是对的,只是方向错了,方向变成了物质了。都把生命能量转变成了钱财了,大家都有钱,却缺乏智慧。

一个民族的伟大,持久,是因为智慧。像美国就知道,美国人对宗教家是非常的尊重,他们有福报,所以更知道智慧的重要。中国经济最蓬勃发展,最光明,让世界人尊重的时代,是唐朝。不是因为唐朝物质发达,而是唐朝诞生了非常多有智慧的修行人,带领了整个人类向前发展。社会的发展,从来都是少数人带动起来的。

现在再看日本,日本这个民族,全部人的生命能量也投放到经济建设,日本也是很勤劳,甚至比中国人更勤劳精进拼命。日本经济就第一。在知识上,日本人也做到很好。可是在智慧上,日本人就差了,日本佛教有娶妻生子,也出不了高僧。所以日本人的精进,是充满着巨大欲望的精进,这是很危险的。所以日本出不了影响人类文明的修道人,或者说圣贤。

智慧来自哪里?来自清净心,人心欲望减少,自然跟宇宙合一,就能产生智慧。智慧是让人能回归到生命的本源的地方,那才是幸福之道。怎么回归?有一种好的方法,就是颂大乘经典。法华经,金刚经,华严经等。

未来的时代,属于智慧的时代,风水会慢慢从经济转向智慧型。佛弟子的责任,任重道远。老祖宗把士农工商来排列,士就是精神领袖,带领人类往哪个方向。现在有经济了,就缺乏士了,佛弟子更应该承当起这个士的责任。带领大家都能偏向恬淡虚无的精神生活,回归大道。而不是刺激人的无穷尽的欲望,来创造用处不大的物质。应该从回归到大乘经典开始。

要减少世俗欲望,没有大乘经典的加持力,是很难的。三日不念经,面目可憎。我们现在不缺物质,而物质过多,反而给我们带来很多痛苦。我们应该要回到大道上,让心清净下来。

转自:福安古观音阁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清净心       智慧)(五明学佛网:清净心       智慧)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傅味琴居士:以清净心为人说法,名为法施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五觉悟 多闻智慧觉